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已证实对血吸虫虫卵抗原的细胞免疫反应在肝脾型血吸虫病病理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建立的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的T细胞克隆均能对SEA低分子量部分(7~18kD)起反应,而对高分子量部分则否。为此,试图对这种反应差别进行分析,并确定慢性日本血吸虫病人的T细胞反应是否存在表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目的 观察并比较日本血吸虫可溶性成虫抗原 (SWA) 与可溶性虫卵抗原 (SEA) 诱导CD4+ CD25+ Foxp3+ 调节性T (Treg) 细胞水平及其抑制能力的差异。方法 方法 分别以PBS、 SWA和SEA免疫小鼠, 取小鼠脾淋巴细胞,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Treg细胞占CD4+ T细胞的比例, 以及Treg细胞中产IL?10、 TGF?β的细胞比例。采用磁珠分选出各组小鼠的Treg细胞后, 以3 H?TdR掺入法检测其抑制靶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 结果 与SWA相比, SEA可诱导更多的Treg细胞 (P < 0.05), 刺激 Treg细胞免疫抑制功能的能力也更强 (P < 0.05); SWA、 SEA免疫小鼠后, SEA刺激Treg细胞产生IL?10、 TGF?β的能力更强(P < 0.01)。结论 结论 SEA较SWA能更好地活化诱导Treg细胞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虫卵致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筛选SEA中致脾脏T细胞凋亡的蛋白组分。方法 采用TUNEL(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 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鼠脾脏虫卵肉芽肿细胞凋亡情况。制备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 SEA)并免疫小鼠。将小鼠处死,取脾,制备脾细胞悬液,分别以15、30、60μg/mlSEA刺激脾脏细胞,流式观察脾脏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用层析柱及超滤管按分子质量将SEA初步分离为4个分子区段,蛋白分别富集于Fr1,>55 ku; Fr2,30~70 ku; Fr3,5~30 ku; Fr4,<5 ku。体外分离培养免疫小鼠脾脏细胞,分别加入60μg/ml的不同SEA区段分子,培养48 h后以Annexin V标记进行流式检测,采用DNA ladder法和RT-PCR检测T细胞中Fas, FasL mRNA水平。将致凋亡作用显著的SEA区段进行SDS-PAGE,电洗脱富...  相似文献   

4.
日本血吸虫虫卵组分抗原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经7.5%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后可分为23—28条不同分子量的组分带.应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技术,显示感染血吸虫的兔血清可识别其中18条组分带.经吡喹酮治愈后不同时间的兔血清识别这些组分时,发现针对分子量为107kD和121kD2个组分的抗体消失较其他组分为早(治愈后7wk反应明显减弱,11wk时则消失).应用电洗提技术可把这2个组分抗原提纯,并用于ELISA检测相应抗体,显示治愈后兔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可明显下降,提示该2种组分抗原具有潜在疗效考核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与成虫抗原(SwAP)是否能够诱导小鼠调节性B细胞的产生。方法SEA、SWAP和脂多糖(LPS)分别体外刺激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和磁珠分选后的脾脏CD19+B细胞,72h后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CD19+IL-10+细胞比例,和细胞表面CD80、CD86及CD40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10的水平。体内实验用SEA、SWAP、PBS分别和不完全弗氏佐剂混合免疫小鼠,1次/N,共3次,末次免疫后7d取小鼠脾脏,流式细胞术检测CD19+IL-10+细胞比例,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10的水平。结果LPS与SEA体外均能显著诱导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分化为CD19+IL-10+细胞,两者无显著差异,而swAP组不能诱导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分化为CD19+II-10+。细胞;SEA与LPS能够诱导脾脏CD19+B细胞表面高表达CD80、CD86和CD40,而SwAP不能诱导脾脏CD19+B细胞活化;SEA与LPS诱导脾脏CDt9+B细胞分化为IL-10+细胞的比例也显著升高,同时能刺激脾脏CD19+B细胞分泌高水平的IL-10,两者无显著差异;而SwAP不能诱导小鼠脾脏CD19+。B细胞分化为IL—10+细胞并分泌IL-10。SEA体内免疫小鼠后,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分化为CD19+IL-10+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并且能够分泌高水平的IL-10,而swAP和PBS免疫组均不能诱导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分化为CD-9+IL-10+细胞并分泌1L-10。结论SEA体外体内均能诱导小鼠产生分泌IL-10的B10细胞,并且在体外不依赖于脾脏其他免疫细胞的参与,而SwAP体外体内均不能诱导B10细胞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日本血吸虫模拟虫卵抗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日本血吸虫虫卵是主要的致病因子 ,但虫卵抗原的制备比较繁琐 ,需要大量的实验动物。为了探索和发展可用于诊断和疫苗的模拟虫卵抗原 ,我们采用噬菌体展示随机 15 肽文库对日本血吸虫虫卵单克隆抗体 6B12所识别的抗原表位进行了模拟。用 6B12作为“诱饵” ,采用生物淘金法通过 3轮的筛选使得与 6B12有高亲和力的噬菌体得到有效的富集。随后采用ELISA、竞争ELISA、Westernblotting等检测方法 ,从 40 0个单克隆化的噬菌体株中得到了 13株与 6B12有特异性、高亲和力反应的噬菌体克隆。经过对噬菌体所携带的外源…  相似文献   

7.
曼氏血吸虫感染后的病理反应主要是由于宿主对虫卵抗原产生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引起肝和肠肉芽肿炎症。作者通过建立并检测一组16株虫卵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研究产生肉芽肿超敏反应的细胞基础。用SEA+CFA免疫B6小鼠(6~8周龄,雌性),获得T细胞。经有限稀释以及根据其对血吸虫虫卵抗原的反应强度筛选出16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尽管某些寄生虫感染在小鼠体内较易产生IgE抗体,而感染血吸虫的小鼠未必诱发IgE抗体应答。本研究表明,有些小鼠对日本血吸虫抗原(Sj)可重复地产生高滴度的IgE抗体,并证明IgE抗体应答受连接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位点的基因控制。作者在实验室以远交系繁殖的白色家兔和小鼠保持日本血吸虫日本株的生活循环。日本血吸虫抗原按Chaffee等(1954)改良法制备,研究中使用了4批抗原。作者将10μg日本血吸虫抗原混合于含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离和纯化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SEA)各组分。方法常规制备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经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柱电泳层析仪分离,分别按每管20、60、120 min的流速各收集15管,并经透析纯化符抗原组分,再用SDS-PAGE检测并分析其相对分子质量(Mr)。结果获得40种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可溶性虫卵抗原组分,时间流速对蛋白峰的出现和各组份中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明显的影响,当流速为20、60、120 min,相对分子质量(×10~3)分别为34.19±4.56、60.35±11.10、91.08±12.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488.P<0.05)。电泳图显示各蛋白峰均为清晰的单一带。结论SDS-PAGE柱电泳层析方法能有效地分离出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抗原组分,流速明显影响分离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和可溶性成虫抗原(SWA)刺激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感染小鼠肠系膜淋巴结(MLN)Th17细胞的免疫应答。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只,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约1 000条/兔),45 d后收集成虫及虫卵,制备SWA和SEA。20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感染组和健康组(10只/组),感染组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0±5)条/鼠,感染后5~6周ELISA检测血清中SEA和SWA特异性IgG抗体。分离两组小鼠MLN中的淋巴细胞,均给予4种不同条件刺激:无刺激组(A组),SEA(100μg/ml)+抗-CD28 mAb(1μg/ml)(B组),SWA(100μg/ml)+抗-CD28 mAb(1μg/ml)(C组),抗-CD3 mAb(1μg/ml)+抗-CD28 mAb(1μg/ml)(D组)。培养9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细胞;培养72 h后,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白细胞介素(IL-17)和γ干扰素(IFN-γ)。结果 ELISA检测结果显示,感染组小鼠血清SEA、SWA特异性IgG抗体的吸光度(A_(450)值)分别为2.66±0.20和1.68±0.66,高于健康组的0.19±0.05和0.25±0.12(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B组刺激后,感染组淋巴细胞中CD4~+IL-17~+和CD4~+IFN-γ~+细胞分别占0.43%和0.56%,高于健康组的0.05%和0.20%(P0.05);C组刺激后则分别占0.39%和0.76%,高于健康组的0.04%和0.19%(P0.05)。两组小鼠的淋巴细胞体外经SEA(B组)刺激后,感染组淋巴细胞产生的IFN-γ和IL-17分别为(49.13±14.71)和(41.73±2.42)pg/ml,高于健康组的(3.27±0.33)和(9.22±0.58)pg/ml(P0.01);经SWA(C组)刺激后则分别为(46.92±16.73)和(36.14±4.82)pg/ml,高于健康组的(3.38±0.34)和(8.78±0.93)pg/ml(P0.01)。B组的IL-17含量高于C组(P0.05)。结论SEA和SWA能体外诱导日本血吸虫感染C57BL/6小鼠肠系膜淋巴结的淋巴细胞分泌IL-17和IFN-γ,SEA刺激淋巴细胞产生IL-17的含量明显高于SWA;SEA和SWA均能诱导淋巴细胞分化为CD4~+IL-17~+细胞和CD4~+IFN-γ~+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虫卵抗原诱导宿主免疫应答下调的机制.方法 6~8周龄雌性队LB/c小鼠分为2组,实验组小鼠口服血吸虫虫卵10 000个以及尾静脉注射可溶性虫卵抗原(SEA)200μg,每周免疫1次,共4次;对照组注射PBS.流式细胞仪检测SEA免疫小鼠CD4+CD25+T细胞数量;与CD4+CD25-T细胞共同培养,检测CD4+CD25+T细胞抑制功能;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细胞表达IL-4、IL-10与IFN-γ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静脉血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组小鼠CD4+CD25+T细胞数量为14.7%,对照组为7.4%;实验组IL-10为29.2 pg/ml,对照组为11.0 pg/ml.与CD4+CD25-T细胞相比,CD4+CD25+T细胞主要合成IL-10及少量IFN-γ.CD4+CD25+T细胞显著抑制CD4+T细胞增殖. 结论 日本血吸虫虫卵抗原可能通过诱导CD4+CD25+T细胞和IL-10下调机体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2.
日本血吸虫病人治疗前后对虫卵抗原的抗体应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寻找具有特异性诊断和疗效考核价值的蛋白分子。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印迹法(EITB)对9例日本血吸虫慢性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3、9、12个月虫卵抗原的抗体及抗体亚型应答变化进行分析。结果9例病人血清特异性IgG识别的反应带中,治后12个月,7例病人血清11kDa、13kDa反应带变淡。2例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检测特异性IgG4识别的反应带,治疗后12个月,8例病人血清的IgG识别的13kDa及11kDa抗原反应带明显变淡或消失,尤以IgG识别的13kDa抗原反应带消失明显,显示较强的特异性。1例治前反应很弱,因而难以判断治疗前后的变化。结论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对虫卵相关抗原识别带的消失似可作为化疗效果的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13.
日本血吸虫尾蚴经皮肤感染昆明杂种小鼠后,定期剖杀小鼠取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测定尾蚴表皮结合的抗尾蚴IgG的水平,同时检查小鼠体内血吸虫的发育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两性成虫感染的小鼠产生抗尾蚴抗体较雄性感染的小鼠出现得早,而且抗体含量高。抗尾蚴IgG能被撕碎的血吸虫虫体、或两性血吸虫成虫培养的上清液所中和,而未成熟卵、或成熟卵的培养物不能吸收机尾蚴IgG抗体。小鼠含抗尾蚴IgG抗体的感染血清可使成虫冷冻切片中的成虫表皮呈现荧光,而对成虫消化道或子宫上皮不出现免疫荧光反应。抗尾蚴IgG抗体阳性的感染血清经尾蚴吸收后,可使之对成虫表皮的荧光明显减弱。因此,日本血吸虫成虫表皮及其脱落物能在小鼠体内产生IgG此抗体能与尾蚴表皮抗原相结合,说明成虫与尾蚴及表皮之间存有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14.
<正> 本文以SDS-PAGE法对弓形虫和血吸虫成虫、虫卵抗原进行了分离,并用免疫印迹法将抗原带转移至硝纤膜上,与急、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正常人和弓形虫病人血清进行——识别,结果:血吸虫成虫、虫卵对急性血吸虫病人血清识别带分别为14及13条,主带数3~5条,共同抗原为5条左右。而弓形虫抗原对急性血吸虫病人血清的识别带为5条,除一条同正常血清发生非特异性反应带处于相同位置外,只有一条同成虫、虫卵抗原的识别谱带相同,其分子置约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曾报道应用Con-A Sepharose 4B吸附分离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的糖蛋白部份具有生物学活性,并用反复凝胶过滤层析进一步纯化糖蛋白2(gp-2)。发现将该抗原注入感染日本血吸虫鼠的足底,可使致敏鼠在虫卵周围形成肺肉芽肿  相似文献   

16.
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内抗原和抗体的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日本血吸虫虫卵注入肺内同步产生肉芽肿的小鼠肺模型进行研究。发现新鲜虫卵注入未致敏小鼠肺内,3.5d即出现细胞反应,28d达高峰,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早期的主要成分。虫卵内抗原(SEA)于注射后第1d最高,随即逐渐下降,卵周抗原3.5d开始逐渐增高,28d达到高峰,其后逐渐减少,未测到抗-SEA抗体。以抗原消耗的虫卵注入致敏小鼠,至第35d实验结束时未见明显肉芽肿形成。结果表明新鲜虫卵能对未致敏小鼠诱发肉芽肿形成;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形成的机制与曼氏血吸虫者相似,也是虫卵抗原(SEA)诱发的细胞免疫为主的超敏反应。  相似文献   

17.
磁珠-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虫卵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循环抗原(circulating antigen,CAg)是宿主体内活虫(包括虫卵)所产生的具抗原性的代谢物质。它的存在表明血吸虫现症感染,并能大致反映感染虫荷,而且宿主有效化疗后CAg可被宿主迅速清除。故CAg检测不仅可作为诊断的依据,还可用于疗效考核。目前国内外已建立了多种检测CAg的方法如双夹心-ELISA、斑点-ELISA、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等,并采用不同样本(血液和/或尿液)进行血吸虫CAg的检测,均取得一定的  相似文献   

18.
应用等电聚焦技术将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分为20个不同等电点(pI)的组分(等电点范围为1.86—11.40),测定其各组分的体液与细胞免疫反应及体外诱发肉芽肿形成反应。结果表明等电点酸性区的组分(pI3.78-5.54)在日本血吸虫肉芽肿形成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抗体,在感染的早期(5wk)也与肉芽肿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9.
日本血吸虫虫卵组分抗原疗效考核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本研究首次建立了应用日本血吸虫虫卵组分抗原(107—121kDa)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FA-ELISA)检测血吸虫病人体内短程抗体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30例血吸病人的阳性率为93.33%)和较好的特异性(60例健康人无假阳性)。应用该方法对同批血吸虫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8个月,1年、1.5年进行检测,并与常规SEA-ELISA比较,显示该法有较好的疗效价值,并明显优于常规法。  相似文献   

20.
目前已公认保护性免疫的主要作用机理在于特异性抗体与未致敏细胞的协同作用。参予此种免疫过程的抗体成分(IgG或IgE)、细胞成分(嗜酸粒细胞或巨噬细胞)及协同作用的特殊机理尚待阐明。以往的实验结果说明攻击感染后的血吸虫童虫可以在免疫猴体的皮肤或肺内被杀死;从免疫小鼠及大鼠肺部取得的(攻击感染后的)童虫,一般都可作为宿主免疫袭击的靶子。因为童虫的表皮是浆膜所组成,故易为免疫袭击所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