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外泌体是一种通过细胞胞吐作用分泌的膜性囊泡样小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类以及RNA,实现细胞间物质及信息的水平传递。外泌体可由体内多种细胞分泌,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包括基因转运、免疫调节以及细胞间交流等,在心血管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该文就外泌体的来源、结构特点和功能,以及它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现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外泌体是一种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的细胞外小分子囊泡,其内包含RNA和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可在细胞间进行物质转运和信息传递。脑缺血后,神经元来源的外泌体通过调节胶质细胞的活化进而影响神经炎症的发生和发展,活化的胶质细胞则分泌含有炎性因子或炎症相关微RNA的外泌体调节神经元的存亡。研究显示,外泌体可作为脑缺血后炎性损伤的生物...  相似文献   

3.
外泌体是在细胞间交流中起重要作用的外分泌纳米级磷脂双层囊泡,可由多种细胞分泌,在细胞间有效转运蛋白质、RNA等生命活性物质。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研究发现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以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促进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分化,因而为心肌梗死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生物分子治疗方式,现主要论述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治疗心肌梗死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对未来治疗应用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外泌体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分泌的直径为30~100nm的内源性囊泡,是细胞内的多泡体(MVB)与胞浆膜融合的产物,通过胞吐作用释放至细胞外隙或生物体液中。因外泌体含有蛋白质、信使RNA(mRNA)、微RNA(miRNA)等生物信息,故可参与胰腺癌的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如促进肿瘤生长与迁移、修复损伤组织等,进而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一种新的方式。该文就外泌体对胰腺癌的诊疗及预后判断等方面的潜在价值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外泌体(Exosome)是一种由大多数内源细胞分泌的微小膜泡,其中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细胞特异性分泌的含有蛋白质、核酸和脂类等具有功能活性物质的膜泡,参与细胞间物质与信息传递,在机体免疫、新陈代谢以及肿瘤生长、转移和耐药等方面发挥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外泌体在寄生虫与寄生虫病研究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外泌体(Exosome)是一种由大多数内源细胞分泌的微小膜泡,其中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细胞特异性分泌的含有蛋白质、核酸和脂类等具有功能活性物质的膜泡,参与细胞间物质与信息传递,在机体免疫、新陈代谢以及肿瘤生长、转移和耐药等方面发挥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外泌体在寄生虫与寄生虫病研究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正外泌体是直径为30~100 nm、绝大多数细胞均能够分泌的具有脂质双层膜的微囊泡。外泌体分泌细胞中核内体生成多泡小体,多泡小体与细胞膜融合将外泌体释放到细胞外。因此,外泌体可选择性携带、转运母细胞的胞内成分,如蛋白质、脂质、核酸等,因而具有强大的生物学功能~[1]。被释放到细胞外微环境的外泌体可直接被邻近细胞摄取或随体液到达远处部位再被其他细胞摄取,进而改变受体细胞功能,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外泌体在细胞间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  相似文献   

8.
外泌体是多种活细胞分泌的囊泡小体,含有蛋白质和RNA等多种成分,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外泌体作为肿瘤学研究的热点,在胰腺癌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就外泌体在胰腺癌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细胞可通过细胞外囊泡,也称为外泌体(extracellular vesicles)将自身物质或代谢产物释放到细胞外。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发现,细菌也可以产生包裹许多大分子物质(包括蛋白质、脂类、DNA和RNA等)的外泌体,并且细菌外泌体与细菌生存发育及细菌介导的种内和种间相互作用等多种生物学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研究人员还发现,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均可产生包含DNA的外泌体,细菌外泌体DNA可发挥介导水平基因的转移、协助生物膜形成及刺激免疫调节机制等生物学功能。本文针对细菌外泌体DNA的产生方式及其生物学功能进行阐述,使读者更为深入地了解细菌外泌体DNA,推动对细菌外泌体DNA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纳米级囊泡结构,在血液、唾液、尿液等多种体液中均有分布.作为一类重要的细胞间通信分子,外泌体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可通过多种方式在人体中发挥调节作用.在多种类型的细胞中均发现外泌体的存在,肿瘤来源或肿瘤相关的外泌体是调控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对肿瘤外泌体的分析和检测可以辅助肿瘤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分析,已成为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将就近年来外泌体在消化系统肿瘤诊断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出的含有蛋白质、脂质和RNA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种远距离传输生物学信息的载体。miRNA是内源性非编码RNA,与靶m RNA结合,形成翻译阻遏,实现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从而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甚至癌变等病理生理过程。外泌体miRNA在疾病诊断和疗效预测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现将外泌体mi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2.
外泌体是细胞经过一系列调控形成并可分泌到细胞外的膜性囊泡,其可以携带核酸、脂质和蛋白质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传递和信息交流。研究显示,外泌体微RNA(miRNAs)可参与脑正常的生理过程,也参与损伤修复等病理过程。缺血性卒中是世界范围内的严重致残、致死性疾病,卒中神经损伤或神经保护进程中涉及到众多分子变化,而外泌体中的miRNAs可能参与这些变化,成为缺血性卒中神经损伤或保护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本研究通过对外泌体miRNAs在缺血性卒中神经损伤及保护中作用的综述,为缺血性卒中的诊断和潜在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外泌体是一种被大多数细胞分泌的双层脂质囊泡,内含丰富的蛋白质、脂类、核酸.它能介导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换,是细胞信息传递的关键介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外泌体,尤其是外泌体微小RNA (mi-croRNA,miRNA)可抑制炎症、减少细胞凋亡、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调节.现就外泌体的基本特征、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意...  相似文献   

14.
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是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同质性膜囊泡,含有大量且种类繁多的蛋白质、细胞因子和微小RNA等生物活性物质,在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力衰竭和心肌病等的防治方面有极高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正外泌体(exosomes)是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直径为30~100 nm的微小囊泡,是细胞经过"内吞-融合-外排"等一系列调控过程后由细胞主动分泌的一种物质。外泌体的产生和分泌受多种蛋白质精确调节[1]。在正常或应激条件下,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都可以分泌外泌体,如网织红细胞、树突状细胞、脂肪细胞、内皮及上皮细胞等。与来源同一组织器官类型的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能分泌更多的外泌体。  相似文献   

16.
<正>外泌体又被称为胞外体,是活细胞分泌在体液中的一种纳米级的、膜包被小泡,直径约为30~120 nm,表面富含胆固醇、神经鞘磷脂、神经酰胺等脂类物质,携带亲本细胞来源的蛋白质、mRNA、microRNA、DNA等分子信息,是细胞间信息交流与的物质传递的载体~([1~3])。外泌体来源于活细胞胞质内、晚期内吞体的膜性囊泡,其融合为多囊体后与细胞质膜融合释放到细胞外~([4])。外泌体广泛存在于血液、唾液、尿液、脑脊液以及胸水、腹水等体液中,不  相似文献   

17.
外泌体是指包含了复杂RNA和蛋白质的小膜泡(30~150 nm),现今特指直径在40~100 nm的盘状囊泡。1983年,外泌体首次于绵羊网织红细胞中被发现。多种细胞在正常及病理状态下均可分泌外泌体。外泌体可通过其携带的蛋白质、核酸、脂类等来调节受体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外泌体的功能取决于其所来源的细胞类型,可参与机体免疫应答、抗原提呈、细胞迁移、细胞分化、肿瘤侵袭等方方面面。AD、COPD、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HF)、肌少症等是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18.
综述干细胞源的外泌体和自噬在心肌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提示外泌体是一种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纳米级膜性囊泡,含有大量的miRNA,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作用于靶细胞并调节其功能。自噬是细胞内广泛存在的一种降解机制,细胞内的自噬可以通过溶酶体途径清除细胞内受损的蛋白质和细胞器,维持细胞稳态。干细胞源的外泌体可以调控细胞自噬,对心肌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疾病状态下的细胞能够主动性地向细胞外分泌一种名为外泌体(exosome)的微泡结构(microvsicle),外泌体内部往往包含有一些母体细胞内特异性的小分子物质,包括蛋白质、信使RNA以及微小RNA等。目前,已经成功从多种类型的体液(包括血清、尿液、脑脊液以及痰液等)中将外泌体提取出来。在不同的病理生理状态下,细胞往往分泌出包含有特定内含物的外泌体至细胞外环境中。外泌体中异常的微小RNA表达谱往往与特征性的病理生理状态密切相关。由于外泌体的生物学特异性,结合一部分微小RNA的组织特异性,循环中外泌体相关微小RNA将很有可能成为疾病诊断和预后的一类新型生物学指标。本文针对循环中外泌体以及外泌体微小RNA的产生、分泌以及包裹等过程进行综述,并评价其对急性心肌梗死、梗死后心衰以及高血压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外泌体是细胞核内体和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细胞外的膜性囊泡,能携带蛋白质和各种RNA到靶细胞,调控靶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因在疾病的检测、预防和治疗方面的作用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各类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肝脏再生方面的研究进展作综述。一、外泌体的生成机制与特点外泌体(exosome)最初是从体外培养的羊网织红细胞的上清液中发现的[1],由细胞核内体萌发形成多泡体(MV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