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小儿遗尿症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治疗组36例和中药对照组20例,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穴位埋线治疗组优于中药对照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小儿遗尿症痛苦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前期穴位埋线对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6例。观察组月经前1周开始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常规疗法。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治愈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经前期给予穴位埋线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治愈率高于普通针刺。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头穴透刺配合温和灸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症的患者41例随机分为二组,即针刺配合温和灸治疗组和针刺治疗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为91.30%。结论:头穴透刺配合温和灸治疗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症有良好疗效,可有效改善患儿夜间遗尿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穴位埋线与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差异,为慢性荨麻疹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与针刺组,每组30例。埋线组采用埋线针将羊肠线埋至特定的穴位;针刺组是用毫针在穴位上进行针刺,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针刺组73.3%(P〈0.05)。结论: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3组,埋线治疗组25例,采用穴位埋线治疗,主穴取天枢透大横、脾俞透胃俞、上巨虚透足三里,并辨证加减取穴.针刺治疗组20例,穴位选取同埋线治疗组,采用常规毫针针刺治疗.西药治疗组15例,口服西沙必利.30 d为1个疗程并判定近期疗效,1个疗程后第30天随访复发情况.结果:埋线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0例,有效率占 100.0%;针刺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占95.0%;西药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1例,有效率占93.3%.3组近期疗效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结束后第30天埋线治疗组复发1例,西药治疗组6例,针刺治疗组4 例.结论:穴位埋线法治疗慢性满传输型便秘疗效确切、稳定、无毒副作用,且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遗尿症的疗效。方法:将 87 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45 例,对照组 42 例。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治疗配合耳穴贴压。3 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 91.11% ,对照组有效率为 78.57%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穴位埋线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遗尿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伴血脂异常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伴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单纯性肥胖伴血脂异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穴位埋线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0例。穴位埋线组中途脱落1例,最终纳入穴位埋线组29例,常规针刺组30例。穴位埋线组给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脐周下脂肪厚度,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以及体重对生活品质的影响量表(IWQOL-Lite)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BMI、腰围、臀围、脐周下脂肪厚度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穴位埋线组BMI、腰围均小于常规针刺组(P0.05);2组臀围及脐周下脂肪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穴位埋线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常规针刺组(P0.05);2组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WQOL-Lite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穴位埋线组IWQOL-Lite评分低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能显著降低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伴血脂异常患者的BMI和血脂水平,缩小其腰、臀围,减少腹内脂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对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100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和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穴位埋线疗法)各50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菟丝子散加减合贴敷疗法治疗小儿肾气不足型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肾气不足型遗尿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给予小儿遗尿颗粒治疗,治疗组34例给予菟丝子散加减合贴敷疗法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儿治疗后单项症状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8%,对照组为70.5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遗尿次数、深度睡眠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菟丝子散加减合并贴敷疗法治疗小儿肾气不足型遗尿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减肥对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82例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接受针刺治疗,观察组行穴位埋线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体重、BMI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为95.1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重、BMI、症状积分等均明显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减肥可取得与针刺相同的疗效,但是穴位埋线施术频次少,且作用时间长,可取得持续效果,能够被更多患者所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埋线组,每组30例.针刺组予针刺治疗,埋线组予穴位埋线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进行评分.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86.7%,埋线组总有效率96.7%.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与治疗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针刺和穴位埋线法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但穴位埋线法耗时少、刺激持久、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桑螵蛸散化裁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肾阳虚型原发性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脾肾阳虚型原发性PNE患儿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给予桑螵蛸散化裁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给予醋酸去氨加压素联合赖氨葡锌口服液治疗。观察2组总有效率、血清抗利尿激素(ADH)水平、微量元素锌水平、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血清ADH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锌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率、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桑螵蛸散化裁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肾阳虚型原发性遗尿症疗效确切,较单纯使用西药不良反应率和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针刺背俞穴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胃气虚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CSG患者12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组采用针刺背俞穴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评分、胃镜积分、普适性量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门诊过敏性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埋线疗法通过"以线代针"的长效刺激,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5.
阮志忠  陆瑾 《陕西中医》2009,30(12):1650-1651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法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治疗组35例,针刺对照组3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俞募配穴法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94.29%,针刺对照组85.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俞募配穴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显著,尤其在腰臀比的改善方面比较突出,而且作用持久,有标本兼治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在阳性穴位上进行埋线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将126例患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来诊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63例患者采用穴位埋线法治疗,治疗前依据经络脏腑辨证合理取穴,创新点为取阳性穴位,在相应穴位上出现,即条索、硬结、凹陷、压痛等,进针得气后再行埋线;对照组63例患者采用常规普通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9.8%;治疗组为9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阳性穴位上进行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总有效率优于常规普通针刺治疗,且减少治疗次数,减少患者费用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6例单纯性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腰臀比、脂肪百分率、甘油三酯水平均较治疗前出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7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庆霞  王少松  谢有良 《中医杂志》2011,22(21):1849-185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方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功能性便秘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埋线组和针刺组各72例,埋线组给予天枢、大肠俞、肾俞等穴位进行埋线治疗,2周埋线1次,共治疗8周;针刺组给予常规穴位针刺,每天1次,连续5天,休息2天,共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排便间隔时间、粪便性质、排便费力评分。结果埋线组总有效率94.44%,针刺组总有效率80.5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排便间隔时间、粪便性质、排便费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埋线组各项评分均低于针刺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且较传统针刺方法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不同穴位组方埋线治疗肾气不足型单纯性肥胖症,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补益肾气组、健脾清胃组和健脾益肾组,每组20例。每周治疗1次,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WC)及临床疗效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前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体重、BMI、WC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②体重、BMI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前后体重、BMI差值组间比较:治疗后三组患者体重、BMI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治疗前后三组患者体重、BMI差值组间比较:健脾益肾组、健脾清胃组明显优于补益肾气组(P0.01),健脾益肾组优于健脾清胃组(P0.05);③WC、治疗前后WC差值:治疗后三组患者W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小(P0.01);治疗前后三组患者WC差值组间比较:健脾益肾组明显优于补益肾气组(P0.01),健脾清胃组优于补益肾气组(P0.05),健脾益肾组优于健脾清胃组(P0.05);④疗效:三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①三组不同穴位组方穴位埋线治疗肾气不足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均有疗效;②在改善体重、BMI、WC及提高临床疗效方面,健脾益肾组优于健脾清胃组和补益肾气组;③穴位埋线治疗肾气不足型单纯性肥胖症时选用健脾益肾的穴位组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创新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临床疗效,寻找有效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新方法。方法:将63例STC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1例。中药药线埋线组(简称药线组)采用经过大黄煎液浸泡过的羊肠线进行穴位埋线,普通羊肠线埋线组(简称羊肠线组)采用未经过特殊处理的医用羊肠线进行穴位埋线,针刺组采用普通毫针对相同穴位进行针刺。观察3组治疗前后主要指标(便秘症状积分、结肠传输率)。结果:3组治疗对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均有明显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73.68%、70.59%,药线组愈显率明显高于羊肠线组和针刺组。结论:3组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均有效,且药线组在改善便秘症状,增加结肠传输率,总有效率上优于羊肠线组,羊肠线组优于针刺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