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酒剂质量达到治疗效果,作者认为,必须提高酒剂药物浓度,减少提取用酒量,提取用酒含醇量应在60~70%左右;制备工艺采取浸渍→渗漉→洗涤→甩干方法,减少有效成分损失。同时提出成品的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设计了含醇量从5%、90%的十一个不同浓度的含杂菌溶液,放置若干天,测定其溶液中的杂菌数。结果,虽然药品中的细菌数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一定的变化,特别是含醇量高的溶液,下降比较明显,但半年后测定仍然不能达到卫生标准要求。所以,本文认为酒精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制作药酒的药材含菌数普遍较高,对药酒及其它含醇的口服制剂仍应做好菌检工作。  相似文献   

3.
药酒疗法     
蔡振扬 《家庭中医药》2005,12(11):47-48
药酒是将中药与酒一起加工制成含药的酒剂,以药酒内服或外用来防治疾病的方法称为“药酒疗法”。药酒选配的中药多少并无定论,有的药酒仅由1味中药(或食品)泡制而成,也有由多味中药经过加工泡制而成。  相似文献   

4.
朱力 《中成药》1996,18(8):50-50
中药酒剂的发展现状与展望上海中药制药二厂(200062)朱力中药酒剂在中国医药史上,同丸,散,膏,丹等剂型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药的一种重要传统制剂。酒又是中药独特的炮制学中的一种辅料,与中医药关系密切。近年来对药酒的研究比起中药其他制剂的研究与...  相似文献   

5.
正"酒为百药之长",用酒治病和用酒制药,历史十分悠久,大约在周代即出现了"醪醴",即药酒,后在成方制剂中称为酒剂。《黄帝内经》中即有汤液、醪醴的记载和论述。药酒是中医方药和中药制剂学中的重要内容,用药酒治病或保健养生早已成为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独特方法。所谓药酒,即将处理洁净的中  相似文献   

6.
酒剂又名药酒,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成药的一种传统剂型,其质量标准的制订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直至本世纪六十年代,药酒的质量标准多以经验鉴别,感观指标,地道药材,依古炮炙等方法来制订。1960年《浙江中药制剂经验集成》着重于统一全省的处方,注明药物的品种和用量,制法、功能与主治、服法和用量、贮藏、禁忌。1963年版《中国药典》在一部附录中收戴了酒剂通则,但没有检查项目。药酒的质量标准基本维持在经典的阶段,很不完善。从1977年版《中国药典》、1978年版《浙江省药品标准》开始,在通则中增加了酒剂生  相似文献   

7.
观察病势定治则,按治则择治法。概括归纳为平息、功泻两法,其中平息法可用于酒剂治则,药物疗效可起到主导作用,酒剂是藏药中古老传统剂型之一,在藏医古籍中有很多记载。笔者用本院配制的酒剂对肾功能低下,腰膝酸痛及妇科寒症有很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藏药酒剂可分为蜂蜜药酒、单方药酒、复方药酒3种。1酒剂的制备过程1.1蜂蜜药酒:将1L蜂蜜与6L水混合,煎煮后进行过滤。再将  相似文献   

8.
从中药酒剂的制备工艺、临床应用及透皮机理三个方面综述了中药酒剂的研究进展,并着重论述中药酒剂临床应用的有效性与其自身的透皮促进作用,二者能够相互协同取得更好治疗效果,为进一步开发有效的中药透皮吸收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冬令饮补酒是历代民间最常用的一种进补方法。酒本身就是很好的药物,素有“百药之长”的说法。冬令饮药酒,既能御寒,又能防病。《千金要方》载:“冬服药酒两三剂,立春则止,此法则终身常乐,则百病不生。”又因其制作简便,很适合家庭自制,“药酒养生”就备受世人推崇。这里介绍几种泡制办法简易,适宜  相似文献   

10.
巴布剂的研究及新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国内巴布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巴布剂的特点、基质的选择、制备工艺、巴布剂的质量评价、临床应用、中药巴布剂、中药巴布剂的研究新方向。巴布剂是适用于水溶性药物的外用制剂,与其它外用制剂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必将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从含量测定看中药注射剂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测定药品中有效成分含量,是控制药品质量,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不但能反映药品制备工艺的稳定性和原料、辅料的真伪优劣,也为确保药品的有效安全起监控作用。由于中药注射剂的原料为天然药物,影响质量的可变因素很多,组成药物化学成分很复杂,制备工艺的稳定性、合理性不够高,成品多系混合物,质量很难严格控制,其含量测定指标尤其显得重要。笔者已侧重对中药注射剂的存在问题陈述一得之愚[1-4],现再以纳入国家标准的109种....  相似文献   

12.
健脾壮腰药酒 (原名十二红药酒 )是传统的补益剂 ,由甘草、红花、山药、地黄、龙眼肉、黄芪、大枣、制何首乌、当归、牛膝、续断、党参、茯苓、杜仲等十四味药材组成。作为本公司常年生产的药酒制剂 ,澄清度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由于药材含有效多量的淀粉、粘液质、树脂与鞣质等大分子成分 ,浸入酒中 ,聚合成微粒 ,凝集 ,混浊而严重影响药酒的澄清度。传统通常采用静置沉淀法 ,取上清液制备 ,但生产周期较长 (约 30天 ) ,且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参考有关资料 ,试用 1 0 1澄清剂对药酒进行处理 ,并采用试管反应及薄层层析对健脾壮腰药酒使用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鹿茸海马壮阳液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浸渍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 ,按照酒剂常规制备。制定性状、总固体、乙醇量等检查项目 ,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该制剂组方和制备工艺合理 ,服用方便 ,疗效确切 ,质量稳定。结论 :制备工艺可行 ,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伤寒论》中的制剂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明确经方制剂的工艺参数,为经方制剂的研究开发提供文献依据与技术支撑。内容包括经方制剂的方药剂量,经方制剂的溶媒,经方制剂的辅料及经方制剂的工艺参数。经方制剂中方药的剂量不同于药典剂量,例如,其1两约为15.625 g,1升约为200 m L。经方溶媒包括2种:水和酒。其中水又分为"水""东流水""甘澜水""浆水""井华水""潦水""麻沸汤""泉水";酒分为"酒""白酒""清酒""苦酒"。辅料有米、蜜2种。经方散剂有2种制备工艺:全方为散和异捣筛合治之散。经方丸剂有3种制备工艺:全方直接制丸、方药经过提取后再进行制丸、方药粉碎后加入适宜的辅料进行制丸。经方汤剂有6种制备工艺:酒剂,麻沸水剂,粳米剂,蜜煎剂,水煎剂及猪膏煎剂。该文对方药剂量、溶媒、辅料及制备工艺等制剂研究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了系统梳理,明确了经方制剂的工艺参数,可以为经方制剂的研究开发提供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中药膏方市场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药事管理层面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存在的问题包括开方单位和开方人员资质不清,中药膏方制作标准不一,加工质量良莠不齐,中药膏方制作和使用过程缺乏质量监管等;建议包括:对开膏方单位和开方人员统一资质门槛、统一制备工艺和管理要求、中药膏方制作统一纳入成方制剂进行有效监管等。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中药生产中,酒剂是一重要的剂型,甚至为一些厂家的主要产品。其中含糖酒剂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对北京、天津、浙江、湖南等9个省市自治区61个品种的统计,加糖酒剂占80%(49种),其中加白糖44种,加红糖或冰糖5种。加糖酒剂在理化检验项目中仅验测含醇量和总固体,以控制酒剂的质量。在实际生产与检验中发现仅考察这2个指标并不能控制含糖酒剂的质量。本文就当前含糖酒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何控制产品质量作一些探讨。一、当前含糖酒剂存在的问题。含糖酒剂是以白酒作溶媒,以浸泡法或渗漉法得到母液后,再调配而成,并在调配时加入单糖浆。酒剂中加入白糖是为了矫味,白糖的甜味能掩盖某  相似文献   

17.
在中药合剂的制备过程中,若处方中含有较大量的富含皂甙类的药材.则在其煎煮和浓缩时,即产生大量的,能长期稳定存在的泡沫,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制剂过程及成品的外观质量。我院中药制剂室以前生产的雷公藤合剂,由于其浓度较高(每毫升含1g雷公藤),并加入了蔗糖作矫味剂.使得粘度升高,所以,在煎煮、浓缩、灌注过程中,都存在着大量的泡沫,甚至成品在留样4个月之久,泡沫仍未完全消除,严重地损害了制剂的外现质量,并使病人对其产生误解。后来,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经验。即降低糖的含量,使其在5%左右,减少本甲酸钠的使…  相似文献   

18.
吕倩  庞来祥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9):113-115
药酒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通过对药酒的分类、制备、特性、临床应用进展四个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有效的中药药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冬令饮补酒是历代民间最常用 的一种进补方法。《千金要方》日:"冬服药酒两三剂,立春则止,终身常乐,百病不生。"因此,药酒自古以来就有"百药之长"的说法。又因其制作方便,很适合家庭自制,"药酒养生"也就倍受推崇了。这里,向您介绍几种,泡制方法简单,冬令服用有益于滋补强身的药酒,供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泡制服用。  相似文献   

20.
吸附澄清法在中药水提液澄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杜成安  严襄陵 《中成药》1993,15(11):2-5
采用吸附澄清法使中药水提液澄清,从工艺稳定性,成分分析,药效学实验及效益分析四方面分析了两种工艺,吸附澄清法同水提醇沉法相比,能更有效地保留中药总固体物含量及有效成分,提高制剂成品的内在质量;成品稳定性好;成本低;生产周期短;劳动强度低,可望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