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究产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自2019年1月开始在产科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将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本院产科接收的5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将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本院产科接收的50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孕产妇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孕产妇实施风险护理管理。比较每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护理纠纷以及护理投诉的发生率、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的总发生率依次是2.00%、14.00%(P<0.05)。观察组护理纠纷以及护理投诉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满意度依次是98.00%、86.00%(P<0.05)。结论在产科实施风险管理能够降低护理风险,进而减少护理纠纷和护理投诉情况,提升孕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患者安全用药风险事件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门诊输液的3 7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2010年1月~2012年6月共1 755例患者作为护理干预前组,将2012年7月~2013年12月采用护士安全用药护理干预的2 003例患者作为护理干预后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后用药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的4.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医院门诊输液患者用药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有效用药,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护理人员22名及2006年2月~2011年2月我科门诊输液室收治的10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2006年2月~2008年12月收治504例患者不实施护理风险管理,2009年1月~2011年2月门诊输液室收治的521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患者的护理投诉情况及满意度,同时对护理人员的睡眠状况及焦虑情绪改善情况进行评定。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护理投诉情况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实施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焦虑情况明显减轻,与实施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对策,不仅有助于降低门诊输液室护理投诉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而且对于改善护理人员睡眠及焦虑情绪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门诊输液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引发纠纷的因素,建立预防机制,降低纠纷发生率.方法 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本中心门诊输液药物不良反应59例中引发纠纷的11例进行整理分析.2009年1月起针对引发纠纷的不良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纠纷发生率.结果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药物不良反应69例,无纠纷发生.干预前后门诊药物不良反应纠纷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58,p<0.05).结论 转变服务理念,加强环节管理,改进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引发的纠纷.  相似文献   

5.
门诊输液室分区管理和警示标志在输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分区管理和警示标志在门诊输液室防范护理投诉和纠纷中的作用。方法以100例接受分区管理和警示标志的门诊输液患者为观察组,以100例同期未接受分区管理和警示标志的门诊输液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间的药物不良反应率、投诉纠纷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投诉纠纷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VS16%,P<0.005)和(2%VS19%,P<0.005);(2)观察组的病人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9%VS89%,P<0.005)。结论分区管理和警示标志有利于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预防护理差错,减少投诉纠纷,提高病人满意度,是门诊输液实施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安全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2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安全风险管理,观察2组患者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投诉纠纷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0%(2/100),无护理投诉事件发生;对照组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4.0%(14/100),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为8.0%(8/1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效果良好,可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减少投诉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科外伤性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风险管理前(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急诊科治疗的外伤昏迷患者100例设为常规护理组,选取风险管理后(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急诊科治疗的外伤昏迷患者100例设为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干预组给予根据风险种类制定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风险管理前后死亡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风险管理可明显降低外伤昏迷患者死亡率,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门诊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实施风险管理前的患者624例设为对照组,将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实施风险管理的患者631例设为风险管理组。对风险管理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风险管理组沟通能力、护理操作的熟练程度、责任心、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性、服务态度及应急能力评分均高对照组(P〈0.05),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至医院的护理管理之中,既能够提高护理的质量水平,又可以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对内科门诊高危患者满意度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于黄河三门峡医院门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所有患者到达候诊区均由分诊护士采用医院自行设计的护理风险管理量表进行风险评估,将冠心病、支架植入、高血压、糖尿病等纳入风险范围,筛选经量表评估合并一项及以上的就诊患者作为内科门诊高危患者,共筛选高危患者160例并将其纳入A组;另按1∶1比例组、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于该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中筛选160例作为B组。统计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情况,并比较护理管理实施前后门诊高危患者满意度及康复效果。结果: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共评估门诊就诊患者6073例,其中既往冠心病1771例,支架植入113例,糖尿病753例,高血压2460例,脑梗死372例,脑出血26例,其他578例;优先就诊患者137例,送急诊科7例,送入院38例,护送检查6例,正常流程入院71例;且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内科门诊危急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分值均显著上升,并明显高于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对内科门诊高危患者满意度及康复效果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流程优化护理分诊对门诊诊疗流程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150例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分诊。选取该院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实施流程优化护理分诊。充分收集患者在门诊诊疗流程中分诊质量、意见及投诉、护患之间纠纷等发生的原因,并针对以上意见进行整体修改,制定流程优化护理分诊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分诊诊疗质量、护理质量、投诉事件、护患纠纷及风险事故、差错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门诊分诊诊疗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各方面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投诉事件、护患纠纷及风险事故、差错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流程优化护理分诊能够改善门诊分诊的诊疗质量,使患者较快地就诊完毕,且患者获得了较好的护理,减少了门诊中投诉、差错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门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护理安全风险管理的防御效果,寻找风险管理防御机制,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6月33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1年6月手术治疗的患者3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风险防御手术室管理流程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纠纷情况、满意度和手术室护士风险管理掌握情况。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观察组手术护理工作中的术前准备失误率、护理记录差错率、无菌操作不当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护理投诉纠纷发生率分别为0.30%,0.00%,0.00%,0.00%,0.00%,均优于对照组的1.52%,1.21%,0.91%,0.30%,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2,4.07,4.05,4.22,4.25;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综合满意度为99.1%,高于对照组的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3,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风险意识、风险管理认识、风险管理态度、风险管理行为意向评分分别为(23.1±7.3),(25.3±5.3),(21.2±4.6),(22.5±6.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6.7±5.8),(17.3±6.1),(15.3±3.2),(16.3±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8,4.29,4.16,6.05;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效果明显,有效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风险意识,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静脉输液技术环节风险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娜  王建荣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1):761-763
目的 通过测量和分析静脉输液操作环节风险,为护理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1年4月,选择5个城市的12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0.1~10模拟评分法,测量静脉输液技术31个操作环节产生风险事件的可能性、风险事件的威胁性和纠纷的可能性.结果 静脉输液技术总体风险值为4.86,风险可能性、威胁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协商引导式分段目标管理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儿科于2019年7—12月实施协商引导式分段目标管理活动,2019年1—6月设为实施前,2019年7—12月设为实施后,对实施前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后护理操作失误率、护患纠纷率、护士内部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文章发表数量、护士对护理管理模式满意度评分、患儿家长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将协商引导式分段目标管理模式应用于儿科护理管理之中,可显著提升管理目标的达成效果,护士与患儿家长均对该管理模式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安全管理在降低神经专科护理管理医患纠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其实施安全管理;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神经专科护理,比较两组(安全管理实施前后)的医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安全相关指标评分.结果 观察组医患纠纷发生率2.0%,与对照组的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病房管理、护理书写、消毒隔离、急救管理及药品管理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神经专科护理中应用安全管理,能显著提高护理安全质量,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跌倒风险管理对预防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及减轻跌倒造成伤害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的4647例精神病患者作为观察组,运用跌倒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并与作为对照组的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的4504例精神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跌倒Ⅰ级、Ⅱ级、Ⅲ级伤害程度、无伤害跌倒事件上报率、跌倒风险管理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跌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护理投诉及护理纠纷,对照组有1例因为跌倒引起纠纷,通过经济赔偿解决。结论 :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跌倒风险管理,既可提高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及防范跌倒风险的能力,又能促进患者参与预防跌倒管理,有效降低和减轻跌倒造成的严重伤害,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高龄腰椎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取我院2012年1~6月采取常规护理的高龄腰椎骨折患者60例为对照组,将2012年7~12月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的高龄腰椎骨折患者6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风险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33.33%,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腰椎骨折患者采取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临床护理风险的发生,有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级监控管理对预防重症脑外伤患儿术后压疮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4例重症脑外伤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4年1~12月)和对照组(2013年1~12月)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给予分级监控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护理质量、压疮风险评估率、压疮发生率、护理纠纷投诉率及家属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患儿护理、护理记录、病房管理、急救药品和器械以及总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护理纠纷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压疮风险评估率、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级监控管理能有效提高重症脑外伤患儿护理质量,提高压疮风险评估率,从而降低患儿压疮发生率,降低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放射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收治的130例患者(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收治的13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比较2组护理纠纷、护理差错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为93.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结论放射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科病房开展风险评估管理后,护士对患者情况的掌握及有效防止意外事件发生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老年科某病房60岁以上的56名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以2009年1—12月该区60岁以上的55名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风险评估管理,主要包括: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方法、用药以及药物的副作用等,护士每周评估患者否具有摔伤、噎食、压疮的风险,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分别于研究前后比较护士对两组患者情况的掌握及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护士对对照组患者情况掌握的总得分为(77.36±1.26)分,对研究组患者情况掌握的总得分为(85.60±3.0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90,P〈0.01);对照组意外风险发生45例,对照组发生19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87,P〈0.05)。结论开展网险牙篙管硼有利于护士对于患者病情掌握和意外风险的防范,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病区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方法选取2010年1月-12月病区护理质量管理前10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以2011年1—12月病区护理质量管理后的100名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对实施病区质量管理前后护理差错率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平均满意度得分为(51.5±8.5)分,对照组为(42.5±12.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P=0.0312);观察组患者总体满意率为96%,对照组为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8,P=0.01);实施病区质量管理前发生护理差错率为1.61/10000,出现1起严重差错,实施病区质量管理后发生护理差错率为0.47/10000,无严重差错发生,实施病区质量管理后比实施前护理差错率明显下降。结论运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思想和方法,建立病区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通过资源优化、责任细化、过程强化3方面的管理,使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得以深化,从而达到病区护理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有效地减少了护理差错,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