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PET心肌灌注显像的特点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3.
PET显像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昊  吴华 《放射学实践》2004,19(12):917-919
肝癌是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最常见的组织类型是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 ,发病占所有原发性肝癌的 91.5 % ,其次为胆管细胞癌 (cholangio carcinoma ,CCC) ,还有小部分二种细胞混合型肝癌。目前B超、CT、MRI以及血清标志物AFP的检测做为早期诊断率仍不理想。18F$CFDG作为显像剂的PET显像作为一种全新的功能分子成像方法在先进发达国家已应用到肝癌的诊断和术后监测中 ,但国内应用尚不广泛 ,特此作一简单综述。18F FDG在肝细胞中的代谢过程恶性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生长活跃、细胞异常…  相似文献   

4.
对10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50%的患者进行了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平面心肌灌注显像,并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价值。一、资料与方法100例冠心病患者,男8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72(...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核医学显像仪器和数据图像处理系统不断发展,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SPECT)已取代了平面闪烁成像在冠心病中广泛应用。SPECT减少了前后组织重叠的影响,能使空间分布的显示得到改善,还能减少心肌外其它软组织衰减所引起的影像,提高了分辨力。~(201)铊(~(201)T1)心肌灌注显像开始于1971年,但发展缓慢,原因是对其应用有争论。SPECT装置昂贵、显像方法复杂,但随着仪器的发展,方法简单化,这种争论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预后估测对于患者的进一步处理具有重要的价值。201Tl和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出现可逆性灌注缺损是未来心脏事件的最好预测指标;PET心肌代谢显像中血流代谢不匹配(血流减少,而FDG摄取增加)同样是冠心病预后估测的重要指标。这些患者再血管化有利于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介入心肌灌注断层图像(ATP-MPI)诊断冠心病(CAD)的临床价值。方法 ATP-MPI 278例,其中5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并与运动心肌灌注断层显像(ST-MPI,73例,均行CAG)对照。结果 ①不良反应:有11种不适症状(发生率1.4%-24.5%);Ⅰ-Ⅱ度Ⅱ型房屋传导阻滞和Ⅱ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各10例和2例。所有患者均未中途停药,仅作对症处理。②ATP-MPI诊断CAD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7.1%和82.4%,探查冠状动脉血管狭窄宾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1.0%和94.7%。③对非心肌梗死患者,ATP-MPI诊断心肌缺血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与ST-MPI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TP-MPI诊断CAD的准确性较高,诊断价值与ST-MPI相同;安全性好,尤其适合无法运动和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8.
提高PET显像在肺癌诊治中的应用水平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治疗效果相对较差的癌症 ,是目前导致人类因癌症死亡的第一杀手。在我国 ,肺癌也是第一大癌症 ,超过癌症死因的 2 0 % ,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迅速[1] 。据专家预测 ,如果我国吸烟和空气污染不及时控制 ,到2 0 2 5年我国每年肺癌发病人数将超过 10 0万 ,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2 ] 。为此 ,提高肺癌诊治水平 ,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 ,是我国医务工作者肩负的重大使命。1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最早也最多用于肺部结节或肿块诊断 ,其主要的临床价值是鉴别诊断肺部结节或肿块的良恶性、非小细胞肺…  相似文献   

9.
放射性核素心叽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作为冠心病早期诊断及冠心病危险度分级、治疗效果评价的有效手段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可分为单纯静息显像和负荷心肌显像。单纯静息显像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需进一步行负荷试验MPI。负荷试验分为运动负荷试验和药物负荷试验。目前运动负荷试验仍为能接受次极量运动患者的首选负荷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MPI)和冠状动脉造影 (CAG)都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以往研究认为两者符合率极高[1 ] 。笔者通过半定量法研究MPI与CAG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符合程度 ,以探讨两种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一、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本院做过MPI和CAG的 10 0例住院患者 ,其中男 86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 (5 9.9± 10 .1,37~ 81)岁。MPI,静脉注射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 1110MBq(6 5例 )和2 0 1 Tl 111MBq(35例 ) ,其中 4 3例采用潘生丁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潘生丁用量为按体重0 .14mg·…  相似文献   

11.
存活心肌的判断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十分重要。^201Tl再注射法、硝酸甘油介入的静息^99Tc^m-sestamibi法增强了心肌灌注核素体层显像对存活心肌的检测能力,门控SPECT技术能在评估心肌灌注的同时计算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局部室壁运动和局部室壁增厚率,具有符合线路的SPECT可以进行心肌代谢显像及灌注显像,其对存活心肌的检测能力可能接近于PET,而检查费用可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前,PET—CT设备发展迅速,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PET显像仪共有三种类型:专用型PET(dedicated PET)、混合型PET(hybrid PET)和组合型PET(combined PET)。PET与CT组合即PET—CT,不仅能反映人体解剖结构改变,更重要的是可以提供人体器官及组织结构的功能代谢信息,从分子水平揭示疾病发病机理和治疗效应,是临床诊断心脑疾病和肿瘤的重要手段。PET—CT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肿瘤、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病变的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PET在检查痴呆、肿瘤、脑血管意外等神经科疾病中的成功应用,导致人们对这一新技术的极大兴趣。利用独特的示踪剂,PET可高精度地显示活体内代谢及生化活动,从而使医学影像技术深化到分子水平,在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方面提供其他影像技术难予提供的重要诊断信息。用于多巴胺及其他受体的显像研究,已在神经科学上开始了一个新纪元。  相似文献   

14.
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项临床试验证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诊断、危险度分层、预后判断、病人处理方案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和优越的价值。在ACC/AHA(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学会)有关冠心病和核心脏病学指南中,心肌灌注显像的上述作用得到了充分肯定。合理应用该项技术可以提高对冠心病诊断、处理的整体水平,并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利用,这在我国目前显得十分迫切和需要。  相似文献   

15.
PET显像仪的类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核医学PET显像发展迅速,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PET显像仪共有三种类型:专用型PET(dedicated PET)、混合型PET(hybrid PET)和组合型PET(combined PET)。PET与CT组合即PET-CT,不仅能反映人体解剖结构改变,更重要的是可以提供体内功能代谢信息,从分子水平揭示疾病发病机理和治疗效应,是临床诊断心脑疾病和肿瘤的重要手段。PET-CT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肿瘤、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病变的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PET可以从分子水平反应体内的功能和代谢情况,准确地鉴别存活和坏死心肌,为心脏病的创伤性或非创伤性诊疗提供依据,从而提高了PTCA、CABG等介入治疗的有效率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董丽华  陈翼  罗霞 《西南军医》2010,12(3):475-476
最近几年来,临床PET显像广泛开展,从原来仅限于少数以研究为主的医药中心,迅速推广到全国各大型综合医院,PET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PET—CT不仅能反映人体解剖结构改变,更重要的是可以提供体内功能代谢信息,从分子水平揭示疾病发病机理和治疗效应,是临床诊断心脑疾病和肿瘤的重要手段。现将其在临床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PET与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7年以来,PET在欧美各国已广泛用于临床,它能从分子水平反应体内的功能和代谢状况,可用于冠心病、完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心肌存活性的判断,对于癫痫灶的定位有其优越性,还可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分期及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SPECT。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心肌灌注断层显像(MPI)和电子束CT(EBCT)诊断〉45岁与≤45岁(CAD)患者的价值。方法 将64例临床拟诊为CAD的患者按年龄分为A组和B组。均进行EBCT探查冠状动脉钙化,^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MPI和冠状动脉造影(CA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