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膝上外侧动脉穿支髂胫束皮瓣的解剖学基础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自1999年9月至2009年7月,在4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膝上外侧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吻合以及髂胫束的血供来源,临床应用吻合膝上外侧动脉穿支髂胫束瓣移植5例、髂胫束皮瓣4例.结果 80%(35侧)膝上外侧动脉单独起自腘动脉,起始外径(1.8±0.4)mm.该动脉向外蜿蜒上行分为升、降支,从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短头肌之间的股外侧肌间隔穿出形成肌间隙(隔)筋膜皮肤穿支,或与膝上最外侧动脉在股外侧肌内吻合后发出肌皮穿支,供养大腿中下段髂胫束和前外侧皮肤,其中较粗大穿支起始外径(1.0±0.2)mm,并在深筋膜浅层或深层于近端与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吻合,远端与膝关节网吻合.临床应用9例,其中修复单纯跟腱缺损5例,跟腱伴皮肤缺损2例;修复小腿、足软组织缺损各1例.随访6个月~7年8个月,带血供髂胫束修复跟腱缺损功能恢复良好,4例髂胫束皮瓣全部成活.结论 吻合膝上外侧动脉穿支髂胫束皮瓣是一种新型、简便、实用的复合(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膝上外侧动脉(superior lateral genicular artery,SLGA)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3年10月-2019年5月,应用SLGA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6~66岁,中位年龄34.5岁.病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2年6月至2021年6月江苏省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采用胫后动脉穿支带蒂或游离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25例,其中男19例,女6例;年龄12~62岁,平均(42.2±13.8)岁;带蒂皮瓣20例,游离皮瓣5例;缺损面积最小3 cm×5 cm,最大16 cm×7 cm。带蒂皮瓣旋转160°~180°修复受区创面,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植皮。皮瓣切取面积6.0 cm×4.0 cm~22.0 cm×9.0 cm。术后记录皮瓣的外形、颜色、质地以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 术后随访3~24个月。22例皮瓣完全成活,3例出现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换药后创面瘢痕愈合或二期植皮愈合良好。皮瓣无臃肿、无溃疡、质地与周围皮肤接近,供区和受区外观恢复良好,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结论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具有供区损伤小、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少、外形美观、成功率高等优点,是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腘窝直接皮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腘窝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收治的9例腘窝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男6例,女3例,年龄25~73岁,平均49.6岁,腘窝缺损创面为6.5 cm×3.5 cm~17.0 cm×8.5 cm。根据解剖学基础,结合腘窝缺损创面的位置、大小、形状,设计并切取腘窝直接皮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腘窝缺损创面,皮瓣面积最大为18.0 cm×10.0 cm,最小为7.5 cm×4.5 cm。根据皮瓣成活、感染控制、弹性色泽、外观形态、供区瘢痕、皮肤感觉、膝关节活动功能、患者认可度等情况,对患者术后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9例皮瓣术后全部顺利成活,供、受区伤口一期愈合,其中2例皮瓣远端发生皮缘坏死,给予换药处理后完全愈合。术后均获6~60个月随访,平均33个月,皮瓣成活优良,形态满意,色泽、弹性、质地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供区瘢痕较小。疗效评价:满意8例,一般1例,无不满意。膝关节功能优7例,良1例,可1例。皮瓣肿胀评级,早期:Ⅰ度6例,Ⅱ度2例,Ⅲ度1例,Ⅳ度0例;后期:Ⅰ度8例,Ⅱ度1例,Ⅲ度0例,Ⅳ度0例。结论腘窝直接皮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移位修复腘窝缺损创面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损伤较小,易于推广,是修复腘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应用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头皮大面积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头皮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09年10月,收治4例交通事故伤导致的头皮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女性患者。年龄28~49岁,中位年龄35岁。伤后12h~12d入院。创面均伴颅骨外露,清创后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6.0cm×5.5cm~8.0cm×6.0cm。采用大小为7.0cm×6.5cm~9.0cm×7.0cm的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供区直接拉拢缝合1例,中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3例。结果术后皮瓣及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色泽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皮瓣略高出周围皮肤。结论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质地优良,血供可靠,修复头皮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后可获得较理想外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健侧逆行胫后动脉或腓动脉穿支皮瓣桥式交叉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2007年8月-2010年2月,收治15例下肢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4例,女1例;年龄25~48岁,平均33.9岁。交通事故伤8例,机器伤4例,重物砸伤3例。1例踝部植皮后遗留22 cm×8 cm大小的瘢痕(伤后35个月);余14例软组织缺损位于踝部1例,小腿中下1/3处12例,小腿中上1/3处1例;创面范围8 cm×6 cm~26 cm×15 cm;受伤至入院时间为4~28 d,平均14.8 d。采用逆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9例)或腓动脉穿支皮瓣(6例)桥式交叉修复,皮瓣切取范围为10 cm×8 cm~28 cm×17 cm。供区创面两端直接缝合,中部残留创面取游离皮片植皮修复。术后5~6周行皮瓣断蒂。结果术后2例腓动脉穿支皮瓣分别出现远端轻度淤血及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均成活;其余皮瓣断蒂后均顺利成活,受区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Ⅰ期愈合,植皮均成活。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35个月,平均19.5个月。皮瓣质地、色泽与受区相近,外形较满意。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分为81~92分,平均87.3分。结论健侧逆行胫后动脉或腓动脉穿支皮瓣桥式交叉可较好修复对侧小腿或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术中无需吻合血管,血管危象发生率低,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7.
吻合血管髂胫束移植修复跟腱缺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带血管的髂胫束游离移植修复跟腱缺损的术式及疗效. 方法在解剖观测髂胫束的血供来源及膝上外侧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的基础上,进行手术设计.1999年9月~2003年1月应用吻合血管的髂胫束修复长段跟腱缺损6例,其中单纯跟腱缺损4例,复合跟腱缺损2例,缺损长度6~11 cm. 结果膝上外侧动脉起自动脉,向外上走行分为升、降支.升支发出肌支和髂胫束穿支;膝上外侧动脉升支与膝最上外侧动脉在股外侧肌内吻合后穿出股外侧肌形成肌皮穿支.降支发出肌支、3~5支股骨外侧髁骨膜支及髂胫束穿支.术后供、受区创面均一期愈合.随访6个月~3年8个月个月,Thompson征阴性,双、单足提踵试验阴性.无跟腱再断裂、跟区皮肤破溃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根据膝上外侧血管的分支、分布及吻合特点,吻合血管的髂胫束游离移植是修复跟腱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术中,采用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定位胫后动脉穿支血管的准确性。方法 2019年6月—2022年6月,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0例足踝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男7例,女3例;年龄33~69岁,平均53.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5例,重物压伤4例,机器伤1例。创面范围5 cm×3 cm~14 cm×7 cm。受伤至皮瓣修复手术时间为7~24 d,平均12.8 d。术前行下肢CT血管造影,将获得的数据以Mimics软件构建穿支血管、骨骼三维图像;术中运用AR技术将上述图像投影叠加至患肢体表,实施精准定位下的皮瓣设计和切取。皮瓣切取范围6 cm×4 cm~15 cm×8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植皮修复。结果 术前AR定位10例患者胫后动脉穿支1~4支,平均3.4支;术中穿支血管定位位置与术前AR技术定位基本一致,两者距离0~16 mm,平均12.2 mm。按照术前设计顺利切取皮瓣并完成创面修复。术后9例皮瓣顺利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2例供区植皮局部感染,1例皮瓣远端边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植皮均成活,切口均Ⅰ期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采用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9例的资料,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为21~75岁,平均39岁。根据前踝上穿支皮瓣解剖学基础,按照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大小和形状,在小腿下端前外侧设计并切取皮瓣转位修复创面。切取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面积为6.0 cm×5.0 cm^14.0 cm×8.0 cm,均为带蒂皮瓣转位。根据皮瓣成活、感染控制、弹性色泽、外观形态、供区瘢痕、皮肤感觉、患者认可等情况,对患者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本组19例皮瓣全部成活,软组织缺损、肌腱、骨质及钢板外露均得以修复。供区均I期愈合。术后门诊随访2~16个月,皮瓣血运良好,颜色接近周围正常皮肤,臃肿不明显,患者对外观表示满意;供区皮片愈合良好,无明显增生、挛缩及溃疡,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手术操作简便,穿支较恒定,血供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0月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治疗的17例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均获得6~12个月随访,平均8个月,皮瓣外观不臃肿,皮肤色泽与受区相当,弹性良好,耐磨,无破溃,踝关节功能无影响,感觉恢复达S3~S3+,两点辨别觉为10~16 mm。结论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具有血供可靠、质地柔软、切取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双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部复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自2014年9月至2019年8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手外四科应用双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部复杂软组织缺损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切取股前外侧皮瓣面积14 cm×6 cm~18 cm×8 cm,分叶皮瓣面积7 cm×5 cm~11 cm×8 c...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削薄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SCIAPF)修复手部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应用微型削薄SCIAPF修复手部小创面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20~55岁,平均36.5岁。损伤部位:拇指3例,手背3例,示指2例,中指2例。软组织缺损面积为3.5 cm×4.0 ...  相似文献   

14.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1岁.交通事故伤致右下肢环形大面积碾压伤合并胫、腓骨骨折,于外院接受清创骨折复位外支架固定术后1周入院.检查:右下肢广泛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胫骨外露,局部创面感染,存在较多分泌物,胫、腓骨骨折端对位良好,外支架固定稳定(图1a).入院后急诊行清创游离皮片移植结合封闭式负压引流1周,大部分皮片成活,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采用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头面部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8年6月至2022年8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整形美容科对12例头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posterior tibi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PTAPF)修复头面部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组织,并对术后外形、并发症和皮瓣成活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12例患者术后获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形状良好,与面部皮肤色差较小,皮瓣成活率较高。所有患者术后效果均满意。结论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与头面部具有相似的组织厚度、质地和颜色,且供区损伤较少,是修复头部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道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胫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1年8月,对外伤导致小腿胫前软组织缺损的13例患者,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予以修复,皮瓣切取面积:3cm×30cm-4cm×40cm。、结果本组13例穿支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24个月,原缺损区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供区外形无影响。、结论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胫前软组织缺损是一种理想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7.
小腿外侧皮瓣修复胫前和足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报道应用小腿外侧皮瓣修复胫前和足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1999年8月~2004年12月应用小腿外侧岛状皮瓣顺行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5例,逆行修复足跟、足背软组织缺损10例,游离小腿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3例。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术后出现动脉危象,经拆除蒂部缝线,注射利多卡因注射液,危象解除;1例因术中意外损伤腓静脉出现皮瓣静脉危象,术后切开皮瓣边缘皮肤放血并局部滴注肝素液1周,皮瓣成活。本组均获随访2个月~1年,皮瓣无臃肿,弹性好。结论 小腿外侧皮瓣具有血管解剖恒定、厚薄适中、供区隐蔽等优点,是修复胫前和足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肢体穿支皮瓣修复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2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81例。男69例,女12例;年龄13~75岁,平均54岁。外伤创面35例,伤后至入院时间为1h~45d;肢体体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19例,烧伤后瘢痕切除术后缺损27例。部位:小腿及足部56例,前臂及手25例。缺损范围3cm×3cm~23cm×18cm。采用腓动脉穿支皮瓣26例,桡动脉穿支皮瓣18例,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18例,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皮瓣19例。皮瓣切取范围为4cm×3cm~25cm×18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植皮修复。结果术后3~7d4例皮瓣部分坏死,均经换药、植皮修复后愈合;其余皮瓣及植皮均完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6个月,平均9个月。皮瓣外形、质地、颜色与受区相匹配。肿瘤患者无复发。结论肢体穿支皮瓣手术操作简便,是修复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胫前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接力腓动脉终末前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疗效。方法2014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18例足踝部创面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8~56岁,平均32.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1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砸伤4例。创面部位:足背部9例,足跟4例,外踝5例。受伤至皮瓣修复时间7~34 d,平均19 d。创面范围6.0 cm×2.5 cm^11.0 cm×6.0 cm。采用大小为6 cm×3 cm^18 cm×7 cm的腓动脉终末前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其供区以胫前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8 cm×3 cm^16 cm×6 cm)修复。结果术后1例腓动脉终末前穿支螺旋桨皮瓣出现瘀血肿胀,经对症处理后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供受区创面均Ⅰ期愈合。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2.5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皮瓣外形、色泽、质地和厚度与受区基本一致,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腓动脉终末前穿支螺旋桨皮瓣两点辨别觉为10~12 mm,平均11 mm。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评价,获优15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应用胫前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接力腓动脉终末前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不需要牺牲主干血管,还能避免供区植皮,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0.
膝内侧皮瓣修复腘窝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膝内侧皮瓣修复不同创面的窝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 方法 对外伤、烧伤、感染等不同创面的窝软组织缺损均应用膝内侧皮瓣修复共 10例。 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 ,一期愈合 9例 ,二期愈合 1例。随访 5~ 36个月 ,经功能锻炼后患膝屈伸功能均恢复正常。 结论 膝内侧皮瓣在修复窝软组织缺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