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循经低阻线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已有研究证明正常人与患者都存在循经低阻线。动物实验也证明大鼠体表和人类相似,其特征是该线上各点的阻抗都较两侧皮肤为低,而且可用其它生物物理学方法加以验证。有人应用普通组织学方法证明循经低阻线皮肤中神经束的数目显著多于对照区。为了进一步研究循经低  相似文献   

2.
<正> 以前工作表明大鼠和人类相似,存在循经低阻抗线,而且这条线下神经束的分布显著多于非低阻抗区。本文用诱发萤光法初步观察了大鼠循经低阻抗线的肾上腺能神经末梢的分布。实验用大白鼠7只。先在戊巴比妥钠麻醉下测出背部“膀胱经”的低阻抗线。然后在颈动脉放血,复查低阻抗线并以炭素墨水标记。用于冰冷冻局部皮肤,深达肌层。用锐刀切取沿低阻抗线两侧3毫米、深达7~8毫米、长约1厘米的皮肤块。经恒冷箱切片后用dela Torre法诱发萤光,在Leitz萤光  相似文献   

3.
<正> 以前工作已经证明人类皮肤普遍存在的隐性循经感传线(LPSC)上有较其两侧皮肤的阻抗为低的特性。最近又发现这条循经的低阻抗线不仅在正常人而且在患者已经截下的肢体仍然存在。这个现象启示循经低阻现象不一定来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而很可能是来自皮肤本身物质结构的特殊性。深入研究这条低阻线的原因,可能有助于探讨经络的实质。本工作利用抽空减压,使皮肤起水泡的方法,初步证明LPSC在表皮层也具有低阻抗特性。  相似文献   

4.
已经证明人体普遍存在的隐性循经感传线具有低阻抗特性。动物体表是否也有类似的循经低阻线?这个问题对阐明经络的存在及其实质将有重要意义。实验在10只大白鼠和3只家兔相当于人体胃经的部位进行。皮肤电阻的测定用 CDM  相似文献   

5.
经络低阻抗现象研完是经络的重要生物物理课题。本文报告循经低阻缦下角质层在形态学上与非经络线比较有差别,提出了经络循经低阻抗现象发生的原因。这对经络实质的探讨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前文已经报道大鼠的体表也和人类相似,存在经脉循行线。本文应用组织学和生物物理学相结合的方法,初步证明在这条循经的低阻线下,大鼠皮肤在毛囊和神经血管的分布方面具有形态学特征。实验用大白鼠,雌性、体重250~350克。毛囊观察组动物22只。取材前,先依前文测出背部膀胱经和腿部、腹部胃经的低阻线,分别用炭素墨水标记。然后在乙醚麻醉下断头处死。取材时,用锐刀切取宽为沿低阻线两侧3毫米,长为7毫米的皮肤块,尽可能连同皮下组织和肌肉取下,放在冰托  相似文献   

7.
经脉线的全程均可用隐性感传(LPSC),低阻抗(LIP)和高振动声(PAP)三种生物物理学方法严格定位,而且三种方法所测定的经脉线完全重合在一起,其宽度仅为1毫米,其位置终生相对不变,并和古典经络图基本互相吻合。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经脉线的三种生物物理特性分别与不同层次的四种组织形态结构相关。经络线角质层变成可能与经络的低阻抗特性有关;人体和大鼠循经低阻线下在表皮层和真皮层、皮下结缔组织小,神经末稍、神经束、血管以及肥大细胞相对集中可能与循经敏感现象有关;在经脉线下的深肌层内,特殊结构的结缔组织复合体,可能与循经高振动声的发生有关。由此可见,经脉线实乃一多层次、多形态、多功能的立体结构。经脉线的多种生物物理特性都有相应的形态学结构进一步证明早在2000年前中国《黄帝内经》和960年前宋代铜人所载的十四条经脉是真实的,科学的。  相似文献   

8.
Z Wang  S Wu  Y Cao  Y Zhang  G Liu  Z Zhu  R Xu 《针刺研究》1990,15(1):85-6, 47
<正> 已有研究证明正常人与患者以及动物的体表部存在循经低阻线。为了探讨这种现象的形态学基础,我们应用法沃尔斯基浸银染色法,对10例人循经低阻线下和其旁边对照区的皮肤内神经成分进行了连续切片的观察和计数,发现低阻线下方皮肤与对照区皮肤  相似文献   

9.
<正>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发现隐性循经感传线、低电阻线与古典的经络线完全一致。实验证明与古典经络线重合的隐性循经感传线及低阻线其宽度为2毫米。既然经络如此之微细,用传统的取穴法,是很难确切找到经络线的。所以穴位亦相应的不甚准确。但在隐性循经感传线与低电阻线的测试下,客观的而且重复不变的经线可以准确地找到。由此穴位的选取十分精确。我们自1986年1月开始,将隐性循经感传线和低电阻线用于治疗肺气肿、肺心病20例。该病的诊断除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外,均拍 X 光片、作心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使用荧光照相法对大鼠任脉低流阻通道进行活体显示,为经络组织液通道学说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任脉低电阻点(LIP)组、任脉低流阻点(LHRP)组和旁开组,每组8只。将荧光素钠分别注入大鼠任脉LIP、任脉LHRP和任脉旁开点,使用荧光照相法观察荧光素钠的迁移规律。结果:任脉LIP和LHRP注射荧光素钠后均出现循经迁移轨迹,旁开组仅出现局部扩散;荧光素钠循经迁移的距离均显著长于旁开组(P0.01),迁移线宽度均显著小于旁开组(P0.01),循经迁移速度显著快于旁开组纵向扩散速度(P0.01)。结论:使用荧光照相法可显示大鼠任脉循行线,为经络的组织液通道学说提供了依据,并为经络可视化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试论肝脾不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脾不调证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证治方药,临床应用进行了阐述。肝脾不调证即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所表现的证候,肝病可及脾,脾病亦可及肝。  相似文献   

12.
<正> 针刺可以降低体温已经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证明,但其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清楚,特别是对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报道甚少。本工作以家兔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温度感受神经元自发放电为指标,观察电针对其放电活动的影响,探讨针刺对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整作用。方法家兔18只,雌雄不拘,体重1.7~2.3公斤,以氨基甲酸乙酯(1克/公斤)静脉麻醉。手术包括气管插管,小脑延髓池引流和开颅。手术后,兔头固定于立体定向仪上,  相似文献   

13.
胸部危险穴位针刺安全深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机抽样取51具较新鲜成年人尸体,其中男尸21具,女尸30具,定穴、冰冻后,用解剖学断面方法切割,然后等化冻后,测量穴位皮肤浅点至引起危险的深点之间的距离,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测量得到的数据。经研究,得到胸部23个危险穴位引起危险的平均深度,并对胸部23个危险穴位提出了针刺安全深度。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带蒂骨膜瓣再生软骨的机理及修复负重区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在兔右股骨内髁造成全层软骨缺损,实验组用逆运脉血流方向切取的带蒂骨膜瓣,对照组用游离骨膜移植修补。分别于术后2、4、8、12周处死实验动物,作肉眼及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带蒂骨膜瓣的再生软骨能力优于游离骨膜,更适宜于修复负重区关节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15.
电刺激兔耳穴对胆囊收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发现电刺激兔耳肝胆穴后,胆囊缩小,胆囊颜色变淡,其缩小反应最早在刺激后1分钟时出现,多在刺激后10分钟左右收缩开始明显,一般持续30~40分钟。取刺激后15~25分钟所得的胆囊长径和宽径乘积的平均值,与刺激前比较,差异显著。这一结果不但由体外观察到有关耳穴与肝胆脏器的相关关系。也为临床上采用耳压排石疗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 以往我们曾在胃大部切除术病人术前、术中记录了病人指(趾)血管容积脉搏波幅的变化.在动物实验中记录了电刺激内脏大神经时腹肌肌电反应,证明了这两项生理指标对探讨內脏疼痛反应的规律和评定临床腹部手术的针麻效果上具有一定价值.本文利用胃牵拉反应的动物模型记录了腹肌  相似文献   

17.
<正> The ancient medical science of our country looks upon a human body as a monolithic whole. According to this "concept of th.e whole" the exterior(body surface)of a human body is correlated with its viscera(internal organs)through the proper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There are records of such findings as the twelve channels linking with the viscera in-  相似文献   

18.
Gastriculcer,acommonlyandfrequentlyencountereddisease,iscalled"epigastra1gia"intheTCM,anditischaracterisedbylongcourseofdisease,repeatedattackandprotractedstateofillness.Inthatpaper,thirty-fourcasesofgas-trelcomaweretreatedbymoxibustionandamedicinegroupwasusedacontro1.Theresultshowedthatthetherapeuticeffectofthemoxi-bustiongroupwasbetterthanthatofthemedicinegroup.GENERALDATAInthe34patientswithgastriculcer,18men,16women;theagewasbetween2Oand64yearsold,anaverape36.4;thediseasecoursebetween…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阴阳普遍存在的法则及藏象学说为依据,从有关肝阳虚的理论依据,肝阳的生理功能,肝阳虚的病因病机,证治等方面阐述了肝阳的生理特点与肝阳不足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归纳了《内经》经络之望色,切脉,内脏病变在经络循行的特定部位以及经络腧穴之反映,来说明经络的诊断作用,并且分述了针刺治疗的手法:进针前手法,进针时手法,进针后之补泻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