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伴t(8;21)(q22;q22)易位的儿童急性双表型白血病(BAL)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分析7例伴t(8;21)(q22;q22)易位的儿童BAL,取同期诊断的30例t(8;21)阴性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儿作为对照组,分析其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免疫学表型、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MICM)特征。结果7例伴t(8;21)(q22;q22)易位的儿童BAL占同期连续190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3.7%。骨髓细胞形态学均显示为AML-M2,分类中原始细胞均显著增多(均P〈0.01);免疫表型均为髓细胞系伴B淋巴细胞系表达;CD34为高表达阳性;均有t(8;21)(q22;q22)染色体改变,且常伴有染色体复杂易位或缺失等改变;融合基因AMLl/ETO检测均为阳性;7例患儿经治疗后完全缓解(CR)率71.4%,对兼顾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IJL)的联合治疗方案效果较好。结论BAL是急性白血病的一种亚型,其预后不良可能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高、CD34高表达阳性有关,对于BAL采用兼顾AML和ALL的联合治疗方案可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2.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23例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骨髓细胞MDM2及P53的表达,结果发现:MDM2的阳性表达占56%(13/23),而且化疗2周末,MDM2阳性组10例患者仅4例获完全缓解,而MDM2阴性组8例患者7例获完全缓解。P53阳性表达率30%(7/23)。MDM2与P53共同表达者,无1例在化疗2周末完全缓解,两者同时阴性者在化疗2周末均达完全缓解。提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MDM2的表达特点是伴P53的表达预示着化疗效果差。该两项指标的检测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案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儿童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是临床上罕见的疾病,国内诊断率较国外低,分析原因可能是对该病缺乏认识。而21三体综合征患者并发急性白血病的风险是普通患儿的20倍,尚有资料显示21三体综合征患儿一旦患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3者为AMKL。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实例来分析21三体综合征患儿并发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分子生物学特征及预后因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t(8;21)(q22;q22)是一种常见的非随机的染色体异常,这种异常主要见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AML-M2),约占AML-M2b的90.0%。在未分化型(M1)、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等AML其他亚型及慢性髓系白血病(C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中也偶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6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及2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ALL患儿淋系抗原以CD19阳性率最高,为70.9%,髓系抗原表达以CD13多见。AML患儿髓系抗原以CD33多见,阳性率为69.6%,淋系表达以CD19多见。My+组与My-组及Ly+组Ly-组相比,在发病年龄、性别、形态学亚型、临床体征及CD34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R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CD3+4组、CD7+组与其阴性组相比,ALL及AML患儿完全缓解(CR)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LL及AML患儿分别高表达CD19、CD33;部分患儿同时表达髓系、淋系抗原;对于淋系表达的AML可兼顾ALL治疗;CD34及CD7阳性与治疗反应差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HAD(高三尖杉酯硷,阿糖胞苷,柔红霉素)全量化疗基础上加用环孢霉素A(CsA)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30例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在HAD方案治疗期间加用CsA,以单用HAD方案治疗21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按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加用CsA的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完全缓解(CR)56.7%,有效率73.3%。对照组CR率28.6%;有效率42.9%。结论:CsA与化疗联合应用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疗效明显优于不加CsA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告1例以眼眶绿色瘤起病的伴t(8;21)的儿童M4Eo,并综合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此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合文献讨论该病的临床特征、遗传学特点及诊断。结果本例以眼眶绿色瘤起病的儿童急性髓系自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经血象、骨髓象确诊为M4Eo,染色体核型分析为40-45,XY,t(8:21)(q22,q22),常规化疗及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疗效欠佳。结论眼眶绿色瘤是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一种特殊临床表现,除常见于AML—M2型外,也可见于M4Eo;AML—M4Eo的染色体核型除了常见的inv(16)外,也可以是t(8;21)。通过对该例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过的分析,提示以眼眶绿色瘤起病、伴t(8;21)及亚二倍体核型改变的儿童M4Eo可能是一种预后不良的临床亚型。  相似文献   

8.
增殖细胞核抗原、ras癌基因产物P21与白血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ras-P21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SP法)检测3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5例MDS及10例正常人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ras-P21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结果AML、ALL及MDS PCNA的阳性率分别为62%,56%和53%,三者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AML与ALL、AML与MDS的PCNA表达强度(阳性细胞%)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027和0.5217)。2例半年内转化成AML的MDS患者为PCNA高表达。17例ras-P21阳性者均有PCNA表达。结论ras-P21和PCNA共同表达的白血病细胞增殖活性及恶性增殖的潜能更高,ras-P21和PCNA综合检测对于白血病细胞增殖活性和预后分析可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者细胞膜及细胞质抗原,探讨其在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三色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90例AL患者16种膜抗原及3种细胞质抗原表达.结果134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以CD13(89.6%)、CD33(77.6%)表达为主,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也较高,占99.25%;125例B系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主要表达CyCD79a(97.6%)、CD19(84%)、CD22(84%)、CD10(68.8%);31例T系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以CyCD3(96.8%)、CD2(71%)、CD3(80.6%)、CD5(87.1%)、CD7(83.9%)为主.CD34在AML组表达4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62.8%;ALL组髓系抗原表达以CD13、CD33多见;AML组淋系抗原表达以CD7多见.结论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膜、细胞质抗原检测对AL的诊断分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职业性苯所致白血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52例职业性苯所致白血病的分型、分布、临床和实验室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职业性苯所致白血病例平均发病年龄为(31.65±8.22)岁,平均接苯工龄(4.66±3.92)年,平均潜隐期为(5.09±4.30)年。71.15%为急性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多见。临床表现为乏力38例,出血21例,发热13例.脾大21例,胸骨压痛18例,淋巴结肿大9例,肝大7例,髓外浸润较常见。实验室检查贫血47例,外周血出现幼稚细胞者50例,PLT偏低36例,PLT数量与出血之间呈负相关关系,骨髓增生活跃51例,骨髓粒、红、巨核三系均有不同程度的病态造血表现。结论苯所致白血病发病隐匿,临床类型多样。了解其的特点,有利于对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婴儿白血病在临床表现、生物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8月~2014年10月
在我院诊断的婴儿白血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1)1993年8月~2014年10月期间,共诊断婴儿白血病144例,其
中ALL 83例,ML55例(AML 51例,CML 4例),混合细胞白血病1例,细胞学与免疫分型不合5例;(2)年龄分布以9~12月最多,
占38.2%;(3)临床表现多样,87.5%(125/144)伴有肝脾肿大,45.5%(46/101)有骨浸润;6 例有皮肤浸润,年龄均小于6 月(P<
0.05);约1/3的病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100×109/L;(4)95例患儿进行了染色体检查,染色体异常者共67例,其中t(4;11)或t(9;
11)或t(11;19)阳性者共例18例,年龄越小者,染色体异常的比例越高;(5)37例行了MLL基因检测,其中11例阳性,阳性率约为
30%。阳性者有11号染色体异常的比例高于阴性者(P<0.05);(6)诊断后大多数患儿放弃治疗,仅有25例接受过化疗,其中有8
例仅完成诱导缓解化疗后就放弃治疗,仅有6例患儿按疗程规范治疗,该6例患儿目前均处于完全缓解期。结论婴儿白血病为
罕见类型白血病,临床特征与其他类型白血病有所不同,容易伴有肝脾肿大,外周血白血病总数升高,MLL融合基因阳性或11
号染色体异常。目前婴儿白血病的治疗仍是以化疗为主,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较化疗没有明显的优势,也有关于婴儿白血病的
临床试验研究。由于各种原因,本文中规范治疗的婴儿白血病例数很少,对于婴儿白血病的疗效及预后评估仍需扩大样本量进
行随访及关注。
  相似文献   

12.
 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ixed phenotype acute leukemia,MPAL)临床罕见,约占急性白血病的2%~5%。TEL-ABL1融合基因阳性主要见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等恶性血液系统肿瘤,目前以病例报道为主,均提示预后不良。本例患者B淋系/髓系MPAL伴TEL-ABL1融合基因阳性为首次报道,我们给予针对淋系、髓系白血病化学治疗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经巩固化疗后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相合同胞间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后因肠道排异反应死亡。  相似文献   

13.
朱丽丹  孔佩艳  刘红  李杰平  赵艳 《重庆医学》2011,40(36):3703-3704,3707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长期存活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长期存活5年以上的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可能影响长期存活的相关因素。结果 52例急性白血病患儿5年以上长期存活者中,29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其中27例第一疗程诱导化疗即达完全缓解(CR),4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1例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2例为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MAL),1例第一疗程CR,1例第二疗程CR;2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8例第一疗程CR,3例第二疗程CR,其中6例行allo-HSCT,1例行auto-HSCT。2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应用阿糖胞苷、甲氨蝶呤(MTX)及地塞米松三联鞘内注射治疗后缓解。结论儿童白血病类型、发病年龄、发病时白细胞总数、第一疗程CR等是影响急性白血病患儿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对难治性白血病患儿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79例儿童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核型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儿童t(8;21)急性體系白血病(AML)的核型异常情况,评估缓解后治疗强度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MIC)方法对79例儿童t(8;21)AML患者进行检测确诊.诱导缓解治疗采用高三尖杉酯碱联合阿糖胞苷(HA)/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D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和柔红霉素联合(HAD)方案.缓解后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5~7疗程的联合化疗.结果 79例患儿中,55例(69.6%)有附加染色体异常,其中40例(50.6%)伴性染色体丢失,9例(11.4%)为del(9q),7例(8.9%)为复杂变异型t(8;21)异常.3例患儿染色体数量在90条以上且伴双重t(8;21)四倍体核型,预后均不良.1、2疗程完全缓解(CR)率分别力81.7%(49/60)和94.8%(55/58);3年无事故生存率、无病生存(DIS)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26.2 ± 6.8)%、(31.3 ± 6.7)%和(27.6 ± 6.6)%;29例患儿缓解后治疗疗程数为5个或以上,其3年DFS率为(51.7 ± 9.3)%.单纯t(8;21)±性染色体丢失组与伴其他附加染色体异常组患儿的3年DF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大剂量阿糖胞苷组患儿的3年DFS率明显优于标准化疗组(66.7% vs.27.3%,P=0.03).结论 多数儿童t(8;21)AML患者伴有附加染色体核型异常,附加染色体核型异常对患儿生存没有不良影响.染色体数量在90条以上且伴双重t(8;21)四倍体核型少见,但预后不良.儿童伴t(8;21)AML治疗CR率高,远期疗效好.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作为缓解后治疗能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刘伟  叶绥艳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0):1177-1178
目的 观察FTT方案在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应用.方法 对27例复发难治髓系白血病采用FTT方案(第1~4日氟达拉滨25 mg/m2,第1~5日托扑替康1.2 mg/m2,沙利度胺100~200mg/d)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23表达.结果 27例患者中11例经1个疗程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2例未达CR或PR.4例部分缓解者经该方案第2疗程化疗后有2例获完全缓解,2疗程总完全缓解率48.15% (13/27),总有效率55.56% (15/27).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CD123阳性表达者约占59.26%.化疗前CD123表达量43.8%(11%~74%),化疗后CD123表达量9.6%(4%~17%),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T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具有较好疗效,可以明显降低CD123表达.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急性體系白血病(AML)患者治疗耐受性差,预后不佳.对于一般情况较好、无严重脏器合并症的老年AML患者,标准诱导缓解化疗方案优于小剂量化疗方案及支持治疗方案.对于接受巩固维持治疗的患者,小剂量化疗方案优于强化疗方案.具有高危核型的患者不适合接受强化疗,老年患者可依据细胞遗传学结果指导个体化治疗.吉姆单抗适用于不能耐受标准化疗的老年AML患者.有些患者可从降低强度预处理的异基因干细胞移植获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白血病干细胞(LSC)表面CD96和CD71表达对急性白血病患儿疗效及预后的影响,阐明白血病患儿LSC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与其疗效和预后的关联性。方法:选择8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41例。应用流式细胞术对其LSC表面CD96和CD71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对患者的首次化疗疗效、5年生存率、化疗后感染、化疗后复发和髓外浸润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38例(47.5%)患儿LSC表面CD96阳性表达,45例(56.3%)患儿LSC表面CD71阳性表达,2种抗原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7,P=0.268);AML患儿LSC表面CD96和CD71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ALL患儿(χ2=22.225,χ2=34.028,均P<0.01)。LSC表面CD96阴性表达患儿首次化疗后的临床有效率和疗效分布均优于LSC表面CD96阳性表达患儿,LSC表面CD71阴性表达的患儿首次化疗后的临床有效率和疗效分布优于LSC表面CD71阳性表达患儿(χ2=11.323,χ2=16.589,P<0.05;U=2.939,U=2.291,P<0.05)。LSC表面CD96阴性表达患儿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LSC表面CD96阳性表达患儿(χ2=5.051,P<0.05),化疗后感染、化疗后复发和髓外浸润发生率明显低于LSC表面CD96阳性表达患儿(χ2=8.316,χ2=13.288,χ2=5.389,均P<0.05);LSC表面CD71阴性表达患儿化疗后感染发生率和化疗后复发率明显低于LSC表面CD71阳性表达的患儿(χ2=6.622,χ2=10.787,均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LSC表面的CD96和CD71表达水平与疾病亚型、首次化疗疗效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可作为辅助诊断和评价疗效的标志物;CD96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预后具有关联性,可作为预测患儿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双表型急性白血病临床治疗效果的分析。方法:对我院6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MIC分型,采取流式细胞仪分析急性白血病的免疫表型,根据EGIL标准诊断为双表型急性白血病。结果:①双表型急性白血病较成年男性为多见,平均WBC为(48.0±75.6)×10~9L;②BAL以同时表达出髓系和B系抗原者最常见,占68.2%;③正常核型24例(36.4%),异常核型42例(63.6%),主要为Rh阳性异常④51例患者行联合化疗法,完全缓解(CR)35例(68.6%)。讨论:双表型急性白血病发病率较小,但是一旦发病,治疗效果差,生存期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