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是一种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的工艺性手术。由于二尖瓣病变病理改变复杂,很难要求统一固定的术式。二尖瓣成形术的方法较多,困难亦较大。合并腱索的病变及瓣叶脱垂所致的瓣叶对位问题,亦大大增加了二尖瓣成形术的复杂因素。自1968年Carpentier发明二尖瓣成形环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二尖瓣脱垂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方法 :本组 31例中二尖瓣置换 19例 ,二尖瓣成形 12例。结果 :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二尖瓣置换组中 1例术后 1月瓣周大量反流 ,重新换瓣后治愈。二尖瓣成形组术后二尖瓣无反流6例 ,微~轻度反流 3例 ,2例 3个月复查出现中重度反流。结论 :二尖瓣脱垂伴有重度关闭不全时心功能 ~ 级均需手术 ,左室收缩末期容量 >5 0 ml/m2 和 /或收缩末期直径 4 5 mm亦需手术 ,对于无症状的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 ,如果左室功能有进行性恶化趋势 ,即使无症状也应手术。二尖瓣置换时为防止瓣周漏的发生 ,建议采用间断带垫片的缝合 ;置换的瓣膜型号相对大一点 ,以减少缝合缘的张力 ;一定要注意判断瓣环位置 ,确切缝于瓣环处 ,特别是在保留瓣膜时 ,尖瓣脱垂所引起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是由于瓣膜活动异常引起适合于行二尖瓣成形术。二尖瓣成形术中强调成形环加固和边对边二尖瓣成形技术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二尖瓣成形术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首选方法,因为病人术后不需要长期抗凝治疗,远期效果优于二尖瓣置换术,另外对于小儿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人,二尖瓣成形术是唯一的选择。但对前叶脱垂导致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成形术有相当的难度。我们运用“二孔”技术对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人行二尖瓣成形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二尖瓣关闭不全外科矫治经验.方法 回顾近13年该院收治4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14例,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28例.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度10例,中度25例,重度7例.二尖瓣脱垂8例,瓣叶裂33例,瓣叶发育不良2例,二尖瓣环扩大36例.手术包括瓣环成形36例,瓣叶修复33,腱索缩短5例(其中多根腱索缩短2例),腱索移植3例.同时矫正合并心血管畸形.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早期死亡1例,术后第2天死于急性左心衰.其余心功能恢复1、2级.术后超声复查示二尖瓣残留少量反流15例(35.7%),中度反流2例(4.7%).术后随访0.5~12年,日常活动无碍.结论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14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二尖瓣修复成形术的手术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总结 14 2例行二尖瓣修复成形术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4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 ,连续对 14 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修复成形术 ,男 88例 ,女 5 4例 ,平均年龄为 (38.5± 7.8)岁。病因诊断 :二尖瓣腱索断裂 74例 ,二尖瓣黏液变性伴瓣叶脱垂 36例 ,冠心病二尖瓣乳头肌功能不全15例 ,二尖瓣瓣环扩大 11例 ,感染性心内膜炎伴二尖瓣穿孔 4例 ,扩张型心肌病伴二尖瓣关闭不全 2例 ;7例患者合并非风湿性主动脉瓣病变。手术在体外循环、中低温下施行 ,采用瓣叶切除缝合、瓣环成形、穿孔修补、腱索转移、edgetoedge技术及人工腱索成形技术 ,术中以食道超声监测成形效果。 结果 死亡 2例 ,1例术后第 6天死于脑出血 ,另 1例术后第 5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5例患者术中转为瓣膜置换手术 ;其余患者术毕二尖瓣无返流或轻度返流。在平均为 (34.5± 4 .8)个月的随访中 ,有 2例二尖瓣返流加剧至中度而行二尖瓣置换手术。其余患者二尖瓣返流未见加剧 ,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选择适当的患者、运用合理的瓣膜成形技术 ,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瓣膜成形术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改良edge-to-edge二尖瓣成形术在成人二尖瓣前叶脱垂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总结34例二尖瓣前叶脱垂患者经改良edge-to-edge二尖瓣成形术治疗的经验,此术式系在传统edge-to-edge成形术基础上加以改进,通过二尖瓣前、后叶缝合点的有效缝合,增加了前、后瓣叶对合缘的接触面积,同时辅以加强缝合线来调节瓣叶关闭程度,更好地改进了成形效果。结果 经改良edge-to-edge二尖瓣成形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超声心动图复查显示4例存在轻度二尖瓣反流,其余患者二尖瓣均不存在反流,心脏形态和心功能都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对于成人二尖瓣前叶脱垂导致的二尖瓣反流,改良edge-to-edge二尖瓣成形术可以有效的恢复瓣膜功能,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成形术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53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进行二尖瓣成形术,其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23.8 4±10.4)岁,体质量(43±12)kg,包括二尖瓣脱垂29例,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17例,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5例,原因不明2例.病人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成形术.手术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二尖瓣返流的情况.结果:围术期死亡2例,改行二尖瓣替换1例.其余50例患者术毕二尖瓣无返流或轻度返流.在平均为(13.8±2.5)个月的随访中,二尖瓣返流未见加剧,心功能恢复好.结论:二尖瓣成形术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优选方法,通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运用合理的瓣膜成形技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缘对缘技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选择35例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人施行缘对缘二尖瓣成形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因有:二尖瓣腱索断裂16例,二尖瓣黏液变性伴瓣叶脱垂11例,单纯二尖瓣瓣环扩大4例,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房间隔缺损3例,冠心病伴二尖瓣乳头肌功能不全1例。采用注水试验和经食管超声检查成形效果。结果:无围术期死亡,心脏超声显示32例患者二尖瓣返流消失,3例轻度返流。在平均(25.4±3.6)个月的随访中,所有患者无二尖瓣返流复发或加剧表现,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缘对缘技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不失为一种简单、实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二尖瓣脱垂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方法。方法:2000年6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40例二尖瓣脱垂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39.2岁(13~63岁)。术前血培养阳性率为42.5%。超声心动图检查结合术后病理检查是诊断的主要方法。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5例,Ⅲ级21例,Ⅳ级4例。手术行二尖瓣成形术5例,行二尖瓣置换术35例,均选用机械瓣。结果:早期死亡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需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出院检查体温均正常。长期存活39例,术后随访6个月~8年(平均2.7年),无晚期死亡,未见心内膜炎复发及瓣周漏。结论:对二尖瓣脱垂出现中到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且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应早期治疗,术中彻底清除感染病灶和围术期应用大剂量敏感抗生素是提高手术效果和防止术后心内膜炎复发的关键。术中根据瓣膜情况,决定施行二尖瓣修复术还是二尖瓣置换术,二尖瓣置换术选用机械瓣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孔”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分析“双孔”二尖瓣成形术治疗Barlow病致二尖瓣关闭不全21例的临床效果。术前、术中、术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二尖瓣返流的情况。结果(1)术后心脏超声检查显示,9例二尖瓣微量反流,12例轻度反流,所有患者二尖瓣口开放面积无明显狭窄;术后与术前相比二尖瓣瓣口平均面积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跨瓣压差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21例术后随访2~50个月,结果8例二尖瓣微量反流,6例轻度反流,其他7例未见预流;术后心功能均恢复至Ⅰ~Ⅱ级;左心房、左心室缩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Barlow病致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术前、术中准确判断二尖瓣的病变,采用“双孔”二尖瓣成形术可取得良好的早、中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分析同期行二尖瓣成形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104例病人中男性60例,女性44例。冠状动脉单支病变6例,左主干病变7例,双支病变40例,三支病变58例。合并室壁瘤7例,室间隔穿孔4例,主动脉瓣病变7例。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同时行二尖瓣成形手术,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三尖瓣成形手术26例,室壁瘤切除3例,室间隔穿孔修补4例,冲洗射频迷宫消除房颤术1例。冠状动脉搭桥平均(3.33±1.5)支(1-6支)。结果:死亡1例(0.96%),术后随访二尖瓣返流0-Ⅰ级78例(75%),Ⅱ级23例(22.1%),Ⅲ级3例(2.9%)。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同期二尖瓣成形手术效果良好,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在小儿二尖瓣关闭不全瓣膜双孔成形术中的作用? 方法:2006年2月~2009年7月共进行22例二尖瓣双孔成形术,术前所有患儿均行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检查,术中TEE全程监测整个手术过程,开胸前观察二尖瓣及其附属结构的形态?功能及反流程度;瓣膜成形完毕,心脏复跳后,再次观察成形瓣膜及其附属结构的形态?功能及反流情况?结果:本组22例患者中,21例1次性手术成功,1例术中监测发现中量以上反流后,再次行成形术,最终获成功?所有患儿双孔成形瓣膜活动良好,无瓣口狭窄,跨瓣压差均≤5 mmHg,瓣膜反流均在少量以下?结论:术中TEE的应用在小儿二尖瓣双孔成形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助于提高瓣膜成形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4 3例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 ,在全麻气管插管后经食管插入食管超声探头 ,进行二尖瓣结构、瓣膜开闭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观察。 结果 术中 TEE监测使外科医生对 11例 (2 6 % )患者及时改变临床决策 ;在成功的二尖瓣成形术患者中 ,TEE发现即刻左心房舒张期内径显著变小、返流量显著降低。 结论  TEE监测在二尖瓣关闭不全成形术中安全可靠 ,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TEE可以持续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判断瓣成形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 3D 打印技术制作二尖瓣脱垂模型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纯二尖瓣脱垂患者20例,术前行三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以Mimics软件对 3D-TEE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到二尖瓣脱垂容积图像STL格式文件,输出文件并打印二尖瓣脱垂模型。对3D模型和3D-TEE图像分别测量以下三维周长、前后直径、瓣环前外侧至后内侧直径、高度、瓣环高度与前外侧至后内侧直径的比率 、脱垂高度。 计算 3D 模型各参数值与 3D-TEE 图像中各参数值的绝对差值。 结果 2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二尖瓣脱垂三维建模并打印出3D模型;3D模型中的二尖瓣环各参数值与 3D-TEE 图像中的各参数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05),所有测值均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3D-TEE 图像数据可作为二尖瓣脱垂3D 建模及打印的数据来源,基于超声技术 3D打印二尖瓣脱垂模型精准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修复术中的作用。方法对15例二尖瓣脱垂行修复术的病人进行动态三维重建,并作术前和术后对照。结果术前三维重建能够清晰显示二尖瓣脱垂的部位、范围和瓣下结构的改变情况;术后三维重建能够显示瓣膜修复术后的形态改变,评价修复术的效果,同时可见软质瓣环不会改变二尖瓣环原有的生理特性,对左心基底部的活动影响较小。结论动态三维超声重建技术能够用于二尖瓣修复术术前挑选病人、术后及时观察效果,本研究为人工二尖瓣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 例 拟行二尖瓣成形术的二尖瓣脱垂患者,术前及术后即刻均接受RT3D-TEE 检查。术前观察二尖瓣脱垂的三 维特征及小叶区域,与外科术中所见对照;术后即刻评估二尖瓣成形的手术效果,比较手术前后二尖瓣的对合 高度、瓣环周长和反流面积。结果 RT3D-TEE 显示二尖瓣脱垂的三维图像与外科视野所见高度一致,术前诊 断脱垂小叶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00%、100.00%。18 例患者中有2 例转行二尖瓣置换术,其余16 例 成功完成二尖瓣成形术。RT3D-TEE 观察术后二尖瓣叶及人工瓣环的形态良好,二尖瓣反流程度明显改善。 二尖瓣的对合高度较术前增加,瓣环周长、反流面积较术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3.556,37.789 和 20.847,均P =0.000)。结论 RT3D-TEE 能清晰显示二尖瓣的三维形态,术前准确诊断脱垂小叶及术后即刻评 估手术效果,在二尖瓣成形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心脏瓣膜成形、置换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7例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予以TEE术中监测。结果:32例行二尖瓣成形术,22例行二尖瓣置换术,24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19例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术,全组无1例死亡。结论:TEE在术中能即时判断心脏瓣膜成形、置换术的效果,并找出失败原因。TEE在心脏瓣膜成形、置换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