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鄱阳湖区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与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鄱阳湖区进贤县4个村土壤中土源性线虫卵污染情况及其与人群感染率的关系。方法在4个村131户农户的庭院、客厅、厕所、菜园4处采集土壤,土壤寄生虫卵检查采用饱和硫酸镁离心漂浮法,人群土源性线虫检查采用Kato-Katz法。结果4个村共调查1210人,蛔虫、鞭虫、钩虫感染率分别为26.26%、65.26%、1.74%。土壤样本共检查131户,蛔虫卵、鞭虫卵、钩虫卵检出率分别为58.02%、77.86%、3.82%。相关分析表明,4个村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与土样中土源性线虫卵检出率非常显著正相关(γ=0.995,P<0.01),其中人群蛔虫感染率与土样蛔虫卵检出率显著正相关(γ=0.954,P<0.05),人群鞭虫感染率与土样鞭虫卵检出率非常显著正相关(γ=0.991,P<0.01)。131户农户的菜园、厕所、庭院、客厅的蛔虫卵检出率依次为48.86%、47.53%、45.04%、34.35%,鞭虫卵检出率依次为66.40%、74.23%、54.20%、45.04%。蛔虫卵、鞭虫卵的每克土壤虫卵数均以菜园和厕所较高。土样中还查到其他寄生虫卵和成虫。结论鄱阳湖区进贤县的4个村土壤中土源性线虫卵检出率与人群感染率之间非常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1987~1988年对一个村的肠道蠕虫卵阳性者进行了6次化疗,使人群肠道蠕虫感染率下降68.70%。通过900份土样分离虫卵调查,实验村阳性率(28.67%)显著低于对照村(72.00%)(p<0.001),且前者土壤中的虫卵密度也低于后者。提示,对肠道蠕虫感染者反复查治可以减少虫卵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控制肠道蠕虫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肠道线虫病不同流行区集体化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索肠道线虫病不同流行区的集体化疗方案,为指导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选择江苏省不同状况的3个村,分别采用每年1次或2次集体化疗并连续3年;对人群肠道线虫感染和土壤中虫卵、钩虫幼虫污染情况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苏南试点村连续3年每年1次集体化疗后,肠道线虫总感染率从32.33%降至2.08%;钩、蛔、鞭虫的单虫感染率比防治前分别下降94.47%、86.60%、92.62%。苏中和苏北试点村经过3年6次集体化疗,总感染率由防治前的86.80%和88.76%下降至5.11%和7.98%;单虫感染率均比化疗前下降90%以上,苏北试点村钩虫感染率降至0。感染度、多重感染和土壤中虫卵、钩虫幼虫污染情况与感染率同步下降。结论 在肠道线虫病不同流行区应采用不同的集体化疗方案,以保证防治效果,避免盲目用药;对感染率30%左右的地区,每年1次集体化疗连续2—3年即可降至5%以下,在感染率高达80%以上的地区,每年2次,连续2—3年亦可将感染率降至10%以下。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肠道线虫病不同流行区集体化疗远期效果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肠道线虫病不同流行区集体化疗的远期效果,分析影响因素,为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在通过集体化疗达到控制肠道线虫病流行的3个村,监测停止化疗3年和5年后人群肠道线虫感染和土壤中虫卵、钩虫幼虫污染情况,并对流行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济文化卫生条件较好的苏南、苏中试点村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率继续下降,经济卫生条件和居民卫生行为较差的苏北试点村人群肠道线虫总感染率和各虫种感染率显著回升。土壤中虫卵污染情况和人群感染率的变化相一致。结论肠道线虫病不同流行区集体化疗的远期效果差异有显著性,经济文化卫生条件和个人行为对巩固控制成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选择开阳县无害化厕所改造村和未改造村为调查点,采用问卷调查、检测粪便和土壤寄生虫卵,对两村的肠道寄生虫病、寄生虫感染率进行调查。改厕村和未改厕的卫生厕所覆盖率分别80.75%和29.76%,其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6.62%和12.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1,P<0.01);土壤蠕虫虫卵检出率分别为4.00%和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00,P<0.01)。卫生厕所可降低人群肠道寄生虫病的感染率,同时也降低对周围环境污染,对农村防治人群感染寄生虫病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实施改水改厕和环境整治等综合措施后土壤中土源性线虫虫卵污染情况、变化规律及对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在江西省进贤县2个村,用饱和硫酸镁离心浮聚法检查土壤中蛔虫虫卵和鞭虫虫卵的污染情况,Kato法检查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结果改水改厕后,试点村土壤中蛔虫和鞭虫虫卵阳性率均呈下降的趋势,1年后庭院、客厅、菜园、厕所蛔虫虫卵阳性率和总阳性率分别下降76.48%(P<0.01)、66.68%(P<0.05)、49.99%(P<0.05)、43.75%(P>0.05)和59.03%(P<0.01),以后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鞭虫虫卵阳性率分别下降68.74%、62.50%、64.71%、64.71%和65.15%(P<0.01)。死蛔虫虫卵率从试点前的2.57%上升到2006年的69.81%,死鞭虫虫卵率从0.61%上升至78.13%,之后2年均保持在70%左右水平。结论实施改水改厕和环境整治控制土壤蛔虫虫卵和鞭虫虫卵污染效果显著,也是控制人群蛔虫、鞭虫感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疆部分地区农田土壤蛔虫卵污染情况,为制定防治对策及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7─8月按分层随机方式抽取新疆13个地(市)的25个县、500个行政村,统一采集农田土壤样本,每村采集一份样本,采用改良饱和硝酸钠漂浮检查法分离土壤蛔虫卵,并鉴定受精蛔虫卵的存活状态。结果调查农田土壤样本500份,检出蛔虫卵148份,虫卵检出率29.60%;检出活卵102份,活卵检出率20.40%;水田样本中蛔虫卵检出率最高(55.88%),活卵检出率为55.88%;砂土样本中蛔虫卵检出率也较高,达到42.52%,活卵检出率39.37%;不同土地类型(χ~2=13.07)、土壤质地(χ~2=18.87)、土壤根系(χ~2=37.84)、土壤湿度(χ~2=12.87)蛔虫卵检出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疆农田土壤蛔虫卵污染情况不容乐观,应加强粪便无害化处理、改水改厕、改造环境等措施,以保护人群免受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肠道线虫感染低度流行区群体化疗优化方案。 方法 在江苏省高邮市肠道线虫感染低度流行区选择 1个实验村 (目标化疗村 )和 2个对照村 (1个全民化疗村和 1个空白对照村 ) ,对目标化疗和集体化疗的疗效进行比较研究。化疗药物均用甲苯达唑 ,成人总剂量 60 0mg ,1.5d分 3次服 ,每次 2 0 0mg ;2~ 12岁儿童总剂量 40 0mg ,1d分 2次服 ,每次 2 0 0mg。以Kato Katz厚涂片法和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虫卵 ,评价疗效。  结果 目标化疗后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率 (2 .0 7% )较化疗前 (8.68% )下降显著 (χ2 =10 .77,P <0 .0 1) ,其下降率 (76.15 % )高于集体化疗的下降率(5 1.2 1% ) (u =5 .67,P <0 .0 1)。空白对照的感染率变化不明显 (χ2 =0 .43 ,P >0 .0 5 )。 结论 在肠道线虫感染低度流行区 ,目标化疗与集体化疗效果相似 ,且目标化疗更经济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2—2016年甘肃省武威市农村土壤中蛔虫卵污染情况,为今后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2016年,收集25个乡(镇)100个监测点400份土壤标本,用饱和硝酸盐漂浮法检测土壤蛔虫卵污染情况。结果 400份5~20 cm表层土壤标本中蛔虫卵检出分别为41.25%,22.50%,27.50%,25.00%和1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4,P0.05);活卵检出率分别为66.67%,66.67%,77.27%,65.00%和53.85%,检出率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1,P0.05);川区和山区土壤标本中蛔虫卵检出率分别为19.50%和33.50%,山区蛔虫卵检出率明显高于川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6,P0.05);活卵检出率分别为53.85%和74.63%,山区活卵检出率明显高于川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P0.05)。结论武威市农村土壤中蛔虫卵污染较重,在今后的防控工作中,应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扬中市位于长江中孤岛 ,辖 12个乡 (镇 ) ,人口 2 7.6万人 ,1988年作为全国人体寄生虫病抽样调查的一个点 ,以 4个乡 (镇 ) 4个村整群抽样调查居民 2 2 0 4人 ,寄生虫感染者1194人 ,占 5 4.2 %。其中蛔虫、鞭虫和钩虫感染率分别为34 .7%、2 9.3%和 5 .7%。为探讨控制肠道寄生虫病有效措施 ,我们连续 5年实施了群体化疗驱虫干预对策 ,结果报告如下。1 方法用改良加藤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肠道线虫卵 ,透明胶纸法查蛲虫。从 1995年起对社区内居民、中小学生集体服用驱虫药甲苯咪唑咀嚼片 ,总剂量 40 0 mg,分 2 d顿服。于1996、1999年在 2个…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阳新县2006~2010年居民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现状。方法收集受检者粪便,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查蛔虫、钩虫、鞭虫虫卵;采用改良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检查土壤中蛔虫虫卵;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12岁以下儿童蛲虫虫卵。结果 2006~2010年粪检5 421人,检出土源性线虫感染者218人,总感染率4.02%。2006年感染率为11.04%,2007~2010年居民土源性线虫的感染率分别降至5.80%、2.08%、0.45%和0.55%。检出虫种分别为钩虫、蛔虫和蛲虫,其感染率分别为1.90%、2.17%和0.05%。共检查土壤200份,未检出蛔虫虫卵。结论阳新县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较低,且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1998年前,按高、中、低度各抽1个流行村连续跟踪监测。高、中度流行村用Kato—Katz法查病,并计虫卵数,低度流行村用免疫学(IHA)查病。1999—2000年,按防治工作方案现行分类要求,对一、二类村抽取10%以上不同类型流行村为疫情监测点,比例不足1个流行村的至少抽取1个,先用免疫学筛查,阳性者用Kato—Katz法查病,并计虫卵数。  相似文献   

13.
自1928年Caldwell自土壤分离蠕虫卵起,国内外文献陆续有所报道。以上方法对于土壤内实有虫卵数的检出率,最少是1%,最多是34~60%,最高的平均检出率为44.6%。为了寻求检出率高、易于操作的方法,我们进行了此项实验。 方法 取无虫卵的土壤1g,吸取蛔虫卵的单细胞期、分裂期(2~16个细胞)、桑椹期(17个细胞以上)、和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1981—1985年对非硒防克山病轻、重病区的病情及内外环境中硒的含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两试点均无急型、亚急型发病,潜、慢型病人的检出率逐年减少,慢型病人五年存活率为80%,潜在型的转健率约为30%,健康人群中均有新潜在型检出。在土壤及粮食中硒的含量无明显变化;而发硒均明显提高,是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食用非病区商品粮小麦增多以及硒膳食改善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2016—2020年根据《全国肝吸虫病和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要求,将浦城县按地理方位划分东、南、西、北、中等5个片区,每个片区随机抽取1个乡镇的1个村作为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的国家监测点。每个村随机调查200人以上,采集人群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华支睾吸虫虫卵(一粪二检);根据村庄鱼塘溪渠分布情况,每年度采集各类淡水鱼类100尾,采用压片镜检法检测鱼鳃、鱼鳍及尾鳍部肌肉的华支睾吸虫囊蚴;各年度收集野外犬、猫粪样共25份,以水洗沉淀法检测华支睾吸虫虫卵;在监测点受检人群中随机抽查150人以上进行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等内容的问卷调查。2016—2020年共调查5 553人,吸虫总感染率为0.79%(44/5 553)。各年度感染率分别为0.60%、 1.02%、 1.16%、 0.97%和0.24%。其中,水洗沉淀检出华支睾吸虫感染者26人,感染率为0.47%(26/5 553);检出东方次睾吸虫感染者18人,感染率为0.32%(18/5 553)。检测3种淡水鱼类共639尾,感染囊蚴鱼类472尾,感染率为73.86%。其中,麦穗鱼的感染率2016年最高,达97.33%(73/75)。检测野外动物粪样共129份,检出华支睾吸虫卵5份,东方次睾吸虫卵2份,检出率分别为3.88%和1.55%。居民有效问卷共752份,总知晓率为37.10%(279/752)。男性与女性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 P 0.05)。浦城县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低,居民对华支睾吸虫病知识的知晓率低。当地淡水鱼类特别是麦穗鱼的囊蚴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宣传教育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胆石症患者胆囊结石类型与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实施内镜微创取石保胆手术的胆石症患者598例。胆石样品以红外光谱法分析结石成分,判断结石类型。胆石研碎后用光镜检查华支睾吸虫虫卵,计算不同类型结石的虫卵检出率。比较不同类型的结石患者,以及碳酸钙类结石患者中华支睾吸虫虫卵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生化特征。选取部分虫卵阳性的碳酸钙类结石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598例胆囊结石患者中,234例(39.1%)为胆固醇类结石,133例(22.2%)为胆色素类结石,112例(18.7%)为碳酸钙类结石,86例(14.4%)为混合类结石,33例(5.5%)为其他类结石。5类胆结石华支睾吸虫卵检出率分别为6.4%(15/234)、44.3%(59/133)、59.8%(67/112)、36.0%(31/86)和30.0%(10/33)。碳酸钙类结石的虫卵检出率最高,胆固醇类结石的虫卵检出率最低。碳酸钙类结石和混合类结石患者的血清CO2结合力高于胆固醇类结石患者(P0.05),碳酸钙类结石患者胆汁CO2结合力和p H值高于其他4组结石患者(P0.05)。碳酸钙类结石患者中华支睾吸虫虫卵阳性者的血清CO2结合力、胆汁CO2结合力和p H值均高于虫卵阴性者(P0.05)。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均发现,碳酸钙类结石华支睾吸虫卵与碳酸钙结晶相互黏附。结论碳酸钙类胆囊结石患者的华支睾吸虫感染率高于其他结石类型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在江河洲滩地区,水位无法控制,人畜接触疫水频繁,居民重复感染的机会多.为控制和减少血吸虫的感染,1992年起,连续2年开展了化疗结合易感地带灭螺,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概况节堤村位于陆水河下游南岸,全村居民沿堤居住,距易感地带最近10m,最远1Km.居民饮用水、游泳、捕鱼、放牧等均与疫水接触频繁.1991年全村总人口1141人,居民感染率为22.08%;垸外钉螺面积11万m~2,钉螺感染率0.99%;垸内无螺.方法对5—60岁居民,每年秋季化疗1次,其中部分农渔民每年夏秋季各化疗1次.服药前对服药对象  相似文献   

18.
蔬菜和沾在鞋底上的泥土携带土源性线虫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福建、江苏农村土源性线虫的传播途径。方法 :样本经水洗沉淀 ,用直接涂片法检查幼虫 ,用消化法和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检查土壤中虫卵。结果 :检查福建省邵武市 3个农村 18户农家的 16种蔬菜 ,其中 7种发现蛔虫卵钩虫丝状蚴与粪类圆线虫丝状蚴。 4 7份标本中有 19份阳性 ,检出率为 4 0 .4 % ,其中以大蒜、葱、卷心菜、空心菜检出率较高 ;江苏省江宁县 2个农村 2 0户农家 17种蔬菜中 ,11种发现虫卵 (蛔虫、钩虫、鞭虫 )和或小杆属线虫幼虫 ,79份标本中 2 1份阳性 ,检出率为 2 6.6% ,其中青菜、空心菜、苋菜检出率较高。菜场的蔬菜邵武市查 7种 ,4种 (葱、小白菜、香菜、黄瓜 )阳性 (蛔虫卵和 /或类圆线虫丝状蚴 ) ;江宁县查 9种蔬菜 ,4种 (萝卜、葱、西红柿、地瓜 )阳性 (蛔虫和 /或类圆线虫丝状蚴 )。农户鞋底土的虫卵检出率以福建邵武为高 55.6% ,江宁仅15.0 % (蛔虫卵 )。两村查到蛔虫卵、钩虫卵、鞭虫卵和犬弓蛔虫卵。结论 :被虫卵污染的蔬菜与鞋底土在土源性线虫传播上起相当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土源性线虫病高度流行区经济、有效、易行的化疗策略。 方法 在 3个自然村随机采用 3种全民化疗方案 ,即首次化疗后 ,每隔 3个月、6个月和 12个月重复化疗 1次 ,药物采用噻嘧啶 10 mg/ kg体重 ,顿服 ,对控制蛔、钩、鞭虫病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  1年后 ,3、6、12个月间隔服药村的居民蛔虫感染率分别从 4 9.5 8%下降至 2 1.6 7%(P<0 .0 1)、4 4 .2 6 %下降至 2 5 .88% (P<0 .0 1)、5 5 .5 5 %下降至 39.38% (P<0 .0 1) ;钩虫感染率分别从 12 .2 9%下降至1.4 8% (P<0 .0 1)、18.0 3%下降至 2 .5 6 % (P<0 .0 1)、8.6 1%下降至 6 .5 6 % (P>0 .0 5 )。化疗后 ,3和 6个月间隔服药村之间蛔虫及钩虫的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12个月间隔服药村蛔虫感染率显著高于上述 2个村 ,鞭虫阳性率化疗前后各村均无显著性变化。 结论 每隔 6个月化疗 1次对控制蛔虫、钩虫病的流行较为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湖沼垸内型流行地区建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一建三改)和人群化疗措施对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效果。方法在潜江市血吸虫病疫区选择不同疫情的8个村为试点村,对居民的一建三改设施进行现场调查,检测构筑物合格率和寄生虫卵死亡率、大肠菌群值、氨氮及综合治理措施后疫情变化。设未进行一建三改的1个村为对照村。结果8个村所建沼气池合格率为85.78%,血吸虫卵死亡率为100%,蛔虫卵死亡率95.83%,粪大肠菌群值由进料口4×10^-5~4×10^-7至出料口4×10^-3~4×10^-5,氨氮有所增高,保氮率96.81%;钉螺密度与钉螺感染率分别下降67.9%及93.85%,较对照村下降显著(P〈0.01);人群感染率下降51.97%,耕牛感染率下降65.95%,与对照村比较下降非常显著(P〈0.01)。结论一建三改结合人群化疗措施可有效控制血吸虫病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