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心室同步化治疗在保留左室电极导引钢丝前后的起搏参数,探讨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集左室电极植入困难患者8例,在保留左室电极导引钢丝前后分别测定起搏参数,包括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和膈肌刺激阈值,并在术后1、3、6和12个月进行门诊程控随访,在多普勒超声指引下进行参数优化.结果 保留钢丝前后的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和膈肌刺激阈值分别为(4.58±1.57)V比(2.12±1.35)V,(1 060±182)Ω比(640±213)Ω和(9.81±2.05)V比(5.64±2.97)V,保留钢丝明显降低起搏阈值、降低电极阻抗和膈肌刺激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左室电极起搏参数与保留钢丝后即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在体位变动时有膈肌刺激.结论 心室同步化治疗时,保留左室电极导引钢丝能有效改善起搏参数,安全可行.远期随访,膈肌刺激和钢丝断裂的问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心脏起搏适应证患者118例。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0例,房室传导阻滞7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心室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室间隔部起搏。结果1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电极定位成功率为98.3%,起搏参数达到起搏标准,其中出现术中电极穿孔1例,术后电极脱位2例,脱位率1.7%。结论临床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由心脏起搏器发出脉冲电流,通过导管电极应激病变心脏,以维持或控制心脏节律或改善心脏功能.可分为临时性心脏起搏和永久性心脏起搏.永久性心脏起搏是将脉冲发生器(起搏器)埋植体内进行永久起搏的技术.它不仅用于各种缓慢性心律失常而且还在探索应用于某些快速性心律失常.对起搏器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提供相应的支持和缓解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随着心脏起搏技术的不断完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方法。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这一治疗,起搏治疗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安置起搏器只是起搏治疗的开始,手术并发症也随之而来,如伤口感染、血肿、电极脱落、肢体功能障碍等。帮助病人正确掌握心脏起搏器的使用知识和保健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伤害,直接关系到起搏治疗的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心脏介入检查的发展,起搏器应用日益增多,而起搏电极损坏、疲劳或感染后的拔除就显得愈来愈重要了[1]。我科在1987~1996年期间采用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医护密切配合,成功地拔除了感染或更换起搏器的废用电极7例和废用电极导管滑入右心室1例,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7~70岁,平均49.5±9.6岁。起搏电极置入右心室内11月~11年(平均7.6年)。柱状电极3例,伞状电极4例。废弃原因:起搏器皮肤感染5例;起搏电极绝缘膜损坏或更换起搏器3例,其中1例废用电极残端脱入右心…  相似文献   

6.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并逆转心室重塑,降低患者死亡率,然而仍有少数患者在CRT植入后表现为无应答。左室起搏电极的植入部位对接受CRT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文综述冠状静脉、心肌瘢痕、室壁运动这几类影响左室起搏电极植入的因素,归纳总结了目前克服以上或其他多种因素指导左室电极植入的研究,旨在为提高CRT应答率提供更高效更全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前,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在临床上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但其造成心脏重构、心房颤动及心力衰竭等弊端已被许多临床试验证实。选择更生理的起搏方式或起搏参数以达到更多的生理性传导,尽可能的减少右室心尖部起搏,从而减少过多右室起搏带来的不良影响亦成为改善起搏心律和心脏结构功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采用血管内反推力牵引术经静脉途经对起搏器电极导线拔除的效果。方法 对3支植入时间分别为15年、9年、半年的电极导管用不同类型的锁定钢丝进行血管内反推力牵引法拔除,采用上腔静脉途经对2支起搏器电极导线进行拔除和下腔静脉途径拔除1支电极导线。结果 2支电极导线完整拔出,1支顶端电极残留,无并发症及术后无感染。结论 对植入的起搏器电极导线采用静脉途径拔除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
自80年代以来对体外无创起搏方法的不断改进,阔面电极起搏法因其致颤电流与最小电流之比平均为12.6:1,在起搏电流强度下不会诱发各种恶性心律失常,对心肌酶也无明显影响,在紧急情况下临床应用较多。1996—2000年我科共用阔面电极体外无创起搏18例,起搏效果较好,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过去10年间为诊断和治疗心律不齐,通过静脉放置在冠状窦的房性起搏已常应用。冠状窦有5大静脉性分支,其任何一支都可进入起搏导管。位于中心静脉的导管与通常的心室起搏器位置相似,位于冠状窦或永存左上腔静脉的电极也可被误认为心脏穿孔。永存的左上腔静脉也可插入导管。此异常伴发先天性房室传导异常的发生率高10倍。因为,为了心律不齐在冠状窦放置起搏的病人中极常见。自1968年最早被叙述以来,为研究心动过缓和心动过速通过静脉将电极导管放置在冠状窦起搏的应用在增多。另外,少数但占相当百分比的起搏治疗的病人,需要正常的  相似文献   

11.
食道心房调搏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等特点,在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及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国内已较普遍应用于临床。现将我们应用的52例进行总结如下。 一、操作: 应用苏州电子仪器厂SHB—Ⅰ食道心上房搏机,将食道电极经鼻孔送入食道,插入深度32~36cm,以食道导联心电图获得双相或高大正相P波为准。起搏电压30~35V,起搏脉冲宽度1.5ms,频率一般在60~13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左室电极导线植入在不同冠状静脉分支血管与左室起搏部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因心力衰竭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或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留取的左前斜45°及右前斜30°冠状静脉逆行造影影像,按冠状静脉分支走向将植入血管分为心大静脉、左室前侧静脉、左室侧静脉、左室后静脉、心中静脉。右前斜30°将左室起搏部位三等分为心尖部起搏、左室中部起搏和基底部起搏,并将心尖部起搏归类为左室心尖部组(n=22),左室中部和基底部起搏共同归类为左室非心尖部组(n=90)。分析两组植入冠状静脉各分支情况。结果 112例患者左室电极所植入各冠状静脉分支分别为心大静脉2例(1.8%)、左室前侧静脉9例(8.0%)、左室侧静脉85例(75.9%)、左室后静脉14例(12.5%)、心中静脉2例(1.8%)。其中,左室心尖组植入左室前侧静脉1例(4.5%)、左室侧静脉13例(59.1%)、左室后静脉8例(36.4%);左室非心尖组植入心大静脉2例(2.2%)、左室前侧静脉8例(8.9%)、左室侧静脉72例(80.0%)、左室后静脉6例(6.7%)、心中静脉2例(2.2%)。电极导线植入后静脉分支位于心尖部比例高达57.1%(8/14),植入侧静脉分支位于心尖部的比例仅15.3%(13/85);非心尖部起搏的患者植入靶血管大多数分布在左室侧静脉、左室前侧静脉。结论左室单极或双极电极导线植入左室后静脉更容易起搏心尖部。  相似文献   

13.
刘辉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9):1728-1728
永久起搏器是通过锁骨下静脉放置心房和/或心室电极,连接起搏器并将起搏器埋藏于锁骨下皮肤与胸大肌之间,以保证患者生活不受影响或轻微影响的起搏治疗工具。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高科技成果应用于心脏起搏工程,起搏器不断更新,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这一治疗手段。于此同时,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也更显重要。自2000~2009年共开展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治疗51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永久起搏器是通过锁骨下静脉放置心房和/或心室电极,连接起搏器并将起搏器埋藏于锁骨下皮肤与胸大肌之间,以保证患者生活不受影响或轻微影响的起搏治疗工具。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高科技成果应用于心脏起搏工程,起搏器不断更新,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这一治疗手段。于此同时,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也更显重要。自2000~2009年共开展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治疗51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人造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带动心搏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快速或缓慢的心律失常,适用于各种年龄的病人。但安置起搏器治疗的90岁以上高龄患者少见,据文献报道的最高年龄为1例99岁男患。因高龄患者与一般患者相比全身各组织器官、脏器系统有明显的衰退,应急能力降低,且多伴有其他疾病,加之安装起搏器是一种创伤,所以临床上更容易出现如切口不愈合、电极脱位等并发症。于2004年4月为1例98岁高龄患者安置永久起搏器,获得成功,现将术前,术后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高龄患者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高龄患者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临床特点.方法 62例高龄患者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观察缓慢心律失常的类型、起搏模式、术中起搏参数、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成,起搏模式:植入单腔起搏48例、房室双腔起搏12例、房室双腔频率适应性起搏2例.术后电极脱位1例,囊袋积血1例,起搏器综合征3例;经降低起搏频率等治疗,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 高龄患者起搏治疗均是安全有效的,起搏置入参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如常.高龄老年人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常遇静脉插管困难、起搏电极不能很好固定等问题.对于已有心功能不全和(或)慢快综合征者,安装起搏器后患者可以接受洋地黄治疗,心功能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7.
起搏电极导线脱位曾是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技术最常见的并发症 ,随着起搏电极工艺的改进 ,起搏电极的脱位率明显降低。但近年仍常有起搏电极微脱位的现象发生 ,而导致起搏不良或发生意外。笔者结合本院发生的 5例电极导线微脱位病例 ,重点讨论电极微脱位的判断、发生原因及控制的方法。①电极导线微脱位的判断 :首先患者出现安置心脏起搏器前一样的症状 ,2 4h动态ECG发现有间断不起搏现象 ,特别是患者体位改变或深呼吸时出现。分析仪测试发现起搏阈值已增高到术中的 3~ 5倍 ,同时X线未能发现电极明显移位。这种现象大多数发生在术后 1周内 ,但也有例外 ,本组有 2例在手术 2年后发生②电极导线微脱位的原因 :a .起搏器在囊袋内发生游走 ,严重下移 ,使相连的电极脱位。b .术者的置入经验不足 ,心室电极导线在心房的余留量不够 ,电极导线皮下固定不牢。c .电极导线头在肌小梁的嵌顿不牢靠。③电极导线微脱位的防治 :一旦发生电极导线微脱位 ,应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实际情况 ,再次手术将电极导线重新置入。a .置入电极导线时 ,各种参数的达标标准要严格掌握 ,对测试中附加的各种生理性动作 (如咳嗽 ,深呼吸 )需多次重复 ,达到...  相似文献   

18.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可发生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代替心脏的起搏点带动心脏搏动的装置。因植入体内后即不能从体表观察,故放射学检查在明确起搏器发生故障的原因与评价导线的位置和完整性上颇有价值。一、历史1952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Zoll 从胸壁体外用电流刺激心脏,挽救了两名濒于死亡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是为人工心脏起搏的最早尝试。1957年Weirich 曾向心肌内插入电极来纠正心脏传导阻滞。1958  相似文献   

19.
应用漂浮导管电极对32例严重心动过缓型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床边心脏起搏,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本组患者男20例;女12例;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50.5岁,均为严重心动过缓型心律失常患者。  相似文献   

20.
贾建博  廖斌 《西南军医》2011,13(5):896-898
心脏的节律性活动依赖起搏细胞,其起搏特性是由超极化激活的阳离子流形成,这就是目前称为超极化激活环化核苷酸门控通道(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ation channel, HCN)电流,也称之为起搏电流(funny current,If).HCN2作为HCN基因家族亚型,被认为是心脏起搏细胞产生自律性的重要基础,其中If是心脏起搏细胞产生自动节律的关键,If电流的形成离不开HCN家族基因,因HCN2与心脏起搏的形成和调节关系非常密切,故被称之为起搏基因.近年来对此基因的结构功能以及与生物心脏起搏的关系研究成为热点,就其研究进展本文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