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炎症机制与中医药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与炎症有着密切的关系,炎症因子可引起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炎症因子包括TNF-α、IL-6,CRP,脂联素,MCP-1等。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胰岛素抵抗的病因病机与脾胃虚损有关,采用中药疗法调节糖尿病的炎症状态,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代谢性炎症探讨解毒化浊法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通过分析代谢性炎症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浊毒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解毒化浊法抑制代谢性炎症、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古今文献,对解毒化浊法通过抑制代谢性炎症反应进而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观点进行评析。结果:文献研究表明,代谢性炎症反应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2型糖尿病实质是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浊毒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解毒化浊法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是有效的;解毒化浊法可抑制代谢性炎症反应,其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与抑制代谢性炎症反应有关。结论:解毒化浊法可通过抑制代谢性炎症反应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解毒化浊法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其主要危害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目前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的主要病理改变就是动脉粥样硬化,临床机制主要是炎症和胰岛索抵抗。目前围绕二者又有研究热点,关于胰岛素抵抗提出了“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和“代谢综合征”;炎症新近提出了亚临床炎症,其中前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肿瘤坏死因α(TNF-α)仅作为炎症指标,尤以IL-6的研究日益全面,发现它不仅是炎症标记物,而且也确实参与了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4.
炎症、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炎症学说在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备受关注,认为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中涉及到的炎症因子主要有白细胞、单核细胞、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系列、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的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98例,根据中医证型分为3组,将FPG、PPG、FINS、HbA1C、HOMA-IR及炎症因子(TNF-a、IL-6、IL-10)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医辨证分型以气阴两虚型最多;各组间HOMA-IR、TNF-a及IL-6比较,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因子呈正相关。结论: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因子可作为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李光美  赵伟  张婷 《环球中医药》2022,(8):1415-1417
AhR/ILC3s通路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调节肠道菌群可激活AhR/ILC3s通路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浊毒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解毒化浊法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且其机制与调节肠道菌群,抑制代谢性炎症有关,但是否通过AhR/ILC3s通路起作用尚未可知。笔者通过对胰岛素抵抗、代谢性炎症、AhR/ILC3s信号通路、浊毒理论等相关古今文献进行研究,对解毒化浊法与AhR/ILC3s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理论机制相关性进行探讨。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代谢性炎症—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调节轴。肠道有益菌群可激活AhR/ILC3s信号通路,抑制代谢性炎症,是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键环节。解毒化浊法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激活AhR/ILC3s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这可能是解毒化浊法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重要信号通路,也可能是解毒化浊法改善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分泌量在正常水平时,刺激靶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生理效应显著减弱;或者是靶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生物效应正常进行需要超常量的胰岛素[1].业已发现,2型糖尿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单一胰岛素缺乏不能解释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不敏感是其另一重要的病理因素.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还认识到胰岛素抵抗及继发的代偿性胰岛素分泌增多,对机体可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和病理改变,成为一些疾病的共同发病基础.如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它们与2型糖尿病组成一组含多种危险因子的多代谢异常综合征,即Reaven[2]1998年提出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又称"X综合征".可见胰岛素抵抗不仅是2型糖尿病的病因,也是许多其他疾病的共同病因.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不仅有利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也有利于防治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颜薇  陈秋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9):2299-2300
糖尿病被认为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性疾病,持续的低度炎症反应贯穿始终;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两个关键因素,炎症导致IR的分子机制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中医对糖尿病IR及其炎症机制也有独到的认识。文章就将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炎症机制的中西医认识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机制。通过探讨胰岛素抵抗的中医病机及“脾主运化-主肌肉“的渊源,认为脾虚是胰岛素抵抗的基本病机,并结合现代医学对胰岛素抵抗机制、脾-线粒体和脾-胰的研究,探讨了从“脾”论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应用,提出健脾益气养阴法为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基本治法,同时辨证应兼顾痰湿、湿热、血瘀等。  相似文献   

10.
罗宇磊  陈秋 《新中医》2014,46(7):232-233
<正>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因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障碍,表现出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为非单一病因所致。近年许多研究指出,炎症因子与T2DM及其并发症相互关联,慢性炎症学说在T2DM的发生、发展及指导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1]。研究者认为,炎症因子可能是T2DM发生的重要预测因子,主要涉及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参芪平糖宁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加高脂高糖饮食制备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观察参芪平糖宁对其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实验性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在应用参芪平糖宁治疗后,高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明显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升高,低高剂量组大鼠胰岛素含量明显增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参芪平糖宁能有效地降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肿瘤坏死因子含量,从而防治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2.
探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肝内炎症发病机制与中医学毒损肝络致消渴病病机理论的相关性,阐明解毒通络调肝法可作为抑制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肝内炎症发病机制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从毒损肝络论治的理论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病理基础是毒损肝络,并探讨其现代病理生理学机制可能是肝内炎症。提示解毒通络调肝法可通过抑制肝内炎症,而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关系。方法:设正常组20例,糖尿病组40例。检测患者血清空腹胰岛素、C肽、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胰岛素抵抗(IR)程度。结果:糖尿病组与正常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K-α),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相比,有明显差异(P〈0.0001)。结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显著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1 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全身性胰岛素感受性下降的一种病理状态,使正常浓度的胰岛素不能发挥其相应的效应.现代研究证明,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障碍.显性糖尿病的发生既存在IR,又存在胰岛素分泌缺陷.因此,IR是贯穿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对于2型糖尿病而言,究竟有多少人存在IR,尚缺乏准确的数字.最近Haffner等采用改良FSIGT微小模型法测定了479例2型糖尿病患者,结果胰岛素敏感的2型糖尿病为37例(8%),IR者占442例(92%),可见IR在2型糖尿病中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抗抵(IR)是2型糖尿病的基本病因之一,它可导致糖尿病大血管危险因子如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甘油三脂升高,血管内皮功能和纤溶系统的紊乱。纪立农认为,在糖尿病的药物治疗阶段,应始终坚持使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中医近年来也开始注重胰岛素抵抗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熊曼琪提出中医防治2型糖尿病必须研究胰岛素抵抗。现就近年来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超重的脾虚湿热型2型糖尿病炎症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并评价加减四妙散对两者的影响。方法合格的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1例,两组均给予饮食运动指导,治疗组同时给予加减四妙散口服,对照组给予吡格列酮口服,共观察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nsulin action index,IAI)、胰岛素抵抗指数(index of insulin resistance,IRI);炎症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脂联素(Adiponectin,ADP)、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变化,比较炎症因子与胰岛素敏感指数的相关性。结果炎症因子与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相关。治疗后两组在中医(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CTM)症状积分上均有所改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IL-6、IRI水平降低,ADP、IAI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药物改善中医症状,降低BMI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四妙散可以通过调节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独特疗效。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缺陷,针刺通过改善胰岛素受体和受体后缺陷,调节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针刺可抑制胰岛细胞凋亡,改善β细胞功能障碍并保护其形态。本文综述了针刺对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机体能量代谢及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文献,为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使之得到更好的推广。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重要的病理基础,亦贯穿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本文搜集整理了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和研究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文献,初步探讨胰岛素抵抗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分析总结了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常用药物和方法,并归纳中医药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树彪  徐贵军 《新中医》2006,38(9):20-21
胰岛素抵抗(IR)是糖尿病、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等多种慢性代谢相关疾病的共同生理病理基础。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显著特征。有研究表明,半数以上的2型糖尿病存在胰岛素抵抗。因此,近年来中医对胰岛素抵抗的研究与治疗多围绕着2型糖尿病展开,笔者就近年来关于胰岛素抵抗的中医治疗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