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臭氧消融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臭氧消融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治疗的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优41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4.64%,治疗后的成绩评分及VAS疼痛评分均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臭氧消融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微创、安全、疗效确切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方法。方法应用在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28例,随访1~6个月并对其疗效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穿刺及治疗顺利完成,术后优良率86%,有效率96%。结论射频热凝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是安全、简单、有效的技术,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C型臂引导下靶点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0月期间某院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正规保守治疗后无效行C型臂引导下靶点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结果:经治疗,有73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缓解,效果满意,有效率93.6%。结论:C型臂引导下靶点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例,在CT引导下穿刺至椎间盘间隙靶点,采用射频治疗仪将温度由50℃逐渐升高至95℃,对靶点加热6个周期,每周期60s。结果该组患者疗效满意,优良率达90%以上。结论射频热凝消融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安全、创新的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治疗,且20例患者均行射频靶点热凝术后即刻行臭氧髓核消融术。对治疗后的18例患者进行0.5~4月随访,并按macnab腰腿痛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2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治疗,术后显效率100%,平均住院时间6.5d。随访18例患者中,疗效优12例,良5例,优良率占94.7%,疗效差1例,占5.3%。结论射频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型臂X线机监测下射频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4例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治疗效果的评价参考macnab腰腿痛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手术顺利,随访时间1年,结果显效66例,有效7例,无效1例。结论射频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治疗,其中22例患者射频靶点热凝术后即刻行臭氧髓核消融术,18例视具体情况射频热凝与臭氧髓核消融间隔时间1~5 d不等。对治疗后的10例患者进行0.5~4月随访,并按MacNab腰腿痛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4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治疗,术后显效率100%,平均住院时间7.6 d。随访10例患者中,疗效优4例,良5例,优良率占90%(9/10),疗效差1例,占10%(1/10)。结论射频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CT引导下臭氧消融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局部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CT及MRI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患者36例,局麻下以21G穿刺针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实施病变椎间盘臭氧消融术,同时于神经根周围注入复方倍他米松1mL局部封闭,术毕撤针。术后6个月评定疗效,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结果:所有病例于CT引导下穿刺成功,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术后6个月疗效:显效率为30.6%(11/36),有效率为47.2%(17/36),无效率22.2%(8/36)。结论:CT引导下臭氧消融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局部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定位准确、疗效良好、安全性高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射频靶点热凝消融术联合脉冲射频治疗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射频靶点热凝消融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射频靶点热凝消融术联合脉冲射频疗法,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出现1例穿刺口疼痛患者,2例尿潴留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出现1例穿刺口疼痛患者,1例尿潴留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两组结果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症状出现后,对患者小腹位置进行热敷处理,不良反应症状逐渐消失。结论:开展射频靶点热凝消融术联合脉冲射频治疗过程,临床疗效较优,同时整个治疗过程安全、高效,创伤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射频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溶解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C型臂引导下于颈动脉鞘与气管鞘之间穿刺治疗经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2例,共穿刺椎间盘67个,当穿刺针到达靶点后,先行75℃热凝2min,然后退至盘内髓核75℃热凝90″,再注入50μg/ml臭氧5ml。结果对所有治疗者治疗后24h,1周、3个月进行评估,与术前比较,优良率达87.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C型臂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可以作为临床治疗选择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欧宣成 《中国当代医药》2014,(31):169-170,173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CT引导下,对突出的髓核进行核射频热凝消融治疗,然后向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根据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和VAS评分法,在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术后24h、1周,1个月、3个月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疼痛程度。结果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值分别为(4.25±1.51)、(2.84±1.02)、(1.79±0.99)、(1.30±0.85)分,低于术前的(7.63±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术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为95.00%,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治疗及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2006年6月-2008年6月我科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07例患者随机分三组,综合组:给予推拿、牵引、理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等治疗;药物组:单予药物治疗;推拿组:单予手法推拿;观察三组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有效率、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所需时间等.结果 综合组在有效率、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所需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药物组和推拿组.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2006年6月-2008年6月我科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07例患者随机分三组,综合组:给予推拿、牵引、理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等治疗;药物组:单予药物治疗;推拿组:单予手法推拿;观察三组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有效率、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所需时间等.结果 综合组在有效率、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所需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药物组和推拿组.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联合臭氧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在CT定位下准确穿刺病变腰椎间盘,应用980NM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对90例120个椎间盘进行汽化减压术治疗,同时,在术中汽化完毕后于病变椎间盘注入臭氧5~15ml。随访3~18个月,以Macnab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按照Macnab标准评定,优56例,占62.2%;良27例,占30%;可4例,占4.4%;差3例,占3.3%,优良率达92.2%。结论:PLDD联合臭氧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效果显著,该技术具有安全、微创、无痛苦等优点,二种方法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疗效,优于单一疗法,可作为一种常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PLDD治疗我院2009年9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总有效率为94.7%,优良率85.3%。全部病例未发现其他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损伤小,效果好,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军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我院采用保守治疗、微创治疗、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军人腰椎间盘突出症25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个月,总优良率为94.6%;发生并发症2例,其中椎间隙感染1例,脑脊液漏1例,经对症处理后治愈.结论 对军人腰椎间盘突出症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与小切口椎板开窗联合自制环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2014年11月我院就诊的20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4例。观察组给予小切口椎板开窗联合自制环锯治疗,对照组给予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 TNF-α和 LDH 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血清 TNF-α和 LDH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切口椎板开窗联合自制环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更好的疗效,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 TNF-α和 LDH 水平。  相似文献   

18.
王银河  王斌  俞杨  朱泽章  朱丽华  邱勇 《中国药房》2012,(48):4575-4577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0例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绝对卧床休息半月,同时口服地奥司明片,每次2片(每片0.45g),tid,用药2周(1个疗程);对照组绝对卧床休息半月,同时以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脉快速滴注,bid,并以10mg地塞米松加入10%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qd,用药3d后停药。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4.67%,与对照组治疗效果(87.78%)相当(P〉0.05);2组治疗后腰腿痛、直腿抬高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地奥司明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明显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芎附根痛消丸联合腰部电子间隙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口服芎附根痛消丸,同时牵引)和对照组(60例,口服盐酸乙哌立松片和美洛昔康片,同时牵引),2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经过一个疗程(30d)的治疗,治疗组的优良率(85.7%)明显高于对照组(58.3%),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芎附根痛消丸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突出,结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