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高达0.6%~0.8%,我国约有900万名癫痫患者,每年还有40万新发病例,其死亡危险性为一般人群的2~3倍。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抗癫痫药物可以控制80%的患者发作~([1])。因其病因复杂,发作间歇和药物治疗效果存在较明显的个体差异,需要患者长期服药控制和预防发作,且服药期间有必要进行血药浓度的监测,因此,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所处医疗条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癫痫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儿童癫痫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1].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合理、规范地服用抗癫痫药物(AED)是控制癫痫的主要治疗措施.本文对我院106例癫痫患儿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并对不依从现象探讨对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癫痫是一种发病率较高、危害性较大的神经系统疾病,全世界约有500万人患病,半数以上在10岁以内起病,多数病人需长期或终生服药,因此,儿童癫痫的用药是儿科研究的重点.左乙拉西坦(LEV)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抗癫痫药(AEDs),1998年在欧洲及美国上市,在治疗难治性部分性发作及继发性全面发作的成人癫痫患者,疗效优于其它AEDs[1].  相似文献   

4.
癫痫是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所致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全世界约有5 000万人患有癫痫,妊娠合并癫痫的患者约占0. 3% ~0. 7%,抗癫痫药物(AEDs)是癫痫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癫痫孕妇在妊娠期及哺乳期会持续服用抗癫痫药物来控制癫痫发作.目前对各种抗癫痫药物的药物浓度及母乳喂养对婴儿的影响尚缺乏有效证据,尤其是新...  相似文献   

5.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年发病率约为35/10万,随着人口老龄化,有增高趋势。反复癫痫发作损害脑组织及功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所以癫痫一旦确诊,应该积极控制其发作。目前抗癫痫治疗首推药物控制,且完全控制2~5年时间方可减停药物。如何合理调整抗癫痫药物以稳定控制症状,加强医患之间沟通,取得良好的依从性,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已成为抗癫痫药物治疗所面临的一大课题。为此,本研究旨在评价不同的随访方式对患者抗癫痫治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1例症状性癫痫患者使用卡马西平和丙戊酸控制癫痫发作不良的治疗策略。方法 查阅国内外文献及药品说明书,分析1例症状性癫痫患者使用卡马西平和丙戊酸控制癫痫发作不良的治疗策略,探究抗癫痫方案的合理性。结果和讨论 卡马西平和丙戊酸联合使用需关注药物暴露情况,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加强随访以提高抗癫痫治疗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作频繁者、迟发性癫痫及部分性发作者,均予以常规抗癫痫治疗,有1例服药3~6个月后自行停药,症状复发,有1例服药9个月以上自停药,随诊期间未复发;其余患者均用抗癫痫药物维持治疗.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表现复杂,如不及时控制,会加重病情,应及时治疗,抗癫痫药物对卒中后癫痫治疗大多有效,疗效满意;抗癫痫药物应用注意根据发作类型用药,多主张单一药物治疗,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达到稳态有效血浓度,忌突然停用.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有多种抗癫痫药可使用,但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选择的治疗药物不尽相同。长期坚持规范、合理的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全科医生应对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以了解其是否坚持遵医嘱按时服药、疗效如何、是否有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此外,全科医生还须了解常用抗癫痫药的相关知识,及抗癫痫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其不良反应等知识,以便在药物治疗方面给予患者及时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WHO与我国合作的流行病学调查(2001)显示,我国癫痫终身患病率为7%。其中近5年内仍有发作的活动性癫痫患病率为5.4%,推算我国约有900万人罹患癫痫。很多癫痫患者症状都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是未遵医嘱服药,即治疗依从性差。本文对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探讨提高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方法,以达到控制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负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癫痫是一种以反复痫性发作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药。妊娠期伴随的药物分布容积增加、肾血流量增加、肝脏代谢的诱导、激素水平的改变和血清蛋白浓度降低等特殊的生理状态可影响抗癫痫药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清除,导致患者妊娠期癫痫发作频率增加,加大了诊疗难度。因此,如何在避免抗癫痫药相关不良妊娠结局和不良反应的同时有效控制妊娠期癫痫发作,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背景,本综述概括了常用抗癫痫药在妊娠期的血药浓度和(或)清除率变化及妊娠期可能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建议对服用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或奥卡西平的妊娠期癫痫女性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药物监测;必要时,也可对服用托吡酯和唑尼沙胺的妊娠期癫痫女性患者进行治疗药物监测;从安全性考虑可对服用丙戊酸、卡马西平的妊娠期癫痫女性患者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然而,目前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研究为妊娠期女性癫痫患者的用药管理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1.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慢性发作性疾病,药物是癫痫治疗的主要手段。目前约75%的癫痫病人需要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来控制痫性发作,而AEDs对认知功能的损害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及其对药物的依从性。本文对近10多年用于临床的新型抗癫痫药物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癫痫是大脑过度兴奋神经元反复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短暂、突发、反复发生的行为或自身体验的异常.一般认为经过传统一线抗癫痫药物的治疗,约有80%的患者可得到满意的控制,但仍有20.0%的患者不可有效控制,称之为难治性癫痫[1].我国目前约有癫痫患者900万,其中600万为活动性癫痫.我国的治疗缺口亦相当大,约占63%.  相似文献   

13.
癫痫(epilepsy)是一种常见且起因比较复杂的慢性临床症候群 ,是以大脑神经元反复性、突发性异常放电为特征的脑功能障碍性疾病.据统计, 目前在我国, 癫痫的发病率在3.5‰~4.8‰,每年新发癫痫病人约有30余万人.虽然抗癫痫药物可使70%~80%病人的发病得到控制或发作减少,但仍有20%左右的癫痫病人不能被药物所控制,或因药物毒副作用无法用药而成为顽固性癫痫[1].  相似文献   

14.
颅脑手术后抗癫痫药物预防癫痫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抗癫痫药物在脑外科治疗中的使用情况,探讨抗癫痫药物在颅脑手术后癫痫的预防作用以及各种药物作用的强弱。方法:查阅2001~2007年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利用spss软件分析术后使用抗癫痫药是否对术后癫痫的发生率产生影响,并比较4种常用抗癫痫药对术后癫痫的预防作用。结果:非癫痫患者有预防性用药的93例,术后无发作的89例,发作4例;未使用抗癫痫药物的38例,术后无发作的36例,发作2例。有预防性用药与无预防性用药的术后癫痫发生率分别为4.30%和5.26%(P〉0.0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钠、丙戊酸钠、卡马西平4种抗癫痫药对非癫痫患者术后癫痫的预防作用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非癫痫手术的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效果并不理想。外科中常用的四种抗癫痫药物在预防作用方面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5.
肖湘 《淮海医药》2014,(4):413-414
癫痫( epilepsy )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慢性疾病,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约有5000万患者。国内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癫痫的患病率为0.7%,每年新发患者达45万左右,癫痫患者中75%~80%起病于儿童期,10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为高峰,故小儿癫痫的治疗尤为重要。癫痫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发作,而药物治疗是控制发作的主要手段。临床常用的一线抗癫痫药物主要有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及丙戊酸钠等。但是抗癫痫药物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且药物必须维持在稳态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才能满意控制惊厥,因此抗癫痫长期以来都是治疗药物监测的重点。现将群体药代动力学在儿科抗癫闲药合理使用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癫痫治疗方面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二者结合,但对大多数患者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使用抗癫痫药的目的在于减少或防止发作,需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抗癫痫药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且多数患者是在院外接受治疗,对医嘱的顺从性往往较差。因此,对服用抗癫痫药的患者应加强护理观察和指导。现就这方面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抗癫痫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医护人员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3年7月-2015年8月151份症状性癫痫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病因、用药方案、抗癫痫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151例症状性癫痫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多集中在51~64岁的患者;病因复杂,多集中在脑血管疾病、脑外伤、颅内感染3大原因;癫痫形式主要为全身性发作的强直阵挛性发作,抗癫痫治疗方案多采用单一用药的形式,而且丙戊酸钠和奥卡西平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抗癫痫药物.结论 从药物流行病学角度考察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抗癫痫药物的药物利用模式,对临床制定抗癫痫治疗方案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癫痫是一种由多病因弓f起的慢性反复发作性神经系统常见病,我国目前约有800万癫痫患者,每年新发病例约40万。由于疾病的长期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工作能力,对个人及社会均造成很大危害。对癫痫患者选用合理、规范、适时、正确的抗癫痫药物(AED)治疗,近90%的病例可取得良好疗效,近60%的病例症状可得到完全控制且停药后无发作,因此,正确选择AED是控制癫痫发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杨春松  宋虹漪  张伶俐  韩璐 《中国药事》2017,31(12):1513-1521
目的:评价国内儿童癫痫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儿童癫痫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全面收集国内有关儿童癫痫患者用药依从性现状和影响因素类文献。针对依从性现状,采用单组率的Meta分析进行数据合并,针对依从性影响因素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26篇文献,共计患者5580例,样本量为38 ~ 2000(中位数为103)。儿童癫痫患者服药依从率在33%~ 88.1%,meta分析结果显示,依从率为62%,95%可信区间为0.56 ~ 0.68。影响癫痫患儿用药依从性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如对治疗有信心、对医生信任、担心不良反应等)、药物因素(如疗效、不良反应、服药种类、取药困难、治疗方案复杂等)、家长因素(如对癫痫的认知程度、子女个数)和环境因素(如医生叮嘱等)。病程长短、癫痫类型、患者年龄、家庭经济、家长文化程度和居住地等因素对依从性的影响存在争议。结论:目前我国儿童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不高,影响依从性的因素较多,且部分因素存在争议。建议开展大样本、长时间随访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我国儿童抗癫痫药物使用依从性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抗癫痫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20.
丙戊酸钠与其他抗癫痫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娅娟  孙伟 《首都医药》2002,9(6):53-53
丙戊酸钠为一种不含氮的广谱抗癫痫药,可用于多种癫痫病发作的治疗,但最适用于全身性发作,如失神发作、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亦可适用于部分性发作以及少年型肌阵挛癫痫、婴儿痉挛、Lennox综合征等.此外,本药对高热惊厥的复发有预防作用,多用于其他抗癫痫药治疗无效的各类型癫痫病人[1][2].该药口服吸收快,作用完全,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在血中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有效血药浓度为50~100μg/ml.在抗癫痫的药物治疗中,一般遵循单一用药原则,多数病例单独应用一种药物即可取得满意疗效,但顽固的癫痫有时需合并用药,而抗癫痫药物的合用,往往存在着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引起血药浓度的波动,影响治疗效果,现将丙戊酸钠与其他常用抗癫痫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