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性,30岁,因车祸致伤胸腹部后4h入院.B 超检查提示:肝破裂、腹腔大量积液.腹穿抽出不凝血性液体.患者呈贫血貌,血压80/50mm Hg(1mm Hg=0.133kPa),积极抗休克同时急诊剖腹探查,术中见右半肝大部粉碎性破裂,仔细探查未见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损伤,未见腹膜后血肿.遂行肝右叶大部切除、胆囊切除、腹腔引流术,分别于结肠肝曲放置负压引流管一根,小网膜囊孔放置双套管引流管一根,盆腔放置乳胶引流管一根,分层间断缝合切口.肛门排气后给予流质饮食.术后引流欠佳,患者并发腹腔脓肿、应激性溃疡,并于术后15d拆线后切口裂开,急诊行腹腔脓肿清除、切口裂开二次清创缝合术,切口给予全层减张缝合,同时更换全部腹腔引流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外伤性脾破裂切除加自体脾移植术的临床意义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7例经腹腔镜行腹腔探查并实施外伤性脾脏切除,同时腔镜下行自体脾移植术的资料。结果:术后1例出现脾窝积液、胸腔积液、胰漏,经过抗感染及抑酶和胸穿抽胸水治疗后痊愈,1个月后拔上腹引流管。其余6例术后均无脾窝积液、脾热及切口感染,术后第2天离床活动,住院7~30d。结论:只要把握好适应证,腹腔镜下外伤性脾破裂切除加自体脾移植术是一种理想的保脾术式,创伤小,康复快,手术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6岁。2004年10月11日因交通伤致脑外伤,血气胸,脾破裂并昏迷,在当地医院行颅脑去骨瓣,硬膜外血肿清除,气管切开,左胸腹联合切口行脾脏切除、膈疝还纳、膈肌修补和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5d拔除胸腔引流管。术后7d突发左侧张力性气胸,急诊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1个多月出现剧烈咳嗽,咳出食物残渣。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左主支气管部位气管食管瘘,  相似文献   

4.
胰瘘、假性胰腺囊肿是胰腺损伤术后两大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4%和9%。我院收治1例胰腺损伤术后出现胰瘘、假性胰腺囊肿及两处肠内瘘患者,病情复杂。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9岁,因车祸在当地医院以“脾破裂”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脾脏及胰尾部破裂,行脾及胰尾切除。术后患者出现腹痛、发热、切口感染及腹腔引流液增多,考虑“胰瘘”而转至我院。入院后多次引流管造影示:胰瘘、假性胰腺囊肿,囊腔与两处空肠相通。给予积极保守治疗,禁食、胃肠减压、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全胃肠外营养、抗感染、充分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应用生长抑…  相似文献   

5.
例1:男,67岁。以“前列腺肥大,尿潴留”入院,行前列腺摘除术。术后第10天尿管内有肠内容物引出,考虑小肠膀胱瘘,行剖腹探查。术中见回肠肠壁与膀胱后壁粘连较紧密,膀胱内导尿管穿透膀胱后壁,进入与其粘连的回肠腔内。分离粘连,行肠穿孔修补、穿孔膀胱修补术。术后给予膀胱冲洗,痊愈出院。例2:男,43岁。因“粘连性肠梗阻”行粘连松解术,术后第5天发现切口外侧腹壁肿胀,拆除缝线3针,探查为切口外侧腹膜外血肿。清除积血,置引流管引流,于引流后第4天发现引流管内有肠内容物引出,形成肠瘘,经引流、换药、抗感染、营养支持治…  相似文献   

6.
例1男,26岁,因腹痛发热2天入院,并以“急性阑尾炎”行剖腹探查,术中见阑尾末端坏疽,故行阑尾切除及腹腔冲洗,术后给抗感染治疗。于术后第3天,患者再次出现发热、腹痛,查体发现右下腹部有一肿块,有压痛。B超检查提示腹腔脓肿,即行脓肿切开引流,引出脓液约...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31岁。因慢性小弯溃疡,长期内科治疗无效,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清理腹腔时,发现脾下极内面有0.8×0.4×0.2cm的损伤,渗血不止遂行脾脏切除术。手术经过顺利。术后持续高热,体温波动在39~40℃。拍胸片检查怀疑隔下脓肿而行引流术,术中并未见脓肿。在分离结肠脾曲与膈肌粘连时,又将结肠浆肌层撕破小部分,未行修补。术后第3天拔出烟卷引流,第4天自引流口处不断流出粪汁,且越来越多,第8天又行右半结肠造瘘术。第3次术后15天原肠瘘处关闭愈合。3个月后关闭人工肛门,切口一期愈合、治愈。胃大部切除时脾脏损伤是可以避免的,轻微的损伤应缝合修补,本例行脾脏切除是轻率的。脾切除后往往都有发热,本例在诊断不清的情况下行“隔下脓肿”引流术亦是不恰当的。术中将结肠浆肌层撕破而未妥善处理,导致了结肠瘘的发生等实为沉痛教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CT诊断外伤性脾破裂的价值及行部分性脾栓塞术(PSE)后不同时期脾脏的CT表现特点。方法收集30例CT诊断为外伤性脾破裂且接受PSE术的患者资料,并于术后第7天(28例)、第14天(25例)、第30天(30例)、第60天(26例)、第90天(22例)行CT复查。结果术前CT显示:完全性脾破裂15例次,包膜下血肿12例次,脾内血肿10例次,脾单一撕裂伤2例,脾挫伤1例。术后CT随访显示:术后第7天脾脏体积增大,栓塞区密度减低,与被栓塞动脉的供血范围一致;术后14天栓塞区密度进一步减低,与周围正常脾实质分界清晰;术后30天脾脏体积缩小,外形欠规则,可呈波浪状;术后60~90天脾脏进一步缩小,轮廓呈分叶状,脾实质密度趋于均一。结论CT能明确诊断脾外伤(包括分型及分级),可同时发现扫描范围的合并伤,可以作为脾破裂PSE术后的疗效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9.
例1男,38岁。因腹部钝性伤伴全腹疼痛6小时,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液,以腹腔内出血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脾脏粉碎性破裂,其余脏器未见异常。故行全脾切除术。术后第3天体温降至正常,停用抗生素。第7天感右下腹不适,次日疼痛加重并发热。查体:T38.6℃,...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脾破裂脾脏损伤程度的判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2004 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收治外伤性脾破裂147 例,分别采用开腹手术、腹腔镜下手术及非手术保守治疗三种方式。结果本组147例,其中113例行全脾切除术,21例同时行自体脾组织移植;17例行脾破裂修补或生物胶粘合术;2例行脾部分切除术;15例行非手术保守治疗成功。2例开腹脾切除术(open splenectomy,OS)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伴感染,后经换药处理而愈合。2例OS术后死亡,1例因发生ARDS于术后6d死亡;1例因凝血功能障碍于术后24h内死亡。余128例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术后无腹腔内出血、胰瘘、腹腔内感染及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OPSI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前对脾损伤程度的准确判断,是正确选择治疗方式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病情评估的结果,合理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对于条件适合的病例应积极行腹腔镜探查,并根据探查结果再决定具体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2岁,住院号00480。因右上腹部阵发性疼痛,畏寒,发热,黄疸反复发作,加剧3天入院。经检查确诊为急性胆囊炎胆石症伴局限性腹膜炎乃行胆囊摘除胆总管外引流术。在手术中误扎结肠系膜致部分横结肠缺血,遂切除横结肠6cm,行端端吻合术。在寻找胆总管时又误把十二指肠侧壁作胆总管切开,并行修补术,术后第4天发现全腹明显膨胀,切口排出脓性带咖啡色液体500ml。术后第10天再行剖腹探查,发现结肠端端吻合口完全断裂,十二指肠侧壁修补口裂开。腹腔内有大量胆汁和粪性液体,行结肠造瘘,十二指肠侧壁瘘口内放置导尿管,并于上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方式。方法 分析21例经双钻孔冲洗与持续导管引流的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均行双钻孔冲洗与持续导管引流术,术后10天头颅CT检查,5例血肿完全消失,16例血肿腔内有少许低密度硬膜下积液;无再出血及气颅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双钻孔冲洗与持续导管引流术治疗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少,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术中误缝T管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37岁。患者因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1年,择期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术后第15天,拔管时T管不易拔出,缓慢用力拔出后,查T管短臂有一横形撕裂口;T管窦道有少量鲜血随胆汁溢出,待胆汁内不含血液后,填塞T管窦道,患者无腹痛等不适,痊愈出院。 例2:女,45岁。患者因右上腹疼痛伴黄疸3天,急诊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术后第17天,拔T管时不易拔出,缓慢用力拔出后,查T管短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体脾泥移植在创伤性脾破裂全脾切除术中的疗效。方法:对11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行全脾切除及自体脾泥组织大网膜内移植术,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1例因合并严重肺损伤术后死于呼吸衰竭,1例继发腹腔感染失败,9例治愈;术后3个月复查B超或CT有移植脾存活,血清IgM,IgG恢复正常范围,无脾切除后暴发性感染(OPSI)发生。结论:对创伤性脾破裂行全脾切除患者,自体脾泥大网膜移植是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保脾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66岁,1999年3月20日因胆管损伤再次术后,右上腹痛伴畏寒发热及黄疸3个月入院.患者于15年前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在当地医院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胆囊结石,即行胆囊切除.术后第二天出现黄疸,呈进行性加重,于手术后第四天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证实为肝总管离断性损伤,并有1.0 cm以上的缺损,转入我院后行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及腹腔引流术.  相似文献   

16.
直肠癌切除前后腹腔冲洗液脱落细胞学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直肠癌术中腹腔多次冲洗,对于降低患者腹腔内脱落癌细胞阳性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3例直肠癌患者术中腹腔冲洗分6次进行,肿瘤切除前3次,切除后3次;将6次腹腔冲洗液行常规病理学涂片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肿瘤切除前,全组患者腹腔冲洗液脱落癌细胞均呈阳性表达。肿瘤切除后第1次腹腔冲洗液脱落癌细胞阳性40例,第2次阳性33例,第3次阳性13例。肿瘤切除后第1次冲洗液的脱落癌细胞阳性结果与切除后第2次冲洗液阳性结果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第3次冲洗液的脱落癌细胞阳性结果与第2次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直肠癌患者进行术中多次腹腔冲洗可降低腹腔内脱落癌细胞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巨脾切除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巨脾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4月至2009年3月我院为72例巨脾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同时行门奇静脉断流术。结果:本组70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8~5.5h,出血60~400ml,2例中转开腹(2.7%)。2例术后腹腔出血,其中1例再次行腹腔镜探查创面止血,1例做小切口开腹止血;3例发生膈肌破裂,1例结肠脾曲破裂,4例术后发热(>38℃),1例切口血肿。术后1~5d肛门恢复排气,术后住院7~15d,平均10.5d。结论:腹腔镜巨脾切除术安全、有效,适用于脾功能亢进和巨脾患者。  相似文献   

18.
脾切除术后再出血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2004年,我科收治外伤性脾破裂 65例,其中 4例术后出现腹腔内再出血,经再手术后治愈出院。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女各 2例。年龄最大 70岁,最小 13岁。2例因左上腹外伤致单纯性脾破裂,急诊行脾切除术。术中见腹腔积血 2500~3000mL,脾破裂,行脾切除,因药库枸橼酸钠断药,故予以肝素抗凝后行自体血回输。术后 10 ~12h腹腔引流管引流出 500 ~800mL鲜血,加大输液量病人仍有血压下降趋势,予再次急诊手术探查。见脾切除创面无明显活动性出血,但稍待片刻即有鲜血自创面渗出,急查 2例凝血酶原时间均明显延长,分别为 22s和 19s,考虑…  相似文献   

19.
病历摘要患者女,28岁。无任何诱因突然先后5次呕血,约3500ml,20小时后急诊手术探查。开腹后,盲目行胃大部切除。术后24天又呕血6次,计约2800ml,转入我院。入院后输血800ml,血红蛋白升至10.5g;病情好转,虽有黑便但无呕血。第13天又呕血800ml,紧急手术。取原切口进腹,腹腔有少量腹水。肝不大稍硬,呈暗紫色,无结节。脾大约为正常的1.5倍,质硬,胃底静脉轻度曲张,余正常。术中确诊为门脉高压症,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故切开胃底长约10cm,胃内有鲜血及凝块,吸净后见胃底左侧后壁有一直径2mm之破裂血管喷血,钳夹缝扎,查食道下端、残胃及吻合口正常,后常规切除脾脏,门奇静脉断流,肝脏切取活检,脾窝置引流,关腹术终。病理诊断:早期肝硬化、淤血性脾肿大。术后经护肝、消炎、扶壮和利水治疗,切口一期愈合。腹水从术后第7天开始逐渐增加,经输血浆及中药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严重外伤性脾破裂切除加自体脾移植的方法、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严重外伤性脾破裂患者46例,其中行单纯脾切除的26例设为对照组,行脾切除加自体脾移植术的2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效果,术后14、28天的免疫功能,术后每周监测移植脾脏组织存活情况.结果观察组脾切除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8天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指标均高于术后14天时水平(P<0.05);术后28天,观察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水平(P<0.05).术后2周时,除1例有较模糊影像外,其余患者移植脾脏组织均可见到有较浓密、清晰的移植脾片影,经专家会诊表明移植脾片已成活.结论严重外伤性脾破裂切除加自体脾移植容易操作,移植脾组织片易于成活,恢复了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术后患者感染率低,并发症少,效果满意,对具备适应症者的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