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中国南海海绵Aaptos suberitoides中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薄层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硅胶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各种色谱手段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学手段,并结合其他理化性质及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海绵Aaptos suberitoides的甲醇粗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3-(methylamino)demethyl(oxy)aaptamnie、aaptamine、尿嘧啶、胸腺嘧啶、环(脯-丝)二肽[cyclo(Pro-Ser)]、环(脯-苏)二肽[cyclo(Pro-Thr)]、脱氧胸腺嘧啶核苷。结论 化合物aaptamine、环(脯-丝)二肽[cyclo(Pro-Ser)]、环(脯-苏)二肽[cyclo(Pro-Thr)]为首次从本属海绵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采自广西涠洲岛海域海绵Ircinia sp.进行化学研究以获得结构新颖的新化合物。方法:运用高速逆流色谱、凝胶渗透色谱、硅胶柱色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技术分离纯化,再通过氢谱、碳谱和质谱等谱学解析方法鉴定出单体成分的结构。结果:从海绵Ircinia sp.中分离鉴定出5个化合物,分别命名为cholest-7-en-6R-methoxy-3S,5R-diol(1),cholest-7-en-3S,5R,6R-triol(2),cholest-7,22-dien-6R-methoxy-3S,5R-diol(3),鲨肝醇(4)和邻苯二甲酸正丁酯(5)。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属海绵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海绵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由于其生态条件特殊,产生的天然产物结构多样、生物活性显著.本文就作者近年对我国南海海绵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的部分结果进行总结.以阐明我国海绵生物资源的结构多样性,为我国海绵作为药用资源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南海海绵提取物renierol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探讨中国南海海绵提取物renierol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及对小鼠高尿酸血症的影响.方法:从海绵中分离提取renierol成分,将20、40、60 μg/ml renierol或1 μg/ml阳性对照别嘌呤醇(1 μg/ml),分别加入黄嘌呤溶液(50 μmol/ml)和0.1 U/ml黄嘌呤氧化酶中,利用5 min超氧离子生成量来测定黄嘌呤氧化酶活性(NBT显色法).再将20、40、60 μg/ml renierol或100 U/ml阳性对照SOD加入25℃预热过的邻苯三酚,在波长420 nm处测定吸光值,观察renierol对自由基的直接清除作用.建立尿酸酶抑制剂氧嗪酸钾造成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并给高、中、低剂量renierol组小鼠口服10、20、30 mg·kg-1 renierol,别嘌呤醇组给药量为2 mg·kg-1,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实验鼠的血清尿酸值,观察renierol体内降尿酸作用.结果:Renierol体外是黄嘌呤氧化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其IC50为1.36 μg·ml-1,在体内也有明显的降尿酸作用.结论:Renierol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来降血尿酸.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中国南海产海绵Cinachurella australiensis的正丁醇部分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分离,为合理开发海洋药物资源,更好地利用海洋生物体内具有强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从而开发出适用于人体的安全有效的药物。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应用波谱分析技术,并结合文献对照,对所分离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 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2-甲基-6-氨基嘌呤脱氧核苷[2-methyl-6-amino-9-(2-deoxy—β-D—ribofuranosyl)-purine,Ⅰ]、6-氨基嘌呤脱氧核苷(2′-deoxyadenosne,Ⅱ)、6-氨基嘌呤核苷(6-amino-9-β-D—ribofuranosyl-9H—punne,Ⅲ)、尿嘧啶(uracill,Ⅳ)、胸腺嘧啶(thymine,Ⅴ)、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hymidine,Ⅵ)、尿嘧啶脱氧核苷[1-(2-deoxy-β-D—ribofuranosyl)uracil,Ⅶ]。结论 对中国南海海绵正丁醇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报道,系统地分离出了2大类核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我国南海总合草苔虫和海绵中新的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从海洋生物总合草苔虫、棕色扁海绵及丰头皮海绵中寻找发现新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活性跟踪方法,应用多种层析分离技术追踪分离活性单体,并以光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结构,MTT法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从总合草苔虫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均表现出极强的抗肿瘤活性;从棕色扁海绵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鉴定出其中6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其中化合物Ⅳ和Ⅴ具有免疫抑制活性,对人工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有效;从丰头皮海绵中分离得到30个化合物,鉴定出14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其中化合物Ⅱ具有抗肿瘤活性.结论:我国南海生长的总合草苔虫、棕色扁海绵和丰头皮海绵资源丰富,从中分离得到的单体显示出不同的抗肿瘤活性,对这些活性成分的研究为今后药用资源的开发和新药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8.
9.
珠芽紫堇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珠芽紫堇块茎中分得3个生物碱Ⅰ、Ⅱ、Ⅲ,经光谱解析确定了化合物Ⅱ的结构为(+)-异紫堇灵,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采自中国南海海域海绵Jaspis stellifera中异臭椿型萜类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HPLC制备色谱和重结晶方法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采用有机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Jaspis stellifera氯仿层萃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2,23-dihydrostellettin B(1)、isogeoditin A(2)、stellettin A(3)、stellettin B (4)、jaspolide B(5).结论: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该属海绵中分离得到的异臭椿型萜类成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离并鉴定火麻仁和火麻花的化学成分,进而研究其生物活性。 方法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HPLC制备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所得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1HNMR, 13CNMR, HSQC, HMBC等)进行结构鉴定。通过脂多糖(LPS)刺激BV2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模型进行化合物抗炎活性筛选,ELISA法检测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 结果 从火麻仁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一亚油酸甘油酯(1), 棕榈酸单甘油酯(2),4-甲氧基-3H-苯骈呋喃-2-酮(3), 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4),polybotrin(5);从火麻花中分离鉴定5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6), 刺槐素(7), cannflavin A(8), 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9),山柰酚-3-O-槐糖苷(10)。抗神经炎症生物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8~10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具有抑制作用。 结论 化合物3和5为首次从火麻仁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9、10为首次从火麻花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10具有抗神经炎症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未经炮制的广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Roxb.)Burtt et Hill)干燥成熟果实的体积分数为70%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成分分离,根据物理化学性质和波谱学手段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3'-二甲氧基鞣花酸(3,3'-di-O-methylellagicacid,1)、鞣花酸(ellagic acid,2)、槲皮素(quercetin,3)、丁香醛(syringaldehyde,4)、香草酸(vanillic acid,5)、柠檬酸(citric acid,6)、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7)、没食子酸(gallic acid,8)。结论:化合物4、5为首次从南酸枣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合欢皮(CortexAlbizia)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用色谱法和光谱解析方法对树皮的亲脂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测定。结果:共得6个化合物:(1)1(29羟基二十九碳酸)甘油酯,(2)1(24羟基二十四碳酸)甘油酯,(3)乙酸Δ12乌苏烯3β醇酯,(4)二十二碳酸乙酯,(5)β谷甾醇,(6)α菠甾醇3OβD葡萄糖甙。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2)为首次以单体形式获得,(3)为首次从合欢属植物中获得的乌苏烷型三萜,(4)为首次从合欢属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4.
地骨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对地骨皮(枸杞Lycium chinese Mill.根皮)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到多个化合物,主要为莨菪亭(scopoletin,I)、大黄素甲醚(physcion,Ⅱ)、大黄素(emodin,Ⅲ)、东莨菪甙(scopolin(Ⅳ)、Fabiatrin(Ⅴ)等五个化合物。结论:除莨菪亭外,其余四个化合物均为从地骨皮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许树Clerodendrum inerme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到8个化合物,鉴定为木栓酮(friedelin,Ⅰ)、豆甾醇(stigmasterol,Ⅱ)、白桦酸(betulinicacid,Ⅲ)、金合欢素(acacetin,Ⅲ)、丁香酸(syringicacid,Ⅳ)、对甲氧基苯甲酸(Ⅴ)、芹菜素(apigenin,Ⅵ)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Ⅶ)。结论化合物Ⅱ、Ⅲ、Ⅳ、Ⅳ、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茯苓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茯苓P oria cocos的化学成分,从中寻找有重要生物活性及药用前景的天然产物。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反相RP-18,Sephadex LH-20及M C I等柱色谱分离化合物,运用波谱技术分析确定化学结构。结果从茯苓的提取物中共分离并鉴定了13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确定分别为:麦角甾-7,22-二烯-3β-醇(Ⅰ)、胡萝卜苷(Ⅱ)、茯苓酸(Ⅲ)、3β-乙酰基-16α-羟基-羊毛甾-7,9(11),24(31)-三烯-21-酸(Ⅳ)、3,β16α-二羟基-羊毛甾-7,9(11),24(31)-三烯-21-酸()、16α-羟基-3-羰基-羊毛甾-7,9(11),24(31)-三烯-21-酸()、3β-羟基-羊毛甾-7,9(11),24-三烯-21-酸()、3β-对羟基苯甲酸去氢土莫里酸()、3β,16α-二羟基-羊毛甾-7,9(11),24-三烯-21-酸()、乙基-β-D-吡喃葡萄糖苷()、L-尿苷()、柠檬酸三甲酯()、(R)-苹果酸二甲酯()。结论化合物和~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羊齿天门冬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羊齿天门冬Asparagus filicinusHam.ex D.Don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多种层析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 NMR1、3C NMR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其中包括5个蜕皮甾酮类化合物:-βecdysterone(1)2、5-hydroxydacryhainansterone(2)s、tachysterone B(3)5、-deoxykaladasterone(4)c、alonysterone(5),2个木脂素类化合物:syringa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6)(、+)-nyasol(7),1个苯丙素类化合物:1-O-feruloylglycerol(8),β-谷甾醇(9)和β-胡萝卜苷(10)。结论:其中化合物2~10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2为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8.
中药关木通中的抗肿瘤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关木通(AristolochiamanshuriensisKom)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用色谱法和光谱解析方法对关木通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共得7个马兜铃菲类化合物:马兜铃次酸Ⅱ(1),马兜铃酸Ⅰ(2)、Ⅱ(3)、Ⅳ(4)、Ⅲa(5)、Ⅳa(6),马兜铃内酰胺Ⅲa(7)。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7为首次从关木通中获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新疆一枝蒿Artemisia rupestris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和Sephadex LH-20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光谱分析和理化常数对照等方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新疆一枝蒿的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是:6-去甲氧基-4′-O-甲基茵陈色原酮-7-O-[6″-乙酰氧基)-β-D-葡萄糖苷(6-demethoxy-4′-O-methylcapillarisin-7-O-(6″-acetoxy)-β-D-glucopyranoside,]、6-去甲氧基-4′-O-甲基茵陈色原酮-7-O-β-D-葡萄糖苷(6-demethoxy-4′-O-methylcapillarisin-7-O-β-D-glucopyranoside,)、刺槐素-7-O-β-D-葡萄糖苷(acacetin-7-O-β-D-glucopyranoside,)、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一枝蒿酮酸(rupestonic acid,)、胡萝卜苷(daucosterol,)。结论其中化合物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一枝蒿苷A(rupestriside A),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