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知母皂苷(SAa B)对Aβ_(1-42)诱导的皮层神经元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MTT法测皮层神经元细胞存活率;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神经元突触素(SYP)、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表达的改变。Western印迹法检测神经元SYP、PSD-95、p-Akt473、p-m TOR蛋白表达水平表达的改变。结果:Aβ_(1-42)作用48 h可使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使神经元SYP、PSD-95、p-Akt473和p-m TO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SAa B(0.01,0.1,1,5,10μmol/L)可明显对抗Aβ_(1-42)引起的神经元细胞存活率下降,并呈一定浓度依赖性。SAa B也可使SYP、PSD-95、p-Akt473和p-m TOR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知母皂苷能够抑制Aβ_(1-42)诱导的皮层神经元突触损伤,这种作用可能与PI3K/Akt/m TOR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19,(10)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_1对氧-糖剥夺诱导的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神经元置于三气培养箱(85%N_2、10%H_2、5%CO_2混合气体)中用无糖细胞外液中培养1.5 h,构建氧糖剥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b_1组(0.2、2、20μmol/L)及人参皂苷Rb_1(20μmol/L)+LY294002(1μmol/L)组。采用LDH法和PI/FDA双染检测神经元活性和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神经元p-Akt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b_1(2、20μmol/L)可显著降低神经元凋亡率、LDH释放(P0.05),人参皂苷Rb_1(0.2、2、20μmol/L)可显著提高神经元p-Akt表达(P0.05);与人参皂苷Rb_1组(20μmol/L)比较,人参皂苷Rb_1+LY294002组可显著逆转人参皂苷Rb_1对神经元凋亡、LDH释放的抑制作用,以及对p-Akt表达促进作用(P0.05)。结论人参皂苷Rb_1可经激活PI3K/Akt来减少OGD诱导的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姜黄素(curcumin)对小鼠肾足细胞系(MPC5)自噬作用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对糖尿病肾病足细胞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足细胞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5.5 mmol/L)、高糖组(30 mmol/L)、姜黄素低、中、高浓度组(1μmol/L、5μmol/L、10μmol/L)、雷帕霉素组(10 nmol/L)。Western blot分别检测LC3B、Beclin-1、Synaptopodin及Nephrin蛋白表达。将足细胞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5.5 mmol/L)、高糖组(30 mmol/L)、姜黄素低、中、高浓度组(1μmol/L、5μmol/L、10μmol/L)、LY294002组(10μmol/L)。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p-mTOR、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高糖组自噬相关蛋白LC3II/I比值及Beclin-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姜黄素组LC3B、Beclin-1等自噬标志性蛋白表达均高于高糖组(P0.05);姜黄素组足细胞功能性标志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高糖组(P0.05);姜黄素组p-mTOR、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高糖组(P0.05)。结论:姜黄素能明显改善高糖刺激对小鼠肾足细胞的自噬抑制作用,并且通过抑制P13K/Akt/mTOR信号途径减轻足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8,(10)
目的:探讨葛根素抑制PI3K/Akt信号对甲状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2.5、25、50、100、200μmol/L的葛根素处理人甲状腺癌K1、FTC-133、8505C细胞48 h及200μmol/L葛根素处理细胞24、48、72 h,CCK8检测细胞活力。后续研究分为对照组、葛根素组、PI3K/Akt信号抑制剂LY294002组和葛根素+LY294002组,CCK8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ROS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p-Akt、PCNA、survivin蛋白表达。结果:葛根素可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抑制人甲状腺癌K1、FTC-133、8505C细胞活力;葛根素和LY294002均可抑制K1细胞活力,诱导细胞凋亡,诱导ROS产生,下调p-Akt、PCNA、survivin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对细胞活力抑制、诱导凋亡、ROS产生及p-Akt、PCNA、survivin表达下调作用更显著,且与葛根素组和LY294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可抑制甲状腺癌细胞活力和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诱导ROS产生及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联合顺铂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信号通路对人胃癌HGC-27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人胃癌细胞株HGC-27,随机分为空白组、红景天苷组(40μmol/L红景天苷)、顺铂组(10μmol/L顺铂)、联合组(40μmol/L红景天苷+10μmol/L顺铂)。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I3K、Akt、mTOR mRNA表达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I3K、Akt、磷酸化Akt(phospho-Akt, p-Akt)、mTOR、磷酸化mTOR(phospho-mTOR,p-mTOR)、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elllymphoma-2, Bcl-2)、Bcl-2相关X蛋白(Bc...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西红花酸对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BB)作用后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PI3K/Akt通路的影响,探讨西红花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人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行实验,空白组只加入完全培养基培养,PDGF-BB组加入20 ng/mL PDGF-BB完全培养基培养,PDGF-BB+西红花酸组加入20 ng/mL PDGF-BB和梯度浓度西红花酸培养。采用CCK-8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迁移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内p-Akt(ser473)表达情况。结果 PDGF-BB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PDGF-BB+西红花酸各组细胞增殖率较PDGF-BB组降低(P均0.05),且呈剂量依赖性,但不能完全抵消PDGF-BB的促增殖作用。PDGF-BB组细胞迁移率和p-Akt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PPDGF-BB+西红花酸10μmol/L组、PDGF-BB+西红花酸50μmol/L组细胞迁移率和p-Akt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PDGF-BB组(P均0.05)。结论西红花酸能抑制PDGF-BB作用后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可明显下调PI3K/Akt通路的过度激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PI3K/Akt信号通路在瓜蒌皮保护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2.5 mmol/L Na_2S_2O_4诱导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瓜蒌皮提取物组及抑制剂组。应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测定Akt、p-Akt(Ser 473)、Bax、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瓜蒌皮提取物预处理24 h后能改善心肌细胞形态,明显提高心肌细胞活力。瓜蒌皮提取物能促进Akt、p-Akt(Ser 473)及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抑制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PI3K抑制剂LY294002与瓜蒌皮提取物联合处理后,逆转了瓜蒌皮提取物对心肌细胞的上述作用,导致细胞凋亡率上升。结论瓜蒌皮提取物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缺氧/复氧损伤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芩苷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对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方法培养Hela细胞后分为空白组、卡铂组(40μg/mL)及黄芩苷低、高剂量组(40、80μmol/L),处理24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v-FITC/PI双染色和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黄芩苷(40、80μmol/L)能抑制细胞增殖(P<0.01),增加细胞凋亡率(P<0.01),抑制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P<0.01),且细胞出现明显的染色质凝集、核萎缩、凋亡小体增多现象。结论黄芩苷可能通过下调PI3K/AKT/mTOR通路,从而具有抑制HeLa细胞增殖、促进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赵景明  李惠  李国峰 《中成药》2020,(4):883-886
目的探讨乙酰紫草素联合奥沙利铂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结肠癌HT29细胞分为空白组、乙酰紫草素组(10μmol/L)、奥沙利铂组(1μmol/L)和联合给药组(10μmol/L乙酰紫草素+1μmol/L奥沙利铂),MTT法检测HT29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HT29细胞凋亡率、qRT-PCR法检测HT29细胞Ki-67、Bcl-2及Bax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 (p-Akt)蛋白表达。结果人结肠癌HT29细胞经乙酰紫草素、奥沙利铂和联合给药处理24、48、72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均增加,其中联合给药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最高(P<0. 05)。药物处理HT29细胞48 h后,与空白组比较,乙酰紫草素组、奥沙利铂组和联合给药组凋亡率、Bax mRNA表达增加(P<0. 05),而Ki-67、Bcl-2 mRNA表达及p-PI3K、p-Akt蛋白表达降低(P<0. 05);联合给药组的细胞凋亡率、Bax mRNA表达均高于乙酰紫草素组和奥沙利铂组,Ki-67、Bcl-2 mRNA表达及p-PI3K、p-Akt蛋白表达低于乙酰紫草素组和奥沙利铂组。结论乙酰紫草素和奥沙利铂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均具有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可能与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且两者联用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徐文芳  金红花 《中药材》2022,(4):964-967
目的:研究盐酸石蒜碱(lycorine hydrochloride)对脂肪酸诱导H9c2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脂肪酸(100μmol/L)诱导H9c2细胞炎性损伤,采用CCK-8法筛选盐酸石蒜碱最佳给药浓度;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TLR4、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H9c2细胞内活性氧(ROS)产生水平。结果:CCK-8筛选出盐酸石蒜碱的最佳给药浓度为5、10μmol/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LR4蛋白表达及p-PI3K/PI3K、ROS水平显著升高,p-Akt/Akt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盐酸石蒜碱组TLR4蛋白表达及p-PI3K/PI3K、p-mTOR/mTOR、ROS水平显著降低,p-Akt/Akt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盐酸石蒜碱对脂肪酸诱导H9c2细胞炎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p-PI3K、p-mTOR蛋白表达,促进Akt蛋白磷酸化,抑制炎性损伤H9c2细胞内ROS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阴道镜在临床应用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的飞速发展,阴道镜的设计及功能也日臻完善,阴道镜检查对诊断外阴、阴道、宫颈肿瘤具有重要价值,配合临床治疗起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是当今世界上常见的慢性疾患,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患病率及死亡率均有所上升,我国也同样,因此哮喘己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及其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为支气管哮喘(哮喘)形成和发展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抗炎和降低气道高反应是基本治疗方法。糖皮质激素能消除气道炎症、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延缓气道重塑,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及肺功能。在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治疗中,糖皮质激素是最有效的抗炎药物。为了探讨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应用甲泼尼龙治疗的合适剂量、剂型及合适疗程,我们对30例中重度哮喘患者行脉冲震荡进行观察,主要观测参数分别为,共振频率(Fres)、总气道阻力(R5)、中心气道阻力(R20)、弹性阻力(X5)等。期待通过监测这些参数的变化,为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欣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4):69-72,74
癌症不是绝症,用清代名医俞嘉言的话说,“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医源性失误等于作茧自缚,药源性失误有如饮鸩止渴。对癌症病因认识的模棱两可,导致了对癌症早期诊断的方法和治疗药物的研究迷失方向,步入岐途;对人们亚健康状态背后隐藏的免疫功能初始紊乱存在的无知;治疗药物和研究方法的肤浅,为癌症的高发率造就了一支庞大的后备军;对癌细胞大面积出现,是发展、复发还是转移的认定,决定着我们研究癌症临床治疗的方法和药物指导原则的制定。癌症是可以治愈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战胜癌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当前,亲情护理、舒适护理、人性化关怀的护理以成为热门话题。所谓舒适护理,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舒适,而是使人们在生理、心理、社会上各方面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日趋增强。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强化舒适护理的运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建伟 《四川中医》2010,(10):32-33
本文认为运用腹诊辨治脾胃病,《内经》、《伤寒论》虽有论述,然唐宋以后方书中绝少记载,腹诊辨治脾胃病仅存问而知腹证,这种做法势必影响和降低脾胃病的诊疗水平。因此,运用腹诊法所取得的腹证,藉以判断脾胃病病因、病症、病性与病势,从而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可以决定脾胃病的治则、制方和遣药的依据,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疾病预防的影响。方法:将72例早产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6例微量喂养,对照组36例传统喂养。观察发生低血糖次数、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到足量喂养时间、喂养不耐受、便秘、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体重增长快,住院日短。结论:微量喂养能够充分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能量,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肠道并发症,改善喂养的耐受性,促进胃肠道成熟。  相似文献   

17.
盐酸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但在进行常规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时,常使受术者感到不同程度的疼痛,而使她们产生一种恐惧心理。为提高计划生育手术质量,减少受术者痛苦,探讨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现将我站采用的镇痛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在基层非常活跃,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对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对中西医结合学术的繁荣和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笔者近期查阅了中西医结合核心期刊《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2000年的全部期刊,对其中反映基层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基层园地”专栏收载的857篇文章进行了粗略统计,结合个人在基层工作的体会,对当前基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现状作一些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主要适用于创伤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严重畸形,以往多采用保守治疗,但效果欠佳。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涌现而出现新的方法,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已逐步成为临床上治疗膝部骨关节炎和重建膝关节功能的重要方法。全膝关节置换是较大的关节重建手术,对手术的无菌要求很高预防感染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由于其截骨时电锯的摆动使骨屑及油脂飞溅回弹易引起感染,特将透明挡板在术中的应用以及手术配合介绍给各位同仁。  相似文献   

20.
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综述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的相关研究文献,回顾了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与一些基因、多肽和神经系统等相关性,总结了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研究对阐明针刺内在机制的贡献,最后在临床应用上展望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