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癌的病因、诊断方法及影响外科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选择对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外科治疗预后可产生影响的12个特征性临床因素,通过计算COX比例风险模型、累计生存率对65例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多因素分析。同时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咯血,少数表现为胸背痛、发热、声嘶。胸部x线或CT检查显示:肺结核与肺癌病灶在同侧同叶53例,其中在原结核病灶处恶变47例(72.3%);同侧不同叶9例:不同侧3例。病灶形态:单纯块影19例,分叶毛刺状14例,不规则偏心空洞23例,肺不张8例,单侧胸腔积液1例。行楔形肿瘤切除4例、肿瘤所在肺叶切除38例、两肺叶切除4例、全肺切除17例、姑息性肿瘤切除2例,术后3例发生肺不张,无围手术期死亡。本组患者64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年。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7%(44/65)、35.4%(23/65)、23.1%(15/65)。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与原发结核病灶的关系、肿瘤手术方式及分期与患者的预后有关(P〈0.01)。结论肺癌的部位与肺结核的部位密切相关,认识两者并存的,临床表现、X线特征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肿瘤的部位、分期、手术方式可影响患者手术预后。  相似文献   

2.
肺癌骨转移105例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筛选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方法对天津市胸科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诊治的105例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生存曲线法估计全组患者确诊肺癌和确诊骨转移后的生存率;以对数秩检验Log—rank法和考克斯比例风险模型COX法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自确诊肺癌起,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9.0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82.9%、29.5%。自确诊骨转移起,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0.3个月,1年生存率为38.1%,2年生存率为12.4%。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确诊肺癌时的临床分期、肺癌原发灶手术、确诊骨转移时体力状态(PS)评分、骨转移后的化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双磷酸盐治疗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确诊肺癌时的临床分期、确诊骨转移时的PS评分、骨转移后的化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肺癌骨转移患者的总体预后差,确诊肺癌时临床分期较早、确诊骨转移时PS评分为0~1分、骨转移后接受化疗的患者可能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肺癌的病理类型、临床表现以及PPD试验、血清抗结核抗体、血癌胚抗原(CEA)特点,提高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率。方法分析48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x线表现和病理类型及PPD试验、血清抗结核抗体、血癌胚抗原(CEA)特点。结果肺结核合并怖癌病理分型鳞癌30例、腺癌12例、鳞腺癌4例、小细胞癌2例,非小细胞癌占95.8%,以鳞癌多见。血CEA测定阳性率达54.2%,其中腺癌高达83.3%,有临床意义,而PPD试验强阳性率及血清抗结核抗体的阳性率也达到50%以上,故亦有临床意义。结论临床医师在关注肺结核患者时,应警惕并发恶性肿瘤的可能;在明确肺癌的前提下,亦不能忽视并发肺结核,尽早进行相关检查,以提高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率以及患者的存活率j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的CT摄片影像学特征,为临床早期发现疾病、尽早制定合理治疗手段、提高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组,包括肺结核组30例,肺癌组32例,合并组(肺癌合并肺结核)24例,均行肺部CT扫查,观察影像学结果。结果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CT扫查,肺癌和肺结核病灶于同侧者14例(58 c.33%),同侧但不同叶者5例(20.83%),异侧者5例(20.83%),影像学检测可见淋巴结肿大者20例(83.33%),肿块者17例(70.83%),为出现率最高的影像学特征。合并组与肺结核组比较,肿块和毛刺状结节比例较高,空洞和斑片影比例较低( P <0.05);合并组与肺癌组比较,肿块、弥散性结节和斑片影比例较低( P <0.05)。结论肺癌合并肺结核临床诊断应与单纯肺结核区分,对经抗结核治疗后肿块无明显变化、有新发结节性病灶、淋巴结肿大、空洞壁结节或厚薄不均患者应格外重视肺癌的发生可能性,以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行根治性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的阴性淋巴结进行检测和分析,形成分子生物学分期。方法共3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治术中193枚常规病理阴性淋巴结.进行CEAmRNA的荧光定量PCR及P53和角蛋白(AE1/AE3)免疫组织化学定性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重新确定患者的TNM分期.形成分子生物学分期,并进行平均40个月的随访。结果肺癌阴性淋巴结CEAmRNA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21.7%(42/193)阴性淋巴结阳性,共17例(17/34,50%)患者;8例患者常规病理分期上调;9例患者淋巴结阳性数目增加。肺癌阴性淋巴结P5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9.8%(19/193)阴性淋巴结阳性,共11例(11/34,32.4%)患者,2例患者常规病理分期上调;7例患者淋巴结阳性数目增加。肺癌阴性淋巴结AE1/AE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18.6%(36/193)阴性淋巴结阳性.共15例患者(15/34,44.1%),4例患者常规病理分期上调;11例患者淋巴结阳性数目增加。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子生物学技术及标记物可以更敏感的检出肺癌微转移,形成分子生物学分期。这种分期及微转移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6.
胃癌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和病理确诊的67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67例病例中,五年生存率:男性56.1%(23/41),女性50.0%(13/2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者46.2%;年龄〉40岁者55.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部位:胃底部14例,有7例五年后存活(50.0%);胃体22例,五年生存12例(54.5%),胃窦部31例中17例五年后存活(54.8%),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类型:腺癌者五年生存率为55.9%(33/59),与印戒细胞癌(40.0%,2/5)和未分化癌(33.3%,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P〉0.05);治疗时已发生远处转移的40例患者五年生存率为40.0%(16/40),远低于未发生转移患者的74.1%(20/27)(X^2=7.53,P〈0.05);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制定的TNM分期系统分期显示I期和Ⅱ期的五年生存率为72.7%(8/11)和70.6%(12/17),显著高于Ⅲ期(46.2%,12/26)和Ⅳ期(30.8%,4/13)(x。=6.06,P〈0.05)。结论TNM分期和有无远处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早期发现胃癌将有助于胃癌的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卵巢生殖细胞恶性肿瘤复发和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56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生存率的比较。结果56患者中,19例无性细胞瘤;18例未成熟畸胎瘤;13例内胚窦瘤;5例混合细胞肿瘤和1例胚胎性癌。中位生存时间为50个月(30~113个月)。术后复发的中位时间为9个月(4~20个月)。13例治疗失败复发,10例死亡。2年生存率为82.1%。肿瘤分期和组织学类型和治疗失败显著相关(P〈0.05)。肿瘤组织学类型是影响整体生存率的主要预后因素。结论卵巢生殖细胞恶性肿瘤如经正规治疗,其预后较好,保留生育能力手术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成形术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支气管成形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23例行支气管成形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生存率计算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法进行检验;多因素危险度分析用Cox—regression模型。结果全组23例患者5年总的生存率为41.8%。术后病理分期:Ⅰ期3例,Ⅱ期10例,Ⅲ期10例。Ⅰ期、Ⅱ期、Ⅲ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6.8%、55.8%、14.5%,Ⅲ期患者生存率与Ⅰ期、Ⅱ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78,P〈0.01)。多因素分析发现,只有TNM分期是影响本组患者累计生存率的预后因素。结论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后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远期生存率和传统的肺叶切除效果相当,TNM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及影响外科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110例,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CT扫描检查,且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总结分析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110例患者经胸部CT扫描显示,38例肺癌与结核同侧同叶,占比34.5%;30例同侧不同叶,占比27.3%;42例不同侧,占比38.2%。经单因素分析,本组110患者不同病理类型、结核灶部位、年龄、性别患者生存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不同肿瘤TNM分期、是否为原结核病灶病变、不同手术方式和吸氧量、有无刺激性咳嗽等患者生存时间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经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外科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为肿瘤TNM分期、原结核病灶病变、手术方式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肺癌采用胸部CT扫描利于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而影响患者外科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主要为肿瘤TNM分期低、原结核病灶病变、行全肺切除等。  相似文献   

10.
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云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4):15-1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治疗疗效情况,缓解19例(33.3%)、部分缓解25例(41.6%)、无变化16例(26.6%),缓解率75%。患者手术治疗后体力状况和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恢复,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生存45例(75%),3年生存30例(50%),5年生存12例(20%)。结论:通过对患者的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和手术方式进行合理的分析,同时进行术后处理及放疗或化疗,临床疗效和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009年在我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222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手术方式、肿瘤分期、术后并发症等,分析治疗效果,并应用Cox回归模型发现影响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2.0%、45.0%、33.3%;影响患者生存期的主要因素是TNM分期、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结论胃癌的早期诊治是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肿瘤TNM分期、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肺癌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治。方法本次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认真查看临床资料,系统总结和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近期疗效结果显示:CR 6例,PR 7例,SD 5例,PD 2例,有效率(CR+PR)为65%(13/20)。所有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9.3个月,1年生存率55%(11/20),2年生存率25%(5/20)。结论早诊断早治疗对有效改善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对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的疾病及诊治特点。方法对2002-2007年在本院住院的65例肺结核并自发性气胸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患者中,闭合性气胸48例(73.8%),交通性气胸15(23.1%),张力性气胸2例(3.0%);部位:左侧33例(50.8%),右侧30例(46.2%),双侧2例(3.0%);肺组织压缩小于20%11例(17.0%),21%-49%32例(49.2%),大于50%者22例(33.8%);继发型肺结核62例(95.4%),结核性胸膜炎3例(4.6%);病变范围〈3个肺野34例(52.3%),≥3个肺野31(47.7%);合并肺大泡13例(20.0%)。65例经治疗后,治愈57例(87.7%),好转4例(6.2%),转胸外科治疗3例(4.6%),死于呼吸衰竭1例(1.5%)。结论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时,临床症状重,及时救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2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84例(观察组)及同期住院治疗的60岁以上单纯肺结核患者302例(对照组)行临床症状、治疗结果分析。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不良占8.5%,血糖控制较好占12.7%,血糖控制理想78.9%。肺部X线表现:空洞形成占23.2%,大片浸润或干酪性肺炎占26.7%,小片浸润性病变占39.8%,纤维增殖型占3.2%。与对照组临床表现及近期病灶吸收效果、痰菌转阴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多重于单纯性肺结核,近期胸片病灶吸收程度慢、痰菌转阴率低。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血糖水平、肺结核性质选择不同降血糖及抗肺结核药物。  相似文献   

15.
王兵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3):1936-1938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41例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后随访情况,根据相关资料计算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并对预后相关指标作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6.34%、21.95%和9.7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化程度、肿瘤大小、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失血、肿瘤分期、血清白蛋白等因素与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生存率相关,而多因素分析显示肝硬化、Child分级、失血量、肿瘤分期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肝硬化、Child分级、失血量、肿瘤分期与肝癌破裂出血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易瑞沙联合放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方法将54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放疗联合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易瑞沙治疗,剂量为每天250mg,服用时间为从入组至开始至病情出现进展,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随访生存期。结果对照组治疗后完全缓解4例(16.7%),部分缓解10例(41.7%),无变化6例(25.0%),肿瘤进展4例(16.7%);观察组治疗后完全缓解9例(30.0%),部分缓解16例(53.3%),无变化3例(10.0%),肿瘤进展2例(6.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28~40个月后观察组生存率为23.3%,对照组为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脱发、恶心、呕吐、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状况,观察组患者服药3周内出现皮疹11例,其中Ⅰ度皮疹7例、Ⅱ度皮疹4例,服药2周内出现轻度腹泻9例。结论易瑞沙联合同步放化疗可增加对肺癌脑转移患者局部病灶的控制率,但不能显著提升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肺结核合并肺癌临床较多见,以往报道较多,而肺结核后发生肺癌专题报道较少。我院自1991~2003年诊治肺结核458例,其中17例在原发部位及边缘部位发生肺癌,占3.7%,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肺癌的全身骨显像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俊卯  蒋慧权 《江苏医药》1995,21(11):743-744
报告193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骨显像结果。其阳性率为74%(143/193)。肺癌的病理类型不同,骨转移的发生率也不同。腺癌、鳞癌较高,未分化癌较低(P<0.01)。肺癌骨转移的部位也有明显差异,胸部、脊柱分别为50.2%及45.6%,骨盆、四肢为29%及30%,颅骨为10.4%。多发性骨转移为83.2%(119/143),单发病例为16.8%(24/143)。肺癌患者应做全身骨显像,这对分期、治疗和预后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24例老年鼻咽癌患者的放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的224例确诊鼻咽癌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平均随访50个月,全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9.9%、67.9%和51.1%;Ⅰ、Ⅱ、Ⅲ、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59.1%、55.8%和39.6%(P〈0.05)。配合化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6.1%,高于单纯放疗者48.9%,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生存率与性别、T分期、N分期、M分期、临床分期、治疗结束淋巴结是否残留有关;与鼻咽照射剂量、是否化疗等因素无关。结论老年鼻咽癌放疗效果相对较差,应结合病情及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方案,女性、临床分期早、放疗后无淋巴结残留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的关系、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肺癌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者均为非小细胞肺癌,鳞癌4例,其中Ⅲa期1例,Ⅲb期1例,Ⅳ期2例;腺癌5例,Ⅲb期1例,Ⅳ期4例。同时诊断7例,先诊断肺癌后诊断肺结核2例,间隔时间4~18个月。1年期生存率为22.22%(2/9),其中手术+化疗+规则足量抗结核治疗1例,化疗+规则足量抗结核治疗1例,6例不规则抗结核1~3个月未作化、放疗,1例放弃治疗。结论:通过分析肺癌合并活动性肺结核关系、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