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邱取珍 《淮海医药》2000,18(2):140-140
先天性心脏病,采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近年来的新方法。本方法仅在浅低温下完成,不用心脏停搏液,对心脏不产生再灌注损伤,有利于心脏恢复,并发症少,本组病例经精心监护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6例为我院1998年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4~36岁。其中室间隔缺损10例,房间隔缺损6例。16例均在全麻浅低温体外循环右进胸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下行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均顺利康复出院。2手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多数患者术前常有恐惧心理,思想负担重,…  相似文献   

2.
浅低温不停跳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虹  严中亚  郑理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324-1325
目的总结房间隔缺损(房缺)在浅低温不停跳体外循环下修补的经验。方法171例房缺施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并行循环,收紧上下腔静脉套带不阻断升主动脉,不灌注心脏停搏液,鼻咽温度维持在(33±1)℃,均在心室空跳条件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结果术后血液动力学平衡,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少,无心律失常,无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术后住院天数减少,全组均痊愈出院。结论应用浅低温不停跳体外循环下修补房间隔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方法简单易行,心肌保护好,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成人房间隔缺损术后脑梗死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笔者所在医院从1995-3-2007-8,共行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48例,其中2例在术后1周左右出现脑梗死。现总结报告如下。例1女,39岁。发现房间隔缺损2周。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术中见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非体外循环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69例房间隔缺损患者采取小切口在非体外循环下、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结果 161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封堵器置入成功,术中即刻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房间隔缺损均获闭合,术后72 h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复查未见异常;8例患者封堵器在完全释放后10 min内脱落,紧急行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完全适用于非体外循环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尤其对术前筛选、术中监测及术后疗效评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房间隔缺损修补与常规手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分别行电视胸腔镜辅助下修补手术与常规开胸修补手术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右侧胸壁打孔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胸腔镜手术组)房间隔缺损修补37例,同期常规开胸、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常规手术组)41例,分析比较其成功率、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胸液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ICU监护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切口大小及愈合情况等。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胸腔镜手术组较常规组在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胸腔镜手术组切口长度明显减小,术后胸液引流量明显减少,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胸腔镜手术患者在术后恢复要快于常规手术,切口较常规手术小。电视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是可行、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修补较简易安全,开展最为普遍,但常与其它心血管畸形并存,如果遗漏了这些畸形或术中临时遭遇而未能处理,常致病人死亡。我院于1978年11月至1985年1月在低温体外循环下共作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58例,有12例合并其它畸形,占20.7%。本文着重讨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合并畸形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优缺点。方法:21例心脏病患者,采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其中,房间隔缺损5例,室间隔缺损11例,房缺合并室缺3例,三尖瓣置换术1例,法洛三联症1例。术不不阻断主动脉,心脏持续供血,不灌注停搏液及心脏局部冰霄降温,心脏缓慢跳动。结果:全部病人手术过程顺利,无室颤和气栓,均痊愈出院。结论:本方法避免了主动脉阻断所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性损伤和再灌注损伤以及心脏局部冰霄降温所致心肌冻伤,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能最大限度保护心功能,简化手术操作,在做好排气措施下,该方法是安全可行的。但同时,由于心脏跳动及回心血流的影响,对复杂畸形的操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8.
鲁登巴赫综合征6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柯  沈振亚 《江苏医药》2008,34(9):940-941
目的 总结6例鲁登巴赫综合征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6例患者均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术,4例行二尖瓣瓣膜置换,2例行二尖瓣成形术,6例均行房间隔缺损心包补片修补术.结果 6例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复查心脏彩色多普勒心房无残余分流,二尖瓣功能良好.结论 鲁登巴赫综合征应及早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术中用心包补片修补房间隔缺损,同时解除二尖瓣狭窄,探查并处理可能合并的三尖瓣关闭不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临床方法及价值。方法 75例完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术41例,不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矫治18例,二尖瓣置换术16例,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平均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插供血管时间分别为(108.62±36.25)min、(42.55±21.16)min;术后胸腔闭式引流量为(223.26±135.98)ml;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结论完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安全可行,通过加强体外循环的管理能够保证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0.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保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行心内直视术对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胸骨正中切口,按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对手术不涉及主动脉瓣的患者,采取不阻断升主动脉的方法保持心肌有氧灌注,在并行循环或心室颤动下进行心内手术操作。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 ̄2007年10月,76例应用此法手术的心脏病病例的临床资料。全组男48例,28女例,平均年龄(35.65±1.34)岁,平均体重(40.61±3.72)kg。病种包括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6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15例,房间隔缺损36例,法洛三联征2例,肺动脉瓣狭窄7例,动脉导管未闭10例。全组均在浅低温心脏跳动下完成手术。结果全组无脑气栓发生,全组无死亡。结论不阻断升主动脉,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术用于心脏病治疗,心肌保护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房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指征,手术治疗原则和围术期处理特点,以提高其手术效果。方法对肺动脉收缩压>8 kPa(1 kPa=7.5 mm Hg)的患者定为重度肺动脉高压,全组34例患者中32例在全麻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以自体心包片4-OProlene线连续缝合法完成房缺修补术。结果主动脉阻断时间0 min,转流时间1842 min,平均28 min,呼吸机辅助时间2242 min,平均28 min,呼吸机辅助时间2294 h,平均36 h。全组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房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应尽早手术,以免发展到艾森曼格综合征,高龄,心功能不全或心原性恶病质并非手术禁忌。只要掌握好手术指征,适当延长呼吸支持时间并加强围术期治疗,对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房缺患者仍能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室间隔缺损患者4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对照组采用心脏停跳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成功完成手术,治疗组患者术后无死亡,均痊愈出院;对照组患者术后有1例患者死亡,余均痊愈出院。治疗组术后患者低心排综合征及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死亡、呼吸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术后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择期心内直视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浅低温不停跳组(观察组,20例)和低温停跳组(对照组,20例),分别于CPB前、降温至32℃、低温期、复温至34℃和36℃及CPB后30分钟六个时点测定动脉和颈内静脉血气,并计算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_2)和脑氧摄取率(O_2ER)。结果 降温期和低温期两组病人SjO_2显著升高(P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不同入路创伤,疗效,愈后以及临床指导。方法 对4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行左腋下小切口;41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鲁三联症患者行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36例瓣膜置换,法鲁四联症,心脏粘液瘤等患者行胸骨下段小切口;与常规左胸后外侧切口36例及胸骨正中切口43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1.左腋下小切口与常规左胸后外侧切口相比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创伤、痛疼程度、出血量、住院天数、切口愈合程度均有显著性差异。2.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组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组相比:创伤、体外循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疤痕等,有不同程度差异。3.胸骨下段小切口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组相比:创伤、出血量、住院天数、胸廓畸形、疤痕程度也有差异。结论1.左腋下小切口行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具有切口小、不去肋骨、出血少、不输血、创伤轻、不放胸腔引流管、痛疼轻、恢复快、刀口隐蔽、美观等优点。2.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具有切口小、无骨损伤、体外循环时间短、出血少、心脏不停跳、心肌损伤轻、恢复快、切口隐蔽、美观等优点。3.胸骨下段小切口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具有出血少、胸廓稳定、恢复快、切口隐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右腋下直小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613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介绍右腋下直小切口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本组 6 13例患者中 ,进行室间隔缺损修复 4 15例 ,单纯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修复 15 3例 ,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修复 7例 ,部分型房室管畸形修复 3例 ,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修复 2 3例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2例 ,合并永存左位上腔静脉 10例。结果 :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体外循环时间 2 5min~ 12 9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 11min~ 6 9min ,术后 6d~ 12d出院。结论 :右腋下直小切口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能达到疗效与美学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先天性心脏病的微创治疗经验。方法 自1999年10月至2002年12月,我们采用微创右腋下小切口,在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35例,其中房间隔缺损21例,室间隔缺损12例,法乐氏三联症2例。结果全组无1例死亡,均治愈。结论微创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安全,暴露好,手术失血少,时间短,损伤轻。术后病人痛苦小,恢复快,切口隐蔽,美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成年人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选取48例22岁以上继发性房间隔缺损患者,年龄22~65岁,其中男15例,女33例,合并肺动脉高压14例,心律失常28例房缺修补采用直接连续缝合或补片修补。结果全组48例无手术死亡,随访半年以上心功能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成人房间隔缺损应尽早手术,采用补片修补时,自体心包为首选。围手术期肺动脉高压以及合并症的正确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132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临床应用的研究,探讨该手术的优点和意义。方法 1995年7月 ̄1997月10应用浅低温体外循环疏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行先心病矫治术109例,后心病瓣膜置换和(或)成形术20例,心脏粘液瘤摘除术3例。术中不阻断主动脉,不灌注心停跳液,心脏有持续供血,术中缓慢跳动。结果 术后130例治愈出院,术后早期死亡2例(1.5%)。结论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使心肌在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34例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均采用胸部正中切口。房间隔缺损(直径〉1.5cm)、室间隔缺损(直径〉1.0cm)均采用涤纶片修补;动脉导管未闭在并行循环下切开肺动脉,于导管置入Foley氏尿管注水暂时堵住血流,采用涤纶片修补或双头针褥式缝合。术前给予吸氧、高压氧及前列腺素E1等治疗,术中应用抑肤酶及低温肺保护液肺动脉灌注等手段。结果32例手术顺利,术后肺动脉压下降3.2~5.5kPa。2例术后早期死于不可复性心功能衰竭。死亡率5.9%。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减少心肌及肺血管损伤,充分的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胸腔镜辅助体外循环下治疗先心病的初步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微创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方法。方法 5例房间隔缺损和4例室间隔缺损的先心病患者应用单腔或双腔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采用股动脉、股静脉和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通过胸壁打孔借助电视胸腔镜进行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修补。结果 9例患者术后一周皆痊愈出院,未出现残余漏及传导阻滞。结论 电视胸腔镜微创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等特点。只要熟练电视胸腔镜下手术器械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大部分室缺、房缺皆可在电视胸腔镜下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