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中黄酮成分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作用,探讨本方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物质基础。方法:以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耐阿霉素(adriamycin,ADM)细胞株(K562/ADM)为细胞系,通过MTT实验观察黄芩苷、京尼平苷对K562/ADM细胞ADM的敏感性的影响,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耐药逆转倍数,并对细胞内ADM浓度变化进行测定。结果:黄芩苷、京尼平苷均能部分逆转K562/ADM细胞。黄芩苷、京尼平苷的IC50值分别为5.06,6.74 mg.L-1。黄芩苷、京尼平苷的耐药逆转倍数分别为1.95,1.46倍。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K562/ADM细胞经黄芩苷(50 mg.L-1)、京尼平苷(100 mg.L-1)作用后,细胞内ADM的荧光强度高于对照组,其中黄芩苷组提高到3.6%,京尼平苷组提高到1.7%。结论:黄连解毒汤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物质基础可能与其含有的黄芩苷、京尼平苷有关。  相似文献   

2.
延胡索乙素逆转多药耐药性人乳腺癌细胞MCF-7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延胡索乙素(Tetrahydropalmatine,Tet)逆转人乳腺癌细胞MCF-7多药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RB法测定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分析药物对细胞 Pgp、Lrp、Mrp、Gst、TopoⅡ等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Tet在浓度小于2.5μg/ml时对MCF-7无毒性作用,2.5μg/ml 的Tet可明显逆转MCF-7/ADM耐药细胞的耐药性.MCF-7/S细胞不表达Pgp,而高表达TopoⅡ;MCF-7/ADM细胞Pgp高表达,但TopoⅡ低表达.Lrp、Mrp、Gst在MCF-7/S及MCF-7/ADM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加入Tet后MCF-7/ADM细胞Pgp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Topo的表达显著升高,其它几种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Tet具有逆转MCF-7细胞MDR的作用,主要通过下调肿瘤细胞内Pgp的表达、上调TopoⅡ的表达而达到逆转耐药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黄芩苷对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 采用XTT减低法评价黄芩苷对白念珠菌的生物膜及黏附性的影响;镜下观察该药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态学影响:细胞毒试验检测该药的毒副作用.结果 各黄芩苷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SMIC50、SMIC80分别是1 000μg/ml、2 000 μg/ml;2 000μg/ml及200μg/ml的黄芩苷对白念珠菌的早期黏附及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黄芩苷对人细胞毒性较弱.结论 黄芩苷对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明黄连解毒汤有效活性成分对炎症级联反应信号传导通路TLR4/NF-κB的阻断作用。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试剂Li-pofectin 2000将含有h TLR4(human toll-like receptor 4)基因和NF-κB-Luc报告基因的质粒转染入人胚肾细胞(HEK293细胞),加入不同浓度和配伍组成的药物刺激后再检测细胞荧光素酶表达水平,筛选出能够有效阻断TLR4/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黄连解毒汤有效组分;进一步选择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转运蛋白对黄连解毒汤有效活性成分的吸收和转运机理。结果:黄连解毒汤中小檗碱和黄芩苷活性单体能阻断TLR4介导的信号通路的传导,显著抑制NF-κB因子的生成;摄取实验中,黄芩苷和小檗碱配伍组能够显著提高小檗碱活性单体在Caco-2细胞中摄取量[(1.23±0.03)ng/μg],加入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2,MRP2)抑制剂MK-571之后,小檗碱的摄取量有显著提高[(1.05±0.09)ng/μg],但是在加入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后,虽然有黄芩苷存在,小檗碱的摄取量未见提高[(0.53±0.05)ng/μg]。结论:通过TLR4受体介导NF-κB通路抑制剂筛选模型,筛选出黄连解毒汤内小檗碱能够有效阻断TLR4/NF-κB信号通路的传导,在小檗碱的跨膜转运的过程中不存在肠道转运蛋白P-gp的作用,但存在MRP2的外排作用,这可能是因为黄连解毒汤中配伍黄芩苷可抑制MRP2蛋白活性,从而使Caco-2细胞中小檗碱被外排的量减少,增加小檗碱的吸收量。  相似文献   

5.
小檗胺对多药耐药K562/Adr细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小檗胺诱导人白血病K562/Adr细胞凋亡及逆转多药耐药的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MTT法测IC50值,流式细胞仪Annexin V 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发生率,PI染色法检测凋亡峰及细胞周期,同时以FCM检测Caspase-3、P-GP蛋白表达及细胞内药物积聚能力,RT-PCR法检测mdr-1基因表达。结果小檗胺能抑制人白血病K562/Adr细胞生长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并能诱导细胞凋亡,使Caspase-3蛋白表达及细胞药物外排能力增加,同时降低mdr-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小檗胺能激活Caspase-3以诱导人白血病K562/Adr细胞凋亡,同时能通过降低mdr-1表达逆转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miRNA角度探讨黄芩苷对乳腺癌侵袭与转移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黄芩苷作用于乳腺癌MCF-7细胞,运用免疫组化检测TGF-β和VEGF表达的变化,筛选最佳药物浓度;用miRNA芯片筛选受黄芩苷调控的差异miRNA,qRT-PCR对芯片结果中上调的miRNA进行验证,Western-blot检测Bcl-2、Caspase-9、Caspase-3、p-p38、p53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与转移,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用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的黄芩苷作用于乳腺癌细胞,免疫组化显示TGFβ、VEGF的表达下降,筛选出最佳药物浓度为50μmol/L;黄芩苷干预后miRNA芯片筛选出miR-126表达上调最明显,并以qRT-PCR验证。黄芩苷或miR-126 mimics作用于乳腺癌细胞后Bcl-2表达水平下降,Caspase-9和Caspase-3的裂解产物、p-p38、p53表达水平提高。Transwell试验表明黄芩苷干预或转染miR-126 mimics后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降低,MTT法显示黄芩苷或miR-126 mimics均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显示黄芩苷与miR-126 mimics促进癌细胞凋亡。结论:黄芩苷能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转移,其机制可能与上调miR-126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黄芩苷对TNF-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比较有无TNF-α(50ng/ml)诱导时黄芩苷(120、60、30μg/ml)对HUVEC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PS)、佛波酯(PMA)对HUVEC表达CD106的影响,黄芩苷对HUVEC表面CD54、CD106表达的影响、不同浓度的TNF-α对HUVEC凋亡的诱导作用,以及黄芩苷对TNF-α诱导的HUVEC凋亡率的影响。结果:120μg/ml黄芩苷对正常细胞的增殖无显著性影响,但可改善TNF-α对HUVEC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LPS、PMA刺激24h、TNF-α诱导以及黄芩苷对HUVEC表面黏附因子CD106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影响,但120μg/ml、60μg/ml黄芩苷可有效降低TNF-α诱导的CD54的表达,抑制率分别为41%、15%;100 ng/ml TNF-α作用24h诱导的早期凋亡率最高,120μg/ml黄芩苷可抑制TNF-α诱导的凋亡率的增加,抑制率为38%。结论:黄芩苷对TN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与其能抑制黏附因子表达与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黄芩苷体外抗白念珠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挂采用XTT减低法评价黄芩苷对白念珠菌的生物膜及黏附性的影响;镜下观察该药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态学影响;细胞毒试验检测该药的毒副作用。结果 各黄芩苷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SMIC50、SMIC80分别是1000μg/ml、2000μg/ml;2000μg/ml及200μg/ml的黄芩苷对白念珠菌的早期黏附及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黄芩苷对人细胞毒性较弱。结论 黄芩苷对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邓远雄  杨昌华  牟玲丽 《中草药》2008,39(2):227-231
目的 研究黄连解毒汤中主要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在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链脲佐菌素ip给药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ig黄连解毒汤提取物后取血分离血浆,采用HPLC-UV法检测血浆中黄芩苷、汉黄芩苷质量浓度,以矩量法计算药动学参数.采用黄连解毒汤提取物与大鼠粪便温孵,从肠道代谢方面研究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动力学改变的初步机制.结果 黄芩苷在正常大鼠和糖尿病大鼠中的tmax2分别为(4.50±1.92)、(7.5±1.0)h,Cmax1分别为(2.83±0.25)、(9.54±2.87)μg/mL,Cmax2分别为(2.56±0.63)、(6.58±1.15)μg/mL,AUC(0~24)分别为(37.58±7.57)、(92.75±24.62)μg·h/mL,t1/2分别为(6.6±2.4)、(12.64±3.35)h.汉黄芩苷在正常大鼠和糖尿病大鼠中的tmax2分别为(5.5±1.0)、(8.00±1.63)h,Cmax1分别为(1.36±0.17)、(6.16±1.40)μg/mL,Cmax2分别为(1.58±0.17)、(4.11±0.76)μg/mL,AUC(0~24)分别为(27.02±3.72)、(58.16±16.43)μg·h/mL,t1/2分别为(9.72±2.24)、(7.89±1.63)h.实验结果表明大鼠在糖尿病病理状态下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Cmax1、Cmax2、AUC(0~24)明显增加,黄芩苷的t1/2显著延长.粪便温孵的结果表明,黄芩苷在糖尿病大鼠粪便中降解加快.结论 黄芩苷在糖尿病大鼠中的动力学改变的原因可能由于黄芩苷在糖尿病大鼠肠道代谢加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半枝莲中主要成分野黄芩苷对结肠肿瘤干细胞(CSC)自我更新的影响,并从Hedgehog信号通路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从HT-29人结肠腺癌上皮细胞株中分拣出结肠肿瘤干细胞(HT-29CSC),并对其进行无血清悬浮培养。用CCK-8试验研究野黄芩苷对HT-29CSC活性的影响;用干细胞球形成试验研究野黄芩苷对HT-29CSC体外自我更新的影响;用qRT-PCR研究野黄芩苷对结肠肿瘤干细胞标记物基因CD133和增殖基因ki-67表达的影响,和对结肠肿瘤干细胞中Hedgehog信号通路基因Ptch1和Gli1表达的影响。结果:终浓度为40μg/ml、80μg/ml和160μg/ml的野黄芩苷可以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T-29CSC体外活性,抑制HT-29CSC体外自我更新,下调结肠肿瘤干细胞标记物基因CD133和增殖基因ki-67 mRNA水平,抑制结肠肿瘤干细胞中Hedgehog信号通路基因Ptch1和Gli1 mRNA转录。结论:野黄芩苷可以抑制结肠肿瘤干细胞活性和自我更新,其机制在于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黄连解毒汤的抗氧化作用及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筛选黄连解毒汤中与治疗老年性疾病有关的有效成分。方法: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体外抗氧化模型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实验模型,分析比较了黄连解毒汤全方、单味药及其主要成分的抗氧化作用和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结果:复方黄连解毒汤的抗氧化活性比黄连、黄柏和栀子单味药强;黄芩及其主要成分黄芩苷(IC50=12.06μg·mL-1)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与对照品毒扁豆碱和加兰他敏比较,小檗碱(IC50=9.52μg·mL-1)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较高,其次是黄连(IC50=18.89μg·mL-1)水提物,而黄芩和栀子抑制活性不明显。结论:黄连解毒汤具有抗氧化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作用,其中具有多羟基的黄酮类是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而生物碱类则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2.
三七总皂甙体外逆转K562/VCR细胞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从中药中寻找安全有效的多药耐药逆转剂,并初步研究三七总皂甙(PNS)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敏感细胞)及K562/VCR(耐药细胞)的影响.方法:以MTT法测定三七总皂甙注射液对K562及K562/VCR的直接细胞毒作用;测定阿霉素(DOX)对两种细胞的毒性作用并计算出耐药倍数;用流式细胞仪测定PNS作用后敏感细胞和耐药细胞内阿霉素的浓度;以流式细胞仪测定敏感细胞和三七总皂甙作用的耐药细胞表达多药耐药糖蛋白P-gp(P-170)的阳性率.以上实验均用维拉帕米作为阳性对照.结果:①三七总皂甙在300μg/ml浓度以下时对两细胞基本无毒性,为安全有效的逆转剂量.②阿霉素对敏感细胞和耐药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8.7ng/ml和1141.8ng/ml,耐药倍数为39.7倍.③三七总皂甙能够增强阿霉素(DOX)对K562/VCR的细胞毒作用.④三七总皂甙能够增加耐药细胞K562/VCR细胞内的阿霉素的蓄积浓度.⑤三七总皂甙(200μg/ml)可下调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P-gp糖蛋白的量,而未发现维拉帕米的类似作用.结论:三七总皂甙能够部分逆转耐药细胞K562/VCR的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
以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黄连解毒汤对小鼠的药效动力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宋珏  路通  谢林  王广基  刘晓东 《中草药》2005,36(5):709-713
目的以含药血清对小鼠肝匀浆体外生成丙二醛(M DA)的抑制作用为指标,研究黄连解毒汤及单味药水煎剂的药效动力学。方法测定小鼠ig黄连解毒汤及单味药所得含药血清对M DA生成作用的经时过程,并考察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单味药煎剂及小檗碱、黄芩苷抑制M DA生成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小鼠ig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连 黄芩后,含药血清均可抑制体外肝匀浆M DA生成,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各药的Em ax分别为86%、76%、79%及81%;tm ax分别为180、120、5及15 m in;其煎剂对M DA生成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小檗碱在0.12~10 ng/mL无明显的抑制作用;黄芩苷在1.11~10μg/mL有抑制作用,且作用亦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黄连解毒汤体内抗氧化作用强于各单方。黄芩苷可能是黄芩药液和含药血清中的抗氧化成分之一,而小檗碱可能与含药血清抗氧化作用无关;小鼠ig黄连解毒汤及其单味药所得含药血清对M DA生成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p62-NRF2通路探讨黄芪甲苷(AST)对白血病耐药细胞株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机制。方法复制白血病细胞模型,cck-8法测L1210、L1210/DDP细胞株对DDP的敏感性;将L1210/DDP细胞随机分成5组,即L1210组、L1210/DPP组、给药1组(L1210/DDP+8μg/ml DDP)、给药2组(L1210/DDP+8μg/ml DDP+100μg/ml AST)、给药3组(L1210/DDP+8μg/ml DDP+70μg/ml verapamil组),评价AST对L1210/DDP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凋亡率变化,DCFH-DA荧光探针检测各组细胞内ROS变化;real time RT-PCR检测p62-NRF2通路各节点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 L1210/DDP细胞对DDP的敏感性明显弱于L1210细胞,相对耐药指数为2.56;100μg/ml AST作用24h后,相对逆转倍数为13.67,70μg/ml verapamil的相对逆转倍数为20.46;与L1210组相比,含L1210/DDP各组内ROS水平低(P0.05);与L1210/DDP组相比,给药2、3组肿瘤细胞G_1期阻滞,S期缩短,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5);给药各组细胞p62、NRF2基因mRNA表达下调,除给药1组外,细胞HO-1基因mRNA表达均下调,而各给药组细胞cyclinD、Caspase3 mRNA表达均上调,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ST具有增强L1210/DDP细胞株对DDP敏感性,逆转L1210/DDP细胞株耐药的功效,其机制可能通过调控p62-NRF2通路及其靶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黄连解毒汤对尼莫地平在大鼠脑内处置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冬梅  何振伟  李杨  刘晓东 《中草药》2007,38(11):1681-1684
目的在整体和离体水平上研究黄连解毒汤对尼莫地平脑处置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测定大鼠单独给予尼莫地平以及尼莫地平与黄连解毒汤合用的血浆、脑组织中的尼莫地平经时过程,并在离体水平上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BMEC)模型考察ig黄连解毒汤后的大鼠血清、黄连解毒汤中的指标成分黄芩苷和小檗碱对尼莫地平在血脑屏障上转运的影响。结果整体实验中,合用黄连解毒汤组,尼莫地平在血浆和脑组织中的Cmax和AUC均显著高于单独给予尼莫地平组;离体实验中,ig黄连解毒汤后的大鼠血清、黄芩苷(5μg/mL)、小檗碱(>10ng/mL)促进rBMEC对尼莫地平的摄取,小檗碱(10ng/mL)对尼莫地平的摄取没有影响。结论在合用黄连解毒汤时,尼莫地平在大鼠血浆和脑组织中的药动学行为均发生改变;合用组尼莫地平在大鼠脑组织中分布增加,可能部分源于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清肺抑火丸中3个苷类成分的含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同时以2个检测波长对清肺抑火丸中的黄芩苷、京尼平苷、京尼平龙胆二糖苷进行定量分析.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A)-1%甲酸溶液(B)-乙腈(C)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8,278 nm.结果:黄芩苷、京尼平苷、京尼平龙胆二糖苷分别在0.165~1.650,0.106 ~1.060,0.035 ~0.350 μg(r >0.999 7)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6.75%,RSD< 2.05%.结论:该方法同时进行黄芩苷、京尼平苷、京尼平龙胆二糖苷的定量分析,可作为清肺抑火丸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7.
黄连解毒汤中1个新的黄酮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4味中药组成的复方)的化学成分,为其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研究提供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NMR和MS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黄连解毒汤的醋酸乙酯可溶性部分得到1个新的黄酮苷,命名为汉黄芩素-5-O-β-D葡萄糖醛酸苷甲酯(wogonin-5-O-β-D-glucuronide methyl ester,1).从正丁醇可溶性部分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小檗碱(2),巴马汀(3),表小檗碱(4),京尼平苷(5),药根碱(6),非洲防己碱(7),格陵兰黄连碱(8),汉黄芩苷(9),3,5-二乙酰胺吡啶(10)和京尼平-1-O-β-D-龙胆双糖苷(11).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根据已报道4味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判断化合物2,3和6来源于黄柏和黄连;化合物4,7和8来源于黄连;化合物5和11来源于栀子;2个黄酮苷来源于黄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葫芦茶苷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以及对JAK/STA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以HBV基因转染的HepG2.2.15体外细胞模型,采用MTT法检测葫芦茶苷对HBV基因转染的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在最大无毒浓度(TC0)情况下观察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后,分别在第4 d和8 d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HBsAg,HBe Ag的滴度。FQ-PCR法检测上清液HBV DNA的含量;采用FQ-PCR法检测葫芦茶苷10μg/ml,20μg/ml,40μg/ml剂量组对HepG2.2.15细胞内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STAT1mRNA、STAT2mRNA表达的影响;RTPCR法检测JAK2、STAT3mRNA表达水平。结果:葫芦茶苷对HepG2.2.15细胞毒性较低,TC50为109.56μg/ml,TC0为41.54μg/ml。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μg/ml,20μg/ml,40μg/ml剂量的葫芦茶苷能有效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 Ag,明显降低HBV DNA的含量。10μg/ml,20μg/ml,40μg/ml剂量的葫芦茶苷能明显升高细胞内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STAT1、STAT2、STAT3、JAK2 mRNA的水平。结论:葫芦茶苷体外具有显著的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而发挥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黄芩苷、丹参酮ⅡA、三七皂苷R1对过氧化氢所致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新生1d SD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以H2O2(50μM)造成细胞损伤模型,将黄芩苷、丹参酮ⅡA、三七皂苷R1的高(20μg/ml)和低(0.2μg/ml)两个剂量加入到培养细胞液中.在4h时,检测细胞形态及释放出的LDH活性变化,观察到上述药物对海马神经元损伤的直接保护作用.结果:低剂量黄芩苷和三七皂苷R1与模型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三种组分高剂量和丹参酮ⅡA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结论:黄芩苷、丹参酮ⅡA、三七皂苷R1对过氧化氢所致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唐钊  余沁楠  朱峰  贺俊  吴春磊  窦启锋 《新中医》2021,53(16):127-131
目的:探究黄芩苷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CCK-8检测黄芩苷对PC3细胞增殖的作用,Transwell实验检测黄芩苷对PC3细胞侵袭能力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黄芩苷处理后PC3细胞E-钙黏蛋白和促凋亡基因bax,caspase-3,抗凋亡基因bcl-xl以及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LC3B-Ⅱ的表达。结果:黄芩苷抑制PC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且呈浓度依赖趋势;黄芩苷能促进PC3细胞E-钙黏蛋白表达;黄芩苷能上调PC细胞促凋亡基因bax和caspase-3的表达,抑制抗凋亡基因bcl-xl表达。黄芩苷能促进PC3细胞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LC3B-Ⅱ的表达。结论:黄芩苷可以通过促进凋亡和自噬发生,增加E-钙黏蛋白的表达,抑制PC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