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 探讨YTH结构域家族蛋白2(YTHDF2)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为探讨AngⅡ刺激下YTHDF2的表达水平,将细胞分为正常组和AngⅡ组。为探讨沉默YTHDF2对心肌细胞肥大与凋亡的影响,将细胞分为4组,空白组[转染阴性对照小干扰RNA(siRNA)+PBS]、siYTHDF2组[转染YTHDF2 siRNA(siYTHDF2)+PBS]、模型组(siRNA+AngⅡ)和实验组(siYTHDF2+AngⅡ)。用Western blot和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YTHDF2基因表达水平,RT-qPCR检测心肌肥厚相关基因心房钠尿肽(ANP)、B型钠尿肽(BNP)和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及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心肌细胞表面积,原位末端标记法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沉淀反应验证YTHDF2和Bcl-2的结合关系。结果 AngⅡ组YTHDF2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1.49±0.03 vs 0.97±0.09,1.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TGF-β1及AngⅡ分别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中Smad信号途径中Smad2蛋白的表达。方法:分别建立TGF-β1及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TGF-β1组以及AngⅡ组。以碘化丙啶(PI)染色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中RNA的表达量以间接反映心肌细胞肥大。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细胞肥大相关肌球蛋白重链β亚型(β-MHC)的表达。以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中磷酸化Smad2信号蛋白的表达。结果:TGF-β1及AngⅡ诱导的培养心肌细胞中肥大相关蛋白β-MHC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I染色检测表明,TGF-β1组及AngⅡ组PI的含量明显增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TGF-β1及AngⅡ均可明显上调磷酸化Smadz(p-Smad2)的表达(P0.01)。TGF-β1组与AngⅡ组p-Smad2表达峰值相比无明显差异,但达峰的时间有所不同。结论:TGF-β1及AngⅡ单独均可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在此过程中p-Smad2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TGF-β1与AngⅡ促进p-Smad2蛋白表达作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已有实验证实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本研究用血管紧张素(1~7)[Ang(1~7)]干预AngⅡ诱导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以观察Ang(1~7)对心肌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 分离出新生1~3 d内的SD乳鼠心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4 d后将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ngⅡ组和AngⅡ Ang(1~7)组行加药干预,加药2 d后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细胞Bcl-2、Bax基因蛋白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 正常对照组细胞Bcl-2表达灰度值为(12.4±1.5),Bax表达灰度值为(6.9±1.9),细胞凋亡率为(3.1±1.4)%;AngⅡ组细胞Bcl-2表达灰度值为(7.4±1.2),Bax表达灰度值为(16.4±1.6),细胞凋亡率为(16.1±2.2)%;AngⅡ Ang(1~7)组细胞Bcl-2表达灰度值为(10.5±1.3),Bax表达灰度值为(11.1±2.2),细胞凋亡率为(8.6±2.4)%;各组间相互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1~7)可部分拮抗AngⅡ的作用,使心肌细胞Bax的表达减少,Bcl-2的表达增加,减少细胞凋亡率,起到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新生大鼠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信号转导机制交叉对话,探讨心肌细胞肥大机制.方法: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相应的阻断剂Valsartan和Staurosporine刺激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以蛋白含量、搏动频率、细胞表面积等指标评价心肌细胞肥大.RT-PCR检测Smad3 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Stat1/Stat1,磷酸化Stat3/Stat3,Smad2/3.结果:Ang Ⅱ(10-7 mol/L) 或者TGF-β1(3 μg/L)刺激心肌细胞时,蛋白含量、搏动频率、细胞表面积呈现时间依赖方式的增加.与对照组相比,Ang Ⅱ和TGF-β1刺激明显增加Smad3的mRNA水平.AngⅡ和TGF-β1刺激时,磷酸化Stat1/Stat1, 磷酸化Stat3/Stat3, Smad2/3的增加可以被相应的阻断剂呈现时间依赖性逆转.结论:Ang Ⅱ和TGF-β1通过Stat1,Stat3,和Samd2/3信号途径介导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细胞的信号转导交叉对话可以为心肌细胞肥大提供有效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介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是否通过NADPH氧化酶/P38MAPK途径。方法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分组干预:(1)Control组:仅加细胞培养液;(2)AngⅡ组:在Control组的基础上加入AngⅡ;(3)apocynin组:在Control组的基础上加apocynin;(4)AngⅡ+apocynin组:在Control组的基础上加入AngⅡ以及apocynin(n=6)。干预24 h后测定NADPH氧化酶活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P38MARK及相关凋亡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Control组、apocynin组、AngⅡ组、Ang II+apocynin组凋亡比例分别为(12.20±1.18)%、(14.71±3.88)%、(62.33±4.79)%、(13.67±2.59)%。与Control组比较,AngⅡ组凋亡比例明显增加,而AngⅡ+apocynin组凋亡比例较AngⅡ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Control组比较,加入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后细胞NADPH氧化酶活性降低;而仅加入AngⅡ的细胞NADPH氧化酶活性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Ⅱ+apocynin组的NADPH氧化酶活性较AngⅡ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细胞比较,AngⅡ作用后,P38MAPK表达增加,凋亡蛋白Bax表达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ng II+apocynin组较AngⅡ组P38MAPK表达降低,凋亡蛋白Bax表达减少,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管紧张素II通过NADPH氧化酶/P38MAPK途径介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塞来昔布对血管紧张素(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通路的影响。方法细胞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将细胞分为5组:空白组(未加任何药物处理);AngⅡ组(加入1μmol/L的AngⅡ诱导心肌肥大);AngⅡ+塞来昔布50 mg/L、100 mg/L、150 mg/L组,各组细胞加入药物培养48 h后用于后续实验。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测定细胞表面积和细胞中总蛋白浓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各组细胞中p38MAPK、ERK1/2、磷酸化(p)-ERK1/2、p-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AngⅡ组细胞形态增大,细胞贴壁不牢,漂浮细胞增多;与AngⅡ组比较,塞来昔布各处理组细胞形态变小,漂浮细胞减少;与空白组比较,AngⅡ组细胞表面积显著增大(P0.05),细胞中总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细胞中p-ERK1/2、p-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与AngⅡ组比较,塞来昔布处理各组细胞表面积显著减少(P0.05),细胞中总蛋白浓度和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细胞中p-ERK1/2、p-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多(P0.05);AngⅡ+塞来昔布50 mg/L组和100 mg/L组细胞表面积、细胞中总蛋白浓度、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细胞中p-ERK1/2、p-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空白组(P0.05),AngⅡ+塞来昔布150 mg/L组细胞表面积、细胞中总蛋白浓度、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p-ERK1/2、p-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对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可能与激活MAPK/ER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iR-499a-5p靶向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CDKN1A)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并将H9c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组、细胞肥大模型(AngⅡ)组、转染对照(AngⅡ+miR-NC)组和转染(AngⅡ+miR-499a-5p)组。采用Image J软件测量单细胞表面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分析各组细胞中miR-499a-5p的表达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DKN1A、cleaved Caspase-3以及心肌肥大标志蛋白心钠肽(ANP)、脑钠肽(BNP)和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499a-5p和CDKN1A的靶向作用关系。结果:与Con组比较,AngⅡ组H9c2细胞表面积、凋亡率、CDKN1A、Cleaved Caspase-3、ANP、BNP和β-MH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细胞活力和mi...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麦冬多糖(MDG-1)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心肌细胞活力、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大鼠H9c2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不经特殊处理)、TGF-β1组(20 ng/ml TGF-β1处理细胞)和MDG-1组(100 mg/L MDG-1及20 ng/ml TGF-β1处理细胞),噻唑蓝(MTT)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及凋亡率;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探针检测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增殖细胞抗原(PCNA)、B淋巴细胞瘤(Bcl)-2、p53、核因子(NF)-κB p65、KB抑制蛋白激酶(IKK)α和β-catenin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CNA和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ROS水平显著升高,p53、NF-κB p65、IKKα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TGF-β1组比较,MDG-1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CNA和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ROS水平显著降低,p53、NF-κB p65、IKKα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MDG-1可增强心肌细胞活力,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及抑制Wnt/β-catenin信号和NF-κB信号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乳鼠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产生肥大的心肌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EPO对肥大心肌细胞进行干预,以细胞表面积和心钠素(ANF)mRNA表达作为细胞肥大的观察指标,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信号分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及p-Smad2蛋白表达.结果:20U/ml的EPO能有效逆转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低于此浓度未见明显效果;EPO能减弱促心肌细胞肥大信号分子TGF-β1、Smad2 及p-Smad2蛋白表达.结论:EPO具有抗心肌细胞肥大作用,且这一作用与TGF-β1-Smad2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微小RNA-27b(miR-27b)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肥大心肌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9c2小鼠心肌细胞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AngⅡ诱导组、miR-27b mimics组和阴性核苷酸组。各组细胞建模培养后分别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Bax、Bcl-2蛋白和mi R-27b的表达,监测心肌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变化以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免疫荧光染色可见AngⅡ诱导组心肌细胞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肥大,细胞表面积增大,而miR-27b mimics组细胞肥大明显改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ngⅡ诱导组Bax蛋白表达上调,而Bcl-2蛋白和miR-27b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AngⅡ诱导组比较,miR-27b mimics组Bax蛋白表达则减少,而Bcl-2蛋白和miR-27b表达增加(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ngⅡ诱导组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而与AngⅡ诱导组比较,mi R-27b mimics组凋亡率明显改善(P<0.05)。AngⅡ诱导组心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肝星状细胞Mas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情况的影响,进而探讨Ang(1-7)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肝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分为正常对照组、不同浓度AngⅡ处理组、AngⅡ+Ang(1-7)组、AngⅡ+Ang(1-7)+Mas受体拮抗剂A779组。培养24 h后,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同时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星状细胞中Mas受体、TGF-β1、Smad3及CT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ngⅡ处理组肝星状细胞凋亡活性增加,TGF-β1、Smad3、CTGF、Mas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2)与AngⅡ处理组相比,AngⅡ+Ang(1-7)组肝星状细胞的凋亡率增加,而TGF-β1、Smad3、CTGF mRNA表达降低,Mas受体表达增加(P0.05)。(3)与AngⅡ+Ang(1-7)组相比,AngⅡ+Ang(1-7)+Mas受体拮抗剂A779组,肝星状细胞的凋亡率、TGF-β1、Smad3、CTGF mRNA表达降低(P0.05),Mas受体表达增加(P0.05)。结论 (1)AngⅡ可诱导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促使TGF-β1、Smad3、CTGF表达增加。(2)Ang(1-7)可促使AngⅡ诱导的肝星状细胞凋亡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3)与AngⅡ+Ang(1-7)组相比,AngⅡ+Ang(1-7)+Mas受体拮抗剂A779组,肝星状细胞凋亡率、Mas受体表达下降(P0.05),TGF-β1、Smad3、CTGF mRNA表达增加(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型受体(PPAR)β/δ的特异性激动剂GW0742体外抑制心肌肥厚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取体外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新生大鼠的心室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肥厚模型,以GW0742作用于肥大的心肌细胞,设立正常组、AngⅡ组、AngⅡ+GW0742组,并测量心肌细胞表面积、3H-亮氨酸掺入法检测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及使用RT-PCR半定量测定心钠素、脑钠素及炎性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心肌细胞比较,AngⅡ组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的表面积、3H-亮氨酸掺入、心钠素、脑钠素表达显著增加(P<0.01);AngⅡ+GW0742组在终浓度为10μmol/L时可明显逆转此改变(P<0.01);同时GW0742抑制肥大心肌细胞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白细胞介素-1β的mRNA过度表达。结论GW0742抑制AngⅡ介导的体外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可能为通过调控炎性因子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RNA干扰TAGLN2基因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H9c2心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TGF-β1组和TGF-β1+si-TAGLN2组,其中siRNA的转染参照Lipofectamine~(TM)2000说明,Western印迹检测TAGLN2、p53、裂解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leaved caspase)3、B细胞淋巴瘤因子(Bcl)-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核因子(NF)-κB p65和IκB-α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活性氧(ROS)水平。结果转染si-TAGLN2的H9c2心肌细胞TAGLN2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NC组比较,TGF-β1组细胞凋亡率、ROS水平及p53、 Cleaved caspase3和NF-κB p65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Bcl-2、PI3K、 p-AKT、和IκB-α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TGF-β1组比较,TGF-β1+si-TAGLN2组细胞凋亡率、ROS水平及p53、 Cleaved caspase3和NF-κB p65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Bcl-2、PI3K、 p-AKT、和IκB-α的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TAGLN2基因表达抑制可降低由TGF-β1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ROS水平、激活PI3K/AKT信号和抑制NF-κB信号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USP7)抑制剂FT671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H9c2细胞肥大中的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 将H9c2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FT671组、AngⅡ组、FT671+AngⅡ组。利用α-actinin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细胞表面积;Western blot检测心房钠尿肽(ANP)、脑钠肽(BNP)、B细胞淋巴瘤-2(Bcl-2)、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以及NADPH氧化酶4(Nox4)的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ANP、BNP、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IL-6、MCP-1、TNF-α的mRNA表达;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细胞计数试剂8(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活性氧(ROS)染色检测细胞内氧化损伤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USP7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使用FT671后,USP7表达明显被抑制。与AngⅡ组相比,FT671+AngⅡ组心肌细胞面积减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TGF-β1及AngⅡ分别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中Smad信号途径中Smad2蛋白的表达。方法:分别建立TGF-β1及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TGF-β1组以及AngⅡ组。以碘化丙啶(PI)染色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中RNA的表达量以间接反映心肌细胞肥大。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细胞肥大相关肌球蛋白重链β亚型(β—MHC)的表达。以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中磷酸化Smad2信号蛋白的表达。结果:TGF-β1及AngⅡ诱导的培养心肌细胞中肥大相关蛋白β1-MHC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I染色检测表明,TGF-β1组及AngⅡ组PI的含量明显增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TGF-β1及AngⅡ均可明显上调磷酸化Smadz(p-Smad2)的表达(P〈0.01)。TGF-β1组与AngⅡ组p-Smad2表达峰值相比无明显差异,但达峰的时间有所不同。结论:TGF-β1及AngⅡ单独均可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在此过程中p-Smad2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TGF-β1与AngⅡ促进p-Smad2蛋白表达作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中不同时点的表达变化。方法制备AngⅡRPMI1640培养液(10-6 mol/L)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采用MTT测定内皮细胞存活率,β-gal染色、细胞周期分析鉴定细胞衰老,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衰老细胞超微结构。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分析Bcl-2、Bax蛋白表达变化,Western印迹测定磷酸化ERK1/2水平。结果 AngⅡ诱导组存活的细胞数为对照组的〔(81.9±0.04)%,P<0.01)〕;约80%的细胞呈现β-gal阳性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证实细胞衰老;透射电子显微镜可见AngⅡ诱导组衰老的细胞体积较大,核形不规则,细胞核染色质浓缩和凝聚。与对照组相比,Bcl-2 mRNA表达呈持续性降低,Bcl-2/Bax比值下降,ERK1/2磷酸化水平于12 h明显增加,24 h达到高峰(P<0.01),36 h下降至稳定,总ERK1/2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ERK1/2信号转导途径参与AngⅡ诱导内皮细胞衰老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可能通过调控内皮细胞Bcl-2/Bax比值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氯通道阻滞剂4,4′-二异硫氰基芪-2,2′-二磺酸(DIDS)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AngⅡ1μmol/L刺激心肌H9C2细胞株,构建心肌细胞肥大模型,观察12、24、36、48和72h各项表达,另给予50、100、200μmol/L DIDS预处理H9C2细胞,细胞分组:空白组、AngⅡ组、DIDS组、AngⅡ+DIDS组;免疫荧光染色测量细胞表面积,BCA法检测蛋白含量,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心肌肥厚基因心房钠尿肽(ANP)和肌球蛋白重链(β-MHC)mRNA表达,二氯荧光素二乙酸检测活性氧水平。结果48h细胞表面积最大(50 166±2697)μm2和总蛋白含量最大(1.68±0.06)mg/107个,36hANP mRNA为4.08±0.38和β-MHC mRNA为2.80±0.18,表达量均最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ngⅡ组心肌细胞表面积、总蛋白含量、ANP、β-MHC mRNA表达量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明显增加(P0.05),DIDS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AngⅡ组比较,DIDS+AngⅡ组的心肌细胞表面积明显减小(P0.05)、总蛋白含量明显减少(P0.05)、ANP mRNA和β-MHC mRNA表达量明显减低(P0.05)、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DIDS可以有效抑制AngⅡ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活性氧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和γ(PPARα和PPARγ)的配体非诺贝特、吡格列酮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凋亡的干预作用,并观察其对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变化的影响 .方法 分别以非诺贝特和/或吡格列酮预处理体外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24 h后,再加用Ang Ⅱ作用24 h.采用软件分析细胞表面积,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用Western-blot法观察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PARα和PPARγ的mRNA水平.结果 与Ang Ⅱ组比较,非诺贝特组、吡格列酮组及非诺贝特和吡格列酮组的心肌细胞表面积、细胞凋亡率及Bax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 Bax蛋白的表达和Bcl-2/Bax蛋白水平比值显著增加(P<0.05),非诺贝特组、吡格列酮组及非诺贝特和吡格列酮组间的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诺贝特组的PPARα mRNA和吡格列酮组的PPARγ mRNA表达增高.结论 PPARα和γ激活可逆转心肌细胞肥大,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并能改变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但PPARα、γ配体合用无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和γ(PPARα和PPARγ)的配体非诺贝特、吡格列酮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凋亡的干预作用,并观察其对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分别以非诺贝特和/或吡格列酮预处理体外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24h后,再加用AngⅡ作用24h。采用软件分析细胞表面积,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用Western-blot法观察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PARα和PPARγ的mRNA水平。结果与AngⅡ组比较,非诺贝特组、吡格列酮组及非诺贝特和吡格列酮组的心肌细胞表面积、细胞凋亡率及Bax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Bax蛋白的表达和Bcl-2/Bax蛋白水平比值显著增加(P<0.05),非诺贝特组、吡格列酮组及非诺贝特和吡格列酮组间的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诺贝特组的PPARαmRNA和吡格列酮组的PPARγmRNA表达增高。结论PPARα和γ激活可逆转心肌细胞肥大,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并能改变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但PPARα、γ配体合用无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Ang Ⅱ)及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T1R)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心肌细胞凋亡调节蛋白bax、bcl-2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分为正常组、AngⅡ组、AT1R-AS-ODN组 Ang Ⅱ组用10-6mol/L Ang Ⅱ刺激24小时;AT1R-AS-ODN组在转染反义寡核苷酸后也用10-6mol/L Ang Ⅱ刺激24小时;正常组不予任何刺激.刺激24小时后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Ang Ⅱ及AT1R-AS-ODN对心肌细胞凋亡调节蛋白bcl-2、 bax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AngⅡ组心肌细胞bcl-2蛋白光密度值下降显著(0.0725±0.0065 vs 0.0975±0.0083, P<0.05),bax蛋白光密度值增加(0.0941±0.0042 vs 0.0823±0.0024, P<0.05);与Ang Ⅱ组相比,AT1R-AS-ODN组bcl-2蛋白光密度值增加(0.0900±0.0016 vs 0.0725±0.0065, P<0.05),bax蛋白光密度值降低(0.0863±0.0019 vs 0.0941±0.0042, P<0.05).结论 Ang Ⅱ可以诱导心肌细胞发生凋亡,而AT1R-AS-ODN可以逆转Ang 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