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行的对"脏气"进行分类的"气分阴阳"学说,与临床组方的一般原则有相悖之处,与病机学说和中药学理论有所相违,其否定"气阴两虚"等证候的客观存在也不符合临床实际。"气分阴阳"学说是机械套用阴阳学说"一分为二"思维的产物,不能有效指导临床实践,甚至可能导致临证思维混乱,应当摒弃。  相似文献   

2.
张仲景将脉象以其相关属性一分为二,并以"阴阳"统称之,以寸为阳、尺为阴,诊脉以浮取为阳、沉取为阴。《伤寒论》将复杂的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以其属性概而分之为阴阳,认为只要"阴阳自和",则疾病即可痊愈,也间接说明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是"阴阳和",疾病的本质是"阴阳不和"。这里的阴阳显然不是指具体的物质,而是对人体生理("体")和功能("用")的规定、概括和分类。在《伤寒论》中,张仲景使用"三阴三阳"来命名外感疾病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病位,称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六个概念,原本是阴、阳的分化,一阴分为三阴,一阳分为三阳,既是对经脉的划分,又是对六气(厥阴风气、少阴热气、太阴湿气、少阳火气、阳明燥气、太阳寒气)的阴阳划分,也是对脏、腑(太阴肺、脾,少阴心、肾,厥阴肝、心包络,太阳膀胱、小肠,阳明胃、大肠,少阳胆、三焦)的阴阳划分。可以看出,在《伤寒论》中,阴阳主要是用来分类的,而阴阳所指代的具体事物则是由事物的阴阳属性演化而来。张仲景将阴阳学说具体的运用到临床实际,没有用"阴阳"去进行过多的理论演绎,而是用了最原始和简单的方法,用阴阳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进行提纲挈领、执简驭繁的规定和分类,这是符合临床实际的。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浅析中医阴阳理论与壮医"阴阳为本""三气同步""三道两路"理论,总结中医阴阳学说和壮医理论中"阴阳为本""三气同步""三道两路"理论的联系与区别,为探索壮医理论提供有效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小儿自出生之后,就开始了自身的阴阳平衡,其阴阳平衡是阳气占主导地位的阴阳平衡。"少阳为枢"是"少阳学说"的理论核心,用"少阳为枢"来解释小儿不断枢转、变化的"阴阳平衡"十分恰当。随着"阳生阴长",新的阴阳平衡不断取代旧的阴阳平衡,构成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基本生理特点。同时,该理论也可解释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的病理特点。因此,少阳学说可以涵盖"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  相似文献   

5.
有学者以"杂气病因学说"与"天人合一观"为文献依据;恶性肿瘤基因学发病机制和现代中医学提出的"癌毒学说"与"扶正抑癌学说"为临床依据提出"癌气"概念。本文从肿瘤角度出发,结合中医学的"精气学说"对"癌气"概念重新定义,并深入分析其生成、分类、气机及气化。在此基础上明确"癌气"与"癌毒"的关系,以及基于癌气分析癌病的难治性及其治法,并阐明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医“气”学说研究60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回顾了近60年来国内外"气"学研究的过程,并对今后"气"学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结果显示,气学说研究历经气的内涵争论、气实质探索到气学说研究的低谷,近年来逐渐聚焦气的"场"假说。  相似文献   

7.
中医认为抑郁症是由七情所伤,情志不遂,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等病因造成的。这与气机郁滞,特别是脏气郁滞失和、脏腑功能失调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从心、肝、脾、肺、肾五脏分别论述脏气郁滞在抑郁症发病中的关键作用。指出在治疗抑郁症的同时,可以考虑通过调理脏气的方法,以"调理脏气"为总则,针对脏气郁滞辨证施治,即开心气、疏肝气、理脾气、宣肺气、通肾气,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8.
依据"气分为三"的广义脏气分类方法,探讨了肾气虚证的临床表现和遣方用药。认为肾气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神疲体倦,气短懒言,腰膝酸软,小便清长,临证应选用黄芪、人参、山药、补骨脂、五味子、刺五加、黄精等化裁治之。  相似文献   

9.
以《内经》为源,经文献整理,分类陈述古今医家对"十一脏取决于胆"的阐释。结合己见,更倾向于胆主春升之气之说,认为《素问·六节藏象论篇》在四时藏象阴阳的基础上提出此观点,既高度概括了胆的功能特性,又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探源壮医学天阴阳理论,总结黄瑾明教授的学术成果和经验,对广西黄氏壮医针灸流派天阴阳针法的理论和临床特色进行阐释。此针法是以壮医学"三气同步"理论和天阴阳理论为指导,以"三道两路"学说为基础,以调气为法、调神为本,患者调息静息后采用微针浅刺术针刺脐环穴为主以达到调神治本目的的综合性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