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临床触诊、B超和磁共振(MRI)诊断口咽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分析B超、MRI在口咽鳞癌颈淋巴结转移术前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例口咽鳞癌患者的100个颈部分区行术前临床触诊、B超和MRI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双盲法分析临床触诊、B超和MRI所见,将其结果在SPSS13.0软件中分别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病理证实16个区存在淋巴结转移,临床触诊检出其中的7个区(敏感度43.8%,特异度96.4%,准确度88.0%);B超确诊其中的10个区(敏感度60.0%,特异度97.6%,准确度92.0%),可以发现33.3%的临床触诊隐匿性转移区;MRI确诊其中的13个区(敏感度81.3%,特异度96.4%,准确度94.0%);可以发现66.7%的临床触诊隐匿性转移区。B超联合MRI检出其中的13个区(敏感度81.3%,特异度95.2%,准确度93.0%)。结论:B超或MRI评价口咽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准确度均优于临床触诊,B超联合MRI的可靠性并不优于单独使用MRI,但两者存在互补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与MRI检查比较,评价PET/CT(integrated PET-CT system)在诊断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08-2011年47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于术前2周内分别进行PET/CT、MRI检查.分别获取PET/CT影像和MRI影像.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2种方法判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方面的差异.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PET/CT、MRI判定颈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分别为89.5%和73.7%(P<0.05);特异度分别为89.3%和78.6%(P>0.05);准确率分别为89.4%和76.6%(P<0.05).结论:PET/CT在口腔颌面部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判定中的敏感度及准确率均优于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ET/CT在口腔颌面部肿瘤颈淋巴结转移判定中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头颈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诊断头颈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意义,作者用MRI检查62例患者的颈部淋巴结情况,并用双盲法对照(磁共振图像诊断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显示:MRI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敏感率为85.7%,特异率为94.8%,准确率为89.6%;而单纯触诊发现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率、特异率、准确率分别为67.8%、69.2%、68.9%。经统计学处理,MRI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触诊。同时提出,颈部淋巴结转移灶除了在形态、大小方面发生改变外,淋巴结的内部信号及其周围邻近的软组织结构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与CT、MRI和临床触诊比较,评价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判断头颈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于术前两周分别进行PET、CT或MRI检查,分别获取①PET影像;②CT或MRI影像;③临床触诊的淋巴结状况.以病理结果 为金标准,分析3种方法 判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PET在判定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方面较CT、MRI和临床触诊高14.3%(P=0.648);特异性比CT或MRI和临床触诊分别高15.4%(P=0.188)和7.7%(P=0.482).PET、CT或MRI和临床触诊的准确率分别是85.0%、70.0%和75.0%.结论 PET在头颈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判定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方面略好于CT、MRI和临床触诊.虽然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ET在头颈癌淋巴结转移判定中作为一种辅助方法 有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一种准确、实用的口腔鳞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方法。方法 术前运用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技术对30例cN0期口腔鳞癌患者的SLN进行定位,术中对定位的SLN活检,术后比较SLN与颈淋巴清扫的病理结果。结果 全组病例中,SPECT/CT同机融合图像对SLN定位的准确度为100%, 8例患者的前哨淋巴结和颈清扫淋巴结病理结果证实有癌转移,前哨淋巴结活检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评价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为100%。结论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技术可以在术前准确定位前哨淋巴结,客观评价cN0期口腔鳞癌患者颈部淋巴结的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虽然CT和MRI对口腔颌面部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很大的帮助,但评价颈部淋巴结病变的方法仍有缺陷。本文对颈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诊断标准进行再评价。方法:运用显微病理方法检查了口腔颌面部鳞癌病人42例,颈淋巴结清扫术的1722个淋巴结的形态学特征。结果:37%恶性转移淋巴结的直径小于10mm,而淋巴结结外膨隆在很小的淋巴结也可发现。结论:目前,评价颈淋巴结状态的影像学标准主要建立在淋巴结的大小上,本文结果提示,现有的影像学诊断标准,对判断颈淋巴结转移存在局限性,本文旨在对改善口腔颌面部鳞癌颈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新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头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确定磁共振(MRI)诊断口腔癌的颈淋巴结隐匿性的效果。方法:41例临床触诊检查颈部淋巴结转移阴性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术前行MRI颈部扫描,了解颈淋巴结转移阳性和阴性的情况,并在术后同病理诊断对照。结果:41例病人被手术切除的颈淋巴清扫标本内有12例经病理证实为颈淋巴结转移,其中MRI发现9例,其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87%,3列假阴性,主要是转移的淋巴结体积小,形态无明显的变化,其内部信号变化不明显,结论:MRI技术可作为临床诊断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老年口腔鳞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预测老年口腔鳞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及提高病理准确性的方法。方法:对18例临床及影像学检查阴性的老年口腔鳞癌患者,采用1%美兰示踪定位识别前哨淋巴结,随后行全颈淋巴结清扫,将SLN做连续病理切片检查。结果:18例患者中检出SLN14例,其中13例的SLN能准确预测颈部淋巴结的转移状况。结论:应用美兰能准确定位SLN,前哨淋巴结连续病理切片活检结果,能准确预测颈部淋巴结的转移状况,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0 T高场强MRI成像技术在舌鳞状细胞癌术前诊断和临床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舌鳞癌的26例病例术前3.0 T MRI影像资料。结果:3.0 T MRI可以清晰显示舌鳞癌及其侵犯的范围,同时了解颌下及颈部淋巴结情况,对TN分期具有重要意义。结论:3.0 T MRI对舌鳞癌的显示和诊断具有高分辨率、多方位及多序列成像优势,可以很好地显示舌鳞癌发生的位置、大小、病变侵及范围以及扩散途径,有助于术前病变性质的判断及肿瘤分期的评估。舌鳞癌检查首选高场强MRI。  相似文献   

10.
MRI成像技术。由于其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对头颈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有独特的优点及相当高的准确率。远远超过传统的颈部触诊。因此。MRI可指导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分级、分期、放疗和化疗和疗效评估。帮助选择较佳的颈淋巴清扫的术式、作者就MRI的技术特征。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MRI特征表现及颈部淋巴结MRI的诊断价值等方面的最近进展进行了综述报道。  相似文献   

11.
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决定头颈癌患者预后和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因素,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触诊、CT、MRI和超声(US)检查。触诊的准确率低,结果不可靠。CT及MRT可发现临床不能触及的淋巴结及隐匿转移,但其花费昂贵,难以重复应用。US具有花费低、可反复使用的优点,能发现小淋巴结,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口腔颌面部鳞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1例接受手术治疗并行颈淋巴清扫术的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术前均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颈部淋巴结。按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评价2组淋巴结常规超声和CEUS影像特征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转移性淋巴结的相关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2种检查对口腔颌面部鳞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数据采用SPSS 25.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理检出17例患者共29个转移性淋巴结,24例患者共28个非转移性淋巴结。转移组常规超声表现为长短径之比(L/S)≤2、形态不规整、淋巴门结构异常、内部回声不均匀、周边型或混合型血流,与非转移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转移组与非转移组的灌注模式、灌注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整、淋巴门结构异常、内部回声不均匀、周边型或混合型血流;CEUS表现为向心型或混合型、有不规则灌注缺损的不均匀增强型或微弱增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蓝染法在CN0期舌鳞癌前哨淋巴结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CN0舌鳞癌病例术中应用蓝染法定位前哨淋巴结,采用先翻开颈部皮瓣后再在病灶边缘注射亚甲蓝的方法,观察颈部淋巴结蓝染情况,计数发现淋巴结蓝染的时间及蓝染淋巴结数目,切取蓝染淋巴结送冰冻病理检查,然后完成颈清扫术,观察前哨淋巴结病检结果与术后颈部淋巴结常规病理检查结果的相关性,计算前哨淋巴结对CN0舌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32例中31例成功定位前哨淋巴结,定位成功率96.88%,从注射染料到出现淋巴结蓝染平均25min,每例平均定位前哨淋巴结1.9个,8例前哨淋巴结病理检查阳性,与术后常规病理检查对照未发现假阴性病例,前哨淋巴结对CN0舌癌颈淋巴结转移的阳性及阴性预测价值均为100%。结论:蓝染法定位CN0期舌鳞癌前哨淋巴结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前前哨淋巴结(SLN)的同位素显像(SPECT)在老年口腔鳞癌颈部隐匿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检测淋巴转移阴性的老年患者20例,肿瘤旁粘膜下注射99Tcm标记的右旋糖酐(DX)术前淋巴显像定位SLN,对SLN和非SLN采用连续病理切片行常规病理检测,对比SLN和非SLN淋巴结转移数据。结果:同位素淋巴显像法检测出17例口腔鳞癌的SLN共计36枚,平均2.3枚,SLN检测转移阳性5例,其中1例同时伴NSLN转移.未发现单独的NSLN转移。结论:同位素显像(SPECT)对前哨淋巴结(SLN)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前哨淋巴结(SLN)的检测结果可真实反映cN0期老年口腔鳞癌隐匿转移中的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准确性。方法 对31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使用核素扫描法行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node,SLN)示踪,体表定位;术中γ-探测仪进一步识别SLN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同时行颈淋巴清扫;术后对SLN和颈淋巴清扫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SLNB对全组病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评价的准确率为96.8%。灵敏度为92,3%,假阴性率为7.7%。结论 SLNB是口腔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一项新技术,能高灵敏度的反映颈淋巴结状态,具有临床可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舌体鳞癌前哨淋巴结(SLN)的检测及其对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用手术中注射蓝染料的方法,对21例未经治疗的舌体鳞癌颈淋巴结N0的患者手术中取SLN作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并与术后常规石蜡切片病理检查对照.观察冰冻病理检查前哨淋巴结转移与常规病理检查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其对颈淋巴结转移癌的预测准确率。结果 21例中15例成功地显示SIN,且全部集中在Ⅰ、Ⅱ、Ⅲ区,21例中6例出现颈淋巴结转移且均为SLN转移,SLN活检对颈淋巴结转移的阳性预测准确率为6/6。结论 前哨淋巴结尤其是Ⅰ、Ⅱ、Ⅲ区淋巴结检测对判定舌体鳞癌CN0患者的颈淋巴结有否转移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细胞角蛋白在口腔鳞癌颈部淋巴结中的表达,探索其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30例口腔鳞癌患者资料,其中高分化鳞癌23例,低分化鳞癌7例;其中8例术前诊断已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将病理报告为阳性的32个淋巴结及152个阴性淋巴结重新切片,应用广谱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AE1/AE3)作为免疫标志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结果:经CK(AE1/AE3)单克隆抗体标记后,32个转移淋巴结均呈阳性反应;152个阴性淋巴结,有4例共7个淋巴结内可见CK(AE1/AE3)阳性反应,阳性反应细胞呈单个或呈簇状散在于淋巴结内,淋巴结结构完好。所检出的4例病例中,高分化及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各2例,其中2例术前已经发现颈部有肿大淋巴结,7个微转移之淋巴结中,颌下区2个,颈深上4个,颈深中1个。正常淋巴结呈阴性反应。结论:采用广谱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CK(AE1/AE3)作为免疫标志物检测隐匿性转移淋巴结,有利于早期发现微小转移灶,为口腔鳞癌的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该文旨在研究口腔鳞癌患者基因诊断为颈淋巴结阳性的发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21例原发性口腔鳞癌患者,术中共取得495枚淋巴结。使用突变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方法(mutant allele-specific amplification,MASA)检测其p53突变状况。结果:在476枚组织学阴性的淋巴结中.44枚通过MASA方法诊断为转移。在19枚组织学阳性的淋巴结中,基因诊断均为阳性。10例淋巴结病理阴性病例及11例淋巴结病理阳性病例中,分别有4例和9例基因诊断存在微转移灶。  相似文献   

19.
前哨淋巴结活检与口腔鳞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口腔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颈部淋巴清扫术,但对于早期口腔鳞癌且临床和影象学检查颈部淋巴结转移阴性的颈部淋巴的处理仍存争议,在以往重生存率轻生存质量的观念指导下,给部分颈部淋巴结转移阴性的患者实施的不必要的颈部手术并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近来兴起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有望对口腔鳞癌有无颈部淋巴结的转移给予正确的判断,从而找到一种对颈部存在隐匿性转移的患者给予积极的手术治疗,又能对颈部转移阴性的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包膜外扩散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74例口腔鳞癌经术后病理证实均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按照有、无包膜外扩散将患者分为两组,回顾临床和病理资料,随访患者术后复发的情况,分析包膜外扩散和其他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对术后复发的影响。结果无包膜外扩散和有包膜外扩散两组患者的术后总复发率分别为47.6%和75.0%,颈部复发率分别为9.5%和46.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包膜外扩散是术后颈部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但它不是影响总复发率的独立因素。结论包膜外扩散与口腔鳞癌术后复发明显相关,是颈部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