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风痰证的演变规律。方法:对400例72h内入院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组合证侯发生频次及风痰证演变过程中证素加减情况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风痰证患者与NIHSS分值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证侯发生的概率是动态演变的,具有规律性,且无论在急性期还是恢复期,风痰证都占有很高的比例。结论:风痰证在中风患者证候分布中占有重要地位,风痰阻络是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基本病机。这一结论为临床确立风痰同治的基本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风痱”病因病理的划分归属,还存在着争议。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把“风痱”归属“痿证”范畴,另一类把“风痱”划归为“中风”门类。由此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病因病理。笔者认为上述学术思想都欠全面。“风痱”这一证候,其临床表现正如张景岳所述:“风痱四肢不收,痿废麻木,行走及掌握不利,甚至不能步履”。  相似文献   

3.
关于“风痱“的病因病理,有的学者认为归属“中风“,有的学者视为属“痿证“的范畴,并各自推出相应的理论。笔者认为上述观点,都过于偏执,不够全面。笔者推崇“风痱“是“中风“和“痿证“里各自一个特殊的证候。  相似文献   

4.
<正> “风痱”病因病理的划分归属,还存在着争议。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学术划分分岐;一类把“风痱”归属“痿证”范畴,另一类把“风痱”划归“中风”门类。由此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病因病理。笔者认为上述学术思想都欠全面。“风痱”  相似文献   

5.
从哮喘缓解期的病理因素出发探讨哮喘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的原因,阐述了痰饮与瘀血对于哮喘缓解期发病的重要性。认为"痰伏于肺"是哮喘的夙根,是哮喘缓解期发病的根本病理因素,而瘀血亦贯穿哮喘发病的始终,是哮喘缓解期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之一。津血同源,痰源于津,瘀本于血,痰、瘀互为因果,可相互胶结,阻滞气道,从而使病情难愈,痰瘀互结、留伏于肺是哮喘缓解期治疗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哮喘缓解期的治疗不能见痰治痰,见瘀治瘀,应当充分考虑到痰瘀之间相互化生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脑卒中己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主要杀手。笔者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和文献调研,就我国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临床常见风痰阻络型缺血性中风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及其发病预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8.
中风的临床特征为:中年以上,突然发病,口眼斜,半身不遂,或兼言蹇、不语,重者不省人事。相当于脑血管意外。金元以前,对病因多主外邪。金元以后,对病因病理的认识,续有阐发,逐渐重视内因。如张元素提出:“风本生于热”。刘河间“五志过极化火”之说,强调了情志内因。又如东垣主张本气之虚。丹溪认为由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王履以内因所致者称“类中”,区别于前人主以续命汤之“真中风”。明张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主要临床表现均可用风、痰解释,无论病情如何发展,风、痰既为发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存在于各个阶段,常相兼为病,导致疾病缠绵难愈;风为百病之长,情志失调等导致体内阳气亢逆变动,化火生风,形成内风,风邪久积,凝聚成毒,是谓风毒;痰具流动不居,四处为害,饮食失调,年迈体虚等导致机体功能失调,津液停蓄蕴结,产生水湿、瘀血、痰浊等,经久难消,酿生成毒,是谓痰毒。脏腑失衡,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毒邪蕴久,化生风痰毒,上犯清窍或致使脑失所养是病变机理。探明"风、痰"与高血压发病机理,对早期预防和治疗,改善生活能力,最大程度的降低高血压及并发症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金元以来,中风以"内风"为主,"外风致中"的理论逐渐被忽视。风为百病之长,是中医病因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风邪作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常合并寒、湿、燥、热诸邪侵犯人体。风邪致病,发病急、变化多、传变快,外可侵袭肌表,内可伤及脏腑,遍及全身,无所不至。推断外感邪气与现代医学中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真菌、寄生虫等入侵人体导致感染类似,因此可以说"外风致中"与现代医学"感染相关性卒中"有一定相关性。中风病临床研究也发现,感染是中风的重要和独立的危险因素,"外风致中"学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中风是以病因命名的内科疾病,因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性相似,故以中风名之。中风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与现代医学急性脑血管病变相似。中医学对于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在《内经》理论指导下,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作了进一步探  相似文献   

12.
张仲景认为,中风主要原因在于"外风",病机为"内虚邪中",治疗上注重肝脾同治、重镇熄风、扶正祛风;而叶天士认为,中风主要原因在于肝肾阴亏,病机为"阳化内风",治疗上在肝脾同治、肝胃同治的同时,注重四时养治,随时施治。从仲景"外风"到叶天士"阳化内风"不但体现了中风论治的多个不同角度,更体现了中风病机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3.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其中风痰阻络型中风是临床较常见的类型之一.1999年3月-2002年3月,笔者共观察治疗12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风,毒,痰,虚是哮喘发病的基本病理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传统观点认为哮喘的基本病机为痰饮留伏,遇到诱因,一触即发,反复不已。而造成痰饮留伏主要是人体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以在临床上普遍应用调补肺脾肾,强调化痰化瘀等方法,以图能解决难治及根治的难题。但是,按照传统观点,无论是发作期治标,还是缓解期治本,患者长期大量服药,结果疗效甚微,使患者失去信心。因此,笔者认为治疗此病,要有所突破,必须打破传统观点,提出新的看法,根据现代医学研究,结合长期临床实践体会,笔者认为:风、毒、痰、虚是哮喘发病的基本病理因素。  现代医学研究明确指出: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病理基础是气道过敏性炎…  相似文献   

15.
中风一病具有发病率、复发率、病残率及死亡率四高的特点,因此加强对其防治的研究十分重要.针刺是中医治疗中风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患者的功能恢复等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据统计,近年来我科住院中风病人中辨证为风痰阻络型者居首位,在采用传统熄风化痰法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的基础上,经过不断观察与探索,我们根据其证候特征、病机转化及涉及的脏腑等特点,采用理气化痰法治疗,经对60例病人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等的比较观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风痰阻络型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风痰阻络型中风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中药汤剂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针刺治疗风痰阻络型中风偏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强力天麻杜仲胶囊治疗风痰瘀血型缺血性中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观察强力天麻杜仲胶囊治疗风痰瘀血型缺血性中风40例的疗效,均于确诊后14 ̄60天内服药,观察治疗30天,结果:基本痊愈2例,显效9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提示该药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神经功能改善有效,并能改善血球压积,降低血粘度。  相似文献   

18.
马淑惠 《北京中医》2000,19(3):43-44
中风一病具有发病率、复发率、病残率及死亡率四高的特点,因此加强对其防治的研究十分重要.针刺是中医治疗中风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患者的功能恢复等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据统计,近年来我科住院中风病人中辨证为风痰阻络型者居首位,在采用传统熄风化痰法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的基础上,经过不断观察与探索,我们根据其证候特征、病机转化及涉及的脏腑等特点,采用理气化痰法治疗,经对60例病人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等的比较观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风胶囊联合针刺治疗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型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我院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按照收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0例针刺治疗,取风池、风府、哑门、廉泉为主穴。治疗组60例口服中风胶囊,针刺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采用Barthel指数(BI)、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吞咽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I评分均增高(P 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BI评分增高更显著(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SA评分均降低(P 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 0.05)。结论:中风胶囊联合针刺治疗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型吞咽障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涤痰祛瘀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风痰阻络型的效果。方法:1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73例与观察组73例,两组均用涤痰祛瘀汤治疗,观察组配合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低(P0.05),Barthel评分高(P0.05),总有效率高(P0.05)。结论:涤痰祛瘀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风痰阻络型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