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miR-146a、miR-34a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7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术的100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100例体检人群为对照组。造影结果行Gensini评分,将ACS患者分为轻度组(47例)、中度组(34例)、重度组(19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miR-146a、miR-34a表达水平。随访患者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ACS 3组患者血清miR-146a、miR-34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miR-146a、miR-34a表达水平高于中度组与轻度组,并且中度组miR-146a、miR-34a表达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MACE亚组血清miR-146a、miR-34a表达水平高于非MACE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miR-146a、miR-34a呈高表达,并与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LR2信号通路激活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18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是因胸痛入院但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除外其他疾病的患者50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表面TLR2蛋白表达,ELISA 法检测血清TNF-α、IL-6水平,免疫浊度法测定 hsCRP,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状动脉造影评分采用 Gensini 评分标准,并根据Gensini 评分将患者分为低Gensini组(n=44)、中Gensini组(n=95)及高Gensini组(n=41)组,比较各组之间TLR2表达比例、TNF-α、IL-6及hsCRP水平。术后电话随访1月、3个月、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单核细胞TLR2表达比例、TNF-α、IL-6及hsCRP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组和两支病变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2表达水平及TNF-α、IL-6及hsCRP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评分高者,单核细胞TLR2表达比例高(90.33±12.46)%,TLR2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297,P=0.009) ,TNF-α、IL-6、 hsCRP 与 Gensini 评分呈正相关(r=0.396,P=0.019;r=0.113,P=0.024;r=0.201,P=0.005),高Gensini组比低Gensini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比例高(10.52% vs 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单核细胞TLR2蛋白表达水平能预测冠脉病变严重性,TLR2信号通路激活对冠心病风险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Toll样受体2;冠状动脉狭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及铁蛋白(SF)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13例,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血清肌钙蛋白水平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I组(急性冠脉综合征73例)、Ⅱ组(稳定型冠心病69例)、Ⅲ组(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71例),应用冠脉狭窄程度积分法(Gensini)评价Ⅰ组和Ⅱ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检测三组血清中Hcy和SF水平,应Pearson相关性分析Hcy、SF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Ⅰ组、Ⅱ组血清Hcy和SF水平显著高于Ⅲ组,Ⅱ组血清Hcy和SF水平显著高于Ⅲ组(P0.05);I组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Ⅱ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cy水平与SF水平呈正相关(r=0.825,P0.05);血清Hcy、SF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782,0.736,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cy、SF水平高表达,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冠心病早期预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ng362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20例,其中对照组20例和冠心病组100例,冠心病组中包括稳定性冠心病组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40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临床特征,以实时定量PCR检测患者血浆lnc-Ang362表达,以SYNTAX评分系统评估患者冠心病严重程度,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平均26.9个月的随访,记录患者心肌梗死、血运重建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CAD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lnc-Ang362在冠心病患者血浆中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血浆lnc-Ang362水平与患者SYNTAX评分正相关(r=0.562,P=0.000)。lnc-Ang362高表达的冠心病患者具有较高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总体发生率,lnc-Ang362高表达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管重建发生率亦较高(P0.05)。lnc-Ang362表达与入组的冠心病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总体发生率正相关(r=0.602,P=0.000)。结论:血浆lncRNA-Ang362可作为冠心病患者严重程度评价的分子标志物,并协助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miR-499、miR-146a表达水平变化以及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2月于四川省科学城医院心内科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并住院接受治疗的ACS患者139例。另外选择CAG结果正常的42例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比较ACS患者与对照组受试者之间以及ACS不同亚组患者之间血小板miR-499、miR-146a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并探讨血小板miR-499、miR-146a表达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CS患者血小板miR-499、miR-146a相对表达量和Gensin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miR-499、miR-146a相对表达量和Gensini评分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P0.05)。三支病变的ACS患者血小板miR-499、miR-146a相对表达量和Gensini评分明显高于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患者(P0.05)。重度冠脉病变的ACS患者血小板miR-499、miR-146a相对表达量和Gensin评分明显高于中度和轻度病变的ACS患者(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ACS患者Gensini评分与血小板miR-499、miR-146a表达呈正相关性(r分别为0.785,0.806,P均0.05)。结论血小板miR-499、miR-146a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或预后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联合检测对预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就诊的20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6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72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64例.并选择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4组对象Hcy及NT-proBNP水平的差异.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计算并比较3组患者的Gensini积分,随访6个月比较3组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差异.分析Hcy与NT-pro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4组Hcy与NT-proBNP浓度以及Gensini评分、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为AMI组>UAP组>SAP组>对照组(P值均<0.05);Hcy与NT-pro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存在相关性,且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有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 Hcy与NT-proBNP联合检测能反映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及有效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icroRNA-21(miR-21)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06-2013-06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病例121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胸痛综合征(CPS)组3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2例。所有病例均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对冠脉病变进行Gensini评分。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外周血miR-21的表达水平。结果:1冠心病组的miR-21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2AMI组及UAP组miR-21水平较CPS组明显升高,而SAP组与CPS组无明显差异。3冠脉3支病变及2支病变患者的miR-21水平较冠脉无病变及1支病变患者明显升高。4miR-21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746,P0.001)。结论:外周血miR-21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为临床诊断冠心病和预测冠脉病变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者E-选择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将12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n=71)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n=54),并设对照组(n=47),比较各组血清E-选择素的水平。对患者的冠状动脉损害进行Gensini评分,并与其血清E-选择素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的血清E-选择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急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E-选择素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E-选择素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E-选择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浓度越高,病情越重。  相似文献   

9.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检测血清E-选择素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者E-选择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将12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n=71)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n=54),并设对照组(n=47),比较各组血清E-选择素的水平.对患者的冠状动脉损害进行Gensini评分,并与其血清E-选择素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的血清E-选择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急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E-选择素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E-选择素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E-选择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浓度越高,病情越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微小RNA(miR)-19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因行PCI术住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15例,根据PCI术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分为预后不良组24例,预后良好组91例。收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饮酒史、吸烟史、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多支病变、病程、支架长度、支架直径,病变部位(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分别于PCI术前、术后3 d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检测血清ICAM-1、RBP4水平及miR-196表达。PCI术后进行6个月随访,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预后不良组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多支病变比例、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3 d血清ICAM-1、RBP4浓度明显低于术前,血清miR-19b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1)。预后不良组血清ICAM-1、RBP4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miR-19b表达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miR-21的表达及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行冠脉造影的患者145例中CHD患者77例,其中心绞痛(AP)45例(AP组)及急性心肌梗死(AMI)32例(AMI组),另外无冠脉病变68例为对照组。采用Gensni评分评价冠脉狭窄程度,应用荧光实时定量(q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miR-21表达。结果三组血浆中miR-21表达水平、Gensini评分及冠脉狭窄程度差异显著(P<0.05),其中AMI组、AP组血浆中miR-21表达水平、Gensini评分及冠脉狭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AMI组亦显著高于AP组(P<0.05);Spearma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CHD患者miR-21表达水平与Gensini评分、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性(r=0.895、0.888,均P<0.05)。结论 CHD患者外周血miR-21高表达,且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具有正相关性,为CHD临床诊治及预后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92a(miR-92a)、miR-17、miR-19b对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因胸闷胸痛不适行冠脉造影检查的92例患者,依据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30例、CAD组62例。用Gensini评分评估CAD组冠脉病变情况,并将CAD患者分为低评分组(≤40分)32例、高评分组(>40分)30例。收集各组临床资料;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血清miR-92a、miR-17、miR-19b表达;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AD发生的影响因素;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miRNA表达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miRNA对CAD病情的评估价值。结果 CAD组HDL-C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AD组miR-92a、miR-17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miR-19b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均<0.05)。miR-92a、miR-17表达升高为CAD发生的危险因素(P均<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组(AMI组30例和UAP组30例),将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人均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Hcy,分析血清Hcy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关系。结果和对照组血清Hcy水平相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MI组与UAP组)的血清Hcy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和UAP组的血清Hcy水平对比发现,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比AMI组和UAP组的Gensini评分发现,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血小板miR-126表达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指标的关系,探讨其在冠心病诊断、预测及预后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循环内科确定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60例为实验组,包括SAP(稳定性心绞痛)组(n=30)及AC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n=30),健康人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NC组),qRT-PCR检测血小板miR-126表达,评价miR-126在健康人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差异,miR-126与冠脉斑块CT值分型的关系,miR-126表达与冠脉造影病变程度、分型及病变支数相关性。结果 qRT-PCR显示,ACS组及SAP组miR-126表达高于NC组(P<0.01),ACS组高于SAP组(P<0.05);miR-126在冠脉斑块CT值分型中钙化型高于纤维型及软质型,纤维型高于软质型(P<0.05);miR-126表达水平在中度、重度及闭塞组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及闭塞组高于中度组(P<0.05);miR-126表达水平在2支及≥3支病变组高于1支病变组(P<0.05),≥3支病变组高于2支病变组(P<0.05)。结论 血小板miR-126表达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miR-126表达高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支数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入组患者91例,其中非冠心病对照组2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28例,ACS组43例,检测3组患者外周血血清中CysC和Hcy水平,同时计算各组患者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结果 ACS患者CysC、Hcy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ACS组与SAP组组间比较,CysC和Hcy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ysC与Hcy呈正相关(r=0.284,P0.05),血清CysC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321,P0.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CysC与Hcy水平升高,而血清CysC和Hcy水平与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说明血清CysC与Hcy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冠心病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探讨MPO在冠心病危险分层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院时测定150例冠心病患者及50名健康对照组MPO水平。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50例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进行Gensini评分,同时分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结果 AMI组、UA组及SA组的MPO浓度明显高健康对照组(P0.01),冠心病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MPO浓度与冠心病Gensini评分积分正相关(r=0.70,P0.05);冠心病患者中单支、双支、多支病变组中MPO比较,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O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MPO可作为判断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微小RNA-133a(miR-133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随诊的AMI患者321例作为研究对象(AMI组),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CON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miR-133a水平及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探讨血清miR-133a水平与AMI相关指标的相关性、AMI发病危险因素及miR-133a对AMI的诊断价值。结果 AMI组患者血清miR-133a、总胆固醇(TC)、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Gensini评分、年龄、高血压及冠心病家族史明显高于CON组,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CON组(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MI患者血清miR-133a水平与cTnI(r=0.673,P0.001)、CK-MB(r=0.768,P0.001)、Gensini评分(r=0.772,P0.001)均呈明显正相关,与LVEF(r=-0.667,P0.001)呈明显的负相关。L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R-133a(OR=1.924)、年龄(OR=1.874)、高血压(OR=3.696)、冠心病家族史(OR=2.758)及Gensini评分(OR=1.674)均是AMI发病的危险因素(P均0.05)。miR-133a诊断AM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2(95%CI:0.796~0.896,P0.001),约登指数、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22、88.16%、84.00%。结论 AMI患者血清中miR-133a水平明显升高,对AMI具有较好预测和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血清miR-126、miR-210表达水平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10月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AMI病人作为观察组,依据全球急性冠脉事件登记(GRACE)评分将病人分为高危组(28例)、中危组(22例)、低危组(14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64名作为对照组。采用qRT-PCR检测研究对象血清miR-126、miR-210水平。比较不同组间血清miR-126、miR-210水平,以及AMI病人血清miR-126、miR-210表达水平与病人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AMI病人血清miR-12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miR-210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GRACE评分危险分层高危组血清miR-126水平低于中危组、低危组(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P0.001),高危组血清miR-210水平高于中危组、低危组(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P0.001);血清miR-126水平与超敏肌钙蛋白T呈正相关,而血清miR-210水平与超敏肌钙蛋白T呈负相关(P0.05);AMI病人血清miR-126高表达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低表达组(χ~2=5.333,P=0.021),AMI病人血清miR-210高表达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低表达组(χ~2=3.140,P=0.037)。结论 AMI病人血清miR-126表达水平降低,而血清miR-210表达水平升高,血清miR-126低表达/血清miR-210高表达的AMI病人预后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蛋白(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84例,并将其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28例)、急性冠脉综合症组(ACS组,56例)。另选同期56例拟诊为CHD而CAG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C组)。检测各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水平,同时根据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对入选者行Gensini评分;对冠心病的多项危险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ACS组、SAP组与NC组患者血清Hcy、Lp(a)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示,CHD患者Hcy、Lp(a)水平无相关性(r=0.240,P0.05),Gensini积分与血清Hcy、Lp(a)水平分别呈正相关(r=0.78、0.75,P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OR=1.287,95%CI:1.027~1.791)及Lp(a)(OR=3.038,95%CI:2.984~3.431)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Hcy及高Lp(a)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与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肌钙蛋白T(cTnT)的变化及预后分析。方法 2013年8月到2015年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入院时血清cTnT及术后30d血清cTnT的含量。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都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随访术后30天冠脉不良事件。结果糖尿病ACS和非糖尿病ACS患者各94例入组进行分析。非糖尿病ACS组患者的血清cTnT含量显著低于糖尿病ACS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0d血清cTnT含量都明显低于入院时(P0.05),同时非糖尿病ACS组患者的术后30d血清cTnT含量低于糖尿病ACS组(P0.05)。随访3个月,非糖尿病ACS组患者的主要冠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糖尿病ACS组(P0.05)。直线相关性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主要冠脉不良事件都与入院时cTnT含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非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伴随有cTnT表达的上升,介入治疗能降低cTnT的表达,且预后主要冠脉不良事件的发生与入院时cTnT表达存在明显相关性。非糖尿病ACS患者介入术前cTnT含量和术后主要冠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糖尿病ACS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