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评估血流储备分数(FFR)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非梗死相关血管(non-IRA)分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完全血运重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已成功行PCI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拟分期PCI治疗(间隔≥7 d)non-IRA的STEMI多支血管病变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FR指导下完全血运重建组(FFR组)45例和冠状动脉造影指导下完全血运重建组(CAG组)45例。FFR组狭窄>90%的non-IRA病变直接行PCI治疗,对狭窄70%~90%的病变行FFR检查,仅对FFR<0.80的non-IRA行PCI治疗;CAG组对狭窄≥70%的non-IRA依据术者经验行PCI治疗,处理的靶血管参照血管直径≥2.5 mm。比较两组PCI时间、支架置入数量、造影剂用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围术期并发症,随访患者术后6个月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FFR组支架置入数量[(1.68±0.75)枚比(2.83±0.54)枚,t=7.662,P<0.001]和造影剂用量[(164.8±35.7)ml比(195.0±41.9)ml,t=4.271,P=0.04]均明显少于CAG组;术后随访6个月,FFR组再次血运重建率显著低于CAG组(4.7%比19.5%,P=0.04),两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STEMI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在FFR指导下对non-IRA行分期完全血运重建可减少支架置入数量、造影剂用量及术后6个月再次血运重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分期行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术(PCI)干预非梗死相关动脉(non-IRA)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拟分期PCI干预non-IRA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FFR指导下功能性血运重建组(FFR组)和单纯冠脉造影指导下血运重建组(CAG组),各50例。FFR组对狭窄70%~90%的non-IRA行FFR检查,FFR≤0.80为PCI干预的指证;CAG组对狭窄≥70%的non-IRA仅冠脉造影指导下行PCI。比较2组PCI资料和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均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术后1个月和12个月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FFR组和CAG组比较,人均支架植入量[(1.5±0.5)枚∶(2.6±1.0)枚,P≤0.01]和支架植入率[84.2%∶100%,P=0.003]显著降低;2组的PCI时间、造影剂剂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个月FFR组未增加MACE事件发生率[1例(2%)∶3例(6%),P=0.617];术后12个月FFR组MACE事件[2例(4.08%)∶8例(16.70%),P=0.042]显著降低。结论:对STEMI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在FFR指导下non-IRA分期功能性血运重建可减少不必要的PCI干预,降低术后12个月的MACE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完全血运重建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00例NSTE-ACS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FFR指导下功能性完全血运重建组(FFR组)和单纯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下完全血运重建组(CAG组),比较两组人均支架植入数量、住院费用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资料;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 FFR组人均支架植入数量[(2.0±1.5)vs(3.5±1.8)枚,P0.01]和住院费用[(43 905±26 242)vs(65 884±20 489)元,P=0.04]较CAG组显著降低;术后1个月心绞痛发作次数[(2.3±0.7)vs(4.1±0.5)次]和LVEF[(62.7±6.8)%vs(54.7±7.9)%]改善情况优于CAG组;术后12个月FFR组再次血运重建[4.1%(2/49)vs 17.8%(8/45),P=0.03]和MACEs发生率[8.2%(4/49)vs 24.4%(11/45),P=0.03]较CAG组显著降低。结论 FFR指导下功能性完全血运重建减少支架植入数量和住院费用,有效改善术后1个月心绞痛症状和心功能,降低术后12个月MACEs发生率,NSTE-ACS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短期获益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早期完全血运重建策略对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并已接受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07年1月~2009年6月我院住院的合并MDV并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318例,根据治疗策略分为2组,对照组192例,仅在急诊PCI时干预罪犯血管;治疗组126例,完成早期完全血运重建。比较2组患者术后12个月和60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差异。结果术后12个月,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MACE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显著降低(7.9%vs16.1%,P=0.033;4.0%vs 10.4%,P=0.037)。术后60个月,对照组和治疗组MACE发生率分别为31.3%与21.4%,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组全因死亡率及心源性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vs 14.6%,P=0.023;4.8%vs 12.0%,P=0.029)。结论对于接受急诊PCI且合并MDV的STEMI患者,与仅干预罪犯血管比较,早期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完全血运重建策略是安全的,可能会降低12个月的MACE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并减少60个月时的全因死亡率和心源性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功能性血运重建对稳定型心绞痛(SAP)多支病变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于辽宁省金秋医院就诊的SAP患者共88例。根据患者经皮冠脉动脉支架植入(PCI)过程中是否施行FFR分为两组,其中43例在FFR指导下接受血运重建,归为FFR组,余45例患者在单纯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下进行血运重建归为CAG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PCI术中资料及预后情况。结果 (1)FFR组患者人均植入支架数目及植入支架患者比例显著小于CA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7.67,P <0.05);(2)随访FFR组患者心绞痛及心功能情况优于CAG组,同时FFR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比例显著低于CA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2,P <0.05)。结论 FFR指导下的功能性血运重建减少了多支病变SAP患者支架植入数目及比例,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在2型糖尿病女性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在航天中心医院接受CAG检查、证实至少有1处冠状动脉狭窄70%、拟置入支架治疗的女性患者60例,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共42处病变均应用压力导丝行心肌FFR测定,仅在FFR≤0.80的病变中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对照组共51处病变常规置入DES。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情况、置入支架数,手术后12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及因心脏原因再入院)发生率及心绞痛再发率。结果观察组28例患者,FFR≤0.80的有12例患者18处病变共置入DES 19枚;对照组32例患者51处病变共置入DES48枚。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2.43±1.02)万元比(5.54±2.11)万元,P=0.005]、平均置入支架数[(0.68±0.64)枚比(1.49±0.88),P=0.032]、平均手术时间[(58.4±18.1)min比(68.4±21.2)min,P=0.041]及平均对比剂用量[(148.8±32.0)ml比(197.9±45.4)ml,P=0.028]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12个月,观察组再发心绞痛4例(14.3%),MACE事件2例(7.1%);对照组再发心绞痛4例(12.5%),MACE事件3例(9.3%),两组再发心绞痛和MACE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女性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联合应用CAG和FFR监测,可减少术中支架置入数量及对比剂用量,且并不增加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流储备分数(FFR)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的治疗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病变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7月30日在北京安贞医院行CAG显示为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病变且行FFR检查的NSTEACS患者,共142例(FFR组),与同时期仅行CAG的NSTEACS冠状动脉中度狭窄患者以1∶2进行匹配,后者共284例(CAG组)。分析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原性死亡、靶血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情况。结果 FFR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比例(36.6%比46.8%,P=0.037)、住院费用[(3.24±1.62)万元比(4.16±3.23)万元,P=0.033]、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2.2%比4.5%,P=0.040)及靶血管血运重建率(5.9%比11.7%,P=0.046)均低于CA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总MACE发生率及心原性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NSTEACS患者中,FFR结合CAG指导的治疗可减少支架置入比例和住院费用,并可改善该类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随机对比研究冠状动脉造影(CAG)引导和血管内超声(IVUS)引导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治疗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12个月的临床效果。方法:230例CTO病变患者,成功介入开通CTO病变后随机入选CAG引导组(115例)和IVUS引导组(115例)。主要终点为术后12个月复查CAG时CTO血管晚期管腔丢失值(LLL),次要终点为术后12个月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靶病变血运重建(TLR)、靶血管血运重建(TVR)、心肌梗死(MI)、支架内血栓(ST)。结果:12个月CAG复查时IVUS引导组LLL显著低于CAG引导组(P0.05)。临床随访12个月时,IVUS引导组累计MACE发生率与CAG引导组无显著性差异;心源性死亡、TLR、TVR、MI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但ST有降低趋势(P=0.052)。结论:IVUS引导DES植入治疗CTO病变显著降低12个月的LLL;随访12个月,IVUS引导组ST有降低趋势,其他MACE无显著性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住院期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部分血运重建(IRA-only)和完全血运重建(CR)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发病12 h内到达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并接受急诊PCI的592例合并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STEMI患者,在住院期间择期干预非罪犯血管为CR组(n=341),择期PCI平均延迟(5.2±2.2)天;未干预非罪犯病变的患者为IRA-only组(n=251)。所有患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比较两组患者远期预后,其中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脑卒中以及再次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结果:两组临床基线特征相似,具备可比性。随访7~10年,平均随访(105.0±13.6)个月期间,CR组MACCE发生率与IRA-only组无显著差异(21.2%vs 26.0%,P=0.26),两组死亡、脑卒中及再发心肌梗死无显著差异,IRAonly组仅再次血运重建率显著高于CR组(21.5%vs 14.8%,OR=1.48,95%CI:1.01~2.18,P=0.04),主要表现在非罪犯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较高(14.6%vs 5.7%, OR=2.69,95%CI:1.54~4.69,P0.001)。结论:对于已经接受急诊PC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STEMI患者,住院期间择期干预非罪犯病变血管未降低远期MACCE。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完全血运重建策略与完全血运重建策略对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多支病变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1日~2014年6月30日间于西京医院心血管内科监护室住院且起病时间在12 h内的STEMI多支病变患者326例。冠状动脉多支病变(MVD)定义为冠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存在2支或以上主要血管(直径≥2 mm)狭窄≥70%。发病12 h内对所有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其中131例患者在开通梗死相关血管之后,同台或者择期(首次PCI后1~60 d)行PCI干预非梗死相关血管(完全血运重建),余195例仅干预梗死相关血管(不完全血运重建)。主要研究终点为首次或二次PCI术后3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定义为包括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缺血驱动血运重建及心力衰竭的复合终点),次要研究终点为主要终点中各独立组份以及全因死亡、顽固性心绞痛及全部出血事件(BARC 1~5型)。结果经过3年随访观察,完全血运重建组MACE (17.6%vs. 30.8%,P=0.005)、心源性死亡(1.5%vs. 7.7%,P=0.029)、心力衰竭(1.5%vs. 7.2%,P=0.031)及全因死亡(2.3%vs. 9.2%,P=0.022)发生率显著低于不完全血运重建组。而两组再发心肌梗死(3.8%vs. 2.6%,P=0.622)、缺血驱动血运重建(14.5%vs. 17.9%,P=0.246)、顽固性心绞痛(24.4%vs. 27.2%,P=0.332)及全部出血事件(BARC 1~5)(3.8%vs. 3.1%,P=0.793)则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STEMI多支病变患者,相比不完全血运重建策略,完全血运重建能够显著减少PCI术后3年MACE发生风险,且这一风险的降低可能主要由完全血运重建组有更低的心源性死亡及心力衰竭事件驱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临界病变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可行PCI术的NSTE-ACS临界病变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VUS组和血流储备分数(FFR)组各50例,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情况。结果 IVUS组和FFR组患者病变血管直径[(3.5±0.7)vs(3.0±0.5)mm]、狭窄程度[(62.6±5.0)%vs(57.2±7.5)%]、病变长度[(20.2±8.8)vs(23.5±10.7)mm]、PCI相关并发症发生率[8.0%(4/50)vs 4.0%(2/50)]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FFR组患者,IVUS组患者支架植入率较高[56.0%(28/50)vs 38.0%(19/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MACE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8%(9/48)vs 14.3%(7/49),P=0.55]。结论对于NSTE-ACS临界病变患者,IVUS指导血运重建治疗的短期临床预后不劣于FFR指导。  相似文献   

12.
正血流储备分数或血管造影引导下多支血管介入术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比较为比较血流储备分数(FFR)与血管造影(CAG)引导多支血管血运重建术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效果,法国巴黎大学Puymirat教授等进行了一项多中心试验,将多支血管病变的STEMI患者随机分配至FFR组(586例)或CAG组(577例)行完全血运重建。主要结局为随访1年时的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导致紧急血运重建的计划外住院的复合终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对冠状动脉中-重度钙化病变介入治疗的指导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月冠状动脉中-重度钙化病变患者219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95例患者术中应用血管内超声指导,124例患者在单纯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下完成介入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特征、靶血管部位、病变类型、置入支架数目、长度、直径;冠状动脉旋磨和切割球囊应用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术后30 d临床终点事件,包括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事件、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2个月时,IVUS组MACE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CAG组(8.4%vs.17.7%,P0.05),IVUS组靶血管重建发生率显著低于CAG组(3.2%vs.10.5%,P0.05)。IVUS组与CAG组在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vs.3.2%)。结论:IVUS指导中-重度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术后即刻和短期临床效果并不优于CAG,但应用IVUS指导能够显著降低术后1年靶血管重建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造影(CAG)与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边支介入治疗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9月在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8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3例。A组患者在CAG指导下进行边支介入治疗,而B组患者在FFR指导下进行边支介入治疗。比较B组患者手术前后FFR,两组患者行支架置入术者所占比例、置入支架数量、支架长度、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记录随访6个月、12个月及2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术后FFR高于术前(P0.05)。B组患者行支架置入术者所占比例低于A组,置入支架数量少于A组,支架长度短于A组(P0.05),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个月时两组患者病死率及支架内血栓形成、心肌梗死、心绞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时两组患者病死率及心肌梗死、心绞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与CAG指导下边支介入治疗相比,FFR指导下边支介入治疗能更好地降低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行支架置入术必要性、减少置入支架数量、缩短支架长度,且有利于降低长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入选的85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明确病变,分为IVUS组33例(在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前后行IVUS指导下置入支架治疗),CAG组52例(单纯CAG指导下置入支架治疗)。比较2组对病变程度判断的结果以及置入支架的长度和直径,并对术后12个月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CAG组比较,IVUS组术后12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降低(6.1%vs 19.2%,P=0.019)。结论 IVUS较CAG能更精确地反映左主干病变的程度、范围,有利于病情的充分评估及支架选择、支架释放应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分支血管直径2.5mm时,主支血管支架置入同时与分支血管保护球囊低压力扩张对吻技术保护分支血管的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1例(主支血管支架置入同时与分支血管保护球囊低压力扩张对吻);对照组51例(主支血管支架置入同时分支血管采用导丝保护)。比较2组术中并发症、术后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中并发症和术后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9.8%vs 29.4%,P0.05;9.8%vs 27.5%,P0.05)。结论在分叉病变处理中,球囊-支架对吻技术保护分支血管成功率高,有效降低分支血管闭塞、术中并发症和MACE。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国产生物可降解涂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ExcelTM,山东吉威医疗制品有限公司)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长期临床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2006年6月至11月在4个国家的59个中心共有2077例接受单一Excel支架治疗的患者连续入选CREATE研究。以靶病变两端参考血管直径≤2.75 mm为小血管标准(有一支靶血管直径≤2.75 mm即为小血管病变患者),将患者分为小血管病变组(886例,42.7%)和非小血管病变组(1 191例,57.3%)。术后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9个月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复查结果及18个月临床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心性死亡和血栓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非小血管组相比,小血管组女性(29.0%vs 24.5%,P=0.022)、高血压(59.9%vs 52.6%,P=0.001)、既往有心肌梗死(14.0%vs.9.2%,P=0.001)的患者较多,平均年龄大[(61.9±10.6)岁vs.(59.6±11.4)岁,P<0.001],氯吡格雷用药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别[(200.1±55.0)d vs(197.4±55.0)d,P=0.262]。小血管组患者病变较长[(23.23±14.14)mm vs(21.43±11.79)mm,P=0.039],人均支架植入数多[(2.23±1.33)枚vs(1.49±0.82)枚,P<0.001]。术后9个月QCA结果显示,小血管组和非小血管组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0.20±0.38)mm vs(0.21±0.42)mm,P=0.654]和再狭窄率(3.9%vs3.4%,P=0.856)无显著差别。18个月临床随访结果表明,小血管组靶病变血运重建率(2.8%vs 1.2%,P=0.006)显著高于非小血管组,但两组MACE(3.9%vs 2.5%,P=0.086)、心性死亡(0.9%vs 1.3%,P=0.441)和支架内血栓(1.0%vs 0.8%,P=0.528)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小血管病变并非MACE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OR 0.848,95%CI 0.482-1.491,P=0.567)。结论 Excel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与非小血管病变相近,但还需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CAG明确冠状动脉病变且单支血管狭窄75%以上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87例(151处病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76处病变)均行心肌FFR测定,且在术前FFR≤0.8病人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对照组44倒(75处病变)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常规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比较两组病人一般资料、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支架植入数目、病变支数、住院费用及手术12个月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和心绞痛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支架植入数目、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病人术后12个月出现MACE、复发心绞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G联合FFR可有效减少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支架使用数目、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且术后12个月内未增加MACE发生率及心绞痛的发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冠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的血流储备分数(FFR),对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01至2013-07冠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冠心病的临界病变(50%~80%)患者,术前术后均测量FFR,经患者知情同意后,获得其临床及介入数据,根据1年后有无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分为两组,有MACE组17例及无MACE组118例,比较两组资料的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术后1年MACE发生的因素,建立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术后FFR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最后分析影响术后FFR值的因素。结果:共135例患者完成为期1年的随访,其中男性104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63±9)岁,17例(12.6%)患者出现MACE,有MACE组的术后FFR明显低于无MACE组(0.82±0.07 vs 0.87±0.06,P=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FFR升高者[优势比(OR)=0.212,P=0.039]MACE发生率低;术后FFR对1年MACE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0.706,P=0.006);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术后FFR0.875者平均MACE发生时间明显低于术后FFR≥0.875者(P=0.012),多因素回归分析示右侧冠脉靶血管累及、术前FFR值大、支架直径大的患者术后FFR0.875的发生风险低。结论:术后测定FFR对MACE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术后FFR≥0.875者MACE发生率低于FFR0.875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冠状动脉造影(CAG)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12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5年3月于泰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并接受PCI患者127例,根据术后12个月是否发生MACE分为两组,即MACE组和非MACE组,记录两组的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吸烟史、并发症(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出院用药情况、CAG评价的冠状动脉病变相关参数(病变部位、病变血管支数、血管狭窄程度)和FFR值,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冠心病并接受PCI术的患者127例,男性80例(63.0%),女性47例(37.0%);年龄为64.8±9.5岁;体质指数23.0±2.4 km/m2;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111例(87.4%),Ⅳ16例(12.6%);合并糖尿病史65例(51.2%)、高血压史71例(55.9%)和高血脂史89例(70.1%);有吸烟者74例(58.3%);CAG评价的血管狭窄度为(96.1±4.0)%;FFR为0.97±0.06。单因素分析显示,MACE组与非MACE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NYHA心功能分级、病变部位、病变血管支数、吸烟史和出院用药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I术后12个月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有FFR、高血脂史和糖尿病史(P0.05)。结论影响PCI术后12个月发生MACE的因素有低水平的FFR、高血脂史和糖尿病史,单纯通过CAG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不能预测MACE发生,可增加FFR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