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情况的动态变化,为控制和消除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单位对某企业接触噪声作业且工作岗位相对固定的工人2008—2012年的纯音听力检查结果,并对听力损害与工龄、年份、工种(车间)的关系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效调查1929人次,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1.51%(222)显著高于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8.09%(156)有统计学意义(χ^2=12.78,P〈0.01);2008年与2012年高频及语频听力损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年份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组在6年与9年比较时,高频及语频听力损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种(车间)不同听力损失有差异,综合车间、工艺车间LAeq8h(8h等效连续A声级)噪声暴露水平高的岗位,听力损伤程度大于噪声暴露水平低的岗位。结论噪声暴露时间越长、暴露水平(剂量)越高,听力损伤率越高,且高频听力损失明显高于语频听力损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噪声对作业工人心血管和听力的影响。方法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宁夏某多晶硅厂接触噪声者186人为观察组,当地其他企业不接触噪声的后勤和办公室人员237人,对2组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包括听力和心电图检查。结果接触组听力、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对2组心电图影响主改变在窦性心律不齐(P〈0.05),其他心血管的改变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接触噪声对接触者听力、心血管系统都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宋芸  林岫芳  王东伟  董丹丹 《医学争鸣》2007,28(22):2075-2078
目的:探讨E-选择素(E-selectin)+G98T,+A561C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及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对10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及94健康正常人(对照组)进行E-selectin+G98T,+A561C基因多态性检测及超声心动图、血脂水平检测.结果:①E-selectin+A561C各基因型在原发性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E-selectin+G98T基因型在原发性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原发性高血压组内,AC-CC基因型更倾向于发生左室肥厚(P〈0.05);④原发性高血压组和对照组E+selectin+G98T位点及+A561C位点各基因型组间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electin+A561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具有相关关系,C等位基因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C等位基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更倾向于出现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4.
宋敏  叶流  曾凡平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5):124-125,128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制订促进患者遵医行为的对策。方法:采用深入访谈法,对60例住院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遵医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对疾病认知程度不同的患者比较,遵医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与高中文化程度比较,遵医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经济收入者比较,遵医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家庭支持的患者比较,遵医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医务人员的信任程度不同者比较,遵医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不理想。医护人员应从加强健康教育、提供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争取家庭社会支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等方面进行于预,提高患者遵医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城区成年人群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病情况。方法2002年共1966人进行体检并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激素(T3、T4)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2004年随访到1646人,随访率83.72%。结果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甲减)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亚甲亢)的年发病率分别为1.72%和0.25%。女性〉40岁组亚甲减年发病率高于≤4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69,P〈0.01),而男性两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岁组亚甲减年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x^2=24.122,P〈0.01),而≤40岁组男女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甲亢两年龄组男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亚甲减既往史阳性组年发病率高于阴性组(x^2=6.898,P〈0.01);家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甲亢既往史、家族史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TPOAb阳性组亚甲减年发病率高于阴性组(x^2=14.084,P〈0.01);而亚甲亢年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城区部分体检人群亚甲减发病率偏高,高龄、女性和TPOAb阳性者发病倾向更高。  相似文献   

6.
刘文兵  方快发 《河北医学》2013,19(4):484-48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脉病变及左心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包括高血压3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1级患者各40例。选择健康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CT冠脉成像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情况72_心功能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病率显著升高(P〈0.05)。高血压3级患者双支及三支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随高血压程度加重,LVMM逐渐升高,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高血压程度加重,LVEF逐渐降低,LVEDV72_LVESV逐渐升高,高血压3级、高血压2组及高血压1级患者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3级患者LVsV、CO及CI显著低于其它各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可以清晰的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脉病变及左心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氟西汀用于老年高血压并发抑郁症的临床降压疗效。方法 将70例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降压治疗: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口服,bi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抗抑郁治疗:氟西汀20mg,口服,qd。疗程共8周。分别于8周内对两组的血压、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两组间收缩压及舒张压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92.29%)要高于对照组(45.71%)(P〈0.05),其中治疗组显效率(54.29%)要明显高于对照组(17.14%)(P〈0.05);治疗组HAMD评分逐渐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8周后HAMD-24减分率为57.29%(〉50%),具有临床疗效;对照组HAMD-24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HAMD-24评分于4周及8周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氟西汀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抑郁症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嵊州市的中老年居民高血压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制定慢性病的干预治疗措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及依据。方法对本市1880名老年居民进行调查,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男性和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不同学历间高血压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70岁组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患者具有较高的并发症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是严重影响我市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疾病,对其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我地区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施慧达联合双氢克尿噻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1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施慧达,观察组给予施慧达联合双氢克尿噻。结果:治疗后观察纽降压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降压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降压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血生化指标,组内治疗前后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慧达联合双氢克尿噻治疗老年性收缩期高血压疗效确切稳定,降压质量提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血小板及其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以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拜耳ADVIA2120型)分别测定127例肝移植术前患者、81例肝移植术后(90d)无出血患者、12例肝移植术后有出血患者以及1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小板及其参数等相关指标。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1)肝移植术前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肝移植术后无出血组PLT、MPV、PCT、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肝移植术后有出血组PLT、MPV、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肝移植术前组比较:(1)肝移植术后无出血组PLT、MPV、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肝移植术后有出血组PLT、MPV、PCT、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肝移植术后有出血组与无出血组比较:PLT、MPV、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及其参数相关指标的检测:(1)可配合临床观察肝移植术后疗效以及判断病情的变化。(2)间接反映肝移植术后PLT的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机械加工企业噪声从业人员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减少高血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噪声作业现场进行现场噪声测定,对噪声从业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其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噪声从业人员高血压患病率为12.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家族史、饮酒、经常食用咸鱼和累积噪声暴露量是噪声从业人员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控制体质量、戒酒、降低从业人员的噪声暴露及提倡健康饮食,可以降低机械加工企业噪声从业人员的高血压患病率。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男性专职汽车司机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司机职业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及主要危险因素,为该人群的高血压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512名男性专职司机进行问卷调查及血压、身高体重的测量.结果:男性汽车司机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3.63%,高于一般人群.年龄、高血压家族史、BMI等因素与该人群高血压的发生有关,其OR值分别为2.014、2.490、3.530.结论:汽车司机人群高血压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均有关,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青少年高血压病的发病、影响因素及其临特床特点。方法 :32例 14~ 2 5岁轻中度高血压病 (EH)患者 (男 2 3例、女 9例 ) ,2 0例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匹配的志愿者作为对照 ,询问病史、个人史及家族史 ;监测卧、立位血压变化 ,测定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查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内皮素 (ET) ,酶法测定一氧化氮 (NO)水平 ,2 4h动态血压 (ABPM)监测及心脏多谱勒超声检查。结果 :青少年EH以脑力劳动者居多 ,家族史阳性发生率为 93 8%,“母体效应”明显 (5 9 4 %) ,高血压组肥胖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出生体重小于对照组 ,白细胞计数及卧立位血压变化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5 ) ;ABPM勺型节律者 6 9 7%,非勺型者31 3%;ET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NO两组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左室重构的发生高于对照组 (P <0 0 1) ,BMI、ET、NO与收缩期平均血压、白天、夜间收缩期血压及最大收缩期血压呈正相关。结论 :青少年EH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和“母体效应” ;家族史阳性的肥胖者更易患病 ,易受情绪及心理因素的影响 ,血压多变 ;出生体重偏低、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增加可能是青少年易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 ,动态血压监测与诊所血压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BMI、SBP是LVM增加的早期影响因素之一 ,交感神经功能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糖尿病家族史与高血压对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 选取现场调查筛出的新发T2DM患者791例为病例组,以同期调查的血糖正常者4 37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糖尿病家族史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差异,运用相加模型分析糖尿病家族史和高血压在T2DM的发病中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果 病例组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比例(χ2=40.13, P<0.001)和高血压患病率(χ2=120.35, P<0.001)均高于对照组。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控制混杂因素后,糖尿病家族史与高血压共同存在对T2DM患病的协同效应指数为1.19,归因交互效应为0.52,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为12.2%,纯因子间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15.71%。结论 糖尿病家族史与高血压对T2DM的发病有正交互作用,两者同时存在可增加罹患 T2DM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5.
纺织噪声对女性生殖机能与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Ninety hundred seventy-eight female textile workers exposed to noise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85 dB (A)) were recruited as the subjects of observation group, and 402 nonexposed female workers were chosen as the controls (less than 75 dB (A)). According to noise level,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b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group 1, 100-104 dB (A), 416 workers; group 2, 95-99 dB, (A), 310 workers; group 3, 85-94 dB (A), 252 workers. No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exclude the effect of mixed factors, such as age and working lif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noise-exposure could have some adverse effect on reproductive function of women and embryo growth. The workers exposed to noise ha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cidence rates for irregular menstrual cycle, dysmenorrhea, lumbago, hypertension in pregnancy, threatened abortion, spontaneous abortion, premature labour, dystocia and low birth weight of newborns. When the noise intensity heightened, the sorts of abnormal function of reproduction increased and the risk of incidence raised too. These demonstrated a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oise intensity and incidence rate. The noise-working life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 in pregnancy and prematurity. Although the age had some influence, it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erms of the maternal function and embryo growth, the factors in order of risk are: noise intensity greater than working life greater than age.  相似文献   

16.
张雷  浦奎  张素炎  任文琦 《医学争鸣》2006,27(7):648-650
目的: 研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家族史与非乙醇性脂肪肝(NAFLD)之间的联系. 方法: 健康职员202例均无过量饮酒史,无HBV及HCV病毒感染的证据. 脂肪肝的诊断根据肝脏超声结果判定. 结果:在202例受试者中发现NAFLD 68例(34%). 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家族史增加NAFLD的发病风险(OR=2.25,P=0.014),高血压和糖尿病家族史对NAFLD的发病无影响. 冠心病家族史增加多项代谢异常(中心性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而导致NAFLD的发生. 结论:冠心病家族史是NAFLD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焦炉作业工人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焦化作业工人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87名焦炉工人(包括炉顶工、炉侧工和炉底工)和77名对照人员进行血压测量,测定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身高和体重,并用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年龄、吸烟、饮酒、遗传史、职业史和生活习惯等信息. 结果 焦炉作业组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苯并(a)芘[B(a)P]暴露、吸烟、超重、血脂紊乱对高血压患病有显著影响(P<0.05). 结论 B(a)P暴露、吸烟、超重、血脂紊乱为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炉顶和炉底作业可增加高血压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各种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301例高血压患者,根据不同危险因素分组:1)吸烟组;2)饮酒组;3)高脂血症组;4)有糖尿病病史组;5)肥胖组;6)有心血管家族史组;7)高龄组。结果在1级高血压组中,肥胖者与高脂血症者较多,在2级高血压组中,肥胖与高脂血症者较多,在3级高血压组中肥胖与家族史较多。结论肥胖与高血压关系最密切,是高血压最危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维族)与汉族高血压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异同。方法分别将10 638例维、汉族健康体检者分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对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家族史、体质指数、腰围等相关危险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汉族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相比,年龄较大、高血压家族史、男性、腹型肥胖者的比例高(P均<0.05);维吾尔族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相比,年龄较大、男性、肥胖比例高(P均<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腰围、体质指数、家族史与汉族高血压病独立相关;年龄、腰围、体质指数与维吾尔族高血压病独立相关。结论年龄、腹型肥胖、体质指数是维、汉族高血压病共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保定市某大型国有企业机关干部高血压患病状况,探讨相关危险因素,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5 年4 月至 2015 年 5 月对该企业部分机关干部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并进行高血压影响因素的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有效调查 576 人,检出高血压 104 例,患病率为 18.06%。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的患病率与年龄、性别、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体质指数、中心性肥胖、TG、TC、吸烟状况、饮酒状况、摄盐量有关。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50 岁、男性、有高血压家族史、体质指数大、TG 异常、饮酒、摄盐量多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应针对危险因素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