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林琳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证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琳主任医师认为支气管扩张的病理本质是本虚标实,阴虚为本,痰热为标;治疗从痰热入手.重视泻肝火,且兼顾瘀热、燥热,在疾病后期则更加注重益气养阴。 相似文献
2.
认为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与体质因素有关 ;病机为宿痰内伏于肺 ,遇诱因引触而发作 ;治疗上重视化痰、活血、温阳与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3.
4.
从支气管扩张的中医病因病机、治法、临床应用等方面,对近十年来国内中医中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概况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临床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扩张的中医治疗进展张元兵指导:洪广祥(江西中医学院95级研究生南昌330006)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病因病机中医药疗法综述支气管扩张症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属中医咳嗽、咯血、肺痈等范畴。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1],近10余年来不少中医学者... 相似文献
6.
7.
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坏管壁,以致支气管扩张和变形。多发于儿童和青年。流行性感冒、百日咳等都能诱发支气管和肺部的感染,损害支气管壁组织,削弱它的弹性,导致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的主要发病因素为支气管-肺组织的感染和支气管阻塞。感染引起管腔粘膜的充血、水肿,使管腔狭小,分泌物易阻塞管腔,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扩张咯血属于中医“咯血”、“咳血”范畴。临床以反复咳吐血痰,甚至咯吐鲜血为其主要特征。近年来,国内对该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剂型改革、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就有关文献予以综述。1病因病机探讨明代张景岳认为:“血动之由,惟火惟气”;清代唐容J;;则有“未有冲气不逆而血逆上者”之说;陈修园在《医学从众录·血证》中也谓“血随火而升,凡治血证以治火为先”,均提到“火热”、“气逆’为喀血的主要病机。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亦多宗前人之经验,抓住了“火、热、气、痰、瘀”等致病因…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扩张为内外合邪而成,外因为外感风、湿热、火之邪,内因多由于肺体亏虚、饮食不当及七情内伤。内因与外因又互为因果可致恶性循环,使得本病缠绵难愈。因此控制症状进一步防止恶化是支气管扩张的处理重点,本文重在探讨支气管扩张中医治疗的特点及规律。 相似文献
10.
11.
肖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2):14+24-14,24
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支气管扩张并出血等介绍梁直英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经验。认为应注意生活调理,适当体育锻炼,合理的营养和饮食,疗效往往显著。 相似文献
12.
陶凯教授认为支气管扩张主要与风、痰、热、瘀等致病因素相关,患者自身脏器的虚弱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尤以脾肾亏虚最为关键。陶凯教授根据支气管扩张不同的临床特点将其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主要表现为风热犯肺证与痰热阻肺证,缓解期主要表现为肝肾阴虚证与脾虚痰盛证,并临证采取疏风、化痰、清热、化瘀、补虚等治疗方案,自拟支扩咯血方、止咳化痰汤、保肝益肾方、健脾消痰饮以加减治之,减少了激素及抗生素的使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姜良铎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良铎教授,早年师从陕西名医张学文教授,1983年始师从著名中医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建华教授,并获中国首届中医博士学位,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带头人。从医近四十载,始终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热病、呼吸病、脾胃病、肝病及多种危重疑难杂病有丰富的诊疗经验,他成功治疗的香港卫视主持人刘海若昏迷案、过量服用牛黄解毒片引起的砷中毒案、台湾多例骨化性肌炎"俗称玻璃人"案,轰动海内外,是弘扬中医传统、发展中医学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临床大家。发明"排毒养颜胶囊"、"胚芽滋养胶囊"、"水苏糖冲剂"等。 相似文献
14.
15.
16.
支气管扩张症以慢性咳嗽、咯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为临床特征 ,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由于其病情迁延缠绵 ,且易反复发作 ,临床治疗颇为棘手。老师王会仍主任医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 ,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 ,衷中参西 ,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疑难病症。王师在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方面颇具心得 ,疗效较好 ,认为治疗应根据病情轻重 ,疾病阶段的不同 ,合理调整中西医药治疗的侧重面 ,极力主张中西医优化选择。在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中 ,王师强调把握证治枢要 ,合理运用清法。兹将王师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经验介绍如下。1 中西医优化选择在支气管扩… 相似文献
17.
王会仍老师治疗支气管扩张经验介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名老中医王会仍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经验。王老师认为本病病程迁延,久病伤阴,肺肾阴虚,阴无所制,虚火上炎,伤及肺络所致。总结了养阴清热、解毒祛痰的治疗法则,且根据患者的体质、临床表现的不同而随症选药,灵活加减。 相似文献
18.
19.
林丽珠辨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皮疹的经验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林丽珠教授对EGFRIs皮疹病因病机的认识及辨治疗效。方法:28例患者中治疗组17例,予荆防四物汤+皮肤外洗方治疗EGFRIs所致皮疹,空白对照组11例。观察两组前后皮肤毒性分级变化,评估治疗组药疹治疗效果,并比较半年后EGFRIs疗效及患者生存情况。结果:治疗组17例,痊愈0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24%。治疗后主观症状显著改善(P〈0.01);发疹密度下降,尤其是脓疱样皮疹出现减少;风热型、胃热型比其它证型疗效更佳(P〈0.05);半年后随访两组在GFRIs疗效上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方案辨证加减治疗EGFRIs相关皮疹有确切的疗效,加用中药辨证治疗半年内对EGFRIs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上海市名中医柏连松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强调扶正祛邪,以益气健脾、清热利湿之健脾清肠汤加减进行治疗;在治疗手段上,除中药内服外,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