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麻醉期间呼吸循环骤停30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医院麻醉人员的素质,建议麻醉人员在病人手术前应当全面检查,以便及时对患者并发症做适当治疗,手术过程中应当使用监护仪,还需要观察并且重视患者脑复苏现象,假如复苏后,需要慎重考虑是否继续做手术,这样才能够减少循环骤停以及麻醉意外的现象发生。本文主要针对本科麻醉过程中出现的30例呼吸循环骤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对电击伤、由于对病人情况估计不足导致麻醉处理不当、失血性休克、以及缺氧等导致循环骤停的关键复苏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3.
例 1,男 ,5 8岁。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 ,穿刺成功并确认无腰麻症象后 ,注入 2 %利多卡因共 16ml,静注杜氟 1/ 2量及氯胺酮 2 0mg ,开始手术。约 2min后 ,发现病人口唇变紫 ,呼吸消失 ,颈动脉搏动摸不到 ,即加压给氧 ,胸外心脏按压 ,静注肾上腺素 3mg(分三次 )后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0岁.因严重颅脑外伤,于两个月前施行开颅止血减压术.术后患者一直处于意识模糊、颅内高压、高热状态.为解除患者颅内感染、脑膨出症要再次行开颅探查术.患者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0.5mg,麻醉前血压为16kPa,脉搏82,呼吸22.用25g/L硫喷妥钠10ml、氨酰胆碱4mg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把患者改为右侧卧位时,发现缺氧,血压测不到,心音听不出,两侧瞳孔中度散大,推定为呼吸及心跳骤停,立即取平卧位,施行胸外心脏按摩,并用麻醉机人工呼吸;心电监测仪显示心室纤颤.立即心内注射肾上腺素1mg并行电除颤,无效.因此继续做胸外心脏按摩,同时施行大稳静脉和股动脉切开,以保证及时输液.经 相似文献
5.
6.
麻醉期间患者呼吸心跳骤停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麻醉期间病人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并寻找对策。方法:对42528例手术中的15例呼吸心跳骤停病历进行分析。结果:麻醉期间病人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主要是医生责任心及管理机制的问题。结论:改善管理、更新设备、强化责任心将有助于减少麻醉期间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 ,42岁。因左上第3磨牙反复肿痛要求拔除。自诉10余年前因咽喉肿痛全身发热予静脉注射青霉素时曾出现昏厥 ,以后对注射治疗有恐惧感 ,而未曾行注射治疗。查左上第3磨牙单根残冠 ,松动Ⅱ度 ,牙周无红肿 ,叩痛(一)。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心率85min-1,律齐 ,BP16/10kPa,R21min-1。于1997年10月21日以2%利多卡因4ml行左上颌结节加左腭大孔传导麻醉 ,5min后麻醉显效 ,拔除左上第3磨牙 ,经过顺利 ,历时约0.5min。术后常规棉球压迫止血。术毕患者前仰欲查看拔除牙时突然出现头晕、胸闷… 相似文献
8.
黄顺忠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9,21(5):771-772
对3 例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经急诊抢救结果进行分析,3 例均在心跳呼吸停止后2 ~3 min 内得到及时的现场抢救和急诊科抢救,自主心跳和自主呼吸很快恢复,Ⅰ、Ⅱ期复苏有效;继续加强Ⅱ、Ⅲ期复苏,意识恢复,脑复苏成功。认为及时正确有效的早期抢救是心肺脑复苏的关键,加强Ⅱ、Ⅲ期复苏是促进意识恢复的重要措施;此外群众性现场心肺复苏抢救技术的普及培训对提高心肺脑复苏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围麻醉期循环骤停是少见的麻醉并发症,我院1995年10月~1998年4月发生1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中,男女各5例;年龄25~70岁,平均51岁。妇产科手术5例,肾和肾上腺肿瘤手术3例,肠梗阻手术1例,重度脑外伤手术1例... 相似文献
10.
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9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方法 :对 98例心跳呼吸骤停实施心肺复苏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与基本生命支持 (BLS)和进一步生命支持 (ALS)实施尤其与气管插管的建立早晚、心肺复苏规范性有很大的相关性。本组显示急诊室内与院外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成功率两者间及心跳呼吸骤停 10min内与 10min后行气管插管两者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0 5 ) ,而年龄与心肺复苏成败无明显关系 (P >0 .0 5 ) ,大剂量肾上腺素有利于心肺复苏的成功。结论 :加强心肺复苏知识普及教育 ,加强院前的急救能力 ,及时有效的气管插管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麻醉期间循环骤停52例分析陈永祥,胡文晟,李旭东,杨颐罡(长春市中心医院麻醉科130041)崔洪志(长春市南关区医院麻醉科130041)我院自1959年7月至1995年7月共完成麻醉47033例,发生循环骤停52例,发生率为1:904(0.11%)。... 相似文献
12.
陆启峰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9,(1):42-43
对急诊抢救失败的56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失败的原因与病(伤)后现场施救不规范、就诊不及时、复苏措施不完善有直接关系。认为加强院前急救、改善急救措施是减少心肺脑复苏失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14.
一例输液反应致呼吸心跳骤停的复苏护理粟招弟(广西桂林市临桂县两江镇卫生院)关键词输液反应;呼吸暂停;心脏骤停;护理我们曾护理一例由输液反应引起体温达42℃而致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例。该患者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危及生命。经心肺复苏,严密观察及精心护理后病人... 相似文献
15.
16.
麻醉及术中心跳骤停7例分析岳济民(南充市中心医院)本文回顾性地总结我院1986年1月至1994年12月间,21500例手术中,发生与麻醉及手术有关的心跳骤停7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例,男3例,女4例。ASAⅠ—Ⅱ级。年龄40天—50岁。术前诊... 相似文献
17.
<正> 循环、呼吸骤停是麻醉及手术期间的严重意外并发症,正确及时的进行处理是病人复苏的关键,我们在近十年间成功的抢救此类病人4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循环、呼吸骤停系临床上突然发生血压、脉搏消失、面色苍白或紫绀、瞳孔散大,如清醒病人突然意识消失。本组4例在麻醉手术时发生上述 相似文献
18.
肖玉光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0,22(6):893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为危急的重症。迅速地开展现场急救是关键 ,有效的、尽早的持续心脏按压及早期直流电除颤是复苏成功的重要措施 ,合理应用肾上腺素可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救治方法与效果。方法:在诊治的73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中,进行心肺复苏57例。结果:在57例患者中,心跳呼吸骤停时间≤5min者,救治成功率12.8%;心跳呼吸骤停时间〉5min者,救治成功率为5.6%。结论:越早实施心肺复苏,复苏成功率越高。 相似文献
20.
报告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中心跳呼吸骤停18例,分析其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与抢救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