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我所自1987年10月至1989年4月,先后采用小腿交叉皮瓣和局部转移皮瓣治疗18例麻风患者19只足部溃疡,获得满意效果。18例全为男性,年龄19~71岁,平均49.8岁;病程2~30年。19只有溃疡的足,外形完整的3只,其余皆有不同程度的畸形,如足趾吸收、足内翻等。溃疡面积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2016年2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0例足踝部毁损伤患者皮瓣修复术后的康复护理经验。方法 采用皮瓣移植对患肢进行治疗,1~2周,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保证皮瓣存活,预防早期并发症;3~4周,增加主动活动量、神经感觉恢复训练;5周~3个月,应用工具辅助早期行走;3~6个月,过渡到正常活动,预防足底溃疡等潜在风险的发生。针对患者康复的不同时间段提供不同侧重点的康复护理。术后6~24个月进行随访,评估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情况、足底的感觉恢复情况及皮瓣外观。结果 1例患者行截肢手术,49例采用皮瓣移植术,术后功能均恢复良好。回访50例患者,40例术后平均7个月行皮瓣整形术。8例患者感觉功能恢复至S4,32例足底感觉恢复至S3+,8例恢复至S2,1例患者恢复差。结论 先进的皮瓣移植手术及完善的术后护理康复策略,能够帮助患者康复,为临床护理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小腿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近两年盐城同洲骨科医院骨科接收的103例足踝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最早入院时间为2020年2月,最晚为2022年2月。依据患者接受的修复方案进行分组,接受小腿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术的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术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治疗后,以患者足踝部功能、手术时间、皮瓣修复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愈合效果等作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组间足踝部功能分值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更低(P <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皮瓣长度、皮瓣宽度数值均更高(P <0.05);研究组术后创面愈合优良率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0%,高于对照组的16.33%(P <0.05)。结论 小腿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足踝创面均能取得良好效果,帮助患者恢复足踝部功能,但后者术后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方面略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白癜风表皮移植术的护理方式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接收的70例白癜风患者,对其进行表皮移植术,采取相应的护理方式,总结患者的感染率和康复率。结果患者的术后感染率较低,康复率较高,这证实了表皮移植术及其护理方式在治疗白癜风中有着及其显著的应用效果。结论医护人员可以加大对白癜风表皮移植术的应用力度。  相似文献   

5.
<正>1病历摘要患者男,56岁。因口内颏瓣移植术后咽部不适,于2020年1月17日来我院行激光脱毛治疗。患者10年前行鼻腔肿瘤切除术后出现鼻塞症状,喉镜检查示鼻咽粘连,舌根与软腭粘连,鼻孔闭锁。再次行手术修复治疗,包括气管切开术、咽部粘连松解术、颏瓣修复术、左侧扁桃体切除术及颌下腺切除术,手术顺利,愈合情况良好。但数周后口内皮瓣移植术区毛发生长致咽部不适,进食和吞咽困难,影响生活质量。既往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6.
亲体肝脏移植术后合并真菌感染是临床常见并发症,增加了肝移植术后护理的难度。我院收治1例亲体肝移植术后患者,给予对症治疗、护理,患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愈后较满意。  相似文献   

7.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疾病致残率高,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自20世纪90年代成功培养出人NSCs,NSCs移植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开拓了新途径。武警总医院神经干细胞移植科于2004年10月率先在全国开始开展神经干细胞移植术,  相似文献   

8.
自1966年首例临床胰腺移植由Kelly和Lillehei[1]在美国Minnesota州立大学完成以来,随着移植外科技术进步和多机制、多靶点免疫抑制剂的联合应用,胰腺移植(主要为胰肾联合移植,SPK)已成为治疗1型糖尿病(T1DM)、1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肾功能不全(ESRD)及部分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方法[2].  相似文献   

9.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肝移植或肾移植手术临床已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对肝肾均为终末期病变的患者来说目前肝肾联合移植是安全有效方法.但由于手术操作复杂、时间长、围手术期处理棘手、出血多、创伤大,术中及术后在ICU早期监护期间都需要对生命体征进行连续监测,其中桡动脉有创血压的监测尤为重要.现将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在武警总医院行肝肾联合移植10例患者,术后实施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激光磨削后自体表皮移植术结合光疗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45例局限性静止期白癜风患者,白斑为躯干、四肢、颈部和腋下等部位。进行激光磨削联合自体表皮移植术治疗,并加压包扎7 d,术后合用紫外线照射治疗。结果:45例白癜风患者,共植皮片132片,术后随访观察疗效1年后,皮损痊愈42片(31.8%),显效88片(66.4%),有效率98.2%,且白斑处色素恢复均匀。结论:激光磨削联合自体表皮移植和光疗治疗白癜风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减少复发,且治疗不受部位限制,术后色素恢复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儿童白癜风表皮移植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6例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疗并行表皮移植术的白癜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于围手术期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与植皮成活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VAS评分为(26.49±5.33)分,较对照组的(48.76±5.25)分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患儿感染率与皮片移位率均低于对照组,而Ⅰ期愈合率与Ⅱ期愈合率分别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于围手术期给予行表皮移植术白癜风患儿以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患儿疼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杨晶  尚元元  王琪 《皮肤病与性病》2013,(6):340-340,344
基底细胞癌是皮肤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颜面、手背等身体的暴露部位,治疗以手术扩大切除为主.多数患者无疼痛或瘙痒等不适症状,往往就诊较晚,就诊时肿瘤浸润范围及深度已较广泛,手术切除后残留较大创面,难以修复.自2006年至2012年对部分基底细胞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风筝皮瓣修复术后缺损,修复效果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皮肤磨削加自体表皮移植术治疗白癜风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术前做好心理准备,于腹部或股内侧正常皮肤处吸疱,磨削面部皮疹部位皮肤至出现点状出血为止,剪取疱壁,铺于磨削创面。结果:痊愈24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所有患者均能配合治疗及复诊,无伤口感染。结论:皮肤磨削加自体表皮移植术治疗白癜风色素沉着率高,色素生成均匀,更符合美容要求,且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4.
力月西为麻醉用药,多用于手术患者,临床上尚没有关于力月西用于肝脏移植术后肿瘤疼痛患者的报道。75%以上的癌症晚期患者都有疼痛的经历,濒死前,疼痛往往得不到有效控制。我院于2006年7月对1例肝脏移植术后肿瘤转移患者,使用力月西持续泵入疗法,保持患者处于睡眠状态,对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临终期的生活质量,均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过敏性紫癜以腹痛、呕吐、便血等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者称为腹型过敏性紫癜。属Ⅱ型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有增多趋势。我科于2000年8月~2002年8月共收治过敏性紫癜75例,其中腹型过敏性紫癜33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植入型心脏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CD)[1]能迅速感知并识别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分别采取复律、除颤、起搏的方法,纠正各种心律失常。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VT/VF),是植入ICD的主要心律失常。众多的、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已确凿证明与药物相比,ICD能降低患者的心律失常病死率和总死亡率。但对于已植入ICD的患者如何避免或减少VT/VF发作,仍然需要药物干预,抗心律失常药物[2]可有效减少ICD植入患者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纤颤率,从而降低休克频率。2010年1月~2011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综合ICD植入术患者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现将其效果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脂肪蒂皮瓣在修复皮肤肿瘤切除术后面部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了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收治的39例面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0例,女19例,年龄55 ± 7.3岁(范围42 ~ 80岁),包括基底细胞癌15例,鳞状细胞癌10例,角化棘皮瘤5例和日光角化病9例。术后缺损面积1.5 cm × 3.0 cm ~ 8.0 cm × 4.5 cm。所有患者均接受肿瘤切除术后缺损脂肪蒂皮瓣修复治疗,术后24 h观察皮瓣存活情况,术后1、3个月及之后每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皮瓣的外形、质地及与周围组织的匹配度等。结果 39例患者术后24 h,切口均无感染,皮瓣存活良好;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其皮瓣长与蒂宽比大于3∶1,为下睑部缺损,经处理后创面愈合。术后1个月,3例出现外观臃肿,其皮瓣长与蒂宽比分别小于2∶1、2∶1 ~ 3∶1、大于3∶1,其中2例为上唇部缺损,1例位于面颊部。所有患者随访1 ~ 12个月,平均7个月,皮瓣色泽和质地较好,供皮区和受皮区在功能和外形上均达到良好效果。结论 采用脂肪蒂皮瓣治疗面部皮肤缺损,临床疗效显著,皮瓣组织成活率高,安全可靠,同时对供区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股前外游离皮瓣修复足跟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某医院接受足跟恶性黑色素瘤手术治疗的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手术缺损,均接受股前外游离皮瓣修复术后缺损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修复效果,对治疗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的游离皮瓣均成活,手术进行1个月后...  相似文献   

19.
气管插管是ICU治疗危重患者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气管切开是危重症患者后续治疗的一项有效手段,弥补了气管插管所带来的缺点,增加患者舒适性,减少无效死腔,改善通气,便于口鼻腔的护理,减少了患者气管插管意外拔管的风险。虽然现在经皮气管切开术也已经开展较多,但主要在急诊应用适用于急症患者,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目前仍采用传统的外科手术方法,该方法技术成熟,经济安全,套管便于固定。现将气管插管患者改气管切开过程配合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桡动脉闭塞的发生情况,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的护理。方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手术1682例,分为冠状动脉造影组(CAGn=1026例)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PCIn=656例),以及初次手术组(1236例)和多次手术组(446例),比较各组中桡动脉的闭塞发生率。结果1682例患者中,50例出现桡动脉闭塞,占3.0%,其中CAG4.1%,PCI1.8%,初次手术2.6%,多次手术3.9%(均P〈0.05)。进行合适的术后压迫,给予手腕部活动指导以及术后观察指肢血流均有助于预防桡动脉闭塞。结论合适的术后护理有助于预防治;嘲闹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