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肥大而导致的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便闭塞不通的一种疾病,中医称之为癃闭。笔者近几年采用中药汤剂消癃Ⅰ号治疗阴虚血瘀型前列腺肥大51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51例患者均为55~85岁男性,其中55~65岁30人,66~75岁15人,76~85岁6人,呈全尿闭者10人,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并发症和合并病,均经“B”超或肛门指诊确诊为前列腺肥大,临床除小便艰涩,点滴而出或闭塞不通外,尚有咽干口渴、五心烦热、便干、舌紫暗而干、少苔、舌底静脉迂曲,脉细涩或细数。  相似文献   

2.
患者,62岁,2008年6月初诊。患带状疱疹2月余,住院及中药治疗效果不佳,右半身麻木疼痛,失眠盗汗烦躁,舌红少苔,脉沉细涩。诊断: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神经。证属肝肾阴虚型。治宜:滋阴清热、解毒通络。处方:青蒿鳖甲汤加减:青蒿10g,鳖甲10g(先煎),地骨皮10g,牡丹皮10g,赤芍15g,麦门冬15g,紫草10g,全蝎10g,  相似文献   

3.
笔者以滋阴柔肝化瘀法治疗慢性胆囊炎2例,收效满意。杜某,女,61岁。初诊日期1988年9月20日,慢性胆囊炎2年余。迭用青霉素、消炎利胆片、复方胆通片、舒胆灵等中西药物,疗效不巩固。证见:胁痛隐隐,牵引背部,五心烦热,头晕乏力,精神萎靡,形体消瘦,口干微苦。舌红少津,脉弦细略数。B超显示,慢性胆囊炎。证属肝阴不足、阴虚内热。治宜滋阴柔肝。处方:生地20g,枸杞子10g,沙参15g,麦门冬10g,当归15g,川楝子15g,丹参15g,白芍药20g,赤芍药10g,鳖甲20g,香橼6g,金钱草20g,水煎服,每日1剂。服6剂后明显  相似文献   

4.
内科杂病的中医药治疗 ,若辨证详当 ,方药灵活 ,则效验颇多 ,现择举验案数例 ,以飨读者 ,以兹共勉。1 龙胆泻肝汤治疗口苦患者 ,男 ,6 5岁。主证口苦。主诉口苦伴头昏 6天 ,口干 ,不思饮水 ,双眼干涩 ,小便黄 ,大便调 ,夜寐欠安 ,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证属肝胆湿热。治当清肝泻热。方以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 10 g、黄芩 15 g、栀子15 g、泽泻 10 g、木通 10 g、车前子 (包煎 ) 10 g、当归 6 g、生地 6 g、柴胡 10 g、甘草 6 g、夜交藤 10 g、合欢皮 10 g。 3剂 ,水煎服 ,每日 1剂。药后诸证减轻 ,继服 3剂。后遇患者 ,得知证消病愈。[按 …  相似文献   

5.
刘绍峰 《四川中医》2000,18(4):31-32
我们在1993~1998年,运用张锡纯理冲场化栽治疗前列腺肥大32例,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2例病人中,年龄最大78岁,最小52岁,平均年龄64岁;病程最长者5年,最短3个月。本组均为门诊病人。治疗前经泌尿外科医生及B超明确诊断为良性前列腺肥大。2治疗方法方药组成:生黄芪、天花粉各30g,党参、白术、生山药、知母、三校、莪术、生鸡内金、威灵仙各15g,水蛭10g。随症加减:脾虚便薄者,以白芍15g代知母;肾虚怕冷者加肉桂、补骨脂各12g;小便失禁者加益智仁、桑螵蛸各12g;小便涩痛明显者加竹叶、黄柏各12g;血尿者加…  相似文献   

6.
索建兰 《陕西中医》2008,29(7):897-898
天麻钩藤饮,具有清肝熄风,潜镇安神的功用。笔者运用本方化裁治疗高血压每获捷效,现报道于下。1肝火上炎,痰浊上扰证多因大怒伤肝,肝气横逆,肝火上炎;肝横乘脾,脾运失常,痰浊内聚,上扰清空而致;临床多见头痛,眩晕,口苦胁胀,心烦不寐等症。笔者多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清肝熄风,降痰醒脑而获效。张某,男,63岁。初诊:1996年8月17日晨。患者自感头痛头晕,天旋地转,头皮麻木,视物昏花,口苦胁胀,食少呕恶,小便赤涩。查体:血压18.4/12kPa,诊脉弦有力,舌质红、苔白腻。证属情志不遂,肝气横逆,木乘脾土,聚湿生痰,肝风上翔,痰火上冲,发为眩晕。治宜清肝熄风,降痰醒脑;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各15g(后下),石决明(先煎)20g,山栀、黄芩、半夏、茯苓各10g,牛膝、桑寄生各12g,胆星、杜仲各6g,鲜生姜3片。每日1剂,水煎温服,连服5剂。嘱其怡性情,戒恼怒,加调养。5剂服完,诸症悉除,饮食大增,脉缓苔褪,可自散步,虑其年迈,肝肾不足,恐再复发,故于前方中加龟版、玄参各15g,以滋肾养肝之品,又进5剂,体康未再发病。按:《临证指南医案》指出:“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头为诸阳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窍,所犯眩...  相似文献   

7.
1阴痒杨某,女性,28岁,2008年5月7日初诊.患外阴瘙痒1周,加重1d.现瘙痒难忍,夜间更甚,以致夜不能眠.曾口服甲硝唑及外用洁尔阴等,效不佳.患者心烦少寐,口苦而渴,口腔溃疡,小便赤涩,大便秘结.带下量多,色黄.舌绛边瘀,苔黄,脉弦数.妇科检查:外阴部无其他分泌物,局部无皮损.阴道分泌物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中医诊断为阴痒,辨证属心经瘀热下移,肝经湿热下注.治宜清肝利胆,清心养阴,祛风止痒.方予龙胆泻肝汤合导赤散加减:龙胆草20g,黄连15g,黄柏15g,车前子30g,泽泻15g,栀子15g,土茯苓15g,牡丹皮15g,防风12g,苦参30g,白鲜皮20g,柴胡10g,生地黄15g,木通15g,竹叶15g,生甘草6g.连用7剂.每日1剂,煎煮2次,其汁合之,早中晚分服.余药渣再加枯矾20g,花椒30g加水1000mL,煎15min,用其药液熏洗外阴.二诊:口苦而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心烦少寐之症基本已除,阴痒明显减轻.原方加僵蚕10g,蝉蜕15g,再用5剂.三诊:患者自述症状完全消失,睡眠如常.  相似文献   

8.
一、前列腺肿瘤术后肺脾湿热证辨治 黄某,男,68岁,干部,1998年10月18日初诊.二月前因前列腺肿瘤,住院手术治疗,出院后患者卧床月余,面黄肌瘦,少食纳呆,咳喘多痰,每日大便7~8次,便时腹痛如刀割,两足肿大,站立艰难,不能行走,痛苦万分.脉右寸关滑数,左脉细数,舌绛苔黄腻.辨证为:肺脾湿热、兼湿热下注所致.宜先调治中焦脾胃,投参苓白术散合左金丸化裁.处方:党参30g,白术20g,茯苓20g,炙甘草15g,白扁豆30g,薏仁30g,莲肉20g,陈皮10g,砂仁10g,桔梗10g,山药30g,黄连10g,吴萸10g,木香10g.服药8剂后腹泄止、饮食增.中气已复,冲和之气四布,再加五皮饮、三妙散等化裁,以除湿消肿.服药14剂后,已能从五楼步行到街上看病,足肿基本消除.调至二月,诸证痊愈,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9.
罗亚雄 《北京中医》2000,19(1):56-56
一、前列腺肿瘤术后肺脾湿热证辨治 黄某,男,68岁,干部,1998年10月18日初诊.二月前因前列腺肿瘤,住院手术治疗,出院后患者卧床月余,面黄肌瘦,少食纳呆,咳喘多痰,每日大便7~8次,便时腹痛如刀割,两足肿大,站立艰难,不能行走,痛苦万分.脉右寸关滑数,左脉细数,舌绛苔黄腻.辨证为:肺脾湿热、兼湿热下注所致.宜先调治中焦脾胃,投参苓白术散合左金丸化裁.处方:党参30g,白术20g,茯苓20g,炙甘草15g,白扁豆30g,薏仁30g,莲肉20g,陈皮10g,砂仁10g,桔梗10g,山药30g,黄连10g,吴萸10g,木香10g.服药8剂后腹泄止、饮食增.中气已复,冲和之气四布,再加五皮饮、三妙散等化裁,以除湿消肿.服药14剂后,已能从五楼步行到街上看病,足肿基本消除.调至二月,诸证痊愈,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肥大症主要症状为排尿困难、淋漓失禁或尿潴留,属中医学“癃闭”范畴。笔者自拟益气通闭汤治疗前列腺肥大症36例疗效满意,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36例,年龄在50~80岁,病程20天3例、1年10例、2年12例、3~5年8例、6~8年3例,排尿困难9例、淋漓不禁8例、尿潴留19例、前列腺肥大伴感染20例。诊断标准为年龄在50岁以上,有排尿困难,尿流变细、排尿时间延长或淋漓不畅等临床表现。直肠指检可触及前列腺明显增大,质地柔韧有弹性,表面光滑,边缘清楚,两侧叶间中央沟变浅或消失。2治疗方法益气通闭汤药用黄芪30g,茯苓15g,当归尾12g,桃仁12g,牛膝15g…  相似文献   

11.
乳疬Ⅲ号方     
生地黄15g 沙参12g 麦门冬12g 枸杞子10g 川楝子12g 丹参15g 玄参15g 浙贝母10g 生牡蛎30g 海藻15g 昆布15g 甘草5g 性质功效 补阴散结剂.滋补肝肾,理气活血,化痰散结. 主治病证 男性一侧或双侧乳房肥大,乳晕肿块疼痛或压痛,伴有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头晕耳鸣、腰腿疫软,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等之肝肾阴虚证(型)乳疬(男性乳房肥大症、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者.  相似文献   

12.
1病例介绍 例1,男,16岁,中学生,家住忠县石黄镇高岭村2组。2004年12月与同学玩耍,不慎从二楼跌下,入住我院外科,被诊断为肝破裂,行肝修补术。因术后患者身体虚弱,外科医生徐某以阿胶补血膏治疗,服用1剂后,自觉视物模糊,渐至双目不能视物,遂邀请我院中医科会诊。见患者双目不能视物,眼压正常,胸胁胀闷,刺痛拒按,舌质黯暗,舌面有瘀斑,脉涩,脑电图、头部CT未见异常,证属气滞血瘀,治以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投血府逐瘀汤:桃仁15g,红花12g,当归15g,生地黄15g,川芎15g,赤芍15g,川牛膝12g,桔梗10g,柴胡10g,枳壳10g,甘草5g。2剂,水煎服,每日3次。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34岁,2013年4月15日初诊.患者腹泻便溏3 d,伴有腹胀腹痛,大便每日4~5行,黏液脓血便,纳呆食少,肢体乏力,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细弱.肠镜检查示:溃疡性结肠炎.西医诊断: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断:痢疾.辨证:脾胃气虚证.治宜益气健脾,渗湿止泻.方药:党参20 g,黄芪20 g,白术10 g,茯苓10 g,法半夏10 g,白芍10 g,葛根15 g,木香10 g,砂仁10 g,炙甘草6 g.水煎内服,每日1剂,水煎至300 ml,每剂复煎1次,分早晚2次温服,5剂为1个疗程.并配合中药保留灌肠,药用:黄柏30 g,黄连10 g,地榆20 g,侧柏叶10 g,白及15 g.保留灌肠,每晚1次,5 d为1个疗程.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嘱患者继续用药1个疗程,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14.
急性肾盂肾炎为临床常见病 ,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 ,若不及时有效地治疗 ,易为慢性化。笔者近年来 ,采用柴六合剂治疗急性肾盂肾炎 5 6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5 6例中 ,男性 9例 ,女性 47例 ;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6 5岁。其中住院患者 15例 ,门诊治疗 41例 ,本组病例均按 1985年全国第二届肾病学术会议标准诊断。2 治疗方法柴六合剂药物组成 :柴胡 15 g、黄芩 10 g、半夏 10 g、生地 2 0 g、山萸肉 10 g、山药 15 g、泽泻 15 g、茯苓 2 0 g、丹皮 10 g、白花蛇舌草 30 g、公英 2 5 g、甘草梢 5 g、若尿涩痛明显加车…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60例病人均来自我院的门诊和住院病人,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38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20个月。主要症状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或排尿不尽,腰骶部会阴部不适或疼痛,小腹痛、阴茎痛、睾丸痛、早泄遗精等。直肠指诊前列腺压痛阳性,弹性差。前列腺液涂片显示WBC>10个/HP。B超检查示回声不均。2治疗方法本组病人按治疗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应用慢列康汤:炙黄芪20g、黄柏15g、当归15g、大黄10g、败酱草15g、仙灵脾15g、丹参20g,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口服。对照组30例,前列康胶囊3粒,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以4周为1个…  相似文献   

16.
一般资料 本组 6 0例 ,均为发病 15 d以上的中风病缓解期患者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言语謇涩或口眼歪斜。 6 0例中 ,男 2 8例 ,女 32例 ;年龄 39~ 78岁 ,平均 6 0 .5 5岁。治疗方法 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 6 0~ 12 0 g,当归尾15 g,炒桃仁 10 g,红花 10 g,赤芍 15 g,川芎 10 g,炒地龙6 g;腹泻加薏苡仁 30 g;言语謇涩加僵蚕 10 g,全蝎 10 g;神志恍惚加石菖蒲 10 g,郁金 10 g。每剂头煎加水 40 0 ml,煎2 0 min,取汁 30 0 ml;二煎加水 30 0 ml,煎 16 m in,取汁 2 0 0ml。二煎混合 ,分早晚二次服。 10 d为 1个疗程 ,连续治疗 2个疗程。疗效标准…  相似文献   

17.
前列消汤     
<正> 性质功效:补益散结通滞剂。益气养血,散瘀通结,利水通便。主治病证:前列腺肥大。瘀血败精阻塞膀胱尿道或肠道所致的癃闭或便秘证。服用方法:水煎分3次温服。若病剧另可外敷前列消散:大黄、百鸟不落各20g,白芷、紫荆皮各15g,冰片5g。共为细末,取水、酒各半调和、热敷会阴部,其效更著。  相似文献   

18.
施先庚  施磊 《国医论坛》1994,9(3):36-36
1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为1986年至1992年间的门诊病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者38岁,最大者72岁;病程最短者15天,最长者1年;均为典型的痰瘀实热症候(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蹇涩,口角流诞,手足麻木,肌肤不仁,体肝或舌胖,首腻,脉滑).2治疗方法温胆抗栓汤组成:陈皮10g,半夏10g,茯苓30g,枳实10g,竹茹15g,甘草6g,生姜5g,葛根30g,丹参30g,川穹15g,石菖蒲30g,地龙10g,水蛭10g。每日1剂,水效分3次服。不能内服的患者可鼻词给药.10剂为1疗程.王治疗效果痊愈(症状完全消失,各项检查指标恢复正常)14例,显效…  相似文献   

19.
家父李留振,在4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对胃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重用薏苡仁,治疗疣状胃炎,现举例介绍如下。刘某,女,59岁,2006年2月15日初诊。患者素有胃病史,近来加重。经某医院胃镜检查,诊断为疣状胃炎,遂来就诊。刻诊:胃脘胀满,灼热疼痛,恶心欲吐,食少纳差,便干难解,舌苔黄腻,脉弦滑。证属湿热中阻,升降失常,治宜清热经湿,通便降浊。处方:黄连10g,黄芩10g,(清)半夏10g,枳实20g,厚朴10g,大黄15g,薏苡仁50g,丹参20g,藿香10g,豆蔻10g,鱼腥草20g,竹茹10g,瓜蒌15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服5剂后,大便通,灼痛减。效不更方  相似文献   

20.
笔者临证常以活血化瘀合并益气养阴、滋阴清热等法治疗糖尿病,对早期防治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疗效满意,现结合案例介绍如下. 1 益气养阴活血法 案例1:患者,女,65 岁.2011 年2 月21 日就诊.3 年前,患者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空腹血糖8.1 mmol/L.平素口干多饮,心悸气短、活动尤甚,双上肢麻木不适,常有自汗、盗汗、目涩,视物模糊,饮食自控,小便尚可,大便稍干,舌红少津,脉细数.辨证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予自拟方降糖丸:黄芪30 g,太子参30 g,生地黄15 g,知母10 g,五味子10 g,天花粉15 g,麦冬15 g,桃仁10 g,丹参15 g,葛根30 g,益母草30 g,赤芍15 g,甘草10 g.4 剂,每日1 剂,水煎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