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总结本院门诊注射室输液发热反应发生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门诊85例输液发热反应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结果:输液发热反应主要原因有药物因素(235%)、输液器材因素(17.6%)、操作不当、输液速度、输液环境因素、个体因素等方面。结论:只有严格的科学管理,高度的责任心,规范的操作流程,精湛的护理技能,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发生率才能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门诊输液室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并总结风险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期在本院输液室发生护理缺陷及错误的77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相关风险因素及系数,并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制订了一系列的风险管理制度。结果:导致门诊输液室给药风险的因素有用药错误、静脉穿刺造成的外伤等。实施风险管理后,2010年、2011年度门诊输液室护理缺陷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仅为0.101%、0.090%,较前两年显著降低。结论:门诊输液窒实施风险管理可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门诊小儿输液反应现象发生的状况,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 调查分析了1326例门诊输液患儿应用的药物及输液反应现象发生率和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并对1157例患者进行了效果观察.结果 实施预防措施前,输液反应现象总发生率为5.81%,实施防措施后输液反应现象总发生率为3.54 %;两者比较有明显改变(P <0.05).结论 通过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减少小儿输液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门诊输液中存在的常见风险因素及评价干预效果。方法:对2004年门诊输液中的护理缺陷进行回顾,找出高风险因素,并分析其诱因,制定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并在2005年实施。将2004年、2005年门诊输液管理中,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护理隐患的检出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采取干预措施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隐患的检出率明显增加。结论:门诊输液管理中,发错、配错、用错药物是护理缺陷的高风险因素。从源头上把关,设计并应用合理的流程,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可大大减少护理缺陷及事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反应的常见相关因素及护理防范措施,降低输液反应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以减少医疗纠纷。方法收集2006年4月~2010年8月间我院门诊输液室发生输液反应39例患者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救治护理过程。结果常见的输液反应由药物、患者体质、操作等多种因素引起;本组患者通过及时的临床抢救和护理措施,均未发生严重后果及医疗纠纷,抢救率明显提高。结论规范严格的操作和细致的临床观察是预防输液反应发生的重要环节;有效的防范和护理措施,能明显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确保病人的安全,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6.
门诊输液管理中风险因素的分析与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门诊输液中存在的常见风险因素及评价干预效果。方法对2004年门诊输液中的护理缺陷进行回顾分析,找出高风险因素,并分析其诱因,制订一系列干预措施,并在2005年实施。将2004、2005年门诊输液管理中,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隐患检出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采取干预措施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隐患的检出率明显增加。结论门诊输液管理中,发错、配错、用错药物是护理缺陷的高风险因素。从源头上把关,设计并应用合理的流程,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可减少护理缺陷乃至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10月门诊输液患者12 000例,按输液时间顺序将前6 000例作为对照组,后6 0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分析2组患者在门诊输液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发生程度。结果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有558例,发生率为9.3%,重度药物不良反应1例;对照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 328例,发生率为22.13%,重度药物不良反应4例,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反应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门诊输液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不良反应发生程度,减少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李颖  刘静 《吉林医学》2009,30(14):1420-1421
目的:分析引起临床输液反应的各种因素,以期达到尽量减少其发生率。方法:门诊76例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分析输液反应的原因。结果:小儿输液反应的发生率较高、症状较重。结论: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有药物因素、输液因素、机体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门诊中药输液护理中应用安全防范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门诊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接受中药输液治疗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实施安全防范措施前后发生输液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施安全防范措施前3例患者出现发热反应、静脉炎等输液不良反应,实施安全防范措施后1例患者出现输液不良反应,实施安全防范措施后中药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实施前为7.5%,实施安全防范措施后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门诊中药输液过程中加强安全防范措施,严格把关输液药品及器具质量,规范护士加药,可有效减少中药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患者异常反应现象发生状况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9956例门诊输液患者应用的药物及异常反应记录统计,并对9510例患者进行了效果观察。结果实施预防措施前,各种异常反应总发生率为4.91%,实施预防措施后异常反应现象总发生率为0.89%;其发生原因构成比也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门诊输液患者异常反应现象可分为控制性,相对控制性和不可控制性3种类型,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减少异常反应现象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罗三妹  霍咏红 《吉林医学》2012,33(25):5533-5534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门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256例门诊静脉输液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方式进行输液,然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256例患者留置时间3~7 d,平均5 d。穿刺成功率98.05%(251/256),并发症发生率5.86%(15/256),患者需求达到92.19%(236/256),仅有少部分人认为不需要或者无所谓,满意度97.26%(249/256)。结论:静脉留置针也适合门诊输液患者,减少了门诊输液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有利于保护血管;方便临床用药,接受门诊静脉输液患者欢迎;静脉留置针还可以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但应加强置针期间的护理以及了解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马宁  张自力 《中国病案》2012,13(1):64-65
目的针对门诊输液患者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后出现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总结合适的护理方法,提高留置针在门诊输液中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使用留置针的门诊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使用后出现的问题,并将问题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76例使用留置针的门诊患者接受调查,患者使用中认为肢体活动受影响(40例),担心使用安全(53例),出现固定不牢(43例),其中在担心使用安全上,初次使用与以往用过留置针的患者有差异(P〈0.05);夏季出现影响肢体活动和固定不牢现象更为明显(P〈0.05)。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对门诊患者进行留置针的宣教不够,另一方面在穿刺部位和固定方法上有待改进。结论要提高门诊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加强门诊患者留置针的健康宣教,护士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在穿刺部位和固定方法上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门急诊静脉滴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杜绝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方法:研究我院在门急诊静脉滴注方面暴露的问题,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将2011年1-6月我院门急诊静脉滴注患者365例分为试验组(发烧58例,输注刺激性药品42例,需要关注静脉滴速85例)和对照组(发烧60例,输注刺激性药品40例,需要关注静脉滴速80例)。试验组静脉滴注患者根据不同疾病、不同用药情况给予不同的标记:发烧患者标记为红色.输注刺激性药品的患者标记为绿色,注意滴速的患者标记为蓝色。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时不做标记。结果:病情更容易受到重点观察的是试验组的患者,遗漏情况很少发生,护理中常常被忽略的是对照组的患者。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得到的护理观察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急诊中心静脉滴注室对不同病情、不同用药的患者做相应的标记可以较好地观察病情,第一时间发现疾病的变化,为临床静脉滴注的护理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陈小武  梁莉  王爱丽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1):144-145,147
目的探讨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门急诊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根据医嘱实施对症护理),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输液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静脉输液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明显低于对照组(38%)(P〈0.05)。干预组静脉穿刺例次及巡视中发现输液管内残余液体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干预组静脉穿刺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干预组在输液室环境及管理、护理操作技术、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方面评分也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系统化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门急诊静脉输液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研究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策略。方法:通过分析口腔科护理人员在四手操作中面临的各种职业暴露危险因素,探索并制定有效的防护策略。结果:通过制定并落实切实可行的职业暴露的防护管理方案和措施,可减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结论:构建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措施和方案是减少职业暴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将护士分层级管理结合绩效考核模式应用于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门诊工作中于2017年4~10月开展护士分层级管理结合绩效考核模式的管理方案。根据门诊护理工作的具体状况,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岗位分层级管理,根据门诊护理工作的具体状况,对门诊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级管理,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并将2017年4月前的护理工作作为对比,评价开展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变化。结果在对门诊护理工作实施分层级管理和绩效考核模式后,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和护理人员考核合格率均有明显提高,并且患者的等待时间较开展前明显更短,等待时间分别为(32.4±12.3)min和(16.1±7.1)min;护理评分分别为(73.1±14.9)分和(94.1±16.2)分,护理满意度也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士分层级管理联合绩效管理应用于门诊护理的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且也能够督促护理人员提高其工作技术,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分析预防措施,以降低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发生率,保证患者及医务人员生命健康。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输液室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92例患者及17名医务人员,探讨其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192例患者中,35例出现医院感染,感染率18.2%,17名医务人员中1名出现医院感染,感染率5.9%,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门诊输液室布局不合理、环境卫生消毒差、静脉穿刺操作、医用物品管理不严格、废物处理方法不当及患者年龄较小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上述项目是导致门诊输液室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的主要因素,给患者及医务人员的生命健康带来了较大威胁,应强化医务人员预防感染意识、改善门诊输液室环境并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从而降低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率.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确保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护理安全,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方法我科门诊输液室针对输液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实际工作,在输液全过程实施流程环节管理,落实核对三签名制、主班负责制、反问姓名制、年轻护士带教培养制、巡视记录签名制、值班长制等护理制度。结果实施输液流程环节管理,提高了门诊输液质量,使患者投诉、护理差错下降。结论实施输液流程环节管理,消除门诊输液安全隐患,为患者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9.
闫蒙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9):1637-1638
目的:总结门诊臂丛麻醉肩周炎松解术的护理配合,随访观察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本科门诊从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的113例在臂丛麻醉下行肩周炎松解治疗的护理配合经验,并在治疗后15天、1月、3月行电话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5天内,87例(76.7%)患者肩关节主动活动度恢复正常,99(87.7%)例疼痛基本消失.1月内,21(18.6%)例患者肩关节主动活动度恢复正常,10例(8.8%)疼痛基本消失.112(99.1%)例患者在3月内康复,仅1例因外伤所致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差.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良好的护理配合下,在门诊行臂丛麻醉下肩周炎松解术安全、可靠,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