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为细胞内的一种非组蛋白,分子量约30kDa,因其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高迁移性而得名。HMGBl广泛分布于淋巴、脑、肝、肺、心、脾、肾等组织细胞中,主要存在于胞核,参与核小体稳定、细胞分化、DNA修复、DNA重组及类同醇激素调控等作用。 相似文献
2.
3.
4.
Goodwin和 John早在 4 0多年前就发现了高迁移率族蛋白 (high m obilitygroup protein,HMG) ,证明它是一类典型的非组蛋白 (nonhistone chromatinprotein,NHCP)。 NHCP及其他众多核内蛋白质通过与 DNA的相互作用 ,参与了细胞核内诸如转录、复制、重组等复杂有序的功能过程。 HMG在细胞核内含量非常丰富并具有广泛功能 ;细胞核外及血清中也存在一定量的 HMGB1。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核外 HMGB1可能具有“晚期”炎症介质的作用 ,并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 3〕。在本文中拟重点介绍有关 HMGB1的细胞生物学效应及其与脓毒症关系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PHC)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改变和诱导机制,及PHC患者血清HMGB1水平变化和意义。方法对38例慢性乙肝、32例乙肝后肝硬化、23例继发性肝癌、39例PHC患者和48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HMGB1水平进行测定和分析。采用RT-PCR方法,检测11例PH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HMGB1基因表达水平。观察缺氧培养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HMGB1基因表达和胞外释放的影响。结果PHC患者血清HMGB1水平(13.5±6.3μ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3.9±1.4μg/L),并与AFP水平、TNM分期有关。PHC组织中HMGB1mRNA表达增强。SMMC-7721细胞经缺氧培养3h后,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即见升高,6h后,HMGB1mRNA表达明显增强(P〈O.01)。结论PHCHMGB1表达增强,缺氧为诱导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不育症患者精浆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C-反应蛋白的含量,探讨HMGB1、C-反应蛋白在不育症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61例不育(其中梗阻型无精子症18例)患者、20例正常生育男性精浆中HMGB1进行检测,C-反应蛋白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无精子症患者精浆中HMGB1[(22.68±4.45)μg/L]、C-反应蛋白[(33.71±6.96)mg/L]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生育组[(12.88±6.84)μg/L;(1.73±0.78)mg/L]及一般不育组[(14.68±8.25)μg/L;(2.34±1.78)mg/L];无精子症患者精浆HMGB1水平与C-反应蛋白水平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7。结论:无精子症患者精浆炎性介质HMGBl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炎症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创伤脓毒症发病机制新认识——"晚期"介质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机体在遭受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后,常会继发脓毒症(sepsi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危重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尽管近年来重症监护技术迅猛发展,并已斥巨资进行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但在许多国家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仍高达40%~50%[1].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研究表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HMGB-1)作为潜在的晚期炎症介质参与了脓毒症的发病过程,是内毒素致死效应的晚期重要的炎症介质,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就近年来HMGB1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小鼠肝脏的病理作用。方法 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重组HMGB1组和重组HMGB1加抗HMGB1抗体组,每组5只,腹腔注射重组HMGB1和抗HMGB1抗体的剂量分别为100μg/只和500μg/只,注射后24 h,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以及肝组织形态病理学的变化。另外,采用腹腔注射高剂量的重组HMGB1(500μg),观察小鼠存活情况。结果注射重组HMGB1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显示凝固性局部坏死、血管充血并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同时使用抗HMGB1抗体处理后,血清上述指标明显下降(P0.05),组织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5只小鼠注射高剂量重组HMGB1后24、48 h各死亡1只。结论 HMGB1对小鼠肝脏组织细胞具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迁移率族蛋白(HMG)是一类进化高度保守的非组蛋白,在真核生物细胞核内含量丰富,其生物学效应主要是稳定染色体结构并协助其功能,在DNA的复制、转录、重组和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HMGB1可由单核/巨噬细胞等通过非经典的、囊介导的分泌通路而分泌至细胞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大黄对脓毒症大鼠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揭示大黄治疗脓毒症的机制.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模型,10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 只)、CLP组(48只)、大黄治疗组(48只).分别在术后0、3、8、24、48及72 h活杀大鼠留取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NF-α和HMGB-1的含量.结果 大黄治疗组血浆TNF-α水平在8 h,HMGB1水平在24、48及72 h明显低于CLP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黄通过降低血清中TNF-α和HMGB-1的水平,对脓毒症大鼠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作用的新认识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5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o box 1 protein,HMGB1)是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内的一类非组蛋白染色体结合蛋白,曾经作为一种转录N子和促生长因子而被广泛研究。新近研究发现。HMGB1可分泌到胞浆乃至胞外,并可与白细胞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重要炎症因子相互诱生。循环HMGB1在脓毒症后期升高,有可能作为一种“晚期”炎症介质参与脓毒症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真核细胞内的定位和移位情况。方法 构建人HMGB1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融合蛋白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通过两步亚克隆的方法,将HMGB1和EGFP的编码序列以融合表达形式克隆到带有血凝紊(hytohemagglutinin,HA)标记的载体pcDNA3-HA上,随后转染293A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结果 重组质粒经酶切、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并在293A细胞中得到大量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融合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后18h,部分细胞中融合蛋白从胞核移位到胞质,与预期结果一致。结论 HMGB1的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该载体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有效表达并正确定位、移位,为下一步深入研究HMGB1作用细胞的信号通路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动态变化与其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该院ICU收治的98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脓毒症患者入院时是否发生休克分为休克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入院后28d内的HMGB1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变化情况;根据治疗前HMGB1水平将休克组分为A组(HMGB1≤35pg/mL)30例、B组(HMGB135pg/mL)18例,自入院当日起对两组患者观察3月,对比治疗后7d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乳酸浓度、乳酸清除率,住院期间ICU机械通气使用率及3月内存活率等指标。结果入院时,休克组、对照组患者的HMGB1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7、14、21、28天休克组的HMGB1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A组的APACHEⅡ评分、乳酸清除率平均值、ScvO2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3月内存活率也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7d乳酸浓度、住院期间ICU机械通气使用率则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GB1水平变化与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具有较强相关性,HMGB1水平越高,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越差,HMGB1可作为脓毒症病情变化的重要监测指标,值得临床检验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北方地区蝮蛇咬伤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87例北京及周边省市来我院就诊的蝮蛇咬伤中毒患者,根据毒蛇咬伤的临床分型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分成轻型、重型、危重型三组,分别于伤后就诊当天(未进行任何治疗前),就诊第2天和第7天采集静脉血标本各三份,另以3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 ELISA)测定不同时期血清HMGB1水平,各组之间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时期蝮蛇咬伤患者的血清HMGB1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重型高于轻型,危重型中毒组患者明显高于轻型和重型中毒组患者(P<0.05);轻型、重型就诊第2天血清HMGB1水平明显高于就诊当天,第7天血清 HMGB1水平较第2天明显下降( P<0.05),但仍高于就诊当天( P>0.05)。危重型就诊第2天血清HMGB1水平较就诊当天升高(P>0.05),第7天血清HMGB1水平仍高于就诊当天,较第2天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方地区蝮蛇咬伤患者血清HMGB1水平均明显升高,它可能协同参与了蝮蛇咬伤中毒患者的病情发生、发展过程,其升高水平可以作为反映中毒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动态观察其水平的变化可以指导蛇咬伤患者的治疗,帮助判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鼠肺移植后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和血清HMGB1水平的改变。方法 4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移植2h组(12只)、移植6h组(12只)和移植12h组(12只),三套管法建立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使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肺组织HMGB1mRNA水平,使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肺组织HMGB1蛋白水平。血清中HMGB1、TNF-α、IL-1β和IL-6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大鼠肺移植后2h肺组织HMGB1mRNA表达和HMGB1蛋白含量即见显著升高(P〈0.01),并随时间延长而增强。大鼠肺移植后各时间点血清HMGB1、TNF-α、IL-1β和IL-6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大鼠肺移植术后HMGB1表达发生明显改变,HMGB1参与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观察大承气汤对脓毒症大鼠HMGB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大承气汤治疗脓毒症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低剂量大承气汤组(LDT组)、高剂量大承气汤组(DT组),盲肠结扎穿刺法复制大鼠脓毒症模型.LDT组和DT组分别以不同浓度的大承气汤灌胃,假手术组和脓毒症组以生理盐水对照灌胃.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2、8、24、48 h四个时间点随机处死6只大鼠,经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去上清,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TNF-α、IL-6、HMGB1的表达.术后24 h,取大鼠末端回肠,用RT-PCR法检测回肠组织HMGB1 mRNA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肠组织HMGB1蛋白表达,在光镜下观察大鼠肠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组血浆HMGB1在术后8、24、48 h显著增高,脓毒症组回肠组织HMGB1 mRNA及蛋白表达在术后24 h显著增高(P<0.05).与脓毒症组比较,DT组、LDT组血浆HMGB1在术后8、24、48 h显著降低,DT组、LDT组回肠组织HMGB1 mRNA及蛋白表达在术后24 h显著降低(P<0.05).上述指标在LDT与DT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承气汤治疗脓毒症的机制可能包括:①抑制肠组织HMGB1的表达,进而保护肠黏膜屏障;②降低血浆HMGB1水平,进而抑制HMGB1的某些受体(如TLR4)介导的炎症介质释放. 相似文献
18.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脓毒症是目前临床危重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既往认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等早期致炎细胞因子在引起机体失控性炎症反应与组织损害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表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作为新的晚期炎症因子参与了内毒素的致病过程和脓毒症的致死效应,并与脓毒症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据报道,HMGB1与术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术后并发MODS患者的血浆HMGB1水平显著升高;严重创伤患者伤后HMGB1水平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刘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7):1345-1346
目的探讨重度心力衰竭(CHF)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彩色超声诊断仪等测定按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为Ⅲ~Ⅳ级的心功能不全患者,将心脏扩大、射血分数(EF)<35%的63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25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IL-1)水平;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EF值)及二尖瓣血流峰值速度/左室舒张晚期峰值速度(E/A值)。结果 CHF患者的HMGB1、TNF-α和IL-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MGB1与心衰的严重程度正相关。结论 CHF患者HMGB1水平明显升高,HMGB1可能参与了心力衰竭的过程,并可作为预测心衰严重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致炎作用新近被发现并在随后的研究中揭示HMGB1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急性炎性及感染性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胞内的HMGB1通过活化或坏死细胞主动或被动释放到细胞外,在细胞外环境中通过与多种受体结合激活下游信号转导,从而充分发挥炎症介质作用。本文就HMGB1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