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丽  刘定一 《新中医》2014,46(2):152-154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联合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5例,2组均接受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化疗前2天给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以及艾迪注射液治疗。化疗期间检查患者肝肾功能、心电图,观察病情的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估临床疗效。结果:化疗有效率治疗组为57.1%,对照组为45.7%,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生活质量改善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45.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间的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联合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康艾与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A、B、C3组各30例,A组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B组采用艾迪注射液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C组仅采用G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3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和毒副反应。结果:A、B组在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毒副反应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C组(P0.05),;A、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康艾与艾迪注射液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路径灌注化疗联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均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完全缓解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改善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食欲减退、乏力、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免疫系统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PubMed、Cochrane Central、EMbase数据库,搜集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10月27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RCT,1432例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疗效、生活质量评分、体力状况比较结果分别为[RR=1.30,95%CI(1.15,1.46),P0.000,1]、[RR=1.31,95%CI(1.13,1.53),P=0.000,5]、[MD=5.61,95%CI(4.68,6.55),P0.000,01]、[MD=8.06,95%CI(4.43,11.68),P0.000,1],表明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优于单纯化疗组。且治疗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相比,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不足,上述结论仍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的RCT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GP化疗方案在临床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0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GP化疗方案(吉西他滨l00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50mg/m^2静脉滴注,第4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1次/d。均以连续治疗21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治疗组客观总有效率为62%,对照组为3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427,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755,P〈0.05);2组均有不同程度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恶心呕吐最为多见,治疗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NSCLC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GP(吉西他滨+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0例用GP方案治疗,治疗组40例用鸦胆子油乳+GP方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47.50%,对照组近期有效率为45.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减少、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治疗组改善率为72.50%,对照组改善率为40.00%。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与GP方案联合治疗晚期NSCLC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症状,减轻化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化疗并联用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将140例NSCLC晚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给予GP化疗+艾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70例仅行GP化疗,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骨髓抑制中治疗组发生率为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4%;胃肠道反应中治疗组发生率为4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治疗组满意率(69%)高于对照组(50%)。结论艾迪注射液可减少晚期NSCLC患者GP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从而使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6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30例患者单纯给予化疗,B组36例患者给予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B组患者有效率为63.9%,显著高于A组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小于A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清  何欣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3):3364-3365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GP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中晚期肺癌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GP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21 d为1周期,完成2周期后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的实体瘤疗效、症状缓解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基础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显著,缓解常见症状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联合FOLFOX4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组加鸦胆子油乳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79.3%、对照组72.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放射性食管炎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改善率治疗组75.9%、对照组44.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取胰俞并辨证加减,治疗组每穴每侧分别注射黄芪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各1 m L,对照组每穴每侧分别注射甲钴胺各1 m L。2组均每日注射1次,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天,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2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传导速度(MNCV)的变化情况并统计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均能明显提升神经传导速度(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提升MNCV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提升SNCV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58/60),优于对照组的66.67%(40/60)(χ~2=30.745,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优于甲钴胺穴位注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发病72h以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静滴,对照组56例采用丹参注射液静滴。两组其他治疗相同。观察两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对照组为83.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双黄连粉针和9种注射剂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0.9%氯化钠溶液作为溶媒,考察双黄连粉针与9种注射剂在室温下配伍后外观、pH和微粒变化,并采用HPLC法考察配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变化。结果:双黄连粉针与头孢呋辛钠粉针配伍产生白色沉淀,含量下降;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颜色加深,pH略微升高,含量下降;与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含量下降。结论:双黄连粉针不宜与头孢呋辛钠粉针、碳酸氢钠注射液、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配伍,可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的适宜配伍浓度。方法:用10mL、20mL、25mL、30mL及35mL双黄连注射液,分别与200mL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观察其在4h内微粒变化,在4h内的pH值、紫外吸收的变化。结果:20mL及以下配伍液放置4h以内。微粒符合药典规定,pH值无明显变化;25mL及以上配伍液微粒不符合药典规定。结论:20mL及以下双黄连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在4h内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15.
升压灵注射液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令东  陈廉  郭戎  许惠琴 《中成药》2000,22(9):601-603
目的测定升压灵注射液在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升压灵注射液中辛弗林为指标进行测定.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内含0.02M磷酸和0.2%十二烷基硫酸钠),色谱柱YWG18(4.6×150mm),紫外检测波长为275nm,柱温40℃,流速1ml/min.结果升压灵注射液静注后在兔体内呈二室模型分布,其药代动力学参数是Vc=53.81ml/kg,K12=0.27/min,K21=0.13/min,K10=0.6/min,T1/2α=0.76min,T1/2β=8.23min,α=0.92min,β=8.42×10-2/min,AUC=276.36μg/L·min,Cl=32.05ml/min.结论临床上使用升压灵注射液时,可短期多次或缓慢静脉滴注给药.  相似文献   

16.
脉炎消注射液可在体外抑制PHA诱导的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对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有直接的毒性杀伤作用,其中受作用的细胞主要为CD19+B细胞和CD4+T细胞;脉炎消注射液还可抑制sRBC免疫小鼠IgM型抗体生成细胞的产生及降低sRBC免疫小鼠的脾脏重量。  相似文献   

17.
双黄连粉针剂与头孢唑啉钠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双黄连粉针与头孢唑啉钠注射液在生理盐水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两药混合后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 在 37℃条件下观察 6 h,配伍液的外观、p H值及两药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实验证明两药可在生理盐水中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8.
脉炎消注射液可在体外抑制PHA诱导的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对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有直接的毒性杀伤作用,其中受作用的细胞主要为CD19B细胞和CD4T细胞;脉炎消注射液还可抑制sRBC免疫小鼠IgM型抗体生成细胞的产生及降低sRBC免疫小鼠的脾脏重量  相似文献   

19.
江娇  高天  杨帆  高群  王聪 《四川中医》2012,(6):55-56
目的:为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根据我们观察到的2009~2010年使用参麦注射液与参附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ADR(E)病例报告及用药情况计算ADR(E)发生率、相对危险度(RR)、标准化报告比(SRR)、报告率比(ARRR)、用药频度(DUI、DDDs)等分析安全性、合理性。结果:参麦注射液与参附注射液ADR(E)发生率分别为0.619,0.686;RR分别为2.3,0;SRR与ARRR均≈1;DUI均≤1.0,DDDS分别为9700,10175。结论:参麦注射液与参附注射液使用安全、合理,两药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予喜炎平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心律、血压及尿量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本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