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2.
代谢组学是近年来新兴学科,它通过对代谢的终端产物进行多元化综合分析,从整体上展示生物体内在的变化状态。中医的“证”是通过四诊信息,来反映机体对体内外各种环境变化和致病因素的一种功能状态。两者都具有整体性,综合分析等特点,在本质上具有相似性,代谢组学技术的应用为中医证候质的研究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河南省HIV/AIDS患者的主要症状和证候类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被调查者按照统一标准填写《艾滋病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收集临床资料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其主要症状和证候特点。结果:通过对54个主观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共提取出18个公因子并结合碎石图,得到4个主公因子分别为气虚因子、湿热因子、气逆因子和气滞因子。结论:河南HIV/AIDS患者的中医证候以脾气虚弱证为主,兼有湿热蕴结证和气滞证,其病位以脾为主,涉及肾、肝、胃、心、肺等多个脏腑。 相似文献
4.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医证候本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证候的研究一直进展缓慢,其整体的功能状态难以用简单的临床化学指标或指标集成来表达,而新涌现的代谢组学无歧视代谢轮廓表达与中医整体观下的证候状态表述相互吻合,将代谢组学理念及技术用于中医证候的研究必将带来中医证候本质方面研究的新突破。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证候的研究现状,并着重介绍了基于代谢组学的中医证候本质研究,主要包括动物造模的中医证候代谢组学和基于临床的证候代谢组学分析,以推进代谢组学在中医学领域的深入应用。 相似文献
5.
6.
7.
代谢组学是新兴的系统生物学技术,具有整体性、即时性特点;研究步骤包括:样品采集、预处理、数据采集、分析及解释;与中医证候相通性体现于整体性、差异性、和即时性。运用代谢组学方法寻找证候标志性代谢产物是目前研究热点,可初步确定证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指标,亦可通过标志性代谢产物相关代谢途径,探索证的物质基础。不仅能区分同一疾病不同证侯,亦能区分同一证侯不同亚型;对具有"动态时空"特点的证候研究具有明显优势,对具有共同代谢表型疾病分型亦有很大潜力;可剔除变化与方证无关物质,明确证候中发生相应变化物质,研究药物作用靶点、药代动力学规律、证候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经典医学的辨证从整体来认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这与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有惊人的相似。采用代谢组学技术,通过对某一病证相关特定组分的共性加以分析、判断,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病变过程及机体内物质的代谢途径和代谢状况;它能够通过检测不同时间患者的尿液或血液、唾液,对这些由疾病引起的代谢产物的响应进行分析。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多个研究机构正构建动物模型对中医证候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新疆地区15~44岁青年艾滋病患者常见中医症状和证候。方法:通过收集886例新疆青年HIV/AIDS患者病历,建立病历基本信息提取表,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诊断、症状、中医证候等信息。结果:新疆地区青年最常出现的症状以乏力(52.7%)、腰膝酸痛(50.8%)、健忘(44.8%)、口干(43.6%)、烦躁(41.4%)、头痛(40.0%)、肢体麻木(34.6%)、心悸(34.2%);证候分布以虚证454例次占51.3%为多,其次为虚实夹杂证288例次占32.5%,气阴两虚(25.1%)、气虚湿阻(23.1%)、肝郁气滞(12.1%)、肝肾阴虚(12.1%)、气郁痰凝(6.7%)、肺卫不固(6.3%)为多。结论:新疆青年HIV/AIDS患者中医症状以乏力、腰膝酸痛、健忘为多,从证候分布上以虚证、虚实夹杂证为多,气阴两虚、气虚湿阻、肝郁气滞多见。 相似文献
10.
代谢组学是研究关于生物体被扰动后(如基因改变或环境变化)其内源性代谢物质种类、数量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1],也是研究生物体系的代谢途径的一种技术[2]。近年来广泛运用于生物医药技术的各个领域,其研究机体的整体性效应,与中医整体观不谋而合,两者相互交融,为中医证候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道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了解艾滋病中医证候研究的现状。方法:采用频数统计方法,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证候研究以及临床研究文献资料从证候分布和证候组成的症状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从病例频次统计,证候依次是气阴两虚、湿热内蕴、肝郁气滞、气虚血瘀、气血两虚、热盛痰蒙等。症状频次依次是乏力、皮疹、发热、咳嗽、腹泻、胸闷、纳呆、自汗、头痛、消瘦。结论:根据本研究结果分析,艾滋病中医常见证候分布以气阴两虚、湿热内蕴、肝郁气滞为主;症状以乏力、皮疹、发热、咳嗽、腹泻为主。 相似文献
12.
13.
1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作为一种新发的传染病,中医学没有明确的记载,经过近30年医家们运用中医药的临床实践,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研发出了大量的有效方药,但在中药新药研发方面进展缓慢,目前治疗艾滋病的中药新药仅唐草片一个品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作用的发挥。笔者通过对治疗艾滋病中药研究现状的分析,探讨限制治疗艾滋病中药新药研发的瓶颈,如缺少理想的动物模型,艾滋病的中医临床研究混杂因素过多,提出在深入开展动物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注重中医复方作用机制研究,尤其体外抗病毒、免疫调节活性成分筛选,为更好的研发治疗艾滋病中药新药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5.
16.
免疫激活状态是中医药干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研究的重要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免疫激活状态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病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免疫激活状态是艾滋病发病机制中与CD4+细胞为代表的免疫功能、HIV载量同等重要的因素,提出从免疫激活状态的角度研究中医药干预HIV/AIDS的方法及作用机制是一个有益的探索,并指出了需要注意加强的基础研究、多环节选择指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艾滋病(HIV/AIDS)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TSM)的中医证候及证型分布规律,为全面深入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7年8月,南昌市第九医院收治的78例确诊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据整理、统计分析。结果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患者中医证候以虚证人数为多,证型中以气阴两虚证人数为最多,五脏证候中以肾阴虚证型人数最多,存在气血阴阳亏虚,兼有湿、热,病位在肾,涉及肺、脾、心、肝。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患者中医证候以虚证为主;病位在肾,涉及肺、脾、心、肝。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在中医药艾滋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HIV/AIDS)研究中的应用及不足。方法:查阅相关文献,根据近年来临床和基础研究中流式细胞术的应用现状,重点探讨流式细胞术在艾滋病中医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流式细胞术在中医药治疗HIV/AIDS的中医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但也存在着对检测的质量控制缺乏重视、使用仪器陈旧、检测项目较少等不足。结论:流式细胞术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相似文献
19.
以CD4+T淋巴细胞为依据探索云南省红河州中医药治疗HIV/AIDS人群的最佳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中医药治疗的HIV /AIDS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探索中医药治疗HIV/AIDS的最佳CD4+T淋巴细胞水平,以此为依据,提供在国内或更为广泛的地区开展相应治疗.方法:从在红河州中医医院2005年6月~2008年9月间,进行单纯中医药治疗满12个月的HIV/AIDS患者中,选取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116例,从年龄、性别、感染途径、用药及入组时CD4+T淋巴细胞水平等几个因素,分析治疗后,上述诸原因对CD4+T淋巴细胞的影响.结果:不同年龄、性别、感染途径这几个因素,经治疗后,对CD4+细胞升降有效率均无显著差异;入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入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者.入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治疗有效率存在中度负相关.结论:性别、年龄、感染途径与中医药治疗对CD4+疗效无显著关联;入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中医药治疗对CD4+疗效有显著关联.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是中医药治疗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8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干预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8例HIV/AIDS患者在服用西药抗病毒药物双汰芝(AZT 3TC)、奈韦拉平(NVP)的同时给予中药扶正排毒胶囊,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记录症状体征积分,并检测T细胞亚群、病毒载量以及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血液尿素氮(BUN)和体质量。[结果]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较疗前明显下降(P<0.05),CD4计数有一定的升高(P>0.05),病毒载量在治疗6个月后全部低于检测下限;ALT恢复至正常范围;体质量保持稳定(P>0.05)。[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干预治疗,可显著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症状,提高免疫功能,抑制HIV的复制,降低西药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