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创伤性关节炎一旦发生,关节的退变过程将不可避免。在中度以下的肘关节僵硬临床治疗中,传统肘关节僵硬松解是其首选修复方法。但是,在极重度肘关节僵硬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存在着诸多的争议,其矛盾焦点在于传统肘关节僵硬松解实施后关节面的损伤。
  目的:观察切开松解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对极重度肘关节僵硬患者的修复效果。
  方法:选取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骨三科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52例极重度肘关节僵硬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肘关节僵硬松解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切开松解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与结论:研究组患者通过采用切开松解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术后功能评定优良率为96%,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17.5±20.5)°,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为(88.5±11.5)分;与对照组77%、(93.5±18.5)°、(76.5±9.5)分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提示切开松解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能够显著改善极重度肘关节僵硬患者的肘关节功能,且利于术后康复锻炼活动开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总结23例肘关节僵硬行松解加铰链支架外固定的术后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一般护理、疼痛护理、引流管护理及支架外固定的护理,同时加强院内早期功能锻炼.随访12~22月,患者肘关节最大屈曲度从术前平均61.3°提高至96.1°,最大伸展度从术前平均32.5°改善为23.7°,总平均活动范围从术前28.1°提高至82.4°;Ma...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熨烫在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肘关节僵硬术后的应用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肘关节僵硬病人3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与对照组(15例),分别进行开放性松解结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对照组术后进行功能锻炼康复、一般护理等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功能锻炼康复基础上加用中药熨烫疗法。治疗及护理后根据肘关节活动范围(ROM)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31例病人术后均获随访,治疗前两组肘关节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手术、康复治疗后两组肘关节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肘关节ROM与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肘关节僵硬术后康复过程中应用中药熨烫治疗与护理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肘关节僵硬松解铰链式外固定架植入术后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系统康复治疗的临床转归。方法:选择肘关节僵直松解、可活动的铰链式外固定架植入术后围手术期系统康复患者35例,术后第1天开始系统康复治疗,持续至患者去除外固定架后。根据Mayo肘部评分系统、肘部稳定性、肘关节活动度及针道情况对患者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患者平均随访6个月(3个月—12个月)。外固定架平均使用8.5周(6—11周),术前Mayo评分59.5±1.7分,术后82.8±7.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前肘关节总ROM平均37.51°±10.8°、术后110.5°±15.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5例术后均获得无痛性肘关节,并且全部恢复了伤前工作。4例固定针针道感染,采取局部换药治疗,术后8周去除固定架后痊愈。结论:应用可活动的肘部外固定架治疗:在组织愈合期间允许对肘关节提供活动;使得进行松解或重建的组织在无张力的条件下获得愈合;肘关节僵直行关节松解+外固定架植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外固定架的作用下更加利于实施早期、准确、量化、有效的康复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松解联合单臂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对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就诊120例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行单纯松解术治疗,观察组(n=60)行手术松解联合单臂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比较2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肘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且观察组患者肘关节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手术松解联合单臂铰链式外固定架方式对肘关节僵硬患者实施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肘关节功能及活动度。  相似文献   

6.
背景:以往治疗肘关节后脱位伴桡骨头及尺骨冠状突骨折(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方法需要长期制动而常常导致肘关节复发性不稳定、肘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目的:观察铰链支架配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04/2010-06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14例,均采取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入路针钉置入内固定加金属铰链外固定架治疗.所有患者随访时间≥5个月,记录病情主诉、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关节稳定性、X射线片情况,采用MEPS评分评估肘关节功能.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在末次随访时患侧肘关节均没有明显疼痛及不稳定,无浅表及深部组织感染发生;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1.30±3.25)周;肘关节平均屈伸范围为(125.42±19.66)°(75°~145°),前臂平均旋转范围为(135.43±17.07)°(80°~150°);2例颅脑损伤患者肘前软组织中出现少量骨化,未影响关节活动.MEPS评分优7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86%.说明采用内、外侧入路通过铰链支架配合有限内固定能提高肘关节术后初始稳定性,有利于肘关节同心圆性中心复位及软组织修复,便于早期功能锻炼,免去二次手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带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高能量P ilon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12例(13条肢体)带关节外固定支架病人采用术前、术后及骨科护理门诊的序贯护理方法,通过加强术后恢复期功能锻炼,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减少骨折愈合时间,增加踝关节活动度。结果本组12例病人平均住院时间(16.3日),出院时踝关节活动度(ROM)平均32,°所有病人没有针道感染。结论采用序贯护理方法可以显著减少外固定支架感染,提高病人对特殊康复器械的适应能力,是恢复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运用肱一尺外固定关节支架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运用肱一尺外固定关节支架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治疗后肘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屈伸度平均改善69°,优良率100%,病人满意度平均达到88%.结论:运用肱-尺外固定关节支架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肘关节僵硬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肘关节活动丧失的总称,是肘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肘关节的特殊解剖结构,加上造成肘关节创伤的暴力一般较大,常引起粉碎性骨折,软组织损伤较重。因此,肘关节对创伤十分敏感,极易发生创伤后功能障碍,从而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和工作。肘关节僵硬的病人,在术后由于没有进行系统、有效地功能锻炼,术后的肘关节功能未能得到有效改善。我院对肘关节僵硬行肘关节松解、尺神经松解、内上髁截骨异位骨化清除、外支架固定术的  相似文献   

10.
骨折后膝关节僵硬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膝关节僵硬行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对17例骨折后膝关节僵硬患者采取中药熏蒸、关节松动、被动活动、膝关节被动运动器功能锻炼等康复护理。对康复护理前后膝关节活动度进行测量比较。结果康复护理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较康复护理前明显增加,平均屈膝增加56.64°。结论康复护理可增加膝关节僵硬患者膝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1.
<正>关节僵硬是肘关节创伤或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达3%—20%[1]。肘关节正常的屈曲或旋转活动度受限大于50°将导致日常生活功能丧失80%[2]。肘关节僵硬的康复一直以来具有挑战性[3]。遵循从无创到有创的康复原则,关节僵硬的治疗通常包括物理治疗、牵伸支具、麻醉下手法松解(manipulation under anaesthesia,MUA)和关节镜下或切开松解[1,4]。正如Morrey所言[5],肘关节是一个高度敏感的和不包容的关节,常规物理治疗的效果往往有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加强创伤性膝关节粘连松解围手术科学的康复护理,增加肌力及加大关节活动度锻炼, 防止术中松解后关节活动度再度丢失,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手术松解膝关节周围粘连组织,围手术期运用心理护理、CPM锻炼、主被动功能锻炼、止痛等手段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功能康复。结果 术前膝关节活动度为10~60°,平均38±8.2°,术后随访时活动度为89~135°,平均112±5.4°,手术前后增加74°。所有患者术后无伤口坏死、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科学而系统的康复护理,在创伤性膝关节僵硬患者粘连松解围手术期具有重要意义,在护理过程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背景:以往治疗肘关节后脱位伴桡骨头及尺骨冠状突骨折(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手术方法需要长期制动而常常导致肘关节复发性不稳定、肘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目的:观察铰链支架配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04/2010-06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14例,均采取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入路针钉置入内固定加金属铰链外固定架治疗.所有患者随访时间≥5个月,记录病情主诉、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关节稳定性、X射线片情况,采用MEPS评分评估肘关节功能.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在末次随访时患侧肘关节均没有明显疼痛及不稳定,无浅表及深部组织感染发生;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1.30±3.25)周;肘关节平均屈伸范围为(125.42±19.66)°(75°~145°),前臂平均旋转范围为(135.43±17.07)°(80°~150°);2例颅脑损伤患者肘前软组织中出现少量骨化,未影响关节活动.MEPS评分优7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86%.说明采用内、外侧入路通过铰链支架配合有限内固定能提高肘关节术后初始稳定性,有利于肘关节同心圆性中心复位及软组织修复,便于早期功能锻炼,免去二次手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术后早期分时康复干预的效果。方法对20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手术治疗的患者行早期分时康复干预,并进行6个月至5.4年的随访。结果患者骨折愈合,无关节僵硬,肱尺关节骨关节炎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时肘关节伸屈幅度达112°,旋转幅度达138°。HSS评分:优10例,良8例,一般2例。结论手术治疗可恢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的骨性解剖结构,修复关节囊及侧副韧带;术后辅以外固定支架,早期进行分时康复干预,恢复了上肢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避免了关节僵直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松解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僵硬的围手术期康复及护理模式。方法:对9例膝关节置换术后僵硬病例施行关节镜下松解术,术前对患者采用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辅导,对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术后早期行功能训练.并定期随访。结果:术前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患者及家属表现出了良好依从性;术后早期功能训练明显改善了膝关节活动范围,随访关节活动度比术前平均增加42.3°,患者步态、下蹲等动作显著改善。结论:关节镜松解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僵硬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制定相应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伸直型膝关节僵硬松解术后的合理康复。方法 对 32 例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经三种不同的松解方法松解,术后采用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简称 PCA)配合 CPM机练习,后期仰卧位屈髋90°膝关节开环动力链训练及腘绳肌力,固定自行车锻炼治疗。结果 随访6月以上,屈膝110°以上16例,95°~110°14例,60°~89°2例,优良率93 8%。结论 早期PCA配合CPM机,后期仰卧位屈髋 90°膝关节渐进性抗阻的开环动力链训练、腘绳肌肌力及固定自行车功能锻炼是伸直型膝关节僵硬松解术后,保持关节活动度、防止再粘连的有效而简便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创伤后肘关节僵硬合并异位骨化手术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对创伤后肘关节僵硬合并异位骨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16例创伤后肘关节僵硬合并异位骨化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12例,女4例,平均年龄38.1岁(1459岁),手术松解距受伤时间8.9个月(659岁),手术松解距受伤时间8.9个月(619个月)。所有病例行肘关节松解、异位骨化切除术,术后由同一组康复师训练,应用吲哚美辛预防异位骨化复发。测量患者术前、术后的肘关节屈伸、前臂旋转角度,并进行Mayo评分。术后由经过培训的专业医生进行标准化随访,评估疗效。结果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平均由术前32°±17.4°提高到108°±16.7°(t=13.295,P=0.000),旋转活动度由术前45°±8.8°提高到80°±11.0°(t=16.051,P=0.000),Mayo评分由术前平均(52.0±11.2)分提高到(82.0±8.1)分(t=8.722,P=0.001),术前、术后评分有统计学差异。有1例出现异位骨化的复发,2例采用外固定架后出现外固定尺骨针孔处骨折。结论异位骨化切除和肘关节松解术对治疗合并异位骨化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侯晓玲 《护理研究》2015,(9):1100-1102
[目的]探讨创伤性肘关节僵硬围术期综合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经内外侧肌群-韧带复合体彻底剥离术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的病人行围术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并进行1.5年~5.3年的随访。[结果]36例病人术后均能继续配合后续康复治疗。患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术前为32.5°±28.9°,术后1.5年为108.8°±36.0°;Mayo功能指数评分术前为33.1分±2.7分,术后1.5年为82.3分±14.4分,术前与术后1.5年患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Mayo功能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肘关节评分优13例,良19例,中2例,差2例,优良率为88.89%。[结论]针对内外侧肌群-韧带复合体彻底剥离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特点采取的围术期综合康复措施,对保证康复治疗的顺利进行、改善患肘关节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肘关节的僵硬是其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创伤后很容易发生软组织的粘连、挛缩,关节囊会增厚并且结构发生改变。而肘关节僵硬是导致其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功能的恢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有15%的肘关节脱位、21%的脱位合并桡骨头骨折和25%的肱骨骨折都会导致肘关节僵硬而产生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对肘关节僵硬的治疗意义重大。肘关节僵硬的治疗方法可分为手术松解和保守治疗,但是手术松解可能会导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维度护理干预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4月我科收治的84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多维度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功能康复锻炼依从性及膝关节活动度的差异。结果干预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术后2周及1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及关节僵硬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维度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术后锻炼的依从性,促进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