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母补泻法属于针刺补泻法之一,五输穴分属五行,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治疗上依据"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的原则,根据病情虚实运用补母或泻子的方法治疗疾病.论述该子母补泻法的来源、作用原理以及在肩周炎中的运用体会.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针灸临床上总结了 4种行之有效的五输穴子母补泻法 ,现分别举例介绍如下 ,供针灸同仁临床参考。1 子母补泻法在本经上的应用张某 ,男 ,8岁。 1 993年 5月 2 5日初诊。患儿 2天前受凉后咳嗽气粗 ,头痛发热 ,口干咽痛 ,恶风鼻塞。查体温 3 8.7℃ ,咽部充血红肿。舌苔薄黄 ,脉象浮数。此属外感风热之证 ,取双侧尺泽及大椎 ,针用泻法 ,治 1次即脉静身凉 ,治 2次咳止痛消而愈。按 :子母补泻法在本经上的应用 ,为临床常用 ,最早见于《难经·六十九难》。是法根据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及主治性能的配合 ,再按照脏腑的五行属性 ,根据“虚者补其母…  相似文献   

3.
五输穴子母补泻法源自《黄帝内经》的补泻理论,经过后世不断丰富完善,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经络腧穴配伍体系。五输穴子母补泻法的取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经子母补泻法和异经子母补泻法,临床中可应用于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系统疾病。目前,五输穴子母补泻法的研究仍存在研究量较少、临床应用局限、作用机制不明确等问题。未来可将其广泛应用于多系统疾病的研究、治疗当中,并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探究其作用机制,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4.
应用子母补泻法针刺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子母补泻法为主,对62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患者进行针刺疗效观察,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总甲状腺素(T_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_3)含量的变化及临床疗效,初步论述了子母补泻法在治疗甲亢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子母补泻”源于《内经》形成于《难经》,历代医家结合临床体验,不断充实完善,经阐发而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核心。然而在其应用方面见仁见智,各存异同,故值得进一步商榷和研究,以利于更好地指导于临床,更广泛发挥它的作用。笔者复习了有关文献并结合自己一些体会,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阐述,以就正于同道。1 选穴  补泻以母子关系取穴补泻自《难经》以来一直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其取穴方法是根据十二经脉所属脏腑和五腧穴(井、荧、输,经、合)的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来确定。基本原则在《难经.六十九难》中已明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当先补之,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子母补泻配穴法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子母补泻配穴法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配穴法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头痛症状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头痛症状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头痛症状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90.0%和75.0%,对照组分别为85.0%和35.0%。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母补泻配穴法是一种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子母补泻法针刺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临床诊断为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采用子母补泻针刺治疗,主穴为颈夹脊穴、行间、少府留针30min,每日治疗1次。治疗2个疗程,14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2个疗程,14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1次后,无效4例,有效11例,显效12例,痊愈3例,治疗2次后,无效2例,有效4例,显效15例,痊愈9例,第1次疗程有效率为9.33%,第2疗程有效率为86.67%。结论:子母补泻针刺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为肩周炎,是指以肩部酸重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属中医肩痹范畴,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年过半百之人,气血虚弱,感邪后易发病,故总属本虚标实之证.  相似文献   

9.
针对失眠一病,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及针刺治疗均有不同见解,但大多取百会、神门、四神聪、安眠等穴位,以近部取穴、治标为主。中医治疗疾病要求治病求本,辨证论治,标本兼顾。失眠病程较长,病情多虚实夹杂,临床证型较多,因此治疗上应辨证施治、标本同治。子母补泻是针灸补泻法之一,治疗疾病时依据五行相生理论,按照病情的虚实来选取五输穴行补母或泻子的治疗方式,治疗中标本兼顾,并且取穴灵活简便、安全性高。本文主要论述运用“子母补泻法”通过调补经络治疗失眠,以期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乳儿腹泻的病因除了外感六淫等因素外,多由于乳儿对母乳中的某种成分不适应所致,如母亲患外感、食积、腹泻以及素体阴阳气血的盛衰,都能引起母乳的变化,乳儿食后出现不适而腹泻。因此。在对乳儿腹泻的辨证论治过程中,除了要对其本人的得泻进行辨证分析外,应注意对其母体的状况进行辨证,有针对性地调整母体的内环境,以提高临床疗效。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采用子母同治的方法治疗乳儿腹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203例用此种方法治疗乳儿腹泻的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麻木是指肌肤、肢体发麻、甚或全然不知痛痒的一类疾患 ,其病因有三 :1曰气虚 ,2曰血虚 ,3曰风寒痰瘀 ,以气虚为本 ,风寒痰瘀为标 ,临床治疗颇为棘手 ,被视为疑难病之一。我们通过辨经辨证运用针灸治疗麻木一证 ,取得较好疗效 ,现举例介绍如下。1 风寒阻络  病例 :程×× ,男 ,6 1岁 ,初诊日期 :1997年 8月 15日。主诉 :右侧肘关节以下麻木 1个月。患者于 1个月前 ,正值盛暑 ,酷热难耐 ,整日开空调以缓解暑热 ,自觉右肘关节以下整个前臂及掌指麻木 ,尤以中指明显 ,夜间常因麻木难忍而不能入睡 ,麻甚则需摔打右手 ,麻木才能稍减轻 ,纳食可…  相似文献   

12.
五行子母补泻治法是李东垣运用于临床阐释病机、诊治疾病、遣方用药的重要理论学说,适用于脾胃内伤所引起的热证和杂病,是结合了脏腑辨证、阴阳五行、升降浮沉、气血津液以及五运六气等理论而形成的一种综合的辨证体系其产生机制与五脏失调密切相关。李氏重视脾胃与元气,依据《内经》中五行生克制化关系独创子母补泄治法以及特色组方用药对消渴病治疗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意义深远。现代学者仅强调李东垣脾胃学说而不重视脏腑生克制化规律,以至于其脏腑生克辨证及五行子母补泄治法得不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本文就五行子母补泄对李东垣对消渴病的治疗思路进行剖析,并通过对消渴病机的梳理,探讨火与气机、脾胃及他脏之间的密切关系,以期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子母补泻法针刺治疗瘀血阻络型冠心病即刻效应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五输穴子母补泻理论针刺治疗冠心病,采用心电图作为客观指标,观察针刺本经(心经)子穴神门和子经(脾经)子穴太白对冠心病瘀血阻络型患者心电图即刻效应的影响,并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为临床治疗冠心病优化选穴提供试验依据。方法: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本经子穴、子经子穴两组,分别记录两组针刺前和针刺后15min心电图各项指标,将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针刺本经子穴和子经子穴均能改善冠心痛患者的心肌缺血状况,二者在改善心率和ST段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改善T波方面,本经子穴组效果明显(P〈0.01)优于子经子穴组。结论:针刺本经子穴神门和子经子穴太白均可改善冠心病瘀血阻络型患者的心肌供血情况,本经子穴在改善T波方面优于子经子穴。这一研究结果为临床运用五输穴子母补泻法治疗冠心病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郑微  马英 《针灸临床杂志》2006,22(11):25-26
呃逆,俗称“打呃”,以逆气上冲,喉问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是临床的常见病。此病轻者可自愈或经简单治疗而很快痊愈,重者发作可昼夜不停或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给患者造成生活上的极大不便和痛苦。一般单纯针刺治疗呃逆,效果不明显。我院将呃逆按程度分为轻、中、重度,采用3组针刺取穴应用呼吸补泻治疗,收效显著,笔者现将治疗体会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泌尿系结石采取中医自拟方治疗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将广东东莞常安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尿石通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自拟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体征变化、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疗效高于...  相似文献   

17.
王云琳 《中国针灸》2002,22(4):23-31
目的:观察补泻型电针仪对疼痛、麻木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传统虚实分型,虚者施补法,实者施泻法。结果:疼痛者82例,痊愈44例;麻木者38例,痊愈21例。结论:该仪器具有理想的补泻功能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疾病,具有疗效快,痛苦小、治病广的特点,深受广大患儿家长的欢迎。小儿推拿补泻手法与临床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现结合病案,略谈小儿推拿补泻手法临床应用的体会。案一:患儿于彬,男,3岁,88年8月1日初诊。主诉:纳差、消瘦二月余。二个多月来饮食减少,消瘦,精神欠佳,睡卧不宁,夜眠汗出,大便时溏。曾服山楂冲剂、保和丸等中西药未效。诊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精神疲惫,腹部凹陷,舌质淡,苔薄白,指纹淡红。查肝功能正常,血常规检查血色素90g/L,体重12.5Kg。证属:脾胃虚  相似文献   

19.
针刺补泻手法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之本,本阴阳.阴平阳秘则身体健康,阴阳偏盛偏衰则为疾病.根据疾病的特点、性质、部位及程度运用针刺调节阴阳平衡,泻实补虚,则为治疗的根本,故在一般情况下,针刺治疗疾病的原则就是确定一个合理的理法方穴而采取"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或采用平补平泻施针.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观察认为,恰到好处的实施相应的针刺补泻手法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所在,下面就如何在临床中灵活应用补泻手法及其有关问题谈谈个人的体会,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颜面部出现急性的软组织损伤后给予美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04例颜面部出现急性的软组织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4例颜面部急诊创伤,经急诊整形美容修复,术后临床效果理想。经过6个月至2年随访观察,术后伤瘢痕不明显,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对表浅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原则是尽可能地注意美容修复,缝线拆除后配合抗瘢痕治疗防治瘢痕形成,采用美容整形外科原则修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减轻瘢痕形成,减少颜面部的畸形,减轻了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