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儿哮咳症见"气池"青紫与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关系的临床研究,探寻小儿哮咳发病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治疗小儿哮咳提供依据,"气池"变化的观察为儿科望诊新增添的内容。方法收集小儿病例资料90例,选择症见"气池"青紫的哮咳患儿30例为观察组、单纯哮咳而未见"气池"青紫患儿30例为对照A组及健康体检小儿30例为对照B组,检测其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指标,进行观察、研究、总结。结果症见"气池"青紫哮咳患儿的IgG、IgA、IgM水平较单纯哮咳而未见"气池"青紫患儿及健康体检小儿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并且以IgA、IgM降低为主;少数患儿存在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在正常范围内偏高的现象。结论免疫力低下是症见"气池"青紫哮咳患儿反复发作的病因之一,故对临床症见"气池"青紫的哮咳患儿应常规检查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指标,以便调节机体的免疫力及为系统、规范化诊疗提供新的诊断依据。"气池"改变与免疫球蛋白指标变化关系的研究为儿科望诊新增添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小儿哮喘病症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痛咳嗽上气病脉症治第七》中指出:"咳而上气,喉中水鸣声。"在《医学正传》中指出:"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总之,哮以呼吸急促,喉间水鸣声为特点;而喘则以呼吸急促困难,不能连续以息为主症。喘未必哮,而哮必兼喘,故称哮喘。小儿哮喘主要以支气管哮喘多见。本病反复发作,根治难,大宗治疗:在发作时以祛邪为主,缓解时则从调补肺脾肾着手。笔者在辨证的原则下运用三苏汤治疗小儿哮喘取得疗效。  相似文献   

3.
王忠智 《浙江中医杂志》2003,38(12):515-515
小儿屏气发作综合征 ,又称婴幼儿吞气症。大抵属祖国医学的“气厥”范畴。临床上多见于婴幼儿 ,是一种患儿不满意的强烈反应。往往多见于惊吓、跌仆或事不如愿时。表现为剧哭时过度换气 ,随即哭声与呼吸突然中止 ,面唇肢端青紫 ,极度窘迫 ,甚至全身僵直 ,有短暂意识丧失 ,并可伴有手足抽搐振颤等症 ,发作时不必惊慌 ,拍打背部一般即可恢复正常。平时须注意预防发作 ,免惹起小儿失望的情绪 ,但必须加强正面诱导教育。鉴于该症长期反复发作或持续时间过长 ,可能引起脑的损害 ,故也不能等闲视之。笔者从 1 991年以来运用自拟平厥汤治疗 1 55例 …  相似文献   

4.
哮咳患儿的发病率居高不下,长期发作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也有发展为成人哮喘的潜在危险。治疗时间长,病情易反复,家长尚要背负沉重的心理及经济负担。寻找既能控制哮咳发作,又能防止病情反复,采用腧穴拔罐疗法治疗哮咳(发作期),能快速缓解症状,缩短疗程,且此种方法安全、有效,易于掌握,便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郭岩  刘桂颖 《河南中医》2014,(7):1344-1345
荆蝉汤为我院呼吸科治疗“风咳”常用方,临床观察本方对气道高反应性急性发作,症状以“突发阵发性痉咳”为主症者,具有迅速良好的缓解和治疗作用。此类咳嗽多以外界冷热变化、受风着凉、油烟异味、理化损伤、精神紧张、情绪应激及劳累等因素为诱因,伴见咳剧胸闷、喉间哮鸣,咽中不适、  相似文献   

6.
一、百日咳名义的溯源: “百日咳”是一种小儿的急性传染病,从昼轻夜重,病程较长,且有明显闾声、咳吐涎液的痉挛性阵咳为特点。从它的定义来说,在中医文献中有两种意义:其一,指百日内幼婴之咳嗽。如隋代巢氏病源于小儿杂病诸候中说:“百日内嗽者”是也。其二,指咳嗽的时间延长,与其他咳嗽有不同,故百日咳。如明代寇衡美说:“小儿百日咳痰者,呃逆为恶”。但“百日咳”之名,随着时代、地域及个人见解之不同,又有所谓:天哮呛、时行咳、饮气嗽、暴气嗽、顿嗽、顿咳、顿呛、颅惊瘟、疫咳等多种名称。其中以天哮、时行、顿咳、颅惊咳、疫咳较为通行。汉唐医典中,颇多类似“百日咳”症状的记载,如金匮要略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儿防哮敷贴粉穴位敷贴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哮喘缓解期患儿分别在夏季三伏天予以小儿防哮敷贴粉敷贴大椎穴、肺俞穴和膏肓穴治疗,每次敷贴4 h~6 h。敷贴治疗结束后1 a内观察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发作程度以及哮喘治疗用药变化。结果:患者敷贴治疗后哮喘发作次数、发作程度、哮喘控制用药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减少或减轻,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儿防哮敷贴粉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和哮喘控制用药,延长哮喘缓解期。  相似文献   

8.
哮喘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以反复发作,咳逆上气,呼吸困难,甚则鼻翼煽动,张口抬肩,喘息不能平卧伴咳中水鸡声为特征。大凡哮以声响言,为呼唤急促困难。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也就是说,咳中有水鸣声者,必有呼吸困难;而呼吸困难者,未必兼咳中鸡声。临诊之际,必细察明辨。因本病发作时,哮喘常并作,故称谓哮喘  相似文献   

9.
小儿咳喘证为临床常见疾病,临床上咳与喘同时并见,很难截然分开,多发病较急,患儿呈急重病客,常反复发作,影响小儿健康发育。笔者在多年儿科临床工作中,以三拗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味治疗本病98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病"、"喘证"范畴,发作期亦可从"咳嗽"辨证论治。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有云:"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上气即为喘,水鸡声即为哮。历代医家普遍认为"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王洋认为支气管哮喘之所以反复发作,本质源于虚,虚又非单纯的肺虚,往往夹杂脾虚、肾虚。多脏皆虚更需慢调,而膏方在调治支气管哮喘,预防反复发作独具优势,可以明显减少发作次数,达到预防与治疗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郑启仲教授风池、气池诊法经验规律。方法: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收集并分析肝风证、咳嗽、泄泻、厌食4种疾病各30例,每种疾病选取2个证型。结果:肝风证中脾虚肝亢证气池色泽以色青、色紫多见,痰火扰神证气池以色赤、色紫多见,咳嗽中风寒咳嗽气池色泽以淡红、色青多见,痰热咳嗽气池以色赤、色紫多见,泄泻中脾虚泻气池色泽以色黄多见,湿热泻气池以色黄、色赤多见,厌食中脾失健运证气池色泽以色黄多见,脾胃湿热证以色赤、色紫多见。同一患儿风池常表现出同气池一样的色泽改变,其中气池色泽变化较风池出现频率更高、色泽变化更明显。结论:不同疾病不同证型风池气池变化有一定规律,对中医临床辨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风池气池望诊法是小儿望诊的一大特色,弥补了儿科诊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正>哮喘是一以呼吸急促为特征的肺系疾病,祖国医学将其分为哮病和喘症。哮病指在喘息之时,喉中有哮鸣之声,且病有夙根,哮必兼喘,为一种经常发作性疾病;喘症则以呼吸急促困难为主,甚至鼻翼扇动,张口抬肩,但不一定兼哮,二者多同时发作,相当于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范畴。祖国医学对哮喘的认识丰富多彩,其中《金匮要略》所论及"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咳逆上气,喉中有水鸣声",并拟射干麻黄汤,至今仍有效指导临床。疾病有阴阳之分,虚实之别,仲景所论当为实证。笔者遍阅古今圣贤之说,认为张景岳之论公允而全面:"实喘者,气长而有余。虚喘者,气短  相似文献   

13.
从哮论治小儿过敏性咳嗽120例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作者用自拟祛风治哮汤加减为主从哮论治小儿过敏性咳嗽120例,痊愈55例,显效42例,好转23例,并在咳消失 后继用中药调理巩固,防止其以复,疗效满意。作者认为:该病似咳非咳,似哮非哮,中医病名应以“哮咳”为妥,并联系现代医学进展进行中西医病机探讨,对其治疗提出不应咳嗽常规治疗,而应从哮论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从哮论治顽咳7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顽固性咳嗽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以反复发作性于咳为特征,治疗颇为棘手.笔者在近几年的临床实践中采用祛风解痉、化痰止咳法,从哮论治顽咳76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清热化痰佐以补肾温阳治疗热哮36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清热化痰佐以补肾温阳治疗热哮36例牟平市人民医院(264100)曲文华,孙鲁辉关键词热哮,清热化痰,补肾温阳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症见呼吸急促,喉中有哮呜声,胸高气粗,咳呛阵作,不能平卧,甚则张口抬肩。若伴见痰黄稠、身热有汗、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  相似文献   

16.
百日咳是近代儿科学上的一个病名,为小儿急性传染病之一种,此病在祖国医学文献上均有类似的记载,大多概括于“虚嗽”“呀呷嗽”“天哮”“顿咳”等病范围。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云:“肺虚者,咳而哽气,时时长出气,喉中有声”。又云:“杜氏有子五岁,自十一月病嗽,至三月未止,其侯面青而光,嗽而喘促哽气,又时长出气。”陈士良聖惠方记载:“小儿嗽而呀呷作  相似文献   

17.
正过敏性咳嗽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以长期及反复咳嗽为临床特点,多在接触过敏原、冷空气及刺激性气味后加重,夜间及晨起为著,使用抗生素及镇咳药往往治疗无效。该病属中医"咳嗽"范畴,有"哮咳"、"风咳"、"逆咳"等称谓,临床多以"哮"论治,但无典型哮喘发作和呼吸困难。1病因病机过敏性咳嗽病因病机可概括为"风、痰、瘀"。患儿素虚,外风侵袭,肺失宣肃,脾失健运,水液代谢失常,聚湿生痰,风痰内蕴,胶结难解,咳嗽久治不愈,日久气  相似文献   

18.
孙恩泽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因其易反复发作治疗上颇为棘手,孙恩泽主任医师业医30余年,对该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兹介绍如下:1 首要治肺 须分寒热 哮病的主要原因是:“伏痰”为患。哮病的临床症状除呼吸急促外其特征为喉间有哮鸣,胸闷、暗痰不爽等现象,哮病复发必有诱因,每因外邪触动内饮,痰阻气道,从而因痰而咳因咳而哮,为此治哮必先祛痰,祛痰首当宣肺达邪,使邪去痰消。本病发于肺,波  相似文献   

19.
陈××,男,49岁。1984年3月20日诊。反复发作哮喘20年。曾在某医学院附属医院诊为“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近两年来发作频繁,服中西药均不见效。症见:呼吸困难,气喘哮鸣,痰少,咯痰不畅,大便秘结,四、五日一次。舌红,苔微黄,少津,脉弦数。辨证为阴津亏虚,腑气不通,肺失肃降。处方增液承气汤加味:大黄15克,芒硝15克,玄参15克,生地15克,麦冬15克,陈皮6克,苏子10克。紫菀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患病率较高的常见病。学龄儿童因慢性疾病缺课的原因中以支气管哮喘(简称“支哮”)占首位。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自1989年以来,我们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自拟了“温里活血脱敏汤”治疗小儿支哮5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简介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选择9个月~11岁、反复发作并明确诊断的支哮50例(均为门诊)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