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后家属的心理反应。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2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家属进行保护性约束心理反应进行调查。结果:74.00%的家属对患者接受保护性约束无心理准备,21.00%的家属持不理解态度;19.00%的家属认为保护性约束是不人道的,是在惩罚患者;37.00%的家属认为保护性约束会更刺激患者不健康的心理,会加重病情;17%的家属害怕患者受到意外伤害;36.00%的家属担心患者在保护期间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79.50%的家属认为约束患者必须要征得家属同意。结论:保护性约束是精神科常用的一项行为治疗,但在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前要对患者或家属做到知情告知,严格掌握应用的适应证,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认识并取得其理解,为患者提供有力的家庭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对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11年4月~2012年5月期间符合调查对象条件的7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家属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比较心理干预前后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变化.结果 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普遍存在较为明显的心理问题,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或0.05).患者家属接受各种心理干预措施后,心理状况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0.01).结论 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提高应对能力,使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同时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主量表(SDS)对符合调查对象条件的74位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进行测试,并对家属存在的焦虑、抑郁情绪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比较家属在接受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结果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的情绪状况,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负性情绪明显,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情绪状况,使其能正确面对现实并积极应对,尽早恢复自信,为患者的疾病康复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  相似文献   

4.
王云仙  温爱玉 《护理与康复》2011,10(10):846-847
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认知及护理需求。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对71例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家属中,83.09%对精神病患者接受保护性约束有心理准备、87.32%对精神病患者接受保护性约束持支持态度,大部分患者家属有陪护需求。结论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有一定认识,大部分家属的护理需求合理。  相似文献   

5.
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11年4月~2012年3月期间符合调查对象条件的11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结论:家属和患者间的心理问题可交互影响,不能把心理治疗局限于患者个体,应将患者家属也列入心理干预系统,纠正家属的心理问题,从而能更好地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对患者疾病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41例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156名家属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非心理干预组各78例,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在其患者入院时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各因子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两组家属在其患者出院时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与入院时症状自评量表减分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两组家属出院时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与常模比较,有显著差异的因子数研究组少于对照组。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负担较重,应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态度,为减少护患纠纷提供对策依据.方法 2012年3-4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120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新入院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及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态度.结果 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对于保护性约束普遍表示理解;不同学历家属对于约束是否会加重病情及约束是否被医生护士滥用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家属对于约束是否会加重病情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患者不同关系的家属对于约束是否使其觉得丢脸及约束是否被医生护士滥用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普遍能够理解,但约束前护理人员需要告知家属相关意义,以取得家属的支持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时家属的心理反应。方法采用自拟精神病患者受保护性约束家属心理反应调查表对93例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相关调查分析。结果80.95%的家属对保护性约束持接受态度,14.28%认为是对患者的惩罚.19.05%认为会加重患者的病情,28.57%担心患者会受到意外伤害,47.62%认为约束患者必须征得家属同意,4.70%的家属对凋查内容不发表意见。结论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或监护人的知情同意,掌握适应证,规范保护性约束操作,防止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9.
精神病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态度及护理需求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态度及护理需求,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在患者入院时对150例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48.7%的患者家属对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可能接受的保护性约束无心理准备;初诊患者家属比复诊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目的认识更为不足(P<0.01);患者家属的文化水平越高,对精神病患者约束期间心理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护理需求越多(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认识不足,有必要及时为患者家属提供相关护理知识,规范约束护理,满足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合理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进入ICU患者和家属接受保护性约束的态度和问题,分析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10月外科手术后需进入ICU监护的676名患者和其家属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约束方法,研究组采用预先心理干预,告知患者和家属保护性约束的相关知识。结果研究表明,研究组的患者和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接受和合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改变保护性约束的实施方法能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接受度,以及减少保护性约束的负性影响,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降低护患矛盾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认知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荣荣 《护理与康复》2009,8(6):459-460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认知干预。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及自制的治疗依从性调查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治疗依从性的测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各项测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认知干预有助于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式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心理影响。方法:将14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SCL-90、SDS、SAS评分:干预前和干预8周末进行SCL-90、SDS、SAS问卷调查。结果:两组入组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8周末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综合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对保护性约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首次住院且保护性约束时间>4 d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均予以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支持性心理干预,解除保护性约束后观察4周.于干预前后应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评定自尊水平.结果 心理干预后观察组罗森伯格自尊量表总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支持性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保护性约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14.
被保护性约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护理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被保护性约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被保护性约束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实验组进行心理护理。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及护理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症状量表、精神科护理观察量表、一般情况量表等进行评定,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心理护理后实验组的简明精神症状量表、精神科护理观察量表、自知力分、依从性分、保护性约束次数和危险行为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能改善被保护性约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依从性、精神症状和社会生活技能,减少危险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王艳  闫美英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106-2108
目的调查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为研究组,100例相匹配的正常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进行调查,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研究组CPSS总分为(25.68±6.4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9.76±5.1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5,P〈0.01);研究组SCL-90总分为(152.57±39.3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30.13±28.5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2,P〈0.01);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存在高度负相关(r=0.301—0.339,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压力较大,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必须对其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精神卫生法》实施前后精神障碍患者与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接受程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精神卫生法》实施前后给予保护性约束的患者与家属各150名进行关于保护性约束接受程度的调查。结果《精神卫生法》实施前,患者对保护性约束拒绝反抗的占93.33%,自尊心受到伤害的占94.67%,有对立情绪的占92.00%;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有心理准备的占32.00%,可以理解的占26.67%,可以接受的占32.00%。《精神卫生法》实施后,患者对保护性约束拒绝反抗的占53.33%,自尊心受到伤害的占52.00%,有对立情绪的占36.00%;与精神卫生法实施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有心理准备的占85.33%,可以理解的占82.67%,可以接受的占90.67%;与精神卫生法实施前比较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卫生法》实施后,精神障碍患者与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接受程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城市与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及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城市与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根据不同的心理状况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方法 对120例城市(60例)和农村(60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并在干预前后采用SAS、SDS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干预前城市患者家属SAS、SDS量表评分均高于农村患者家属;干预前后量表评分比较,城市与农村分值均下降,城市下降明显。结论 城市与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对城市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效果优于农村家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对80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并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于心理干预2周末再次测评,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患者家属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惧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但躯体化、焦虑、恐惧因子分仍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或消除其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的影响。方法:将160名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名,对照组未进行干预,观察组给予心理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家属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结果:患者家属SDS和SAS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P0.05);干预后两组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的心理行为干预,利于改善家属的不良心理状况,从而对患者的疾病恢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在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心理状态的评定,探讨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分别于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对家属进行SCL - 90、SDS、SAS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人组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突出的心理问题为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等,出院时患者家属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系统的健康教育宣教可有效改善患者家属异常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