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2 毫秒
1.
郭福成 《黑龙江医学》2002,26(8):652-653
1 病例摘要患者男 ,2 8岁。因车祸致双髋部肿痛活动受限 3h入院。检查 :左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畸形 ,左臀部可触及脱位的股骨头 ,左髋关节弹性固定。右髋肿胀无畸形 ,大转子区叩痛 ,右髋关节活动受限。X线片示 :左髋关节后脱位并股骨头粉碎性骨折、骨块分离移位。右股骨头粉碎性骨折。CT扫描示 :左髋关节后脱位、股骨头粉碎性骨折、右侧骨股骨头粉碎性骨折、髋臼内有 2块游离骨块。诊断 :双侧股骨头粉碎性骨折并左髋关节后脱位。即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复位。成功后行双下肢股骨髁上牵引。牵引 1周后拍片证实双侧股骨头均有皮质缺损…  相似文献   

2.
动力髁螺钉结合中空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22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髁上骨折特别是经股骨髁间的股骨髁上骨折是骨科处理中的一个难题。自 1998年 3月~2 0 0 1年 5月 ,我院采用动力髁螺钉结合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 2 2例 ,疗效满意。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2 2例股骨髁上骨折及经髁间的股骨髁上骨折。其中男 15例 ,女 7例 ,年龄 18~6 9岁 ,平均 38.0岁 ,左侧 8例 ,右侧 14例。按Schatzker分类法 ,Ⅰ型 4例 (单纯股骨髁上骨折 ) ;Ⅱ型 6例 (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 ) ;Ⅲ型 12例 (经股骨髁间的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 ) ,其中“T”型骨折 7例 ,“Y”性骨折 5例。有 5例合并其它损伤。…  相似文献   

3.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2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均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假体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24个月,优10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为81.89%。无1例因手术并发症而死亡。术后1周开始负重。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不稳定骨折的一种较好疗法,该手术具有显著降低骨折并发症,早期能下地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老年人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4例高龄老年人粗隆间粉碎性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骨折类型Evans分型:Ⅱ型4例,ⅢA型5例,ⅢB型7例,Ⅳ型8例。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24例随访时间6~24个月,无1例死亡,髋关节功能良好。以髋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及生活自理情况为观察指标,优良率为91.7%。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老年人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髋关节功能恢复快,显著降低骨折并发症,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DHS附加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0年6月-2003年10月采用DHS附加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32例,尽量解剖复位,骨块螺钉固定,明显骨质缺损取髂骨植骨。按黄公怡评定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随访时间4-27个月,平均13个月,32例中优良30例,差2例,优良率93.。75%。结论 DHS附加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能加强内固定的稳定性,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6.
汪计  周剑  李智聪 《四川医学》2013,(10):1547-1549
目的 比较分析股骨头置换与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抽取股骨头置换术治疗32例和DHS术治疗33例,并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下床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Harris评分等进行分析,评价两种方法的疗效和应用价值.结果 与DHS内固定术比较,股骨头置换术对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疗效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骨折愈合时间短、Harris评分优良率(92.7%)高于DHS内固定术(6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术后近、远期效果优于DHS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7.
黄永森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7):156-157
目的评价髓腔内腓骨移植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包括骨缺损)的疗效。方法83例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均采用腓骨移植,长约6—13cm,两端插入股骨髓腔内,用解剖加压钢板内固定。同时将骨折粉碎性骨碎块拼排在移植骨周围,术后早期活动。结果78例术后获随访1—5年,骨痂形成时间6~8周。植骨与主骨愈合时间为6个月,无骨不愈合发现。结论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骨缺损,采用腓骨移植,既有植骨功能,又可以起到支持固定作用。骨折愈合快,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不愈合 2 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 临床资料 例 1,女性 ,81岁 ,左髋部摔伤致左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活动受限 ,7个月入院。伤后在当地医院曾行股骨髁上骨牵引治疗 4个半月 ,拍X线片复查 ,认为骨折愈合 ,但去除骨牵引后 ,患者左下肢逐渐出现短缩 ,外旋畸形 ,活动受限。入院后拍X线片见股骨大粗隆上移 ,股骨颈干角变小 ,原骨折线增宽 ,硬化 ,骨折移位 ,出现明显骨不连征象。患者平时有高血压病、脑血栓后遗症 ,左侧肢体轻度偏瘫。于 2 0 0 1年 5月 13日在全麻下行左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术中见股骨粗隆间骨折部位均为瘢痕组织 ,血运差 ,股骨近端髓腔完全为瘢痕组织充填…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并对非骨水泥生物型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的疗效作出临床评价。方法 2000年9月~2003年11月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118例股骨粗隆间不稳定粉碎性骨折患者,年龄70~84岁,平均76.1岁。分别应用非骨水泥生物型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52例)和骨水泥人工双极股骨头(66例)。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负重行走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应用非骨水泥生物型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组的52例中,49例能行走;应用骨水泥人工双极股骨头组的66例中,41例能行走,22例因髋关节疼痛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影响行走功能。结论 应严格掌握病例的选择标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治疗方法,应用非骨水泥生物型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的效果较传统骨水泥人工双极股骨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应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骨水泥型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收集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1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应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骨水泥型置换术治疗,探讨该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0例患者治疗后,1例术后肢短,随访6-24月,肢短者穿垫高鞋不影响行走,10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达90%。结论临床上针对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应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骨水泥型置换术治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姚伧龙  林松 《海南医学》1993,4(2):27-28
股骨粗降间骨折、股骨髁间骨折、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都是难治的骨折。我院自90年以用应用刃口角度钢板与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上述骨折1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性别与年龄:男12例,女4例,年龄21岁—76岁,平均34岁。 1.2 骨折类型与部位:股骨粗降间骨折8例,股骨髁上骨折3例,股骨髁间骨折4例,胫骨上端骨折1例。上述骨折均为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12.
陈阳斌  肖东波  李国庆 《吉林医学》2010,(25):4341-4342
目的:探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评价我科从2006年7月~2009年7月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21例,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8.6个月,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短期内即能获得满意的髋部活动,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对于高龄、不稳定、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炳全  黄素碧 《西部医学》2009,21(11):1951-1951,1953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解决了因固定不牢、骨折畸形愈合及骨不连、长期卧床反复手术等诸多并发症。本组2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Ⅱ-Ⅲ型采用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无一例感染,术后随访6-12个月,22例髋关节屈90°-110°,功能大多数恢复到受伤前的水平,疗效满意。应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结合植骨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对2001年3月至2004年5月通过DHS结合植骨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并得到随访7例回顾总结。结果术后随访1~4年,骨折在6~10个月愈合,无髋内翻畸形,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髋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5.
髋关节置换治疗严重粉碎移位的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力民  项毅  孙振军  吕继宏 《重庆医学》2011,40(10):984-985
目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治疗严重粉碎移位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采用加长型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严重粉碎移位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全髋置换11例,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30例。结果全部患者术后1~2周下地行走,平均手术时间75.4 min,35例获得长期随访,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优24例,良10例,可1例,优良率97.1%。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于严重粉碎并移位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即AO分型A2以上类型的,特别是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是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法,可以使患肢功能迅速恢复到损伤前的水平,避免了髋内翻、骨折延迟愈合的发生,实现了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72例EvanSⅠ~Ⅴ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72例2例死亡,其余70例均愈合良好,无伤口感染、骨不愈不连、内外翻和深静脉血栓形成,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达97.14%。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锁定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是一种上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滑动加压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滑动加压鹅头钉内因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结果 本组87例,术后随访1~4年,疗效满意。结论 滑动加压鹅头钉为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较好的内固定物,在无术中影像学定位的情况下,其定位方法亦有一定规律,小粗隆部的碎片,应行固定或植骨。  相似文献   

18.
周艳华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7):825-825
股骨远端骨折较为多见,尤其髁间髁上粉碎性骨折治疗较为困难。以前通常采用骨栓及交叉克氏针或普通钢板内固定、或保守治疗,由于固定欠牢固,并发症较常见,效果不满意。我院自2000年以来L形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共37例,在手术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了护理干预,获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7例中男31例,女6例;年龄18岁~71岁,平均29.5岁。骨折类型:单纯髁上骨折9例,髁间合并髁上骨折28例,其中粉碎性骨折16例;闭合性骨折31例,开放性骨折6例;单侧35例,双侧2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4例;并发动脉损伤2例。受伤原因:车祸21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股骨髁上倒打交锁钉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应用股骨髁上倒打交锁钉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2例有22例复诊病人的结果表明骨折复位好、愈合好、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股骨髁上倒打交锁钉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能坚强固定,符合现代骨折固定新理论,是一种较好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保留髋关节动力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保留髋关节动力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股骨头采用骨水泥型普通双极人工股骨头,采用保留髋动力:大粗隆及小粗隆骨折钢丝固定;股骨距缺损采用骨水泥填充;基底部完整者,股骨颈截骨变粗隆间骨折为股骨颈骨折,保留股骨距,插入人工股骨柄固定。[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无晚期关节松动、脱位及感染病例,优良率达88%,患者均术后1~2周下床功能锻炼。[结论]采用保留髋关节动力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恢复股骨近端解剖,稳定髋关节,使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改善高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