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学生孤独感与其网络成瘾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孤独感与其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孤独感结构问卷(CSLSQ)和Young网络成瘾量表(IAII)对27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网络使用时间越长,网络成瘾程度越严重;孤独感与网络成瘾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的正相关(r=0.433,P<0.001);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者之间的孤独感各因子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大学生孤独感与其网络成瘾之间关系密切,孤独感对网络成瘾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电脑游戏成瘾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调查大学生电脑游戏成瘾情况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个案访谈,基于电子游戏成瘾和网络成瘾相关量表编制的电脑游戏调查问卷,以及大五人格量表,对32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①大学生电脑游戏成瘾率约为14%.男生比例显著高于女生;②个人闪素方面电脑游戏成瘾者存情绪稳定性、相容性和责任性三个人格维度上显著低于未成瘾大学生.在对电脑游戏的认知与评价上二者有显著差异;③环境因素方面,成瘾与玩电脑游戏的客观条件以及对学习压力的感知相关。结论:人格特质.对游戏的认知与评价、玩电脑游戏的客观条件、对学习压力的感知可能影响大学生电脑游戏成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孤独感与手机成瘾的发展变化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28名大学生进行间隔6个月的2次线上调查。采用UCLA孤独量表-第3版(UCLA-3)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测量孤独感和手机成瘾。结果:UCLA-3第2次测量(T2)得分大于第1次(T1)(F=4.08,P<0.05),MPATS的2次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6,P>0.05)。交叉滞后模型中,UCLA-3(T1)至MPATS(T2)的交叉滞后通径存在统计学意义(β=0.15,P<0.001),MPATS(T1)至UCLA-3(T2)的交叉滞后通径无统计学意义(β=0.07,P>0.05)。结论:大学生孤独感存在一定的变化,手机成瘾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随着时间发展体会到孤独感的大学生更容易出现手机成瘾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使用Young的网络成瘾测量工具(YDQ)将800名大学生分为网络成瘾组和非成瘾组。应用自编背景信息调查表和情绪社交孤独问卷量表对其进行社会心理因素的调查。结果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情绪孤立(t=3.273,P=0.002)、社交孤立(t=5.904,P=0.000)、情绪孤独(t=4.721,P=0.000)、社交孤独(t=5.679,P=0.000)4个维度上差异显著。情绪孤立、社交孤立、情绪孤独、社交孤独4个维度与网络成瘾相关非常显著(r分别为0.133、0.206、0.223、0.254),大学生的情绪孤立(β’=0.099,P=0.000)、社交孤立(β’=0.154,P=0.000)、情绪孤独(β’=0.134,P=0.000)、社交孤独(β’=0.167,P=0.000)对网络成瘾有预测作用。结论孤独感是网络成瘾的社会心理因素之一,对网络成瘾的治疗应当考虑这一因素。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孤独感关系的凋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大学生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 用Young K编制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和Russell编制的UCLA 孤独量表,对73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网络成瘾组的孤独量表得分高于非网络成瘾组(U=11.52,P<0.01);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电脑游戏成瘾问卷的编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编制大学生电脑游戏成瘾问卷。方法通过对546名大学生调查数据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242名大学生数据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大学生电脑游戏成瘾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结果大学生电脑游戏成瘾问卷包含24个项目,可聚合为时间管理、情绪体验、生活冲突、牺牲社交和戒断困难五个因子。24个项目的载荷范围是0.513-0.838,五个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59.62%。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0.84,分半信度为0.68-0.91,重测信度为0.79-0.88。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问卷的RMSEA小于0.08,CFI、RFE、IFI、NFI、NNFI都在0.90以上。结论该问卷的因素结构清晰,信度和效度较好。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电脑游戏成瘾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编制适合大学生使用的电脑游戏成瘾量表(CGAI),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对477份来自北京市8所大学大学生的CGAI测试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对405份来自北京市5所大学大学生的CGAI测试结果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33个条目的CGAI问卷,分为4个因素可解释总方差的55·1%,四个维度依次为:依赖/成瘾行为表现维度、情绪唤起维度、功能损害维度、对现状羞耻或不满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了4因素模型,其结果为χ2/df=2·304;IFI=0·885;CFI=0·884;NFI=0·813;RSMEA=0·057。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r=0·77~0·94)、重测信度(r=0·907,P<0·001)和效标效度(成瘾组被试CGAI四维度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符合测量学的要求。结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在大学生中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倾向三者之间的深层结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35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与孤独感总分及其各维度都存在显著正相关.②大学生社会支持对网络成瘾倾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③大学生孤独感在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倾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社会支持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是通过孤独感的完全中介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电脑游戏成瘾与网络关系成瘾倾向相关因素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旨在对电脑游戏成瘾和网络关系成瘾两种倾向的相关人格特质、情绪和认知因素进行考察.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游戏成瘾量表、关系成瘾量表、感觉寻求问卷、成就动机量表、自尊问卷、大学生羞耻量表、贝克抑郁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自编认知问卷,对北京市184名大学生进行考察.结果:①电脑游戏成瘾的倾向与感觉寻求、成就动机、对人际交往中自我和环境的负性评价以及对个人才智的正性评价这五个方面具有显著的正相关(P<0.001),与羞耻之间的相关也达到了P<0.05的显著性水平;②网络关系成瘾倾向与自尊、羞耻、外向性三个方面显示出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神经质的人格特点显示出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两种成瘾倾向在成因和影响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电脑游戏成瘾的病理性倾向更明显,对于大学生的功能损害更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孤独感对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状态与特质性孤独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180名大学生进行评定。结果:大学生的状态孤独在性别上差异显著(t=2.366,P0.05)。大学生的状态孤独和特质孤独与抑郁分数相关显著(r=0.253,0.362;P0.001)。状态孤独和特质孤独可以作为抑郁的有效预测指标(r=0.253,t=11.524,P0.001;r=0.362,t=12.745,P0.001)。结论:大学生的孤独和抑郁相关显著,孤独感得分高的大学生其抑郁得分也高。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人际问题、孤独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大学生完美主义与人际问题、孤独感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完美呈现量表(PSPS)、人际问题量表(IIP-32)和孤独量表(UCLA)对638名本科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三种完美主义、人际问题与孤独感都有显著的相关。三种完美主义对人际问题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呈现完美形象:β=-0.089;掩盖不完美:β=0.268;害怕暴露不完美:β=0.287);呈现完美形象、人际问题可以预测孤独感(β=-0.114,β=0.605);呈现完美形象、掩盖不完美、害怕暴露不完美还通过人际问题间接影响孤独感。人际问题在完美主义与孤独感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呈现完美形象有利于减少人际问题和孤独感,掩盖不完美、害怕暴露不完美会增加人际问题和孤独感。人际问题在完美主义与孤独感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网游成瘾大学生孤独感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孤独感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及关系。方法用UCLA孤独感量表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对网游成瘾与一般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t检验发现网游成瘾大学生孤独感高于一般大学生(t=2.13,P<0.05);关注计划(t=-3.54)、积极重评(t=-1.99)和视角转换(t=-2.95)等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得分较低(P均<0.05),而灾难化(t=3.02)和责备他人(t=4.98)等非适应性策略得分较高(P均<0.01);相关分析发现,网游成瘾大学生孤独感与灾难化策略呈正相关(r=0.326,P<0.05)。结论网游成瘾大学生孤独感水平较高;多采用非适应性策略;孤独感与灾难化策略的使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人际交往特征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特征和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方法运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采用网络调查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结果①网络成瘾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F=11.267,P0.001);②人际交往当中与异性交往的情况对网络成瘾有一定的预测作用(t=3.289,P0.001)。结论异性交往情况影响网络成瘾倾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会技能、自尊水平与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方法用自尊量表、社会技能量表对54名成瘾大学生和342名正常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自尊水平上,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显著低于正常大学生(t=5.431,P<0.05);社会技能上,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在情感感受性、情感表达性、情感控制性和社会控制性上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大学生(t=2.112,3.197,2.627,4.763;P<0.01);自尊水平、情感表达性、社会敏感性和社会控制性是网络游戏成瘾的保护因素(OR=0.888,0.919,0.874,0.826;χ2=70.058,P<0.001)。结论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社会技能和自尊水平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别角色分布状况和人际关系发展状况并探讨两者的关系,为大学生更好的成长提供支持。方法:采用人际关系量表和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对191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在人际关系总体及4个因子中,仅异性交往(t=5.97,P0.05)在性别差异显著;4种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在总体被试中差异显著(χ~2=8.14,P0.05);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总量表(F=5.00,P0.01)及交际交往(F=6.80,P0.01)、交谈行为(F=2.65,P0.05)、异性困扰(F=3.35,P0.05)3个分量表上有显著差异;男性正性量表与人际关系总量表存在显著负相关(r=-0.301),女性正性量表与人际关系总量表负相关,但不显著。结论:双性化和男性化类型的大学生人际关系较好,男性正性特质能促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为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及自我和谐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贵州省大学生554名,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进行测查。结果:按SCCS得分将大学生分为3组,即低分组、中间组和高分组,3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各因子及总量表上的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39.73,29.48,24.09,18.15,55.67;P0.001)。人际关系及其4个因子得分与SCCS的3个因子得分的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0.09~0.54,P0.05)。回归分析显示,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得分对人际关系总分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59,P0.001),自我灵活性得分对人际关系总分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16,P0.01)。路径分析显示,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和自我灵活性到人际关系各因子的路径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和自我的灵活性可能是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SCCS)量表和人际关系量表对华北煤炭医学院13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自我和谐程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t=3.430,P<0.001);大学生自我和谐总分与人际关系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386,P<0.01),则自我和谐状况与人际关系状...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关系成瘾、自我表露和孤独感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考察网络关系成瘾、自我表露和孤独感的关系。方法:使用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自我表露问卷和孤独感问卷对46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学业自我表露、身体自我表露和网络关系成瘾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1)。②学业自我表露、身体自我表露与网络关系成瘾显著负相关,孤独感与网络关系成瘾显著正相关。③自我表露影响孤独感,进而影响网络关系成瘾。结论:孤独感在自我表露和网络关系成瘾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