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黄芩甙对小鼠实验性牙周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探讨黄芩甙对牙周炎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并予以黄芩水提取物灌胃治疗。 实验采用SPF级12周龄雄性KM小鼠27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实验性牙周炎组:参照Kimura等的方法,复制小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黄芩甙治疗组:复制小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并于建模后5 周开始用黄芩水提取物灌胃。各组小鼠分别在建模后第4、6、8 周分批处死,各时点每组处死动物数为3只。制作牙体牙周组织联合切片,观察牙周的组织学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实验性牙周炎小鼠外周血IL-6和IL-4的水平。结果: 实验性牙周炎组牙周组织表现为中等程度的炎症破坏,而黄芩甙治疗组牙周组织炎症程度较牙周炎组明显减轻,修复反应明显;牙周炎组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黄芩甙治疗组(P<0.01);黄芩甙治疗组血清IL-6的含量在6和8 周时显著低于牙周炎组(P<0.01);牙周炎组血清IL-4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黄芩甙治疗组(P<0.01),而黄芩甙治疗组血清IL-4的含量在6和8周时显著高于牙周炎组(P<0.01)。结论: 牙周炎的发病过程与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调密切相关,表现为IL-6升高,IL-4降低;黄芩甙通过降低牙周炎IL-6的含量,增加IL-4的分泌量,纠正牙周炎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调状况,对小鼠实验性牙周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白芍总苷(TGP)对小鼠实验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分析TGP对牙周炎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清洁级12周龄雄性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成3组:(l)正常对照组;(2)牙周炎组:用浸有牙周致病菌的5-0丝线结扎小鼠左侧上颌第1磨牙牙颈部建立牙周炎模型;(3) TGP治疗组:同上法复制牙周炎模型,于建模后第5周开始用TGP灌胃。各组动物分别于建模后第4、6、8和10周处死,每组各时点处死动物数为5只。处死动物前测量牙龈指数(GI)和牙周附着丧失(AL);制作颊舌向牙体牙周组织联合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牙周组织学改变; 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清IgG1和IgG2a水平。 结果: (1)GI改变:牙周炎组GI在各个时点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GP治疗组GI水平从第6周起较牙周炎组显著下降(P<0.05)。(2)AL改变:牙周炎组AL在各个时点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TGP治疗组(P<0.05),TGP治疗组AL在 6、 8和10周时明显低于牙周炎组(P<0.05)。(3)组织学改变:牙周炎组牙周炎症破坏明显;TGP治疗组的牙周组织炎症程度较牙周炎组明显减轻,且牙周组织出现明显的修复反应。(4)血清抗体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牙周炎组血清IgG1水平明显下降,IgG2a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与牙周炎组比较,TGP治疗组血清IgG1水平明显升高(P<0.05),IgG2a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TGP可能通过降低牙周炎的Th1细胞反应及提高Th2细胞反应,提高小鼠的免疫能力,减轻牙周组织的炎症程度,对牙周炎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结合四环素的牙周非手术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牙周附着水平(AL)和血清抗牙龈卟啉菌(Pg)抗体亲和力水平的影响。 方法:研究对象由25名侵袭性牙周炎患者、20名牙周健康者(HS)组成。AgP患者在接受机械性牙周治疗后给服四环素(0.5 g/d),3个月疗程结束后对病人进行评估。牙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后常规临床检查、记录牙周附着水平,通过硫氰酸铵分离试验测定血清抗牙龈卟啉菌脂多糖(LPS)的抗体亲和力。 结果:牙周治疗后,牙周附着水平有显著改善(P<0.01);AgP患者血清抗Pg抗体亲和力明显下降(P<0.01)。 结论:结合四环素的机械性牙周治疗能显著降低AgP患者血清抗Pg抗体的亲和力对侵袭性牙周炎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结合四环素的机械性牙周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牙周附着水平(AL)和血清抗牙龈卟啉菌(Pg)抗体亲和力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收集了门诊25例AgP患者,依据Armitage诊断标准,这部分患者被确诊患有AgP(年龄20岁-35岁,平均年龄为28岁,其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20例牙周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年龄20岁-38岁,平均年龄为26岁,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对照组没有牙周炎临床症状,牙周探诊深度不超过2mm。所有受试者身体其它方面均健康,并且此前至少3个月没有接受过抗生索或其它机械等方面的牙周治疗。牙周检查采用统一标准,所有受试者分别由3位合格的口腔科医生进行检查。测量从牙周袋底至釉牙骨质界的牙周附着水平。记录所有患者治疗3、6和12个月时牙周附着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黄芩素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 3 ( 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 NLRP3) /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1 ( cysteine aspartate protease 1, Caspase1) 通路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方法 将 40 只牙周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 黄芩素组、 激活剂组、 黄芩素 + 激活剂组, 另取 10 只正常作为对照组。 检测大鼠釉牙骨质界到牙槽嵴顶 (CEJ-AC) 的距离、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 (IL-6)、 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 含量以及牙周组织病理变化、 IL-6、 TGF-β 阳性表达和 NLRP3、 Caspase-1 蛋白表达。 结果 模型组大鼠 CEJ-AC、 NLRP3、 Caspase-1、 IL-6、 TGF-β 水平及阳性表达水平以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 (P< 0. 05); 经黄芩素干预后, 各项指标均降低 (P< 0. 05); 引入激活剂明显削弱了黄芩素对牙周炎大鼠的抗炎作用。 结论 黄芩素通过抑制 NLRP3 / Caspase-1 通路减轻炎性反应, 控制牙槽骨吸收。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探讨慢性心理应激影响牙周炎的致病机制。方法: 清洁级4 周龄雌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1)正常对照组;(2)实验性牙周炎组:用浸有牙周致病菌的丝线结扎左侧上颌第二磨牙牙颈部复制牙周炎模型;(3)单纯应激组:牙周不作特殊处理,给予应激刺激;(4)牙周炎+应激组:按上法复制牙周炎模型,并予以应激刺激。各组动物分别于实验后第2、4、6和8 周分批处死,各时点每组处死动物5只。大鼠处死前尾静脉采血检测血糖浓度、心脏采血检测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LDH1。制作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大鼠左侧上颌第二磨牙牙周组织的炎性变化及牙槽骨的吸收情况。结果: (1)单纯应激组及牙周炎+应激组血糖及血清ACTH水平在2和4 周时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实验性牙周炎组(P<0.01),牙周炎+应激组在6和8周时血糖及血清ACTH水平仍较正常对照组和实验性牙周炎组高(P<0.01);(2)牙周炎+应激组血清LDH水平在各时点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实验性牙周炎组(P<0.01),牙周炎+应激组血清LDH1水平在各时点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实验性牙周炎组(P<0.01);(3)组织学观察显示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应激组牙龈及牙槽骨均无明显改变;牙周炎+应激组牙龈组织的炎症及牙槽骨破坏程度在4、6和8周时明显高于牙周炎组。结论: 应激刺激可能通过降低牙周组织氧代谢水平加重大鼠牙周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7.
大黄素对作用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及NO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牙龈组织及外周血中NO的变化,探讨大黄素治疗牙周炎的机制。方法:选取纯种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各30只;正常对照组(N组)、牙周炎组(P组)、低浓度大黄素治疗组(PL组)及高浓度大黄素治疗组(PH组)。建立牙周炎动物模型并按分组用药,分别于4、6、8周采用股动脉放血法处死大鼠,留取血清,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水平。同时取一侧上颌骨做光镜形态学观察,取另一侧上颌骨结扎牙周围的牙龈组织测量NO含量,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PL和PH组大鼠的牙龈组织及外周血中的NO在实验的各阶段均明显低于P组(P<0.05)。结论:大黄素可以通过降低牙周炎大鼠牙龈及外周血中NO的含量,对牙周炎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芩苷对小鼠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黄芩苷(BA)对小鼠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其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无菌分离小鼠淋巴结,制备淋巴细胞悬液,以羧基荧光素双醋酸盐琥珀酰脂(CFDA-SE)染色,不同终浓度的BA预孵育4 h,加入刀豆蛋白(ConA)或佛波醇酯类多克隆刺激剂PDB和离子霉素Ion进行刺激,以流式细胞术(FCM)结合荧光抗体染色技术检测黄芩苷对CD3+ T细胞增殖率的影响;以碘化丙锭(PI)染色结合FCM分析其细胞周期分布.结果:BA(10、15、20、25 ms/L)对ConA或PDB和Ion诱导的小鼠CD3+ T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对细胞周期分析表明,BA能使ConA或PDB和Ion刺激的小鼠淋巴细胞停滞于G0/G1 期、S期,阻止其进入G2/M期,阻止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BA对ConA或PDB和Ion诱导的小鼠CD3+ T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够将淋巴细胞阻滞在G1/G1 期和S期,表现出明显的周期特异性.本研究提示黄芩苷有发展成免疫抑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结合四环素和抗炎剂的牙周治疗对早发性牙周炎抗牙龈卟啉菌抗体IgG水平的影响。 方法: 研究对象由12名早发性牙周炎患者、16名成年牙周炎患者和12名牙周健康者组成。牙周炎患者接受常规牙周治疗,并口服四环素和消炎痛,牙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常规临床检查、记录牙周探诊深度和牙周附着水平及牙周探诊出血指数,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抗牙龈卟啉菌抗体IgG滴度的变化。 结果: 牙周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附着水平和牙周出血指数均有显著改善,血清抗牙龈卟啉菌抗体滴度明显下降。 结论: 结合四环素和消炎痛的机械性牙周治疗对早发性牙周炎可获得满意的疗效。血清抗牙龈卟啉菌抗体水平对评估早发性牙周炎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从黄芩中分离提取拮抗内毒素(LPS)组分的制备方法及其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AB-8将黄芩水提物分离成若干组分,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检测各组分与LPS的活性中心LipidA的结合活性,ELISA法检测各组分对LPS刺激RAW264.7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由此筛选出能与LipidA结合并对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活化具有抑制作用的组分,进一步观察所得组分对脓毒血症模型动物的保护作用。结果:采用大孔吸附树脂AB-8从黄芩中共分离到5种组分(SbG-1~5),其中SbG-4、SbG-5与LipidA具有较高结合活性,特异性结合值(RU)分别为113.36arc/s、73.75arc/s;SbG-4、SbG-5(100mg/L)可显著抑制LPS(100μg/L)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TNF-α(P<0.05);SbG-4能显著提高热灭活大肠杆菌(1.33×1011CFU/Kg)所致脓毒血症小鼠的72h存活率(P<0.05),并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从黄芩中分离提取的具有拮抗LPS活性的SbG-4可抑制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活化,并对脓毒血症模型动物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芩类黄酮对人免疫细胞化学发光及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黄芩类黄酮对人免疫细胞影响。方法:检测了从黄芩中纯化的3’,5,6,7-四羟基-2‘,8-二甲氧基黄酮,2’,5-二羟基-6,6’,7,8-四甲氧基黄酮,5,7,8-三羟基黄酮(2R,3R)-2‘,3,5,6’,7-五羟基黄烷醇,黄芩甙和黄芩酮6种类黄酮成分对人多形核细胞(PMN),单个核细胞(MNC)化学发光反应和PHA诱导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黄芩茎叶黄酮(SSF)对慢性永久性脑缺血大鼠脑内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个月制备慢性脑缺血记忆障碍模型,通过RT-PCR测定海马细胞中NMDAR mRNA和皮层细胞中VEGF mRNA的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细胞中NMDAR1 mRNA、NMDAR2A mRNA和NMDAR2B mRNA 的含量显著增加(P<0.01),皮层细胞中VEGF mRNA的含量明显增加(P<0.01);而 SSF 17.5 mg·kg-1·d-1、35 mg·kg-1·d-1和70 mg·kg-1·d-1灌胃给药38 d,能明显降低海马细胞中NMDAR1 mRNA、NMDAR2A mRNA和NMDAR2B mRNA 的含量,显著增加皮层细胞中VEGF mRNA的含量。结论: SSF 能够明显降低脑缺血大鼠海马细胞中NMDAR 的表达,明显增加皮层细胞中VEGF 的表达,提示SSF可能通过影响NMDAR和VEGF的生成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早发性牙周炎患者血清抗牙龈卟啉菌脂多糖IgG抗体的滴度和亲和力,并探讨抗体滴度水平和亲和力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受试者为15名早发性牙周炎患者、16名成人牙周炎患者和14名牙周健康者。检测了血清中抗牙龈卟啉菌脂多糖IgG抗体滴度和亲和力。血清IgG抗体滴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其亲和力通过二乙醇胺分离,ELISA测定。 结果: 早发性牙周炎患者和成人牙周炎患者的血清中抗牙龈卟啉菌脂多糖IgG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牙周健康者(P<0.01),而在早发性牙周炎患者和成人牙周炎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早发性牙周炎患者抗体亲和力显著高于成人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组(P<0.01),而成人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早发性牙周炎患者和成人牙周炎患者的抗体滴度水平和亲和力之间不存在相关性。IgG抗体亲和力可以作为诊断早发性牙周炎的有效参数。  相似文献   

15.
The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whether co-administration of garlic has negative influence on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in treating models rats with pelvic inflammation. Twelve model rats were randomized into a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roup and a Scutellaria baicalensis+garlic group with six in each group for pharmacokinetic analysis. Twenty-four rats were randomized into a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roup, a Scutellaria baicalensis+garlic group, a model control group and a normal control group with six rats in each group for detecting the serum level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 and interleukin 6 (IL-6) wit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roup,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 (Cmax) of baicalin, area under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AUC) and the time to Cmax (Tmax)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apparent clearance (CL/F)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garlic group. The serum levels of TNF-α and IL-6 in the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roup were both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Scutellaria baicalensis+garlic group. It was then concluded that garlic not only had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absorption of active compounds in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but decreased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in treating model rats with pelvic inflammation. Garlic should not be co-administered with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对脑缺血再灌注海马区微血管、血脑屏障(BBB)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 方法 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和SSTF预处理组,造模前1周SSTF各组灌胃给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50、100、200 mg/(kg·d),共7d。IR组和SSTF各组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评价神经功能缺损变化,干湿重法和伊文思蓝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和微血管通透性,单宁酸 氯化铁媒染(TA-Fe)法显示并观测大鼠微血管密度(MVD)和微血管面积比(MVA),Real-time PCR法检测水通道蛋白4(AQP4) mRNA的表达水平,电镜观察血脑屏障完整性。 结果 SSTF各组与IR组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微血管通透性明显降低(P<0.01,P<0.05),MVD、MVA增加(P<0.01), AQP4 mRNA表达增强(P<0.01),BBB损伤不同程度减轻,内皮细胞肿胀渐消退,紧密连接松解好转,基膜渐连续、清晰,胶质细胞足板胞质溶解减轻,渐接近正常;SSTF 中、高组上述表现较SSTF 低组好转的更明显(P<0.01),SSTF 中组与SSTF 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STF干预对海马区微血管、血脑屏障和神经损伤有预防性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有效微血管再通数量,维持血脑屏障完整和功能,减轻脑水肿实现的。SSTF的有效预防剂量为100mg/(kg·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