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钟昕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4):1921-1922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110例确诊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患者作为研究组,95例同期在湖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检查的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脾静脉、门静脉血管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脾静脉内径值、门静脉内径值、门静脉血流量/脾静脉血流量值分别为(1.12±0.24)cm、(1.43±0.52)cm、(0.56±0.09),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61±0.48)cm、(0.99±0.37)cm、(0.24±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脾静脉内径小于1.0 cm组患者重度静脉曲张发生率为21.3%,≥1.0cm组重度静脉曲张发生率为44.4%,脾静脉内径小于1.0cm组重度静脉曲张发生率显著低于大于或等于1.0cm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内径小于1.4 cm 组患者重度静脉曲张发生率为18.0%,≥1.4cm组重度静脉曲张发生率为43.3%,门静脉内径小于1.4cm组患者重度静脉曲张发生率显著低于大于或等于1.4 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超声检查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同时其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也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有相当数量患者出现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为一较常见并发症.我院1997年~2003年,共实施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或脾切除 门奇断流术156例,术后出现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30例.对其中单纯脾切除和脾切除 门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手术方式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形成有显著差异.因术后血栓发生率高,我院于2001年起采取了脾静脉术中注射小剂量肝素 术后复方丹参液静脉滴注等预防措施,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明显降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后持续发热临床上较常见,术后出现持续发热不仅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而且可以引起水电解质紊乱、食欲下降、乏力等,严重影响术后康复。2003年1月-2008年12月年我院共为29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或门体静脉分流加脾切除术,其中术后出现体温〉38.5℃,持续性发热2周以上者51例(17.2%),现就其发热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2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术前给予肝胆外科常规护理及术前指导;实验组根据手术时间安排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等.两组均在入院第2日晨空腹测基础血糖,术后24 h、48 h、72 h监测血糖,对所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血糖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水平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并分析其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利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了10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及24例正常人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并将10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门脉血流动力学检查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门脉高压组门静脉(PV)内径明显增宽、血流速明显减慢、血流量参数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脾静脉(SV)肠系膜上静脉(SMV)内径(D)、血流速度(V)、血流量参数(Q)也有类似改变。A、B、C三级肝硬化的PV内径,按A、B、C顺序显示门静脉宽度逐渐增宽,C级的Dpv较A、B级均有显著性增宽(P<0.05),A、B级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B级较A级也有增宽趋势,按A、B、C顺序显示 门静脉血流速度逐渐降低,且各级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B、C级的Qpv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测门脉血流动力学有助于评价肝硬化患者的肝储备功能、门静脉高压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胃肠癌围手术期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意义与干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胃肠癌患者随机抽选96例并编号分成干预组对照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为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中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肺栓塞发生率分别为6.25%(3/48)和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9/48)和6.25%(3/4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达87.50%(42/48),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70.83%(34/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分别为(11.50±1.50)d和(1.10±0.15)万元,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4.17%(2/48)明显低于对照组12.5%(6/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癌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贯穿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方法2000年1月~2007年1月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肝胆外科院为8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了断流脾切除术,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后发生多见并发症16例,发生率为18.8%(16/85),包括出血性并发症4例,感染性并发症7例,大量腹水3例,急性门静脉血栓2例。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断流脾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率除与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的把握及手术技巧的掌握有关外,注重围术期的密切监测和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丹参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参丹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肝硬化门脉静高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3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3个月后测定门静脉主干(PV)、脾静脉(SV)、肠系膜上静脉(SMV)的血管内径(D)、平均血流速度(V)、血流量(Q),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丹参治疗组门静脉主干、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的血管内径缩小、平均血流速度增大、血流量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丹参具有较好地改善门静脉高压作用,机制可能与肝脏微循环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及血栓发生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因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116例患者,其中男56例,女60例;行脾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以下简称断流术)50例,选择性断流术28例,断流+脾肾分流术38例,比较各手术组术前1周、术后2周、术后2个月及术后6个月血栓发生情况。结果(1)断流术组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术后2个月时100%)及Ⅱ级以上血栓发生率(术后2周时56%)较高,其均于术后2周起升高,但至术后6个月时血栓发生率(84%)及Ⅱ级以上血栓发生率(24%)均有下降。(2)选择性断流术组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术后2个月时100%)及Ⅱ级以上血栓发生率(术后6个月时42%)较高,其均于术后2周起升高,术后6个月时血栓发生率稍有下降(79%),但Ⅱ级以上血栓发生率仍较高。(3)联合手术组术后血栓发生率较术前升高(术后2个月时79%),但至术后6个月时有部分血栓再通(37%),且Ⅱ级以上血栓发生率始终维持于较低水平。结论(1)对于术前已发生门静脉系统血栓,甚至Ⅱ级以上血栓的患者,应尽量避免行断流术或者选择性断流术。(2)不同手术方式术后均应积极检测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情况,断流术术后2周左右应监测血栓情况,选择性断流术术后6个月内均应检测血栓情况,联合手术术后2个月内监测门静脉系统血栓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1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探讨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11例患者实行严密监护,加强病情观察,引流管和伤口管理,实施心理护理、饮食及活动指导、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结果 11例患者均好转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切除术后的患者积极做好治疗的同时,进行细致、全面、有效的护理能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6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n=180)和对照组( n=180),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行冠脉支架介入手术的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至介入手术时间为(65±20)min,总住院费用为(59284.41±18387.85)万元,平均住院天数为(8.50±2.54)d,患者满意度为97.22%,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为95.59%;对照组分别为(80±19)min,(85569.99±125324.77)万元,(11.00±2.97)d,88.89%,85.18%,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3745,28.8290,8.5658,χ2值分别为9.6716,11.4251;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可减少患者住院天数,降低其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规避了护理工作风险。  相似文献   

12.
模拟失重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环境下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方法研究对象为16位健康男性志愿者,平均年龄(20.38±2.00)岁,身高(174.75±3.85)cm。受试者取-6°头低足高位,连续卧床21d。受检者空腹8h以上,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采用GEVivid7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安静状态下检测门静脉的血流变化。结果模拟失重后门静脉左右径和前后径均有增加趋势,但与模拟失重前1d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失重后1d门静脉最大流速即显著下降,由模拟失重前1d的(19.8±7.7)ml/s下降为(17.1±6.8)ml/s。模拟失重后3d、7d、14d和21d门静脉最大流速继续逐步下降,与模拟失重前1d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模拟失重直立后,门静脉最大流速逐渐上升,至直立后7d上升为(18.7±7.4)ml/s,与模拟失重前1d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失重前1d门静脉的血流量为(1028.27±237.14)ml/min,模拟失重后1d门静脉血流量即下降为(906.23±209.89)ml/min,此后的3d、7d、14d和21d,其血流量持续下降,与模拟失重前1d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模拟失重直立后1d,门静脉血流量即上升为(934.29±217.13)ml/min,至直立后7d上升为(980.48±227.41)ml/min,与模拟失重前1d门静脉的血流量基本持平。结论模拟失重后,肝门静脉血流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其变化类型为不适应型。临床应加强肝脏对抗失重环境的防护措施研究,以确保航天员的航天训练和太空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和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自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行椎体成形手术的15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PVP组(89例)和PKP组(67例),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卧床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治疗前后疼痛视觉评分(VAS评分)、骨水泥渗漏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VP组患者住院时间为(4.85±0.81)d,卧床时间(1.48±0.68)d,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2.36±0.84)d、治疗后VAS评分为(2.19±0.77)分;PKP组患者住院时间(4.71±0.77)d,卧床时间(1.53±0.52)d,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2.40±0.64)d,治疗后VAS评分(2.26±0.63)分;两组在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治疗后VAS评分改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702,0.355,0.491,0.348;P均〉0.05)。PVP组患者住院费用(1.30±0.19)万元,PKP组患者住院费用(4.79±0.22)万元,两组在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163,P〈0.01)。PVP、PKP两组患者在骨水泥渗漏率方面(30.34%VS1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531,P〈0.05)。结论PVP、PKP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改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症状,但在手术费用方面PVP较PKP低,在骨水泥渗漏率方面PKP较PVP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规范正常中国小型猪门静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方法 实验用健康中国小型猪16只,在全麻下以门静脉主干为中心行MR灌注扫描,生成门静脉时间-信号曲线,以获得其MR最佳成像时间.待实验动物体内造影剂代谢24h后,依据前述成像时间,行MR冠状位脂肪抑制三维快速扰向梯度回波序列增强扫描,行多平面容积重建,显示门脉主干、属支,在MRA测量门静脉主干及属支直径.之后行经肠系膜上动脉及脾动脉DSA间接门静脉造影,并测量显影血管的管径;随机选择经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造影计算门静脉系统最佳显影时间.分别对比分析MRA及DSA两种技术下测量的门静脉系统直径、最佳显影时间.结果 (1)MRA与DSA门静脉最佳显影时间分别为(31.81±2.03)s与(14.32±0.71)s,MRA测得的门静脉最佳显影时间明显长于DSA(P <0.05),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749,P<0.05).(2)MRA测得的门静脉主干、肠系膜静脉及脾静脉管径分别为(8.82±0.78)mm、(7.04±0.85)mm及(5.83±0.61)mm,DSA前述相应血管直径分别为(7.65±1.17)mm、(5.74±1.05)mm及(5.01±1.00) mm,MRA测定结果均高于DSA(P <0.05),二者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值0.949、0.910、0.906,均P<0.05).结论 规范化门静脉MRA能准确评价门静脉系统,为实验性肝硬化门脉高压规范化MRA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表在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 PD)置管术后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PD置管患者140例按照置管顺序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置管术后常规护理结合PD护士7 d培训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责任护士与PD护士实施全程护理路径表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1个月腹膜炎发生率及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度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53±2.52)d,住院费用为(1.83±0.49)万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97±3.99)d,(2.367±0.51)万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30,4.579;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得分为(97.44±1.31)分,健康教育合格率为91.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6.19±1.71)分及7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χ2值分别为-3.654,5.016;P<0.05)。结论采用PD置管术全程护理路径表对尿毒症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可明显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及术后1个月的腹膜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健康教育合格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治疗先天性多指畸形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0月-2013年10月住院治疗的先天性多指畸形109例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干预组54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医嘱进行护理,干预组按照指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观察表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和平均住院费用,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和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4.32±0.31)d,(4.67±1.24)分,(4662.39±365.2)元,均低于对照组(4.98±0.48)d,(5.28±1.18)分,(6038.18±285.8)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8.510,2.631,21.925;P<0.05);干预组患儿家属在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技术水平、饮食指导、心理支持和关爱患儿6个方面的满意度分别为98.15%,96.29%,94.44%,98.15%,100.00%,98.15%,均高于对照组83.64%,83.64%,81.82%,85.45%,87.27%,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886,4.813,4.135,5.796,7.344,8.008;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儿疼痛程度和医疗费用,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血浆内毒素的变化,评估血浆内毒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我科于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5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入院、术后3、7、14 d时抽血测定血浆内毒素水平,术前进行Child-Pugh分级,测定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系列,统计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血浆内毒素[(27.22±5.42)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31±0.21) pg/ml];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内毒素水平与Child-Pugh评分(r=0.261,P<0.05)、总胆汁酸(r=0.129,P<0.05)呈正相关,与血浆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265,P<0.05),伴腹水组[(57.42±19.75) pg/ml]较不伴腹水组[(16.45±1.71)pg/ml]明显升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内毒素平均值(术前,术后3、7、14 d)与手术时间(r=0.208,P<0.05)和术后住院天数(r =0.297,P<0.05)呈正相关;无并发症者术后3、7、14 d的内毒素水平较有并发症者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其中感染相关并发症患者内毒素水平高于其他并发症患者(P<0.05).结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存在内毒素血症,随肝硬化程度加重而加重,另外内毒素血症与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并发症相关,对评估患者短期预后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疝修补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为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将2010年1月-10月出院的168例疝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调查情况作为对照,对2011年同期入院的171例患者进行干预。结果干预前后抗菌药物选择前3位的药物由阿洛西林、美洛西林、氨曲南调整为头孢唑林、克林霉素和阿洛西林;首次预防用药时间主要从术前不用术后开始用调整为术前30min内或麻醉诱导开始时给药;术后用药疗程由(3.50±2.07)d降至(0.88±1.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01,P=O.000);术后住院时间由(5.17±1.90)d缩短至(3.77±1.6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13,P=0.000);抗菌药物治疗费用由(342.39±415.50)元降至(54.08±80.8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31,P=0.000);抗菌药物治疗费用占药费的比例由(47.53±25.51)%降至(12.49±1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76,P=0.000);抗菌药物治疗费用占住院费用的比例由(6.59±5.49)%降至(1.07±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62,P=0.000);干预前后预防用药选择、术前给药时机、术后用药疗程及联合用药无指征等不合理用药表现形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干预,提高了疝修补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减少了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抗菌药物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Autar量表对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预防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入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脑外科的432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11例和对照组221例。对照组按照脑卒中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改良Autar量表的风险评估等级采取相应的DVT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DVT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4.74%)低于对照组(11.76%)、住院天数[(34.289±5.620)d]少于对照组[(42.036±8.28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应用改良Autar量表能预警脑卒中患者DVT的发生风险,从而对中高风险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