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措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乙型肝炎是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据统计,全球已有20多亿人经历了乙肝病毒(HBV)感染,其中有3.5亿为慢性HBV携带者(我国占1.2亿)。每年全世界有100万~500万的病人死于急性或慢性HBV感染导致的肝硬化、肝功能衰谒和肝癌。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为血液感染和母婴垂直传播,而母婴垂直传播约占感染人数的一半以上。所谓母婴垂直传播,是指HBsAg阳性母亲在子女的生命早期即胎儿期、分娩过程中和产后新生儿期将自身的HBV传染给子女。受其感染的子女,约85%以上都会成为慢性HBV携带者,进入成年期一直带着病毒而不发病或步入乙肝“三步曲”——肝炎、  相似文献   

2.
乙肝病毒(HBV)性肝炎多发生于20-40岁,其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是一种危害很大的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全球的20亿人曾感染过HBV,每年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并且目前尚无特殊治疗,严重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为了降低乙型肝病毒携带率,以达到50年后我国从10%的乙肝携带率降至0.5%,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在中国是最为严重传染病之一1。尽管自1982年已有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但目前中国仍约有9300万乙肝病毒(HBV)携带者,每年用于治疗乙肝的费用约1000亿元人民币(约合106亿英镑,123亿欧元,160亿美元)2。乙肝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肝癌和肝硬化的风险3,而且乙肝患者还可能在求学、工作、人际关系及家庭中受到歧视4。  相似文献   

4.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既表明机体受到了乙肝病毒(HBV)的感染,我国属乙肝病毒高感染地区,感染率平均为57.6%,其感染主要来自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的血液、体液、分泌液的经血传播。一旦感染,其表面抗原阳性阴转率极低,并可终生携带。据2002年卫生部统计,我国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携带率为10.34%,大约有1.2~1.4亿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在我国,乙肝是法定传染病第四位,疾病死亡病因的第七位。2008年4月21日卫生部公布,全国1~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5~14岁人群为2.42%。1 5~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最高,达8.57%。为了掌握本地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固安县疾控中心(原卫  相似文献   

5.
晓东 《肝博士》2005,(3):36-37
全世界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约3.5亿人为现症慢性HBV感染者,其中15%~40%的HBV感染者在一生中可能会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肝癌,肝硬化,肝衰竭。作为肝炎大国,我国HBV感染率为57.6%,携带率为9.75%,有些地区如广东的HBV携带者已超过1000万,在传染病疫情榜上乙肝也常常高居首位。专家认为在目前药物治疗的现状下,乙肝治疗策略最根本的就是规范。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是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及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的重要指标之一。乙型肝炎病毒(HBV)简称乙肝病毒,在我国以及整个亚洲地区有很高的感染率。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全世界人口30%以上曾感染过HBV,其中有2%~5%的人口为慢性感染。在我国约有1.2亿人HBV携带。目前,临床上最常用于乙肝的诊断和普查的检测项目还是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b)及乙肝病毒核心抗体IgM(HBc-IgM),即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和乙肝病毒基因(HBV-DNA)。  相似文献   

7.
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chronic asymptomatic HBV carrier,ASC)指乙肝阳性持续半年以上,无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者。目前世界有超过3.5亿人感染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而我国1.2亿人长期携带HBV。HBV感染是肝硬化甚至肝细胞性肝癌的主要病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我国有较高的感染率,危害严重,患病率约为2770/10万,HB-sAg检出率约为10%,慢性无症状携带可能超过1.2亿。乙型肝炎患是重要的传染源,尤其慢性无症状携带甚为隐蔽,且危险性更大。因此传染病防治法将乙肝病毒列为乙类传染病。乙型病毒性肝炎在各地流行情况不一,为了解某县饮食服务业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有效控制乙肝病毒的传播提供依据,现将该县2000—2003年饮食服务业人员乙肝病毒携带状况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是一种传播广泛,危害严重的传染性疾病。根据WHO统计,全球有3.5亿乙肝病毒携带:我国是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人群中表面抗原(HBsAg)阳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ASC)约占10%。近年来高校学生患乙型肝炎的比例不断增多,给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及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解我院新生乙型肝炎感染现状,加强学生乙肝检验的预防工作,现将我院12届新生5258人乙肝检验情况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乙肝疫苗接种370例预防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20亿人口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阳性,其中3.5亿为慢性感染,每年50~100万例死于慢性肝病,如肝癌和肝硬化。全球88%的人口正生活在乙肝的中高发区,HBV感染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人群。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区,病毒携带率高达10%。乙肝免疫的主要目地是预防慢性感染,策略包括对所有婴儿常规免疫,预防母婴传播和大龄人群初始强化免疫。WHO规定,HBsAg携带率≥8%的国家应于1995年纳人计划免疫,而所有国家应于1997年纳人计划免疫。我所于2004年1月~2006年1月对370名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现将预防接种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乙肝病毒(HBV)感染是全球存在的健康问题,全球HBV感染约20亿人,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地区,HBsAg(表面抗原)携带约10%。人群中30%~50%的慢性携带是由母婴传播造成的,故了解新生儿健康状态,阻断母婴传播势在必行。2005年以来对我院住院分娩的484例新生儿脐血进行肝功能检查,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林红霞 《浙江医学》2007,29(12):1335-1336
乙型肝炎(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传染病。据WHO报告,全世界HBV携带者约3.5亿人,我国是乙肝高发区,我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检出率达10.09%,HBsAg携带者达1.2亿[1]。为了解高校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高达10%-15%,母婴垂直传播占30%,是HBV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自新生儿普及接种乙肝疫苗以来,新生儿乙肝感染率已经明显下降,但对于发生宫内感染的胎儿,出生后使用乙肝疫苗无效,且极易成为慢性HBV携带者。为预防围生期胎儿宫内感染,提高新生儿的免疫成功率,我院自2001年3月起对乙肝病毒携带孕妇产前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多次被动免疫治疗,以探讨婴儿感染及乳汁带乙肝病毒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表明,世界上约1/3的人口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HBV),其中约有3.5亿成为HBV表面抗原携带者,乙肝每年造成全球50多万人死亡。全国两次大规模的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我国是乙肝高流行区,HBsAg携带率约为10%。我国的乙肝病人及乙肝病毒携带者数目庞大,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亟需得到解决,对于慢性乙肝患者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武仕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0):1328-1328
乙型肝炎(乙肝)是一种传播途径广泛、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据调查,我国有6亿人感染过乙肝病毒,约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1/4发展成慢性肝炎或原发性肝癌;现有慢性肝炎1200万例,每年因肝病死亡约30万人,其中50%为原发性肝癌,尤为严重的是,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约有40%可将病毒直接传染给婴儿  相似文献   

16.
谢娜 《肝博士》2005,(1):39-39
我国有1.2亿人口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现在他们没有症状,正常地生活、工作、学习,但是,他们常有这样的疑问:我是否会变成乙肝病人?何时才能不携带乙肝病毒?我会发病吗?  相似文献   

17.
正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口曾感染HBV,其中约3.6亿人口为慢性HBV感染。亚太地区HBV感染情况较为严重,其感染人数约占全球感染人数的75%,其中半数来自中国和印度,我国是乙肝高发国家,2006年调查数据显示:1~59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据此推算我国HBsAg携带者为9300万,慢性乙肝患者2000多万。乙肝病毒具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通过血液、体液传播的严重肝脏疾病.我国约有1.3亿人携带乙肝病毒,这其中包括乙肝携带者和乙肝病人,人感染乙肝病毒后经过半年病毒不能清除称为慢性乙肝.由于慢性乙肝病程长、有传染性、易复发,目前缺乏治愈的特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保守估计全球有3亿5千万HBV携带者。我国是乙型肝炎严重流行的地区,HBV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平均为9.8%,即我国有1.2亿HBsAg携带者,其中约30%~40%是母婴垂直传播所致,而宫内感染是人群中大量HBV慢性携带者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我国这样一个乙肝大国,了解HBV母婴传播特点,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阻断母婴间的HBV传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HBsAg是确定乙肝病毒(HBV)感染和携带的重要标志物。HBsAg携带者是HBV的重要传染源,为了解我市从业人员中乙肝感染程度和分布特点,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2001-2002年全市30515名从业人员HBsAg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