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浮膝损伤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石方 《海南医学》2006,17(11):140-141,142
浮膝损伤是一种由高能量暴力导致的同侧胫骨和股骨同时骨折的严重损伤[1],1972年Winston[2]最先报道这类损伤,1984年Winquist[3]首先用floatingKnee(浮膝)这一名词来描述损伤的严重性,浮膝损伤多见于车祸、高处坠落及重物砸伤,常常因治疗不当致膝关节功能丧失,甚至因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而危及患者的生命.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浮膝损伤亦日趋多见,现将国内外有关浮膝损伤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浮膝损伤即浮膝骨折,系指同侧股骨和胫骨同时骨折或相邻的干骺端骨折而导致整个膝关节呈连枷状。儿童浮膝还包括通过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骨骺板的骨折,此种损伤多为高能量暴力所致,是一种严重而少见的创伤,儿童浮膝损伤则更少见。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小儿骨科1997-2005年收治的19例儿童浮膝损伤患儿,对其治疗方法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申健  习勇  党华 《吉林医学》2010,31(17):2564-2565
目的:探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浮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90例浮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浮膝损伤。结果:90例浮膝损伤患者复位后1年肢体缩短情况和膝关节伸、屈角度均明显优于复位后(P<0.05),对浮膝损伤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优34例(37.8%)、良40例(44.4%)、可12例(13.3%)、差4例(4.4%),优良率82.2%。结论: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浮膝损伤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浮膝损伤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8例浮膝损伤患者进行手术解剖复位,术后注意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结果:经1~4年随访,8例浮膝损伤患者功能恢复达到优4例、良3例,优良率为87.5%。结论:浮膝损伤行手术解剖复位治疗效果好,具有固定牢固、卧床时间短、功能锻炼开始早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张俊  王劲  熊志云  蔡伟凡 《西部医学》2014,(12):1681-1682
目的 总结创伤性浮膝治疗经验,并探讨浮膝损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12例浮膝损伤患者除1例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外,其余11例患者均行二期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采用Karls-from和Olerud制定的评定标准进行评价:优6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结论 创伤性浮膝损伤,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采用合适内固定方式手术治疗,防止严重并发症的产生,尽可能恢复患者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宁蒙  池雷霆 《四川医学》2004,25(6):685-686
目的 研究交锁髓内针治疗浮膝损伤合并下肢主要血管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就我院 2 0 0 0年 7月至2 0 0 3年 7月采用交锁髓内针治疗的浮膝损伤合并下肢主要血管损伤的患者共 8例 ,随访其疗效。结果 本组 8例 ,术后随访时间 10~ 2 4个月 ,平均 14 3个月。本组病例骨折均获解剖复位 ,随访均获骨性愈合 ,所有患者受伤肢体均存活。手术切口及减张切口无感染发生 ,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发生。术后膝关节功能评价 :优 13 5°以上 3例 ,良 110~ 13 5° 3例 ,中90~ 110° 1例 ,差 90°以下 1例。结论 交锁髓内针治疗浮膝损伤合并下肢主要血管损伤具有手术时间短 ,操作简单等优点 ,为临床治疗浮膝合并下肢主要血管损伤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浮膝损伤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8例浮膝损伤患者进行手术解剖复位,术后注意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结果:经1~4年随访,8例浮膝损伤患者功能恢复达到优4例、良3例,优良率为87.5%。结论:浮膝损伤行手术解剖复位治疗效果好,具有固定牢固、卧床时间短、功能锻炼开始早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浮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并获得随访21例浮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浮膝损伤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21例经随访14~60个月,平均28个月,治疗结果优12例,良5例,中4例,优良率为80.95%。结论浮膝损伤具损伤严重、并发症多等特点。以手术治疗为主,注意积极治疗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合理的功能锻炼,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胡洪生  孙杰  黄伟 《中外医疗》2011,30(34):113-113
目的 探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浮膝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浮膝损伤患者临床资料,通过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1年随访临床疗效情况:优40例(50%)、良25例(31.3%)、可15例(18.7%),总的优良率为81.3%。结论 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浮膝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浮膝损伤病例的治疗和康复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2例浮膝损伤病例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根据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0个月,疗效优21例,良7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7.5%.结论认为浮膝损伤病例应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相应的治疗和康复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9例浮膝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我院收治的39例浮膝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肢体缩短情况和膝关节伸、屈角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39患者术后经疗效评价,优30例(76.9%)、良9例(23.1%),优良率为100.0%。结论:浮膝损伤患者准确的复位、牢固固定、有效的功能恢复,是获得较高临床疗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浮膝损伤是指由高能量暴力导致的同侧股骨和胫骨同时发生骨折,使膝关节与股骨和胫骨的连续性中断,而失去稳定性。常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而危及患者的生命,或因治疗不当致膝关节功能丧失。因局部畸形明显,一般不易漏诊。浮膝损伤较为严重,失血量较大,早期常可伴有休克及脂肪栓塞等并发症。我院自2000年1月~2005年7月共收治浮膝损伤57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38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35例创伤性浮膝治疗的经验,探讨创伤性浮膝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06~2010-10间,共收治35例浮膝损伤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对其损伤特点、手术情况及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35例患者随访1~3年,平均1.8年.骨折均愈合; 无短缩、畸形、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治疗效果按Karls...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高能量所致浮膝损伤的疗效观察,同时提高对浮膝损伤治疗的认识。方法:股骨使用L型钢板及记忆合金环抱器、胫骨使用Ender‘s针及矩型钉、髁部使用螺钉和螺栓、骨牵引+下肢石膏后托等方法治疗浮膝46例,随访6-36个月。结果:按照杨伟民的疗效评定标准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本组统计优25例,占54%,良15%,占36%,差5例,占13.1%。结论:高能量所致浮膝损伤治疗的重点是积极处理合并伤及软组织损伤,良好的复位、坚强的内固定,早期的关节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发伤合并浮膝损伤的治疗方法,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多发伤合并浮膝损伤患者32例,待全身状况稳定后常规行全身CT检查,并进行相应手术治疗,记录最终内固定时间、固定方式,观察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Karlstrom和Olerud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结果:急诊手术处理:对重要脏器损伤及伤肢严重患者先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浮膝损伤内固定的合理治疗方案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共收治浮膝损伤28例,均采用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随访时间3-26个月,平均16个月,根据Karlstrom评估标准:优19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2.3%。结论浮膝损伤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以预防关节强直、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浮膝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浮膝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分别采取两种内固定方式。结果观察组的肢体缩短情况、膝关节伸屈角度及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尸0.05)。结论采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浮膝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创伤性浮膝(以下简称浮膝,Floating knee)是指一种因高能量损伤所导致的同侧的股骨合并胫骨骨折的严重刨伤,合并伤多且损伤复杂且合并症较多,后期通常恢复较差,临床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疾病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漂浮膝又称浮动膝,即浮膝骨折,是指同一肢体股骨和胫骨的骨干或邻近干骺端同时骨折,致膝关节不稳,游离呈连枷关节的一种复杂严重损伤。浮膝损伤多为高能量外力所致,伤情复杂且严重,失血量较大,早期常可伴有休克及脂肪栓塞等并发症。我院2005年2月—2010年8月共收治此类患者20例,根据伤情及骨折类型分别采取解剖钢板,交锁髓内钉,外固定架等治疗,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浮膝”是指由于外力造成同侧股骨和胫骨骨折的病理改变。Blake等将此病理改变称之为“浮膝”。这是一种发病率不断增加的严重损伤,并发症较多,它增加了骨科医生在处理上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