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持续性操作测试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对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间在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 006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进行视觉和听觉持续性操作测试,比较两种测试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其亚型的阳性检出率、两种测试的临床判断一致性以及不同亚型的测试特征.结果 患者中多动/冲动为主型184例(18.3%),注意缺陷为主型561例(55.8%),混合型261例(25.9%).听觉持续性操作测试阳性检出率(91.1%)显著高于视觉持续性操作测试(73.0%),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11.513,df=1,P<0.01);各亚型间听觉持续性操作测试和视觉持续性操作测试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χ2分别为3.018和5.030,df=2,均P>0.05);非参数检验Ridit分析显示,视觉和听觉持续性操作测试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各亚型严重程度的判断有显著性差异(χ2分别为19.840和6.417,df=2,分别P<0.01,P<0.05);持续性操作测试对多动/冲动为主型、注意缺陷为主型和混合型检出的Kappa值分别为0.134、0.131和0.063(Kappa值均<0.5);听觉持续性操作测试虚报错误和漏报错误T值各亚型间有显著性差异(F分别为16.709和6.105,均P<0.01).结论 持续操作测试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中听觉持续性操作测试敏感性更高;听觉和视觉持续性操作测试临床判断的一致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注意力变量测试在诊断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注意力变量测试 (TestofVariablesofAttention ,TOVA)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tten 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 ,ADHD)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根据DSM Ⅳ诊断标准 ,将儿童心理门诊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为主诉就诊 ,且瑞文渐进模型测验智商 (intelligencequotient ,IQ)≥ 85分的 5 6例儿童分为ADHD组 ( 3 4例 )和非ADHD组 ( 2 2例 ) ;分别予注意力变量测试 ,分析各组测试结果及各参数的辅助诊断意义。 【结果】  3 4例ADHD患儿TOVA异常占 85 .2 9% ;2 2例非ADHD儿童TOVA异常占 2 7.2 7% ,其中提示ADHD可能的占 13 .64 % ,均为行为问题儿童。各参数中 ,ADHD组遗漏 (omissionerrors ,OE )、反应时间 (responsetime ,RT )、反应时间变量 (responsetimevariability ,RV )得分及ADHD评分均显著低于非ADHD组 (P <0 .0 1)。ADHD组第二部分反应时间 (responsetimeinhalf 2 ,RT2 )比第一部分反应时间 (responsetimeinhalf 1,RT1)得分显著提高 (P <0 .0 5 )。 【结论】 注意力变量测试 (TOVA)是客观、标准、高精确度的持续性操作测试 ,在ADHD诊断中有较理想的辅助诊断意义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持续性操作测试(CPT)临床特征。方法:采用持续性操作测试,对1 000例拟诊为ADHD的患儿进行视觉(VCPT)和听觉(ACPT)持续性操作测试,分析比较不同测试方法、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患儿的测试结果。结果:ACPT总异常检出率(53.90%)显著高于VCPT(33.00%)(2χ=100.381,P<0.01);ACPT虚报错误、漏报错误及平均反应时间的T值和P值显著高于VCPT的T值和P值(P<0.01);女性ACPT异常检出率(56.32%)显著高于男性(53.39%)(2χ=55.542,P<0.01);VCPT男性患儿虚报错误的T值、P值显著高于女性,女性患儿的平均反应时间T值和P值显著高于男性;ACPT女性患儿的漏报错误和平均反应时间T值和P值显著高于男性患儿;不同年龄组异常检出率(VCPT/ACPT)由高到低为912岁组(37.48%/62.72%)、68岁组(29.21%/47.47%)和13岁以上组(25.58%/36.43%),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2χ=10,P<0.01、2χ=38,P<0.01)。结论:ADHD患儿听觉注意障碍较视觉明显;男女患儿临床特征存在差别;912岁为ADHD患病高峰。根据ADHD患儿的个体特征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可能更科学、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林蓉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2):253-254,256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以与其年龄不相适应、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为特征的心理行为性疾病,在学龄儿童中广泛存在[1]。儿童ADHD的现患率在不同国家存在一定的差异,德国3~17岁儿童ADHD现患率为4.8%(男童7.7%,女童1.8%)[2],加  相似文献   

5.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儿童期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不同亚型患者在共病及其行为、情感和认知功能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脑电图(EEG)为主的神经影像学技术能为ADHD儿童诊断和干预提供客观有效的信息。从大脑工作的整体性与分离性出发,结合EEG与MRI两类技术进行定性、定量研究,可发现不同亚型间ADHD儿童脑结构功能特点存在差异,对提高ADHD诊断率,改善治疗效果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视听持续性操作测试(TOVA)和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IVACPT)在诊断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门诊疑似ADHD的267例儿童采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DSM-IV)标准进行诊断,分别对152例进行TOVA,115例进行IVACPT,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并与DSM-IV标准比较。结果:TOVA和IVACPT对ADHD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81.08%和95.24%,都与DSM-IV诊断结果具有相关性,TOVA检测与DSM-IV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VACPT检测与DSM-IV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VA的敏感度显著高于TOVA。结论:IVACPT和TOVA对ADHD的诊断都具有客观的应用价值,IVACPT优于TOVA,对临床诊断ADHD有极高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步探讨整合视听持续性操作测试(IVA-CPT)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辅助诊断效力,为临床更好地诊断ADHD提供途径。方法 应用IVA-CPT系统、Conners父母用简明症状问卷、中国韦氏儿童智力测验以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中诊断ADHD的标准,对73例病例组患儿以及41名对照组健康儿童评估,比较两组IVA-CPT的差异,以及IVA-CPT与DSM-IV对病例组分型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在IVA-CPT测试结果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IVA-CPT评估分型与DSM-IV诊断标准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A-CPT可以做为辅助诊断ADHD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常见于学龄期儿童的精神障碍,指儿童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度和行为冲动,核心缺陷是以注意障碍为特征的认知功能缺陷,通常伴有学习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等多种综合症.已有研究表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会随着年龄发展出现物质滥用、学习困难、情绪紊乱、退学等问题[1].虽然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病因的研究不尽相同,Douglas提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由于认知—神经心理缺陷,尤其是注意力和执行功能方面的缺陷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核心缺陷,使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执行功能的研究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健儿贴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效。方法38例ADHD患儿采用健儿贴进行治疗,于治疗前进行Conners父母用评定量表(PSQ)、教师用评定量表(TRS)评分及威斯康星分类卡片测验(WCST),并于治疗2周、治疗1个月时进行同样评估。结果治疗后,PSQ中的学习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比治疗前有所下降,TRS中的多动问题、多动指数比治疗前有所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CST中,完成分类次数比治疗前有所上升,总错误数、持续性错误数、持续性错误率、非持续性错误数、非持续性错误率、持续性应答数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儿贴临床用于儿童ADHD,有近期疗效,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0.
了解贵阳市幼儿园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检出情况,为ADHD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贵阳市城区21个幼儿园的4 489名3~6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ADHD诊断标准量表进行筛查.初筛为阳性的儿童,再由2名小儿神经专业的主治医师到幼儿园进行现场排查以确诊.结果 贵阳市城区幼儿园儿童ADHD检出率为1.38%,男、女童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为2.05%.汉族儿童检出率为1.33%,少数民族检出率为1.55%.但各组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贵阳市城区幼儿园3~6岁儿童ADHD的患病情况不容乐观,应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男童在绘人测验中的表现特征。方法:运用投射技术的绘人测验与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40例ADHD男童和40例对照组儿童进行测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HD男童在绘人测验中表现出明显的情绪特征(P<0.01)。两组儿童在绘人测验情绪指标和EPQ各分量表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绘人测验可以反映ADHD儿童的情绪特征,结合其它标准化测验可为ADHD的诊断和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教结合干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作用。方法:选取1所学校,筛查1~4年级学生中的疑似ADHD者,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进行智力测定,并根据DSM-IV诊断标准完成ADHD确诊后,分别由教师和父母填写评估量表。结果:20名确诊ADHD的学生韦氏学龄儿童智力测定平均值:总IQ为(99.72±12.52),言语IQ为(98.50±14.72),操作IQ为(101.61±9.61)。根据学习障碍筛查量表筛查出有学习障碍的学生7人,占35.00%。同时,根据儿童行为量表筛查出存在多动表现的学生3人,占15.00%;有强迫表现的2人,占10.00%。由教师和家长分别填写的评估量表中,父母与教师评价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ADHD学生的治疗中,教师与家长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医生应当充分发挥教师和家长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哌甲酯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35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儿采用哌甲酯口服,从每次5mg,每天2次开始,逐渐增加剂量,每天最大剂量不大于60mg,适宜量为0.3~0.7mg/kg.d。结果:治疗前ADHD症状量表(ADHD-RS-IV)总分为(39.11±7.38)分,治疗后为(19.78±7.81)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哌甲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疗效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专注达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开放性、自身对照方法,对2005年7月~2006年2月就诊于该院门诊的6~14岁29例患儿采用专注达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2周末、4周末及6周末通过专业量表测量、临床晤谈、体格检查、专人定期随访方式进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定。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75.9%,把各项因子于2周末、4周末、6周末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均有下降。结论:专注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疗效。方法:对38例年龄7~15岁ADHD儿童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20次,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评估和认知功能测试,并与正常儿童比较。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ADHD儿童的多动因子、多动指数明显改善(P<0.05);短时记忆、Stroop色测验、词义干扰时、数字划消第1、第2段净分和CPT测试的漏按率明显改善(P<0.05),其中短时记忆、数字划消第1、第2段净分、漏按率达到正常对照水平(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后,ADHD儿童的认知功能和临床症状部分改善,其中部分认知测试达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单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干预模式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儿童认知功能的作用,探讨最佳干预模式。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08年3月至2009年9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门诊及江西省心理康复中心心理门诊就诊的初诊患儿共102例,均明确诊断为ADHD。将患儿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3例)、药物干预组(35例)及综合干预组(34例),分别应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方法进行干预,疗程3个月。干预前后使用持续注意测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版)对患儿的认知功能及精神症状进行评估。结果共85例患儿完成治疗;干预3个月后3组患儿持续注意测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各项指标以及C因子均较干预前改善(P值均<0.05);综合干预模式对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效果最佳(P值均<0.05),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对认知功能改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5月后药物干预组和综合干预组患者精神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心理干预组(P<0.05),而干预3个月后综合干预组患者精神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其他两组。结论综合干预模式对ADH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精神症状的改善效果优于单纯的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是理想的ADHD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父母培训八步法结合利他林的联合治疗方案对共患对立违抗障碍(ODD)的ADHD的疗效,探索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对符合DSM-IV中ADHD+ODD诊断标准的患儿,用父母培训法联合利他林治疗与单用利他林的药物治疗进行随机对照,治疗10周后撤除父母培训法,在第34周进行随访。共完成观察病例62例,32例利他林治疗,30例联合治疗。以破坏性行为障碍评定量表(DBDRS)、家长压力问卷(PSI)、临床总体印象(CGI)等评估症状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ADHD症状评分、ODD症状评分及CG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10周末及随访34周末均一致显示,两组ADHD症状改善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对ODD症状的改善和疗效、减轻疾病严重程度和家长压力等方面优于单用利他林组(P<0.01);ODD症状的改善与注意缺陷症状的改善有正性相关(r=0.39,P<0.01)。结论父母培训结合利他林治疗共患ODD的ADHD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4):4849-4851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对60名7~12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儿随机分为利他林组(服用利他林)、感统组(感觉统合训练)和综合组(服用利他林并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治疗),以Conners简易多动量表为评估工具,观察2、4、6个月的疗效。结果:在2个月时,利他林组和综合组的疗效均比感统组高(P<0.05),利他林组和综合组则无差别(P>0.05);6个月时,综合组的疗效均比利他林组和感统组好(P<0.05),利他林组和感统组则无差异(P>0.05)。结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以服用利他林并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的综合干预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