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运用Split-face模式探讨长脉宽1 064 nm Nd:YAG激光治疗女性黄褐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4例双侧面部皮损对称的女性黄褐斑患者,固定选择右侧面部进行长脉宽1 064 nm Nd:YAG激光治疗5次,所有患者每次激光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第4、第8周均行MASI评分、VISIA皮肤图像分析、CK无创皮肤检测和反式共聚焦显微镜(RCM)检查,并记录治疗和随访期间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MASI评分、RCM总分、VISIA绝对分值及CK的血红蛋白、黑色素值均显示,首次治疗前治疗侧和对照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治疗后4周治疗侧分值较对照侧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侧末次治疗后4周分值较首次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管是根据Fitzpatrick皮肤分型,还是伍氏灯和玻片压诊分型,各型患者疗效与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长脉宽1 064 nm Nd:YAG激光治疗女性黄褐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532 nm KTP激光与脉冲染料激光(PDL)对鲜红斑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例鲜红斑痣患者的自身皮损随机分成KTP激光治疗区及PDL治疗区,分别予以532 nm KTP激光及595 nm PDL治疗,每2~3个月治疗一次,共2~4次。每次治疗前、后即刻及治疗后2~3个月对患者激光治疗后的皮损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532 nm KTP激光治疗组及595 nm PDL治疗组治疗后疗效均无显著差异。在一些既往曾接受PDL治疗疗效不佳的患者,经532 nm KTP激光治疗后,皮损取得一定改善。532 nm KTP激光治疗组在治疗时疼痛程度及治疗后紫癜程度均显著低于595nmP DL治疗组。两组均有1例色素沉着发生。结论:532 nm KTP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可以作为鲜红斑痣治疗的另一方案。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评估长脉宽1 064 nm Nd:YAG 激光联合含滇山茶和三七的外用乳剂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80例黄褐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采用长脉宽1 064 nm Nd:YAG激光治疗,每2周1次,6次为1个疗程;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外用含滇山茶和三七的外用乳剂,每天2次,3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黄褐斑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MASI)、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以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4周、8周MASI评分分别为(14.57 ± 3.22)分、(10.00 ± 2.94)分,对照组为(14.74 ± 3.11)分、(11.31 ± 3.00)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观察组MASI评分为(4.80 ± 2.78)分,对照组 (7.07 ± 3.22)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3.38,P <0.01)。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有效36例(90%),对照组31例(7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58,P < 0.001);患者满意度87.5%(35例),对照组(72.5%,29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7.26,P = 0.0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5例),对照组为17.5%(7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外用含滇山茶和三七的外用乳剂比单用长脉宽1 064 nm Nd: 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皮损改善更明显,患者满意度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1550 nm点阵激光治疗黄褐斑的效果及安全性,并将其与红宝石点阵激光进行对比。方法 2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选择半侧面部为点阵侧,另外半侧为红宝石侧,点阵侧行5次1550 nm点阵激光治疗,红宝石侧行10次红宝石点阵激光治疗,于特定时间点采用黄褐斑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MASI)评分、激光共聚集显微镜(CLSM)比较治疗前后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侧MASI分值于第4次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红宝石侧下降较点阵侧更快,但于末次治疗后3个月分值上升超过点阵侧。CLSM可见末次治疗后1个月两治疗侧基底层黑素均显著减少。红宝石侧3例出现色素沉着,而点阵侧未发生色素沉着。结论红宝石激光治疗黄褐斑短期内疗效较1550 nm点阵激光更好,但1550 nm点阵激光治疗效果更稳定,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长脉宽755nm紫翠宝石激光治疗雀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9例雀斑患者接受长脉宽755nm激光治疗,共治疗1~2次,治疗间隔4周。术后4周、1年和2年复诊或电话随访,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19例患者中1次治疗有效率为79.8%(95例),2次治疗后有效率为98.3%(117例)。所有患者术后反应轻微,且均无永久色素改变、瘢痕、皮肤质地改变、创面感染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长脉宽755nm激光治疗雀斑疗效肯定,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儿童化脓性肉芽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肿99例,治疗前复方利多卡因软膏局部外用麻醉,能量100~140 J/cm2,脉冲频率1.0~2.0 Hz,脉宽100~200 ms;1个月后复查,疗效不佳者再次治疗直到皮损消失。结果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肿的1次治愈率为76.7%,总治愈率为100%,出现轻度色素沉着者5例(5%),浅表瘢痕者2例(2%),无1例患者出现凹陷性瘢痕或色素减退,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儿童化脓性肉芽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方法:60例甲真菌病患者给予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治疗,每周1次。结果:治疗结束后6个月有效率为60%。完成4次(23例)和8次治疗(32例)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34.8%和78.1%(P0.01)。结论:Nd:YAG1064nm激光治疗甲真菌病有效,疗效与治疗次数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微针疗法对难治性面部黄褐斑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纳入78例难治性黄褐斑患者,均采用微针疗法进行治疗,采用MASI评分(Melasma Area Severity Index,MASI)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经过5次微针治疗以后,78例黄褐斑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15例(19.23%)改善率达到90.00%以上,39例改善率(50.00%)达到50%以上,23例(29.49%)改善率达到30%以上,总改善率为97.43%。78例患者在黄褐斑改善的同时,皮肤质地及耐受性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微针疗法对于黄褐斑具有明确疗效,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能量密度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面部黄褐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波长为1064nm的Q开关Nd:YAG激光低能量密度治疗17例面部黄褐斑患者,1次/w,10次为一疗程,治疗结束后随访12周。根据患者MASI评分降低值和患者满意度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17例患者中,9例(52.9%)患者达到显著改善及痊愈。平均皮损改善级别为2.53级,起效平均次数3.18次,MASI评分平均降低了6.55分,患者满意率82.3%。部分患者在术中轻微灼痛、术后数十分钟有轻至中度红斑。结论低能量密度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面部黄褐斑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比较585nmQ开关脉冲激光、强脉冲光及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分别应用585nm Q开关脉冲激光(能量密度3.0~6.0 J/cm2,脉宽10ns)、590~1200 nm强脉冲光(能量密度30~60 J/cm2,脉宽3.0~5.5 ms)以及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能量密度120-145J/cm2,脉宽20~50ms)共治疗1415例毛细血管扩张、977例蜘蛛痣、742例血管瘤及442例鲜红斑痣患者.结果:585 nm Q开关脉冲激光、强脉冲光及长脉宽Nd:YAG激光治疗毛细血管扩张的有效率分别为86.3%、89.7%及88.6%;治疗蜘蛛痣的有效率分别为97.2%、96.5%及98.8%;治疗血管瘤的有效率分别为51.2%、59.6%及74.2%;治疗鲜红斑痣的有效率分别为28.4%、33.1%及40.3%.长脉宽Nd:YAG激光治疗血管瘤及鲜红斑痣的瘢痕发生率分别为8.5%和10.7%.结论:3种治疗方法对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及鲜红斑痣疗效无明显差异;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治疗血管瘤的有效率明显优于585nm Q开关脉冲激光及强脉冲光,但瘢痕发生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Q开关Nd:YAG激光治疗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次数、间隔时间以及安全性。方法用Q开关Nd:YAG激光(1 064 nm,532 nm波长)治疗570例色素增加性皮肤病,观察、分析其疗效。结果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均有效。其中老年斑、雀斑、蓝黑纹身、雀斑样痣、褐青色痣、太田痣总有效率均达87.14%以上。黄褐斑总有效率为85.20%。咖啡斑、炎症后色素沉着总有效率分别为65.00%及60.00%。毛表皮痣总有效率为30.00%。痊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老年斑、雀斑、雀斑样痣、蓝黑纹身、褐青色痣、太田痣、黄褐斑、咖啡斑、炎症后色素沉着、毛表皮痣。治疗次数1~13次,间隔时间1周~半年。临床疗效与治疗次数呈正相关,不良反应少。结论Q开关Nd:YAG激光治疗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毛表皮痣治疗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2.
<正>女性黄褐斑患者接受Q开关Nd∶YAG激光治疗24例,波长1 064nm,光斑6mm,能量2.5~3.0J/cm2,共治疗3次,间隔8周,同时联用还原谷胱甘肽0.4g,3次/d,4个月为一疗程。治疗前后均拍照,并算出治疗前后黄褐斑面积和严重指数(MASI)。结果:治愈3例,显效8例,好转12例,无效1例。所有患者的平均MASI值由治疗前的(15.8±4.7)降到(7.2±2.1),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13.
可变脉宽倍频Nd:YAG532nm激光治疗血管性皮肤病631例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我们自1998年1月始,应用可变脉宽倍频Nd:YAG532nm(VPW532)激光治疗631例血管性皮肤病患者,取得明显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皮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羟基乙酸(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掌握果酸治疗的适应证及方法.方法:应用质量浓度分别为20%、35%、50%、70%的果酸对64例黄褐斑患者进行治疗,每2周1次,4次治疗为1个疗程.由两名资深皮肤科医生对患者进行黄褐斑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MASI)评分,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进行疗效观察,记录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随着疗程的增加,患者的MASI评分逐渐下降.共有63例患者完成第1个疗程,表皮型黄褐斑有效率81.82%,混合型有效率40.00%,表皮型比混合型患者MASI下降更显著(P < 0.05);Ⅲ型皮肤黄褐斑患者有效率39.13%,Ⅳ型有效率75.00%,Ⅳ型皮肤比Ⅲ型皮肤患者MASI下降更显著(P<0.05).完成2个疗程的41例患者中,第1个疗程结束时有效率为41.46%,第2 个疗程结束时有效率为78.05%,MASI值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63例患者能耐受质量浓度为70%的果酸.刺痛、瘙痒等不良反应均在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果酸治疗黄褐斑,是一种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法;对于表皮型黄褐斑患者及Ⅳ型皮肤黄褐斑患者疗效尤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可调脉宽532激光治疗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入选的125例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用波长532nm的激光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评估疗效、副作用及复发情况。并分析不同治疗次数、治疗部位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2次治愈率为53.60%,有效率94.40%;3次分别为68.00%,98.40%;4次为72.80%,99.20%;5次为76.00%,100.00%。颜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比酒渣鼻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治愈率高。仅有2例患者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电话随访半年均无复发。结论可调脉宽532激光治疗毛细血管扩张症安全有效。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经过2次治疗取得明显效果,经过3次治疗大多治愈。颜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比酒渣鼻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Q755紫翠宝石激光联合外用氨甲环酸治疗面部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浙江省荣军医院皮肤科2020年3—5月就诊的黄褐斑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调Q755紫翠宝石激光5 mm光斑,1.6 J/cm2能量,70 ns脉宽的模式对皮损进行照射,2周1次,治疗6次,同时外涂氨甲环酸精华液,早晚各1次,连续6个月;对照组局部使用氨甲环酸精华液,早晚1次,连续使用6个月。2组同时保湿防晒。疗程结束后观察黄褐斑面积及严重指数(MASI)以及医患双方主观评价。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治疗前MASI评分治疗组(19.66±10.11),对照组(20.29±9.90),2组患者M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4),治疗后MASI评分治疗组(9.54±5.04)明显低于对照组(13.79±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治疗前后治疗组患者MAS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MAS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双模式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双模式Nd:YAG激光治疗82例女性黄褐斑患者,总治疗次数为5次,每次间隔2周,治疗结束后由医生及受试者本人对激光治疗进行疗效评价,并随访12周记录复发情况,对各相关影响因素与治疗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2例患者治疗前黄褐斑平均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MASI)评分(12.58±6.55)分,5次激光治疗后降为(7.72±5.13)分,随访12周后的平均MASI评分为(8.14±5.82)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ood灯下分型(P=0.003,OR=6.062)、心境情况(P=0.027,OR=3.791)、防晒霜使用情况(P=0.003,OR=3.544)与疗效相关;而表皮型(P=0.025,OR=9.223)、心境平和(P=0.030,OR=6.757)、防晒霜使用情况(P=0.001,OR=9.702)、起病年龄(P=0.004,OR=8.937)与复发情况相关.结论:双模式Nd:YAG激光是治疗黄褐斑的有效手段.皮损表浅、保持心境平和、养成良好的防晒习惯是黄褐斑激光治疗疗效及降低复发的有利因素,起病年龄早是降低复发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红宝石点阵激光联合强脉冲激光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2例黄褐斑患者给予Q开关红宝石点阵激光治疗,能量密度2.5~3.5 J/cm2,2周后,行强脉冲光治疗。每4周治疗1次,共4次。治疗结束前后对患者进行黄褐斑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MASI)评分,记录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判定结果。结果:痊愈5例(4.90%),显效69例(67.65%),好转26例(25.49%),无效2例(1.96%),总有效率72.5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红宝石点阵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长脉宽1064nmNd:YAG激光治疗婴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经长脉宽1064nmNd:YAG激光治疗的婴儿血管瘤,治疗参数:3mm光斑,脉宽30-40ms,能量密度180-220J/cm2,DCD30/20/30ms,间隔时间为4周,治疗次数1-7次不等,所有患儿均为浅表血管瘤的隆起性皮损。 结果:57例患儿皮损改善76%~100%,4例改善51%~75%。不良反应包括: 水疱20例 (32.79%),1天~10天修复;浅表瘢痕9例(14.75%);色素减退5例(8.20%);色素沉着4例(6.56%);毛发稀少或缺失3例(4.92%)。随访3个月时色素改变及瘢痕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毛发改变无明显改善。结论:长脉宽1064nmNd:YAG激光治疗婴儿血管瘤有效,但不良反应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大光斑低能量模式Q开关1064 nm激光治疗黄褐斑后所致点状色素减退恢复情况。方法:对大光斑低能量模式Q开关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5次以上的180例黄褐斑患者随访2年。结果:15例出现点状色素减退(8.33%),2年后1例痊愈,2例有改善,13例无变化。结论: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1064 nm激光治疗黄褐斑所致的点状色素减退斑可持续2年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