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腰椎峡部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腰椎峡部进行解剖学测量,为提高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融合率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对 30具成人尸体标本的 L 1~ L 5,共 150个干燥腰椎骨的腰椎峡部、腰椎后外侧植骨床面积和模拟植骨块体积等进行测量。结果 腰椎峡部上缘长度从 L 1[(7.34± 1.15)mm]到 L 5[(10.31± 1.89)mm]逐渐增大;腰椎峡部下缘长度从 L 1[(6.63± 1.24)mm]到 L 5 [(4.73± 1.21)mm]逐渐缩小; L 1峡部上缘最薄 [(1.85± 0.64)mm];腰椎峡部下缘厚度从 L 1[(6.57± 1.24)mm]到 L 5[(7.57± 1.16)mm]逐渐增大。腰椎峡部与椎弓根形成的内偏角角度从 L 1(113.9°± 13.3° )到 L 5(119.1°± 13.5° )逐渐增大;尾偏角角度从 L 1(101.2°± 9.5° )到 L 5 (117.6°± 13.4° )逐渐增大。腰椎峡部上缘长度、腰椎峡部下缘厚度与腰椎节段呈正相关;腰椎峡部下缘长度与腰椎节段呈负相关;腰椎后外侧植骨床面积与植骨块体积呈正相关。结论 使滑脱的腰椎成功复位、提高腰椎滑脱症后外侧植骨融合率的关键在于 :采用坚强、稳定的内固定系统,足量的植骨床面积和植骨块体积,保证植骨块与植骨床紧密接触,以及足够的卧床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提供腰椎峡部CT解剖学资料。方法 :5 0例正常成年人腰椎峡部定位CT扫描 ,观察与腰椎峡部裂行多孔面螺钉进针方向、角度等的有关数据。结果 :L1~ 3 两侧峡部外侧宽基本接近 ,平均为 ( 2 6.3± 4.4)mm ;L4宽度略增 ,L5宽度最大 ,为 ( 4 0 .3± 5 .8)mm。L1~ 3 与L5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在矢状面上 ,L1~ 4峡部的走行方向基本上呈垂直向下 ,连接于上下关节突之间 ,L5峡部明显向后上倾斜 ,故在上关节突与峡部之间形成平均角度为 ( 10 3± 7°) ( 90~ 110°)的仰角。在冠状位上 ,随着椎间孔不断增大 ,腰椎峡部逐渐外移 ,L5峡部极度外移 ,使下关节突移至上关节突外下方。结论 :做L3 峡部裂多孔面螺钉内固定时 ,应考虑上关节突与峡部间呈向后上方的仰角  相似文献   

3.
腰椎峡部由腰椎后弓的小关节突之间一条狭长的皮质骨桥梁构成,它将椎板和椎弓根与上关节突连接在一起,成为脊柱运动过程中的传递中轴,在力学强度上是一个薄弱点,长期反复承受过伸和扭转应力可导致断裂,患椎可在此基础上向前滑移。该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患,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峡部植骨治疗腰椎椎弓峡部裂和腰椎滑脱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一种治疗腰椎椎弓峡部裂合并轻度腰椎滑脱的手术方法。手术通过在峡部及关节突关节处植骨使快部缺损得到直接修复并使腰椎获得稳定。共治疗46例98处病变,随访7个月~4年2个月,平均13个月。94处获得骨性融合,占95.9%。计优28例,良15例,可3例。作者认为峡部植骨修复融合术与其他融合术式相比,对腰椎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干扰及手术创伤均较小,操作技术亦相对简单,对于青少年及多节段推弓峡部裂患者尤为适合,但要求植骨确实可靠,以防骨不连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峡部植骨固定术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8年12月~2005年8月应用峡部植骨固定术治疗腰椎峡部裂患者26例,经椎板AO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峡部裂7例,椎弓根螺钉合并椎板钩固定19例,峡部裂处均取髂骨植骨。术后3~6个月复查。术前及复查时采用VAS评分进行临床功能评价,摄腰椎双斜位和动力位X线片观察峡部愈合情况和椎间活动度变化。结果术前和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6.25±1.24、2.14±1.1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椎间活动度分别为8.3°±2.4°、8.1°±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斜位X线片示峡部已经无透亮线。结论峡部植骨固定术是治疗腰椎峡部裂所致腰痛的一种合理、简单、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腰椎椎弓根峡部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脊拄椎弓根峡部是椎弓根最狭窄的部位,即垂直椎弓根轴线的最小切面。椎弓根是脊椎骨最坚强的部分,解剖学上椎弓根有复杂的三维结构,在脊柱外科有特殊的价值,是脊柱活检术、椎弓根内固定术、椎体成形术和椎弓成形术等手术的必经通道,而椎弓根峡部又是这一狭窄通道上的“瓶颈”,安全、准确地通过峡部成为经椎弓根手术成功的关。  相似文献   

7.
峡部植骨治疗单纯腰椎椎弓峡部裂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 :介绍单纯腰椎椎弓峡部裂行峡部植骨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 12例共 2 4处病变的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 6个月~ 2年 2个月 ,平均 13个月。X线片提示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 ,优 9例 ;良 3例。结论 :峡部植骨融合术符合生物力学原则 ,对腰椎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干扰小、操作简单、创伤也较小 ,是治疗单纯腰椎椎弓峡部裂的理想方法。但要求术中植骨确实可靠 ,术后正确指导康复。  相似文献   

8.
刘熹  刘浩 《临床骨科杂志》2007,10(3):273-276
目的为腰椎峡部裂横突-棘突间线缆捆扎和椎板螺钉修复重建手术提供所需的解剖学数据,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31具结构完好的成年人L4、L5标本横突、椎板和峡部等结构进行解剖测量。结果①横突:横突起始部、内1/4点处、中点处宽度及厚度,均为L5>L4;在同一测量点,L5横突横截面积约为L4的2倍。②椎板:椎板上缘平均厚度,L5为3.21mm,>L4的2.75mm;而椎板下缘平均厚度,L5为5.71mm,较L4的4.93mm略厚。椎板与棘突根部交界线中点到对侧横突起始部前缘距离,L5平均为45.78mm,明显>L4的37.89mm。上面观钉道与矢状面的夹角L4、L5节段均在55°~56°,后面观钉道与矢状面的夹角L4相似文献   

9.
腰椎峡部裂是引起腰背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并随着腰椎间盘退变,可逐渐出现腰椎滑脱.临床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如节段内非固定术、节段内固定术和节段间融合术等.近年微创技术应用于腰椎峡部裂治疗已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该文就腰椎峡部裂主要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单纯腰椎峡部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峡部裂是在解剖及先天因素基础上反复应力作用而致的疲劳性骨折,X线是其首选检查方法,CT则是其确诊技术,MRI、骨扫描、SPECT及浸润试验不仅对放射线阴性病例有诊断、鉴别作用,还有判断预后功能,虽有主张首选非手术治疗的,但基于腰椎稳定性及预防退变等原因,多主张手术治疗,而由于应力因素及保留活动节段的需要等,目前研究多集中在节段内固定技术。本文就上述单纯腰椎峡部裂的发病机制、诊断技术及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腰椎峡部裂是引起儿童及青少年腰痛症状的常见原因。腰椎峡部裂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休息、限制活动、佩戴支具及理疗等。手术治疗分为两类,峡部修复+节段内固定术与腰椎融合术。本文就腰椎峡部裂常用的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腰椎峡部裂的影像学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过去大多数关于腰椎峡部裂的研究是完全基于X线平片的诊断得出的结论,但这些成果值得进一步探讨。近来先进的影像学技术,进一步加深了对峡部裂的认识,如放射性核素显像可显示峡部病变的代谢活性和早期病变、CT能提供很多关于峡部裂本质和病因的情况,MRI可探测到峡部早期的应力损伤和大部分腰骶椎病理改变等。但有些关系仍待于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腰椎峡部裂的X线平片与CT扫描诊断价值及限度.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19例腰椎峡部裂X线平片、CT检查结果,比较两者对该病诊断的价值和限度.结果 15例病人进行了CR正侧位摄片检查,检出峡部裂4例,另3例加摄斜位片确诊;19例病人均进行了CT检查,检出峡部裂15例.结论 CT扫描比X线平片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更具优势,但X线平片投照技术和CT合理的扫描计划是发现椎体峡部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腰椎椎弓峡部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维权 《颈腰痛杂志》1994,15(4):244-246
腰椎椎弓峡部损伤的研究进展杨维权综述贾连顺审校早于1854年Killan就已注意到腰椎椎体向前移位的现象,并称之为脊椎滑脱(spondylolisthesis),1855年Robert认为椎弓峡部损伤是产生滑脱的病理因素[1]。尽管人们对椎弓峡部损伤...  相似文献   

15.
腰椎椎弓峡部裂病因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腰椎椎弓峡部裂病因的生物力学研究燕好军许胜文范振华陈世益⒇腰椎椎弓峡部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脊柱疾患,在青少年尤其是运动员中有很高的发病率〔1,2〕,是腰腿痛常见病因之一。该症以腰椎椎弓峡部的一侧或两侧断裂为主要病理特征,严重时患椎向前滑脱,使马尾和...  相似文献   

16.
单纯峡部植骨治疗腰椎椎弓峡部裂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腰椎椎弓峡部裂是下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随着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和器械的发展,使该病的手术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即使短节段固定对脊柱的生理状况也有影响,并容易造成相邻节段的椎间盘退变。此外,椎弓根内固定器械费用昂贵,手术并发症多,且需要二次手术取出,故并非适合所有患者。我院1998~2 0 0 2年采用单纯峡部植骨治疗腰椎椎弓峡部裂患者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共1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18~30岁,平均2 5 .6岁。病程2个月~3年。1.2临床表现 所有病例均有程度不等的腰骶部疼痛,站立、行走时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峡部螺钉结合非融合椎弓钉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9年6月,应用峡部螺钉结合非融合椎弓钉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或伴Ⅰ度滑脱或盘源性腰痛的患者21例,观察临床与影像结果。[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130.15±29.7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15.64±58.51)m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32.62±9.43)个月,随时间推移,患者VAS和ODI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术后18个月峡部裂骨性融合率为100%。末次随访时UCLA系统评价与术前相同,未发现邻近节段退变加重情况。[结论] 峡部螺钉结合非融合椎弓钉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或伴Ⅰ度滑脱或盘源性腰痛是安全有效的,峡部融合率满意。  相似文献   

18.
腰椎峡部裂与脊椎滑脱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腰椎峡部裂与脊椎滑脱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100700)胥少汀腰椎峡部裂的发生率约在4%左右,并有一些发展成脊椎滑脱,近些年来对其重视,外科治疗方法有了一些进展。本院自五十年代开始治疗此症,病例大多系峡部疲劳骨折不连接,故又称峡部不连。一、病理生理(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和评估SOCON系统在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价值和作用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对9例峡部裂病例行峡部修整、局部植骨、SOCON系统固定。结果9例随访6-26个月,平均8.5个月。所有患者腰腿痛等症状完全消失,4例Ⅰ度滑脱均获得了满意复位。腰椎X线片均提示峡部已骨性融合,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椎板钩松动、断裂。结论SOCON系统是一种具有一定复位功能的节段性内固定器,其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但应正确掌握好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腰椎峡部裂是引起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的常见原因之一,也是引起腰椎滑脱的前要原因,好发于在青少年及运动员。在青少年运动员中,近一半的下腰痛是腰椎峡部裂所引起。由于青少年椎弓峡部骨质薄,椎间盘抗剪切力弱,且腰骶部肌肉不够强大,高强度、高难度体育运动易导致峡部应力性骨折,需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