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常见部分病人在患某些急性感染病(如细菌、病毒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等感染)治愈后,或某些手术后病例刀口虽已愈合,仍遗留以低热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症状,其低热持续时间长,实验室检查多无阳性体征,抗生素治疗不能奏效,西医疗效欠佳。笔者临证10余年,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感染后低热,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现将辨证分型及临证体会介绍如下,以飨同道。1湿郁肌表王某,男,9岁。1999年9月14日初诊。患儿2个月前曾患病毒性感冒,经治2周而获痊愈,愈后1周患儿出现不明原因低热(体温37.5℃上下波动),西医检查无异常给予抗病毒、抗感染及维生素等治疗1周余,…  相似文献   

2.
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刘永戢、韩明宏、王捷敏报导:脑-脊髓手术后,最初几天病人多有发热现象,一般能恢复正常,但有部分患者,体温正常后又重新出现低热或高热(37°5~39℃),而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均不提示有炎症存在,应用抗菌素等治疗发热不退,而经中医辨证施治,多在一周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停药后亦未见再次发热.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妇科术后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临床分为气血两虚,血虚致瘀,气阴两虚,营卫不和,感染邪毒,湿热蕴结,积食发热等7型辨证治疗。结果:27例中有22例在72h内体温降至正常,占81.5%,剩下的在160个小时内体温全部恢复正常,治愈率100%。结论:治疗妇科术后发热时,在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及输液支持疗法治疗之后仍不能完全退烧的情况下,应根据中医的理论体系辨证施治,正确处理扶正与祛邪的辨证关系,能缩短病程,使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正在ICU病房,医务工作者如果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将会使患者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增加患者重症感染的概率~([1])。虽然目前医学界不断推出防治细菌变异的药物和抗生素,但是由革兰氏阴性菌导致的疾病发病率仍不断增加~([2]),为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增加了难度。现代医学的对症治疗和中医的辨证施治具有一定的区别,中医的施治需要在辨证的理论基础上根据具体的临床证  相似文献   

5.
我们近两年对低热进行临床研究,采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低热,疗效较为满意,现将临床上比较完整的60例低热病例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一) 选择病例的条件:凡体温在37.1℃~38℃之间(口温在37.4℃~38℃,肛温在37.8℃~38.5℃)并持续二周以上,用各种疗法,发热不退者。(二) 年龄与性别:本组病例年龄最大者45岁,最小者2个月,其中男31例,女29例。(三) 病程统计:  相似文献   

6.
干燥综合征所致乳糜胸水目前文献尚无报道。笔者所报道之病例在西医明确诊断而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 ,转而求诊于中医。著名中医内科疑难病专家、导师周仲瑛辨证施治 ,采用益气养阴、泻肺化痰、祛痰和络法成功治愈该病 ,且在再次复发后又被治愈 ,充分显示中医整体观察、辨证施治的独特疗效。现将 1例该症患者资料报道如下。1 病历介绍患者 ,女 ,67岁。胸闷胸痛伴气短乏力 3个月 ,活动后加重 ,2 0 0 0年 9月 2日于南京军区总医院摄X线片发现左侧胸腔积液而收住入院 ,以明确胸水原因。先后作常规、肿瘤、免疫等多种检查 ,排除肿瘤、结核、手…  相似文献   

7.
临床常见部分病人在患某些急性感染病(如细菌、病毒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等感染)治愈后,或某些手术后病例刀口虽已愈合,仍遗留以低热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症状,其低热持续时问长,实验室检查多无阳性体征,抗生素治疗不能奏效,西医疗效欠佳。笔者临证10余年,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感染后低热,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现将辨证分型及临证体会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3,(5):903-904
功能性低热是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的体温调节过程,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多为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是在排除结核、风湿、感染等因素外,患者体温较正常人升高,一般在37~38℃之间波动。本病病程较长,治疗棘手。在临床上多见,但是对本病的辨证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难以指导临床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常遇到一些长期低热的病例,体温在37℃-38℃,持续时间较长,常在一个月以上,各种检查后,一时不能查明原因,故又称为长期功能性低热,结核、肿瘤、明确感染等不在本篇讨论之列。笔者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整理成文,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0.
辨证治疗骨科术后非感染性发热45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科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 ,发热一般在术后 1~ 4天 ,多数为中度发热 (38℃左右 ) ,少数表现为高热或低热。近 2年来我们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骨科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 45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全部为骨科四肢闭合性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发热病人 ,排除了使用激素及其他可影响体温的药物者 ,并排除了术后伤口感染者。如有下述条件之一者即作伤口感染处理 ,予以排除。 1伤口疼痛持续加重 ,局部红肿、热、痛、有波动感。 2术后 4天复查血常规 ,提示有感染迹象者。由于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1.
发热患者临床较为多见,但其中有些发热属于感染后功能性发热,西医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在治疗发热方面,传统分为内伤、外感两类,而临床实践中经常出现存在一定内伤疾病,同时又有外感的患者,此类患者从内伤基础的外感发热的思路给予合理的辨证施治后,往往取得良好的疗效,本文结合两例具体病例分析,解析方证用药,简要说明内伤基础的外感发热的辨证施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62例老年患者的临床病理解剖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按中医辨证属虚证者12例,虚实夹杂证44例,实证仅6例。除1例外,凡有脏器重量减轻或萎缩者均有虚象。老年患者病理检查常发现有多脏俱病及多种疾病。本组老年患者的病理解剖疾病数及中医辨证虚象所涉及的脏腑数皆随年龄增加而递增,提示老年患者病理学上的多种疾病是中医辨证多脏俱病的病理基础。本组病例胃肠道及肾病理变化的发生率分别为88.5%及86.7%,85岁以上患者皆有胃肠道及肾的病理变化。故治疗上常宜从调治脾胃入手,或同时调补脾肾、补益肺气、气阴兼顾等综合措施。对于治疗老年病,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笔者根据藿香正气制剂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特性,尝试用于治疗西医以“待查”为主的儿科疾病,以中医辨证属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证侯,均能速起佳效,兹举例如下。 1 发热待查(暑伤肺胃) 病例:戴某,男,7岁。于暑天连续发热10余天,低热为主,体温波动于37.5~38.5℃之间,伴头晕乏力,近两天来见食即呕,只进少量水或饮料,活动量剧减,血常规及肝功能检查均无异常。西医诊为“发热待查”,于第3天起已连续使用多种抗生素静脉输液未效。刻诊:T37.8°,面色苍白,精神疲惫,常呕恶状,少汗出,恶风寒,心肺(-),脘腹胀满,舌苔薄白腻,脉浮缓。辨证属外感…  相似文献   

14.
低热是小儿临床常见的一种证候,其体温持续在37.5—38.5℃(腋下),日久不退。笔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对95例病儿应用中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今就病机、辨证施治刍议于下。一、临床一般资料95例病儿中男67例,女28例,门诊治疗79例,留院观察16例,年龄最小者1岁,最大者7岁。见于小儿肺炎、扁桃腺炎、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热性病后37例;泄泻、肝炎病后18例;营养不良、肾病及各种贫血15例;结核病4例;原因不明低热21例。二、辨证施治1.阴虚低热:常见于肺炎、急性扁桃腺炎、乙脑、痢疾、泄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病后,以及结核病和部份原因不明的低  相似文献   

15.
手术后低热不退中医治疗举隅张谦甘肃省中医院(730050)外科临床工作中遇到手术后恢复期虽无并发症发生,但发热不退的病例颇为多见。以往常把这类应用抗生素无效的发热称为"术后不明原因发热"。处理这类情况,按中医辨证施治,多能收到良效。兹述如下。手术后发...  相似文献   

16.
肺部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笔者在中医经典临床工作中,运用六经辨证理论,选用经方治疗肺部感染,效果明显,除极少部分患者及家属强烈要求使用抗生素外,大部分轻、中度的肺部感染均使用纯中医治疗而达到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17.
中医辨证治疗盆腔炎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39例盆腔炎患者,依据中医辨证,分为湿热挟瘀型、气滞血瘀型、虚实夹杂性三型,分别选方施治。结果湿热挟瘀型治愈8例,占100%;气滞血瘀型治愈18例,占85.7%;虚实夹杂型治愈9例,占90%。结论中医辨证施治治疗急慢性盆腔炎在临床上具有优势和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辨证治疗低热30例邱玉玲(石家庄电路版总厂医务室050091)低热,是一个临床症状,多数患者能检查出低热的原因。但也常见到一些低热患者经检查找不出病因,称为原发性低热或功能性低热。中医将低热归纳为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本组病例均属于内伤发热,内伤发热主...  相似文献   

19.
辨证治疗肝硬化腹水5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 :将 5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按中医辨证化为湿热病毒 ,气滞血瘀 ,水湿困脾 3型 ,辨证施治 50例。结果 :临床50例病例治愈 2 3例 ,显效 1 2例 ,总有效率 88%。结论 :中医药辨证施治可使乙肝病毒消除 ,肝功能逐渐恢复 ,黄疸水肿消退 ,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设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0例,阿奇霉素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使用对照组常规口服阿奇霉素和对症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治,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主要症状、体征、理化检查指标和副作用.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症状、体征改善优于对照组,且毒副作用明显减少.结论:中医辨证施治佐治小儿支原体肺炎有协同治疗作用,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和减轻抗生素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